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克丁克卯的意思

dīngmǎo

克丁克卯



拼音kè dīng kè mǎo

注音ㄎㄜˋ ㄉ一ㄥ ㄎㄜˋ ㄇㄠˇ

解释做事认真,一丝不苛。

出处刘心武《醒来吧!弟弟》:“当个铁面无私,克丁克卯的检查员。”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克丁克卯是中性词。

繁体剋丁剋夘

近义可丁可卯

英语carefull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ㄎㄜˋ   繁体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DQB  仓颉  JRHU  郑码  EDJR  四角  40212  结构  上中下电码  0344  区位  3143  统一码  514B  笔顺  一丨丨フ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克(剋)的拼音:kè(ㄎㄜˋ)  

⒈ 能够:克勤克俭。

⒉ 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⒊ 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⒋ 严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

⒌ 消化:克食。

⒍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⒎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统一码

克字UNICODE编码U+514B,10进制: 20811,UTF-32: 0000514B,UTF-8: E5 85 8B。

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剋尅

汉英互译

gram、gramm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gram; overcome; translitera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克的拼音:

剋、尅   

〈词性: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2) 同本义 [be competent]

克,肩也。——《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

佛时仔肩。——《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

子克家。——《易·蒙》

邾子克。——《左传·隐公元年》

周王子克。——《左传·桓公十八年》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书·大禹谟》

(3) 又如:克当(担当,承受);克堪(胜利);克家(能承担家事);克祚(能继承祖辈的福禄);克家子(克家儿。能继承祖业的子弟);克明(能察是非)

(4) 能够 [can;be able to]

克,能也。——《尔雅》

匪斧不克。——《诗·齐风·南山》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郑注:“能也。”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5) 又如:克化(能够消化);克尽(能够尽力);克协(能够符合;等同);克长(能教诲不倦);克果(能成功,能实现);克承(能够继承);克荷(能够承担);克臬(能奉法行事);克能(能够)

(6) 攻下;战胜;打败 [defeat;overcome;capture]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郑伯克 段于 鄢。——《左传·隐公元年》

克,胜也。——《玉篇》

然操遂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陈寿《隆中对》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

如云不克。——《诗·大雅·桑柔》

执轻如不克。——《礼记·曲礼下》

(7) 又如:克伏(降伏,制伏);克伐(侵害);迭克名城;克平(制伏,平定);克胜(克敌制胜)

(8) 克制 [restrain;forbear]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

克己奉公。——《后汉书·祭遵传》

(9) 又如:克心(约束内心);克治(克制私欲邪念)

(10) 迷信说法。认为人生下来有属相相克,有五行相克,命硬的又克父母;害,损伤 [damage]。如:克皮(伤残体肤);克贼(损伤)

(11) 杀 [kill]。如:克奔(斩杀败降的敌人);克殄(歼灭);克翦(歼灭)

(12) 克扣 [embezzle part of what should be issued]。如:克落(克扣);克除(非法扣除)

(13) 通“剋”。严格限定期限 [set a time limit]

公乃与克日会战。——《三国志·武帝操》

克期置酒。——《三国志·张嶷传》

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后汉书·钟离意传》

(14) 又如:克期完工;克日(约定或限定时日)

词性变化

克的拼音:   

〈词性:名〉

(1) 质量或重量的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公斤 [gram]。如:克分子;克当量 “剋”

(2) 另见 kēi  

常用词组

克敌制胜、克丁克卯、克分子、克服、克复、克格勃、克己、克己、克己奉公、克减、克扣、克拉、克里姆林宫、克-厘米、克期、克山病、克什米尔、克丝钳,克丝钳子、克谐、克星、克制

  拼音  dīng zhēng   注音  ㄉ一ㄥ ㄓㄥ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SGH  仓颉  MN  郑码  AI  四角  10200  结构  单一电码  0002  区位  2201  统一码  4E01  笔顺  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丁的拼音:dīng(ㄉ一ㄥ)  

⒈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⒉ 成年男子。

⒊ 人口。

⒋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其他字义

丁的拼音:zhēng(ㄓㄥ)  

⒈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统一码

丁字UNICODE编码U+4E01,10进制: 19969,UTF-32: 00004E01,UTF-8: E4 B8 81。

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an、population、four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ale adult; robust, vigorous; 4th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丁的拼音: dīng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2)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nail]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3)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4) 小的立方体 [wad;small cubes of meat or vegetable](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5)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four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6)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man]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余丁传餐。——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女(能担任力役的成年女子;道家语指火神);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 ;成丁;壮丁

(8) 家庭人口 [member of a family]。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

(9) 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person engaged in a certain occupation]。如 :园丁;家丁;庖丁

词性变化

丁的拼音: dīng  

〈词性:形〉

(1) 壮盛;强壮 [strong]

齿落复生,身气丁强。——汉·王充《论衡·无形》

(2) 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男子);丁夫(壮健的男子)

(3) 序数第四 [fourth]。如:丁等;丁级;丁方(四方);丁夜四更夜(凌晨1—3时)

丁的拼音: dīng  

〈词性:动〉

(1) 当;遭逢 [fall upon]

丁,当也。——《尔雅》。注:“相当值。”

宁丁我躬?——《诗·大雅·云汉》

丁时逢殃。——汉·刘向《九叹·惜贤》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后汉书·岑彭传》

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汉·刘向《九叹·惜贤》

(2) 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3) 另见 zhèng  

常用词组

丁坝、丁册、丁丑、丁村人、丁当、丁当长鸣、丁点儿、丁冬、丁对、丁亥、丁口、丁零、丁零当啷、丁卯、丁年、丁宁、丁是丁,卯是卯、丁税、丁未、丁香、丁徭、丁忧、丁壮、丁字步、丁字尺、丁字镐、丁字街、丁字梁

基本词义

丁的拼音: zhēng  

另见dīng  

常用词组

丁丁

  拼音    注音  ㄎㄜˋ   繁体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DQB  仓颉  JRHU  郑码  EDJR  四角  40212  结构  上中下电码  0344  区位  3143  统一码  514B  笔顺  一丨丨フ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克(剋)的拼音:kè(ㄎㄜˋ)  

⒈ 能够:克勤克俭。

⒉ 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⒊ 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⒋ 严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

⒌ 消化:克食。

⒍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⒎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统一码

克字UNICODE编码U+514B,10进制: 20811,UTF-32: 0000514B,UTF-8: E5 85 8B。

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剋尅

汉英互译

gram、gramm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gram; overcome; translitera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克的拼音:

剋、尅   

〈词性: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2) 同本义 [be competent]

克,肩也。——《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

佛时仔肩。——《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

子克家。——《易·蒙》

邾子克。——《左传·隐公元年》

周王子克。——《左传·桓公十八年》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书·大禹谟》

(3) 又如:克当(担当,承受);克堪(胜利);克家(能承担家事);克祚(能继承祖辈的福禄);克家子(克家儿。能继承祖业的子弟);克明(能察是非)

(4) 能够 [can;be able to]

克,能也。——《尔雅》

匪斧不克。——《诗·齐风·南山》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郑注:“能也。”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5) 又如:克化(能够消化);克尽(能够尽力);克协(能够符合;等同);克长(能教诲不倦);克果(能成功,能实现);克承(能够继承);克荷(能够承担);克臬(能奉法行事);克能(能够)

(6) 攻下;战胜;打败 [defeat;overcome;capture]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郑伯克 段于 鄢。——《左传·隐公元年》

克,胜也。——《玉篇》

然操遂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陈寿《隆中对》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

如云不克。——《诗·大雅·桑柔》

执轻如不克。——《礼记·曲礼下》

(7) 又如:克伏(降伏,制伏);克伐(侵害);迭克名城;克平(制伏,平定);克胜(克敌制胜)

(8) 克制 [restrain;forbear]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

克己奉公。——《后汉书·祭遵传》

(9) 又如:克心(约束内心);克治(克制私欲邪念)

(10) 迷信说法。认为人生下来有属相相克,有五行相克,命硬的又克父母;害,损伤 [damage]。如:克皮(伤残体肤);克贼(损伤)

(11) 杀 [kill]。如:克奔(斩杀败降的敌人);克殄(歼灭);克翦(歼灭)

(12) 克扣 [embezzle part of what should be issued]。如:克落(克扣);克除(非法扣除)

(13) 通“剋”。严格限定期限 [set a time limit]

公乃与克日会战。——《三国志·武帝操》

克期置酒。——《三国志·张嶷传》

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后汉书·钟离意传》

(14) 又如:克期完工;克日(约定或限定时日)

词性变化

克的拼音:   

〈词性:名〉

(1) 质量或重量的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公斤 [gram]。如:克分子;克当量 “剋”

(2) 另见 kēi  

常用词组

克敌制胜、克丁克卯、克分子、克服、克复、克格勃、克己、克己、克己奉公、克减、克扣、克拉、克里姆林宫、克-厘米、克期、克山病、克什米尔、克丝钳,克丝钳子、克谐、克星、克制

  拼音  mǎo   注音  ㄇㄠˇ   
部首  卩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QTBH  仓颉  HHSL  郑码  RHMY  四角  77720  结构  左右电码  0602  区位  3514  统一码  536F  笔顺  ノフノ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卯的拼音:mǎo(ㄇㄠˇ)  

⒈ 地支的第四位,属兔。

⒉ 用于记时:卯时(早晨五点至七点)。卯正(早晨六点)。点卯。画卯。

⒊ 器物接榫的地方凹入的部分:卯眼。卯榫。

⒋ 期限:比卯(中国清代催征钱粮,分期追比)。

统一码

卯字UNICODE编码U+536F,10进制: 21359,UTF-32: 0000536F,UTF-8: E5 8D AF。

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卯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夘戼邜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4th terrestrial branch; period from 5-7 a.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卯的拼音:

mǎo  

〈词性:名〉

(1) (象形。象两扇门打开之形。本义:门开着)

(2) 地支的第四位 [number four of the duodecimal cycle]。如:子、丑、寅、卯

(3)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卯君(生在卯年的人)

(4) 用以纪月,即农历二月

(5) 十二时辰之一,早晨五时至七时。也泛指早晨。如:卯睡(早晨睡觉);卯酉(早晚。卯,卯时,早晨;酉,酉时,傍晚);卯困(谓因吃卯酒而困倦昏睡)

(6) 报到。旧时官署例定在卯时开始办公时,进行点名报到等活动。其点名册叫“卯簿”,“卯册”。俗称“到一下”叫“点个卯”或“打个卯” [roll call]。如:卯册(即卯簿);卯簿(旧时官署中的名册。点卯时用之,故称)

(7) 木器上安榫头的孔眼 [mortise]。如:卯笋(即卯榫。比喻两部分的连接处);卯眼

常用词组

卯时、卯榫、卯眼

克丁克卯: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