成语

琥珀拾芥的意思

shíjiè

琥珀拾芥



拼音hǔ pò shí jiè

注音ㄏㄨˇ ㄆㄛˋ ㄕˊ ㄐ一ㄝˋ

解释琥珀:植物化石;芥:小东西。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出处《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疏:“亦有异类相感者,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

用法作宾语;用于事物之间。

感情琥珀拾芥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ㄏㄨˇ   
简体部首  王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玉部  
五笔86  GHAM  五笔98  GHWN  仓颉  MGYPN  郑码  CIH  四角  11117  结构  左右电码  3822  区位  7190  统一码  7425  笔顺  一一丨一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琥的拼音:hǔ(ㄏㄨˇ)  

⒈ 〔琥珀〕黄褐色透明体,是古代松柏树脂落入地下所成的化石,可做香料及装饰品,亦可入药。亦作“虎魄”。

⒉ 雕刻成虎形的玉器。

统一码

琥字UNICODE编码U+7425,10进制: 29733,UTF-32: 00007425,UTF-8: E7 90 A5。

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琥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王、虎声

English

jewel in shape of tiger; amb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琥的拼音:   

〈词性:名〉

(1) 虎符 [tiger sign]

琥,发兵瑞玉。——《说文》

(2) 瑞玉,古代的一种形似老虎的礼器 [tiger jade]

常用词组

琥珀

  拼音    注音  ㄆㄛˋ   
简体部首  王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玉部  
五笔  GRG  仓颉  MGHA  郑码  CNK  四角  16102  结构  左右电码  3789  区位  7174  统一码  73C0  笔顺  一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珀的拼音:pò(ㄆㄛˋ)  

⒈ 〔琥珀〕见“琥”。

统一码

珀字UNICODE编码U+73C0,10进制: 29632,UTF-32: 000073C0,UTF-8: E7 8F 80。

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珀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王、白声

English

amb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珀的拼音:   

——琥珀,松柏树脂的化石 [amber]。如:珀末(琥珀粉。可作药用)

  拼音  shí shè   注音  ㄕˊ ㄕㄜ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WGK  仓颉  QOMR  郑码  DOAJ  四角  58061  结构  左右电码  2168  区位  4216  统一码  62FE  笔顺  一丨一ノ丶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拾的拼音:shí(ㄕˊ)  

⒈ 捡,从地上拿起: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⒉ 收,敛,整理:收拾。拾掇。

⒊ “十”的大写。

⒋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其他字义

拾的拼音:shè(ㄕㄜˋ)  

⒈ 古同“涉”,历,经由:拾级而上。

统一码

拾字UNICODE编码U+62FE,10进制: 25342,UTF-32: 000062FE,UTF-8: E6 8B BE。

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llect、pick up、te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合声

English

pick up, collect, tidy up; accounting form of the numeral t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拾的拼音: shè  

〈词性:动〉

(1) 蹑足而上 [tiptoe up]。如:拾级

(2) 另见 shí  

常用词组

拾级

基本词义

拾的拼音: shí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合声。本义:捡取,从地上捡起来)

(2) 同本义 [pick up]

拾,掇也。——《说文》

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论衡·逢遇》

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韩非子·安危》

犹拾瀋也。——《左传·哀公三年》

俯有拾,仰有取。——《史记·货殖列传》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拾视之,非字而画。——《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拾粪;拾麦穗儿;拾毛(拣界外球。毛:用毛充塞内部的球);拾芥(拾取地上的小草。比喻取之极易);拾石为砚(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用作砚台);拾夺(拾掇;收拾);拾拣(拣取);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拾沈(拾取汁水)

(4) 收敛,收集 [collect]

妇人拾蚕。——《韩非子·说林下》

拾发以将乘矢。——《仪礼·大射仪》

请拾投。——《礼设·投壶》

萧何入 秦,收拾文书。——《论衡·别通》

(5) 又如:拾骨(收拾遗骨改葬);拾菜(采撷野菜);拾尘(本指捡起饭中的灰尘,后借为引起误会而猜疑);拾集(收集);拾摭(收集);拾纂(收集编纂)

(6) 碰撞 [collide]。如:一头拾将去(一头撞过去);拾头打滚(撒泼吵闹。拾头:碰头)

词性变化

拾的拼音: shí  

[数]

(1) 十,数目,九加一所得,汉字数目“十”的大写 [ten]。如:陆柒捌玖拾

(2) 另见 shè  

常用词组

拾掇、拾荒、拾级、拾芥、拾金不昧、拾零、拾人涕唾、拾人牙慧、拾物、拾遗

  拼音  jiè gài   注音  ㄐ一ㄝˋ ㄍㄞ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AWJJ  仓颉  TOLL  郑码  EOND  四角  44228  结构  上下电码  5354  区位  2970  统一码  82A5  笔顺  一丨丨ノ丶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芥的拼音:jiè(ㄐ一ㄝˋ)  

⒈ 〔芥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种子黄色,味辛辣,磨成粉末,称“芥末”,作调味品。按用途分为叶用芥菜(如“雪里蕻”);茎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头菜”)。

⒉ 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草芥。纤芥。芥舟。

其他字义

芥的拼音:gài(ㄍㄞˋ)  

⒈ 〔芥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变种,叶大,表面多皱纹,叶脉显著,可食。亦作“盖菜”。

统一码

芥字UNICODE编码U+82A5,10进制: 33445,UTF-32: 000082A5,UTF-8: E8 8A A5。

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芥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艹、介声

English

mustard plant; mustard; tin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芥的拼音: gài  

另见 jiè  

常用词组

芥菜、芥蓝

基本词义

芥的拼音: jiè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介声。本义:蔬菜名。即“芥菜”)

(2) 同本义[Indian mustard]

芥,芥菜也。——《说文》

天地之行,芥苦味也。——《春秋繁露》

脍,春用葱,秋用芥。——《礼记·内则》

(3) 又如:芥子(芥菜的种子。颗粒很小,可榨油或制芥末);芥孙(芥菜于霜雪中再发的嫩牙);芥尽(芥子用完。佛教用语。比喻时间之久或劫数之多);芥苔(芥菜开花新生的嫩茎)

(4) 小草 [small grass]

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似寻针芥。——《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芥豆(小草和豆子);芥豆大小人家(比喻小户人家);芥舟(比喻小舟);芥拾(比喻轻易地取得)

(6) 梗塞 [chock]

恨无乖崖老,一洗芥蒂胸。——苏轼《送路都曹》

(7) 又如:芥蒂(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中的怨恨或不快);介纳须弥(佛教说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须弥: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芥虿(芥蒂)

(8) 通“介” [knot]。如:芥羽(指用以角斗的鸡。斗鸡之时,把芥末播撒在鸡的羽毛上,迷蒙对方鸡的眼而取胜)

(9) 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trifle;petty thing;minor matter]。如:草芥;纤芥;芥视(轻视,不看重);芥舟(小船)

(10) 另见 gài  

常用词组

芥菜、芥末、芥子、芥子气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