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ì shì mó dùn
注音ㄌ一ˋ ㄕˋ ㄇㄛˊ ㄉㄨㄣˋ
解释见“砺世磨钝”。
出处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深,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启蒙世人。
感情砺世摩钝是中性词。
繁体礪丗摩鈍
近义砺世磨钝
动物生肖牛,虎,蛇
砺(礪)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粗磨刀石:砺石。
⒉ 磨(mó ):砥砺(磨炼)。磨砺。
砺字UNICODE编码U+783A,10进制: 30778,UTF-32: 0000783A,UTF-8: E7 A0 BA。
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砺字收录于 现通表 。
礪
whetstone; sharpen
详细解释◎ 砺的拼音:
礪 lì
〈词性:名〉
(1) (形声。从石,厉声。本义:粗磨刀石) 同本义 [whetstone]
阴山多砺石。——《山海经·中山经》
刀砺。——《礼记·内则》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2) 又如:砺石(可作磨刀石和石磨的一种粗石;泛指粗石);砺砥(磨刀石)
◎ 砺的拼音:
礪 lì
〈词性:动〉
(1) 引申为磨 [sharpen]
胜自砺剑。——《史记·伍子胥列传》
(2) 又如:砺剑(磨剑);砺砥(磨刀石);砺戈秣马(磨戈喂马);砺兵(磨快兵器)
(3) 钻研;磨炼 [temper oneself]
纪僧珍砥节砺行,终始无瑕。——《史通·品藻》
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文心雕龙·养气》
(4) 又如;砺淬(刻苦磨炼);砺志(励志;锐意)
世的拼音:shì(ㄕˋ)
⒈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世代(a.很多年代;b.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
⒉ 一辈一辈相传的:世袭。世家(a.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⒊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世上。世俗(a.流俗;b.非宗教的)。世故(a.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b.处世经验)。世态炎凉。
⒋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世界。举世瞩目。公之于世。
⒌ 姓。
世字UNICODE编码U+4E16,10进制: 19990,UTF-32: 00004E16,UTF-8: E4 B8 96。
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世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㔺丗卋
age、era、generation、life、lifetime、world
指事
generation; world; era
详细解释◎ 世的拼音:
丗、卋 shì
〈词性:名〉
(1)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 同本义 [thirty years]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3) 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generation]
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
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世相朝也。——《周礼·大行人》
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孙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世功(累代的功绩);世世(代代);世治(世世代代地统治);世济(世代继承);世卿(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世职(父子相袭的官职);世爵(世代继承爵位);世谱(世系家谱);世将(世代为将);祖传世医
(5) 一生;一辈子 [lifetime;life]
负刍必以魏,殁世事 秦。——《战国策·秦策》。注:“身也。”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今生今世;尘世;来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7) 人世,世间;世界 [world]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 韩愈《马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一世之雄;举世闻名;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世涂(光天化日之下;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世界路上(人世交际场中);世外桃源
(9) 时代;朝代 [times;era;epoch]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近世;治世;浊世;盛世;乱世;先世;世屯(时世艰难);世务(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1) 岁;年 [age]
志国三世。——《礼记·曲礼》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12) 又如:世远事乖(年代久远,事情不顺)
(13) 地质年代的划分,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 [epoch]。如:古新世
(14) 世俗 [mundane]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易·乾》
(15) 后嗣;后人 [descendant]
卫瑞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列子·杨朱》
(16) 又如:后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
(17) 家世 [family property]
陵不引决,忝世灭姓。——《汉书》
(18) 世族 [noble]
以族论罪,以世举贵,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
(19) 又如: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军籍(世代都是军人);世胄(贵族后裔;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20) 姓
◎ 世的拼音: shì
〈词性:形〉
(1) 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friendly]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儒林外史》
(2) 又如:世先生(对世交的尊称);世侄;世台(对世交晚辈的尊称);世伯(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世翁(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
(3) 指嫡长 [elder]
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尔雅》
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释名》
卫世叔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 通“太”。大的 [great]
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世利(大大有利于)
◎ 世的拼音: shì
〈词性:副〉
(1) 既然,已经 [already]
小子世来你家,大姐不要说闲话。——元· 马致远《青衫泪》
(2) 从来;终归 [always]
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元· 王实甫《西厢记》
(3) 永远 [always;forever;ever]
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世脱下皮囊。——元· 李寿卿《度翠柳》
世弊、世仇、世传、世次、世代、世道、世风、世故、世纪、世纪末、世家、世交、世界、世界观、世界语、世局、世路、世面、世亲、世情、世人、世上、世世代代、世事、世俗、世态、世态炎凉、世外、世外桃源、世袭、世系、世相、世兄、世业、世谊、世运、世子、世族
摩的拼音:mó(ㄇㄛˊ)
⒈ 擦,蹭,接触:摩擦。摩天。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摩肩接踵。摩顶放踵。
⒉ 摸,抚:摩弄。摩挲(suō )
⒊ 研究,切磋:观摩。揣摩(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
⒋ 古同“磨”,磨擦。
摩的拼音:mā(ㄇㄚ)
⒈ 〔摩挲(suō )〕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
摩字UNICODE编码U+6469,10进制: 25705,UTF-32: 00006469,UTF-8: E6 91 A9。
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擵攠
rub、scrape、stroke
形声:从手、麻声
rub, scour, grind; friction
详细解释◎ 摩的拼音: mā
另见 mó
摩挲
◎ 摩的拼音: m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麻声。本义:摩擦,磨蹭)
(2) 同本义 [rub;scrape]
摩,研也。——《说文》
刮摩之工。——《考工记》
鎋击摩车而相过。——《战国策·齐策》
人肩摩。——《战国策·秦策》
濯手以摩之,去其皱。——《礼记·内则》
(3) 又如:摩戛(摩擦。也作磨戛);摩厉(磨物使锐。引申有磨炼、钻研的意思);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子擦着车子);摩肩(肩挨着肩);摩拭(揩擦)
(4) 迫近,接近 [approach]
(5) 又如:摩近(接近);摩垒(迫近敌垒);摩霄(接近云天,冲天)
(6) 通“磨”。磨砺 [polish;sharpen]
阴阳相摩,天地相荡。——《礼记·乐记》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易·系辞上》
(7) 通“磨”。磨炼 [temper;steel]
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庄子·徐无鬼》
(8) 通“磨”。磨灭 [obliterate;die out]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汉书·司马迁传》
(9) 又如:摩牙(磨其牙使之锐利);摩灭(磨损消灭,消亡);摩砻(犹磨光)
(10) 切磋;研究 [exchange experience;study]
刚柔相摩。——《易·系辞上》
相观而善之谓摩。——《礼记·学记》
(11) 又如:观摩(观看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摩切(切磋琢磨);摩研(切磋研究);摩拟(比拟研究)
(12) 抚摸 [stroke]
摩顶受戒。——《西游记》
(13) 又如:摩拊(抚摩;安抚);摩捋(顺手抚摩);摩触(抚摩;摸索);摩按(按摩)
(14) 另见 mā
摩擦、摩擦、摩擦力、摩登、摩顶放踵、摩尔、摩肩接踵、摩拳擦掌、摩挲、摩天、摩天楼、摩托、摩托车、摩玩
钝(鈍)的拼音:dùn(ㄉㄨㄣˋ)
⒈ 不锋利,不快,引申为不顺利:这把刀真钝。成败利钝。
⒉ 笨,不灵活:钝滞(a.迟钝呆滞;b.不锋利)。迟钝。愚钝。拙嘴钝舌。
钝字UNICODE编码U+949D,10进制: 38045,UTF-32: 0000949D,UTF-8: E9 92 9D。
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钝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鈍䤜
blunt、dull、obtuse、pointless
快、利、锐
形声:从钅、屯声
blunt, obtuse; dull; flat; dull-witted
详细解释◎ 钝的拼音:
鈍 dùn
〈词性:形〉
(1) (形声。从金,屯声。本义:不锋利)
(2) 同本义 [blunt]
兵不钝锋。——《文选·檄吴将校部曲》
庶竭驽钝。——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钝刀(钝兵。不锋利的兵刃)
(4) [指几何图形的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 [obtuse]。如:钝角
(5) 呆;笨拙 [dull-witted;stupid;mentally slow]
钝,迟也。——《广雅·释诂四》
俗谓愚为钝椎。——《史记·周勃世家》注
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衰颓)。——宋· 苏轼《教战守策》
(6) 又如:钝愚(愚笨;迟钝);钝货(蠢货,笨蛋);钝皮老脸(厚脸皮);钝兵(士气不壮盛)
钝化、钝涩、钝态、钝头笔、钝响、钝滞、钝重、钝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