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铿镪顿挫的意思

kēngqiǎngdùncuò

铿镪顿挫



拼音kēng qiǎng dùn cuò

注音ㄎㄥ ㄑ一ㄤˇ ㄉㄨㄣˋ ㄘㄨㄛˋ

解释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出处

例子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镪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繁体鏗鏹頓挫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kēng   注音  ㄎㄥ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QJCF  仓颉  OPLEG  郑码  PKXB  四角  87714  结构  左右电码  6972  区位  7912  统一码  94FF  笔顺  ノ一一一フ丨丨フ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铿(鏗)的拼音:kēng(ㄎㄥ)  

⒈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⒉ 象声词:大皮鞋走在石板路上铿铿地响。

统一码

铿字UNICODE编码U+94FF,10进制: 38143,UTF-32: 000094FF,UTF-8: E9 93 BF。

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铿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鏗鍞

造字法

形声:从钅、坚声

English

strike, beat, stroke; jingl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铿的拼音:

kēng  

<象>

(1) (形声。从金,坚声。本义:象声词) 同本义 [clang;clatter;caugh]

(2) 投置琴瑟的声音。如:铿尔(把琴放下时发出的声音);铿枪(乐器声)

(3) 金石相击的声音。如:铿耾(钟磬声);铿鈜(钟磬声。同铿耾。钟鼓声);铿鍠(金石声);铿铿(金石相击声);铿镗(象声词。敲击金属瓦石的声音)

(4) 咳声

其动铿禁瞀厥。——《素问》

词性变化

铿的拼音:

kēng  

〈词性:动〉

(1) 碰撞;撞击 [bump against;collide;impact]

(2) 又如:铿拊(弹琴)

常用词组

铿锵、铿然

  拼音  qiǎng   注音  ㄑ一ㄤˇ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QXKJ  仓颉  OPNRI  郑码  PYJI  四角  86736  结构  左中右电码  6987  区位  7974  统一码  956A  笔顺  ノ一一一フフ一フ丨フ一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镪(鏹)的拼音:qiǎng(ㄑ一ㄤˇ)  

⒈ 钱串,引申为成串的钱。后多指银子或银锭。

统一码

镪字UNICODE编码U+956A,10进制: 38250,UTF-32: 0000956A,UTF-8: E9 95 AA。

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镪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trong acid

造字法

形声:从钅、强声

English

coins, money, weal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镪的拼音:

(1) 鏹 qiāng  

(2) 另见 qiǎng  

常用词组

镪水

基本词义

镪的拼音:

qiǎng  

〈词性:名〉

(1) 通“繦”。穿钱的绳子。引申为成串的铜钱。也泛指钱币 [a string of copper coins]

货殖私庭,藏镪巨万。——左思《蜀都赋》

购尔镪三百,小惠何足论?——唐· 白居易《赎鸡》

(2) 又如:镪道(输送则赋的道路)

(3) 银子或银锭 [silver;silver ingot]。如:镪宝(银锭)

(4) 另见 qiāng  

  拼音  dùn   注音  ㄉㄨㄣˋ   繁体    
部首  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GBNM  仓颉  PUMBO  郑码  HDZG  四角  51782  结构  左右电码  7319  区位  2257  统一码  987F  笔顺  一フ丨フ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顿(頓)的拼音:dùn(ㄉㄨㄣˋ)  

⒈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⒉ 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⒊ 叩,跺:顿首再拜。

⒋ 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⒌ 疲乏:困顿。劳顿。

⒍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

⒎ 次:三顿饭。

⒏ 古同“钝”,不锋利。

⒐ 姓。

统一码

顿字UNICODE编码U+987F,10进制: 39039,UTF-32: 0000987F,UTF-8: E9 A1 BF。

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ause、suddenly、arrang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pause, stop; bow, kowtow; arran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顿的拼音:

(1) 頓   

(2) ——“冒顿”( Mòdú  ):汉匈奴族的单于( chán yú  )

(3) 另见 dùn  

基本词义

顿的拼音:

dùn  

〈词性:动〉

(1) (形声。从页( xié  ),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2) 同本义 [kowtow]

顿,下首也。——《说文》

二曰顿首。——《周礼·大祝》。注:“拜头叩地也。”

(3) 又如:顿颡(屈膝下拜,以额叩地,多在请罪投降时用);顿筑(以头或物撞地);顿头(磕头);顿膝(下跪)

(4) 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 [stamp]

顿足失色。——《聊斋志异·促织》

牵衣顿足拦道哭。——唐· 杜甫《兵车行》

(5) 又如:顿脚;顿足(以足跺地。形容着急、悲痛的样子)

(6) 倒下,跌倒 [fall]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

(7) 又如:顿仆(僵仆);顿落(低落);顿碌(折腾);顿毙(倒毙);顿擗(崩倒;倒塌)

(8) 放置;安放 [arrange]。如:整顿,安顿;顿纲(整顿纲纪);顿放(安放);顿寄(寄存);顿备(准备)

(9) 止宿;屯驻 [be stationed]。如:顿兵(驻扎军队;休战,止兵);顿舍(屯戍,止息);顿息(休息);顿住(止宿;屯驻)

(10) 舍弃;废弃 [abandon]

文六龙顿辔。——《文选安陆昭王碑》

(11) 又如:顿脱(甩掉);顿罔(撤除围猎之网)

(12) 解 [untie]。如:顿缨(挣脱绳索);顿开(挣开;脱开)

(13) 暂停 [pause]。如:他顿了一下,接着又往下说;顿辔(停车);顿断(音节停顿间断);顿毂(停车);顿驾(停车);顿滞(停息滞留)

(14) 买 [buy]。如:顿下(买下)

词性变化

顿的拼音:

dùn  

〈词性:形〉

(1) 劳累疲弊 [tired]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

兵甲顿,士民病。——《韩非子·初见秦》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顿卒(困苦。也作顿悴);顿悴(困厄憔悴)

顿的拼音:

dùn  

〈词性:名〉

(1) 宿食之所。也指宿食所需之物 [board and lodging]。如:顿所(营房;馆舍)

(2) 在中国书法上指起笔落笔时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 [(in Chinese calligraphy)pause in writing in order to reinforce the beginning or ending of a stroke]。如: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顿笔(写字在折画处,用笔轻按,称顿笔)

(3) 次,回——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 [time]。如:一天三顿饭;说了他一顿;一顿毒打;顿顿(每餐)

(4) 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 [Dun state]

顿的拼音:

dùn  

〈词性:副〉

(1) 立刻 [immediately]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亡国之恨顿生。——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顿喝一口家乡水;顿改前非;顿尔(忽然);顿豁(突然开朗);顿绝(一下子断绝);顿饱(一下子吃饱)

(3) 另见   

常用词组

顿弊、顿踣、顿挫、顿锻、顿河、顿号、顿呼、顿即、顿开茅塞、顿刻、顿口无言、顿然、顿时、顿首、顿悟、顿消、顿歇、顿踬、顿足不前

  拼音  cuò   注音  ㄘㄨㄛ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WWF  仓颉  QOOG  郑码  DOOB  四角  58014  结构  左右电码  2181  区位  2076  统一码  632B  笔顺  一丨一ノ丶ノ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挫的拼音:cuò(ㄘㄨㄛˋ)  

⒈ 不顺利,失败:挫折。挫败。挫伤。挫失。

⒉ 按下,使音调降低:抑扬顿挫。

⒊ 摧折。

⒋ 书法用笔的一种。

统一码

挫字UNICODE编码U+632B,10进制: 25387,UTF-32: 0000632B,UTF-8: E6 8C AB。

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挫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feat、frustrate、subdue

造字法

形声:从扌、坐声

English

push down; chop down; gri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挫的拼音: cuò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坐声。本义:折断;摧折)

(2) 同本义 [break]

挫,摧也。——《说文》

或挫或隳。——《老子》

而未尝有所挫也。——《国语·吴语》。注:“毁折也。”

(3) 又如:挫折(劈断,折断);挫顿(摧折损伤)

(4) 失败 [defeat]

挫我于内。——《战国策·秦策》

(5) 又如:挫顿(挫败损伤);挫过(错过);挫北(败北,打败仗)

(6) 挫伤,折伤 [deaden]

顿兵挫锐。——《淮南子·脩务》

锐而不挫。——《淮南子·时则》

蚊虫之声,闻则挫其精。——《荀子·解蔽》

(7) 又如:挫动(打击;挫折);挫诎(摧挫贬黜);挫强(挫伤强敌);挫锋(锋芒受挫)

(8) 使减小规模或降低程度 [deflate]。如:挫敌人的锐气,长自己的威风

(9) 弯折,收缩 [bend]

久挫于刀笔之前。——《汉书·陈汤传》

(10) 又如:一挫身,向远处飞去了。把身子一挫,就打算往舱里钻

(11) 错过。同“错” [miss]。如:挫过(失去时机);挫着对门(斜对着门);挫对(斜对)

(12) 屈辱 [humiliate]。如:挫屈(屈折屈辱);挫辱(羞辱;受羞辱)

词性变化

挫的拼音: cuò  

〈词性:名〉

韵律或旋律的变调、转调 [transition]。如:顿挫

常用词组

挫败、挫伤、挫失、挫折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