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昂霄耸壑的意思

ángxiāosǒng

昂霄耸壑



拼音áng xiāo sǒng hè

注音ㄤˊ ㄒ一ㄠ ㄙㄨㄥˇ ㄏㄜˋ

解释昂:仰视;耸:耸立;壑:峪。仰视云霄,耸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树宏大功业。也形容志气高昂,胸襟宽广。

出处宋 陈亮《祭叶正则母夫人文》:“昔余识夫人之子于稚年,固已得其昂霄耸壑之气。”

例子昔余识夫人之子稚年,固已得其昂霄耸壑之气。宋·陈亮《祭叶正则母夫人文》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度与才能。

感情昂霄耸壑是中性词。

繁体昂霄聳壑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áng   注音  ㄤˊ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JQBJ  仓颉  AHVL  郑码  KRY  四角  60727  结构  上下电码  2491  区位  1626  统一码  6602  笔顺  丨フ一一ノフ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昂的拼音:áng(ㄤˊ)  

⒈ 仰,高抬:昂首。昂然。

⒉ 高,贵:昂贵。价昂。

⒊ 情绪高:昂扬。高昂。昂藏(cáng   )(形容人的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昂奋。气昂昂。

统一码

昂字UNICODE编码U+6602,10进制: 26114,UTF-32: 00006602,UTF-8: E6 98 82。

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卬昻枊

汉英互译

high、hold high

造字法

形声:从曰、卬声

English

rise, raise; proud, bold; uprigh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昂的拼音: á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曰,卬声。本义:仰起,抬起)

(2) 同本义 [hold (one's head) high]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明· 魏学洢《核舟记》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乐府诗集·柳树得春风》

(3) 又如:昂首(仰着头);昂首挺胸(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无所畏惧或坚决的样子)

(4) 高,升高 [hoist;rise]

横奉之,令左昂右低,如有首尾然。——《礼记·曲礼》

(5) 抬高物价 [force up the prices]

昂其直,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词性变化

昂的拼音: áng  

〈词性:形〉

(1) 高(与“低”相对) [high]。如:昂霄(高入霄汉,形容出人头地或才能杰出)

(2) 昂扬。高傲 [lofty and proud]。如:昂然(高傲的样子,突出鲜明貌)

常用词组

昂昂、昂藏、昂贵、昂首阔步、昂扬

  拼音  xiāo   注音  ㄒ一ㄠ   
部首  雨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FIEF  仓颉  MBFB  郑码  FVKQ  四角  1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7197  区位  4786  统一码  9704  笔顺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丨丶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霄的拼音:xiāo(ㄒ一ㄠ)  

⒈ 云:云霄。霄汉(a.云霄和天河,指天空:b.古代喻朝廷)。

⒉ 天空:九霄。重(chǒng   )霄。霄壤(天和地,喻相去很远)。

统一码

霄字UNICODE编码U+9704,10进制: 38660,UTF-32: 00009704,UTF-8: E9 9C 84。

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霄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肖䨭㲵

汉英互译

clouds、heaven、sk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雨、肖声

English

sky; clouds, mist; nigh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霄的拼音: x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雨;肖声。本义:米雪)

(2) 同本义 [graupel]

霄,雨霓为宵。——《说文》

雨霓为霄雪。——《国语·齐语》。注:“冰雪杂下者谓之霄。”

风助霄仍汹。——《和吴冲卿雪诗》

(3) 又如:霄雪(下霰)

(4) 高空稀薄游动的云 [thin and floating clouds in high altitude]

霄,日旁气也。——《汉书·扬雄传》注

霄,摩天赤气也。——《后汉书·仲长统传》注

霄,云也。——《后汉书·张衡传》注

气似天霄。——木华《海赋》

腾虹扬霄。——郭璞《江赋》

(5) 云际;天空 [sky]

乘云陵霄。——《淮南子·原道》

霄霭而晻暖。——王逸《鲁灵光殿赋》

森然千霄。——宋· 沈括《梦溪笔谈》

(6) 又如:凌霄之志;九霄;霄外(云霄之外,天外);霄衢(天路)

(7) 通“宵”。夜晚 [night]

有众日并出,有昼盲,有霄见。——《吕氏春秋·明理》

霄涉颍与 楚人盟。——《左传》

词性变化

霄的拼音: xiāo  

〈词性:动〉

通“消”。消灭;消失 [perish;die out;exterminate;disappear]

霄尽,荡也。顺长,治也。——《墨子·经说上》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霄而蔽光。——曹植《洛神赋》

常用词组

霄汉

  拼音  sǒng   注音  ㄙㄨㄥˇ   繁体    
部首  耳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WWBF  仓颉  OOSJ  郑码  ODOC  四角  88401  结构  上下电码  5117  区位  4342  统一码  8038  笔顺  ノ丶ノ丶一丨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耸(聳)的拼音:sǒng(ㄙㄨㄥˇ)  

⒈ 高起,直立:高耸入云。耸立。耸拔。耸峙。

⒉ 惊动:耸动。耸人听闻。

⒊ 聋:耸昧(又聋又瞎,引申为昏聩)。

统一码

耸字UNICODE编码U+8038,10进制: 32824,UTF-32: 00008038,UTF-8: E8 80 B8。

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耸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arm、lofty、shock

造字法

形声:从耳、从声

English

urge on; rise up; stir, exci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耸的拼音:

sǒng  

〈词性:形〉

(1) (形声。从耳,从声。本义:耳聋) 同本义 [deaf]

子野听耸, 离朱目眩。—— 马融《广成颂》

耸,聋也…生而聋,陈、 楚、 江、 淮之间谓之耸。 荆阳之间及 山之东西双聋者谓之耸。——《方言》。 郭璞注:“言无所闻常耸耳也。”

(2) 又如:耸昧(既聋又瞎。即昏瞶)

词性变化

耸的拼音:

sǒng  

〈词性:动〉

(1) 高起;矗立 [shoot high up;lofty;towering]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上耸千尺。—— 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耸人瞻仰(众人耸立瞻仰);耸秀(高耸秀丽);耸出(高耸突出);耸耳(高起的耳朵;竖起耳朵);耸然(高耸貌);耸峭(高耸陡峭);耸突(高耸突起);耸干(高挺的树干);耸擢(高耸突出);耸耸(竖起貌;挺立貌);耸翠(形容山峦、树木等高耸苍翠)

(3) 比喻出众,不凡 [outstanding]

又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貌耸神溢,立于君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耸壑昂霄(矗立山谷间,高耸入云霄。比喻超拔出众,出人头地)

(5) 向上跳;向上动 [jump up;draw up suddenly]。如:耸擢(跳跃);耸体(犹耸身)

(6) 劝勉 [advise]

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国语·楚语上》。又如:耸恿(劝说);耸劝(劝导;警惕自勉)

(7) 通“怂”。怂恿 [instigate]。如:耸恿(怂恿);耸臾(怂恿);耸踊(怂恿);耸惑(怂恿诱惑);耸踊(怂恿)

(8) 惊动;惊惧 [alarm;shock;alert]

耸之以行。——《左传·昭公元年》

驷氏耸。——《左传·昭公十九年》

身耸除洁。——《国语·周语下》

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刘禹锡《观柘枝舞》

(9) 又如:危言耸听;耸惧(恐惧。即悚惧);耸激(犹激励);耸踊(欢腾)

常用词组

耸拔、耸动、耸立、耸人听闻、耸入云霄、耸身、耸听、耸峙

  拼音    注音  ㄏㄜˋ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HPGF  仓颉  YEG  郑码  IDXB  四角  27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89  区位  5954  统一码  58D1  笔顺  丨一丶フ一ノ丶ノ丶丨フ一フ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壑的拼音:hè(ㄏㄜˋ)  

⒈ 坑谷,深沟:沟壑。丘壑。千沟万壑。以邻为壑(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欲壑难填。

统一码

壑字UNICODE编码U+58D1,10进制: 22737,UTF-32: 000058D1,UTF-8: E5 A3 91。

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壑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ig pool、gully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bed of torrent, narrow ravi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壑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本义:深谷,深沟)

(2) 同本义 [ravine;gully]

壑,沟也。——《说文》

壑,溪壑也。——《尔雅·释诂》

陆峦超壑。——《文选·张衡·西京赋》

既窈窕以寻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林壑尤美。——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峭壑阴森。——《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众壑纵横。

如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3) 又如:壑谷(山谷;两山之间的洼地或水道);壑口(豁口,像山谷一样的缺口);壑子(豁口;缺口)

(4) 小河沟;护城河 [moat]

实墉实壑,实亩实籍。——《诗·大雅·韩奕》。陆德明释文:“壑,城池也。”

(5) 土坑 [pit]

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孟子·滕文公上》

昂霄耸壑: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