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ān jiā lì yè
注音ㄢ ㄐ一ㄚ ㄌ一ˋ 一ㄝˋ
解释安置家庭;创立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出处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代序)》:“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
例子你们父子帮助我安家立业,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染斌《红旗谱》第一卷)
正音“家”,不能读作“jià”。
辨形“立”,不能写作“力”。
辨析安家立业和“安居乐业”;都可指生活安定。不同在于:安家立业中的“安”、“立”是建立的意思;“安居乐业”中的“安”、“乐”表现一种安心、愉快的心理状态。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多指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
感情安家立业是中性词。
繁体安家立業
近义成家立业、安土重迁
反义萍踪浪迹、无家无业
英语set up a home and establish a business
动物生肖牛,虎,蛇
安的拼音:ān(ㄢ)
⒈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⒉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⒊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⒋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安。转危为安。
⒌ 装设:安置。安家立业。
⒍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
⒎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
⒏ 姓。
安字UNICODE编码U+5B89,10进制: 23433,UTF-32: 00005B89,UTF-8: E5 AE 89。
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侒
quiet、clam、safe、set、peaceful、tranquil、be satisfied、secure
危
会意:从宀、从女
详细解释◎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形〉
(1)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 同本义 [peaceful;quiet;calm;tranquil]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4) 安逸,安乐 [easy]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5) 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
(6) 安详,从容不迫 [composed]。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
(7) 安宁 [peaceful]
毅良久稍安。—— 唐· 李朝威《柳毅传》。
(8) 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
(9) 缓慢 [slowly]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10) 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
◎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动〉
(1) 使安定 [stabilize]
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
可以为富安天下。——汉· 贾谊《论积贮疏》
安身立命。——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
(3) 安抚,安顿抚慰 [appease]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
(5) 安排;安置 [arrange]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
(6)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7) 安心。习惯、满足于 [be content with]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 黄宗羲《原君》
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
(8) 又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
(9) 安装 [install;fix]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
(10) 又如:安电灯;安刀把儿
(11) 存着…心,怀有[某种不好意图] [harbor]。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副〉
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how]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名〉
(1) “安培”的简称 [ampere]
(2) 用于外国语的音译。如:安琪儿;安拉;安第斯山
(3) 姓
◎ 安的拼音: ān
〈词性:代〉
(1) 谁;何;什么 [who;how;what]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孙膑兵法·纂卒》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吾谷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
(2) 哪里,何处 [where]
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记·魏公子列传》
安安心心、安邦定国、安步当车、安瓿、安插、安厝、安定、安定、安定团结、安顿、安放、安分、安分守己、安抚、安好、安家、安家费、安家落户、安检、安静、安居、安居乐业、安康、安乐、安乐死、安乐椅、安乐窝、安理会、安陵君、安谧、安眠药、安民告示、安宁、安排、安排、安培、安贫乐道、安琪儿、安寝、安全、安全玻璃、安全岛、安全帽、安全门、安然、安然无恙、安如磐石、安如泰山、安设、安身、安身立命、安适、安泰、安土重迁、安妥、安危、安慰、安稳、安息、安釐王、安闲、安详、安心、安逸、安营扎寨、安葬、安之若素、安置、安装
家的拼音:jiā(ㄐ一ㄚ)
⒈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⒉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⒊ 居住:“可以家焉”。
⒋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⒌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⒍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⒎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⒏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⒐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⒑ 姓。
家的拼音:jia(˙ㄐ一ㄚ)
⒈ 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家。
⒉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
家的拼音:jie(˙ㄐ一ㄝ)
⒈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家字UNICODE编码U+5BB6,10进制: 23478,UTF-32: 00005BB6,UTF-8: E5 AE B6。
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家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傢宊
a school of though、a specialist in certain field、family、home、tame
野
会意:从宀、从豕
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
详细解释◎ 家的拼音: gū
〈词性:名〉
(1) 古通“姑” [the mother of one's husband]。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 另见 jiā
◎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mián ),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 同本义 [home;domicile;dwelling place]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house;residence]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5) 家庭,人家 [family]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6)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7) 指夫或妻 [husband or wife]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8)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9) 家家;每家 [every family]。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10)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minister and high official or theirs feud]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12) 娘家 [married woman's maiden home]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13) 学术或艺术流派 [school]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14)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15)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a person or family engaged in a certain trade]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16)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1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expert;specialist in a certain field]
地学之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8) 又如:政治家;艺术家;专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作家
(19) 民族 [nation]。如:苗家;侗家;傣家
(20) 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group]。 如: 三家条约
(21) 家财,财产 [property]
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22) 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23) 朝廷 [court]
争先入公家。——《吕氏春秋·贵卒》。注:“公之朝也。”
(24) 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25) 都城 [capital]
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周礼》。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作帝家。—— 唐· 李商隐《隋宫》
(26) 帝王或太子 [emperor]
三家,三皇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27) 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8) 某人 [a person]。如:家伙;家头(一个人叫一家头)
(29)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patient]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30) “傢”的古字 [utensil]。如:家生;家伙点(锣鼓家什的节奏);家器(家庭日常用具)
◎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形〉
(1)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 [domestic]。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2) 私家的,个人的 [individual],与“公”相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
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我的 [my]——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对人称自己父母的谦词);家岳(对人称自己的丈人);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堂(对母亲的称呼)
(4) 内部的;家中的 [internal]。与“外”相对。如:家生哨(亦作“家中哨”、“家生肖”。詈词。犹言家盗内贼);家贼(家庭内部的败类。亦指汉奸)
◎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量〉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动〉
(1) 娶妻;成家 [marry]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 虞之二姚。——《楚辞·离骚》
(2) 又如:家道(成家之道)
(3) 安家;定居 [settle down]
家,居其地曰家。——《正志通》
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唐· 韩愈《崔评事墓志铭》
(4) 养家,持家 [support a family]。如:家克计(持家之道);家法(治家的礼法)
(5) 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sow grains]
弊也者家也。——《管子·侈靡》
陶家事亲。——《大戴礼·五帝德篇》
(6) 另见 jie
家财、家产、家长里短、家常、家常便饭、家常话、家仇、家丑、家畜、家传、家祠、家慈、家当、家道、家底、家丁、家法、家访、家风、家父、家规、家伙、家给人足、家计、家祭、家家、家家户户、家教、家景、家境、家居、家具、家眷、家君、家累、家里、家门、家庙、家母、家娘、家奴、家贫如洗、家破人亡、家谱、家雀儿、家禽、家人、家舍、家生、家声、家乘、家史、家世、家事、家室、家什、家书、家塾、家属、家数、家私、家天下、家庭、家庭作业、家童、家徒四壁、家务、家务活、家务事、家系、家下、家乡、家小、家信、家兄、家学、家训、家严、家养、家业、家用、家喻户晓、家园、家贼、家贼难防、家宅、家长、家长制、家珍、家政、家种、家主、家传、家姊、家子、家族
◎ 家的拼音: jie
〈词性:助〉
(1)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2) 另见 jiā
立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站,引申为竖起来:立正。立柜。立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立场。屹立。顶天立地。
⒉ 做出,定出:建立。设立。树立。立意。立此存照。
⒊ 存在,生存:自立。独立。势不两立。
⒋ 马上,即刻:立时。立刻。立等。
⒌ 姓。
立字UNICODE编码U+7ACB,10进制: 31435,UTF-32: 00007ACB,UTF-8: E7 AB 8B。
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establish、exist、immediate、stand
坐、破
象形
详细解释◎ 立的拼音: lì
<动、名>
(1)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 同本义 [stand]
立,侸也。——《说文》
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恒》
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史记·项羽本纪》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卖油翁释担而立。—— 宋· 欧阳修《归田来》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挺立(直立);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立托(依托);立容(站立时的仪态容表);立戟(卫士持戟侍立守卫);立谈(停立交谈)
(4) 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erect;set upright]
大石侧立千尺。——苏轼《石钟山记》
乃立宗庙于薛。——《战国策》
且立石于基墓门。——张溥《五人墓碑记》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之不彰雅。——《世说新》
(5) 又如:立事(建功立业);立方(立德);立言(指著书立说);立业(建树功烽);立勋(建立功勋);立石(树立碑石);立权(树立权威);立眉嗔目(竖眉瞪眼);立德(树立德业);立德立言(儒家认为,为了匡时济世,应树立圣人之德,宣谕圣人之言);立碑垂成(刻文于石碑留作规戒)
(6) 设置;设立 [set up;put up;establish;found]
故立君。——《吕氏春秋·荡兵》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立元(建立年号);立仗(设立仪仗);立本(建立根本;确立根基);立表下漏(设置日晷、漏刻以计时);立事(设置治事小臣);立制(建立制度)
(8) 制定;订立 [lay down;draw up;conclude]。如:立文书;立军令状;立券(订立契约);立格(订出标准)
(9) 确定;决定 [define;decide;determine]
人之立志。——清· 澎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人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复立楚国之社稷。——《史记·陈涉世家》
足以立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 又如:立限(确定期限);立计(决意;打算);立报(立志报效);立愿(立定意向);立语,立说(立论)
(11) 存在;生存 [exist;subsist]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
(12) 又如:立命(修身养性以立天命);立品(培养品德);立行(建德修行);立计(立业;谋生);立身(处世为人)
(13) 立身;立足 [conduct oneself in society;have a foothold]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立崖岸(做出高傲不凡、难以亲切的样子);立士(能自立的士人);立身(立足;安身);立行(行为举动);立脚(安身;立身)
(15) 登位,即位 [be enthroned;ascend the throne]
湣王立。——《韩非子·内储说上》
当立者乃公子。——《史记·陈涉世家》
(16) 又
陈胜自立为将军。
(17) 又
陈涉乃立为王。
(18) 又如:立子(古代帝王或诸侯选立太子或世子);立君(确立君王);立政(确立为政之道);立朝(指帝王在位);立极(登帝位;秉国政)
(19) 扶立;确定某种地位 [help;establish]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史记》
(20) 又如:立人(扶持、造就人);立子(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立王(所立的君王;在位的君王);立后(册立皇后);立朝(指在朝为官);立储(立为太子)
(21) 推荐 [recommend]。如:立主(竭力主张);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
(22) 指出仕 [become an official]。如:立班(上朝时依品秩站立);立幕(管理文案的差役)
(23) 显现 [manifest oneself;reveal oneself]。如:立挣(发怔;发呆);力睁(目瞪口呆)
(24) 停止;停留 [stop;stay]。如:立车(停车);立定(站住)
(25) 通“莅”。临,到 [arrive;be present]
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韩非子·内储说上》
立事者贱者劳而贵者逸。——《淮南子·泰族》
(26) 通“粒”。进食 [take food]
五种天不宜,其立后而手实。——《管子·地员》
〈词性:名〉
通“位”。爵次、位次 [precedence]
代立不忘社稷。——《商君书·更法》
◎ 立的拼音: lì
〈词性:副〉
(1) 立时;立刻 [immediately]
上大怒,立命斥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指物作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赵立奉璧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立定(马上,立即);立马造桥(立即兑现,不容拖延);立成(立刻完成);立便(立刻;立时)
立案、立逼、立场、立春、立等、立地、立地生根、立定、立冬、立法、立方、立方根、立方米、立方体、立竿见影、立功、立功赎罪、立国、立户、立即、立僵、立交、立脚、立决、立刻、立论、立马、立马良久、立眉瞪眼、立仆、立秋、立射、立身、立身处世、立时、立式、立誓、立体、立体几何、立体声、立夏、立宪、立像、立效、立心、立雪、立言、立业、立意、立有间、立约、立约人、立正、立志、立柱、立锥之地、立足、立足点、立足之地
业(業)的拼音:yè(一ㄝˋ)
⒈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业。农业。
⒉ 职务,工作岗位:职业。就业。
⒊ 学习的功课:学业。肄业。毕业。业精于勤。
⒋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业。丰功伟业。业绩。
⒌ 从事:业医。业商。
⒍ 财产:产业。
⒎ 既,已经:业已。业经。
⒏ 佛教名词:业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业障(亦称“孽障”)。
⒐ 姓。
业字UNICODE编码U+4E1A,10进制: 19994,UTF-32: 00004E1A,UTF-8: E4 B8 9A。
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业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業㸣
course of study、enterprise、estate、industry、occupation、trade
会意
profession, business; GB radical 111
详细解释◎ 业的拼音:
業 yè
〈词性:名〉
(1) (象形。从丵( zhuó ),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2) 版,大版 [board]
(3) 古代覆在悬挂钟、鼓等乐器架横木上的装饰物,刻如锯齿形,涂以白色
業,大版也。所以覆县钟鼓之栒,捷业如锯齿,以白画之。从丵,象其鉏鋙相承也。——《说文》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毛传:“业,大板也,所以饰栒为县也…植者为虚,衡者为栒。”
(4) 筑墙版
大版谓之业。绳之,谓之缩之。——《尔雅》。郭璞注:“筑墙版也。”
(5) 古代书册之版
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礼记》。郑玄注:“业,谓篇卷也。”
古人写书用方版,《尔雅》:“大版谓之业”,故书版谓之业
(6) 亦指写字用的业版
(7) 学业 [course of study]
复不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术业有专攻。——唐· 韩愈《师说》
业有不精。——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某业所就。——清· 黄宗羲《原君》
(8) 又如:卒业;修业;毕业;业行(学业与德行);业精于勤(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
(9) 事业;功业 [ause;enterprise;achievement]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共济世业。——《资治通鉴》
子孙创业。——清· 黄宗羲《原君》
伊皋之业。—— 明· 刘基《卖柑者言》
(10) 又如:业祚(帝业王位);业峻绩鸿(功业高,成绩大)
(11) 家业,产业 [estate;property]
受赏者甘利,未赏者慕业。——《韩非子》
(12) 又如:创业;家大业大;业户(不动产的所有者)
(13) 职业 [occupation;profession]
各劝其业。——《史记·货殖列传》
捕鱼为业。——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业是有年。(以是为业)——明· 刘基《卖柑者言》
为业以求钱。——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14) 又如:正业;副业;就业;业余;业命(国事与政令)
(15) 罪孽 [sin]
把业龙擒捉,猛虎拖倒。——《西厢记诸官调》
(16) 又如:业罐子满了(恶贯满盈);业缘病症(因前世罪孽而致今世得的病症);业畜(造孽的畜生;作恶多端的坏蛋。骂人话);业冤(冤孽;冤家)
(17) 行业 [line of business;trade;industry]。如:工业;农业;手工业;汽车制造业;旅游业;航空运输业
◎ 业的拼音:
業 yè
〈词性:动〉
(1) 使从事于,以…为职业 [engage in]
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脱脱《宋史》
(2) 又如:业贼(以偷为业);业网(以打鱼为业);业儒(以儒学为业);业缝(以做衣鞋等手艺为业);业文(从事文学);业武(从事武事);业商(经商,从事商业);业厚(从善)
(3) 使成业或乐业 [work]
曹公闻 权以土地业 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三国志》
◎ 业的拼音:
業 yè
〈词性:副〉
已经 [already]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业大、业根、业海、业绩、业经、业精于勤、业师、业务、业已、业余、业余教育、业障、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