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áo fèn lóng chóu
注音ㄠˊ ㄈㄣˋ ㄌㄨㄥˊ ㄔㄡˊ
解释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出处
例子这是一首鳌愤龙愁音乐,你想听吗?
繁体鰲憤龍愁
动物生肖牛,虎,蛇
鳌(螯)的拼音:áo(ㄠˊ)
⒈ 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鳌字UNICODE编码U+9CCC,10进制: 40140,UTF-32: 00009CCC,UTF-8: E9 B3 8C。
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鳌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鰲鼇
形声:从鱼、敖声
huge sea turtle
详细解释◎ 鳌的拼音:
鰲、鼇 áo
〈词性:名〉
(1) 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huge legendary turtle]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淮南子·览里》
(2) 又如:鳌里夺尊(做杰出人物中的佼佼者)
鳌山、鳌头
愤(憤)的拼音:fèn(ㄈㄣˋ)
⒈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气愤。愤悱(郁闷)。愤慨。愤怒。愤然。悲愤。激愤。愤恚。公愤。义愤填膺。愤世嫉俗。
愤字UNICODE编码U+6124,10进制: 24868,UTF-32: 00006124,UTF-8: E6 84 A4。
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憤
anger
形声:从忄、贲声
详细解释◎ 愤的拼音:
憤 fèn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贲( bēn )声。从“心”,表示与心情等有关。本义:郁结于心;憋闷)
(2) 同本义 [depressed and discontented]
愤,懑也。——《说文》
发愤以杼情。——《楚辞·九章·惜诵》
志意蕴愤。——《后汉书·王符传》
(3) 又如:愤切(内心极度愤懑);愤悁(愤懑郁积);愤薄(郁结,充塞);愤厥(由于愤气郁结造成的痉挛昏厥)
(4) 充盈,旺盛 [full of]
愤,盈也。——《方言十二》
阳瘅愤盈。——《国语·周语》
(5) 又如:愤盈(充溢,积满;气愤,愤懑);愤盛(积满,充盈)
◎ 愤的拼音:
憤 fèn
〈词性:动〉
(1) 愤怒;怨恨。同“忿” [anger;fury;be indignant;get angry]
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愤怨(愤怒怨恨);愤心(愤怒或愤激之心);愤忿(愤怒);愤沮(怨恨沮丧);愤痛(愤怒悲痛);愤咤(愤怒)
(3) 发,奋 [rise]
愤于中则应干外。——《淮南子·脩务》
(4) 又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愤迅(奋迅);愤勇(奋勇);愤起(奋发而起)
愤不顾身、愤愤不平、愤恨、愤慨、愤懑、愤怒、愤然、愤世嫉俗
龙(龍)的拼音:lóng(ㄌㄨㄥˊ)
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⒋ 姓。
龙字UNICODE编码U+9F99,10进制: 40857,UTF-32: 00009F99,UTF-8: E9 BE 99。
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龙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龍竜龒㡣䮾
dragon、imperial
原为形声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详细解释◎ 龙的拼音:
龍 ló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dragon]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imperial]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outstanding person]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fine horse]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vigorous]。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upright]。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词性:方〉∶[瓦圈] 歪扭不圆 [not round]。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龙船、龙胆、龙胆紫、龙灯、龙洞、龙飞、龙宫、龙骨、龙骨车、龙虎、龙井、龙卷风、龙君、龙口夺食、龙脉、龙门、龙门刨、龙门吊车、龙脑、龙蟠、龙蟠凤逸、龙袍、龙湫、龙沙、龙舌兰、龙蛇、龙潭虎穴、龙套、龙腾虎跃、龙体、龙庭、龙头、龙头蛇尾、龙王、龙虾、龙涎香、龙骧虎步、龙骧虎视、龙行虎步、龙须菜、龙眼、龙跃凤鸣、龙钟、龙舟、龙子幡
愁的拼音:chóu(ㄔㄡˊ)
⒈ 忧虑:忧愁。愁苦。愁楚。愁烦。愁虑。愁郁。愁闷。愁容。愁绪。借酒浇愁。多愁善感。
愁字UNICODE编码U+6101,10进制: 24833,UTF-32: 00006101,UTF-8: E6 84 81。
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愀
anxious、worry
忧
形声:从心、秋声
anxiety; to worry about, be anxious
详细解释◎ 愁的拼音: chóu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2) 同本义 [worry;be anxious]
愁,忧也。——《说文》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礼记·哀公问》
见善愀然。——《荀子·脩身》
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辛弃疾《菩萨蛮》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 又如:不愁吃,不愁穿;愁坐(含忧默坐);愁思(忧愁的心绪);愁绝(忧愁到极点);愁怀勃勃(心中有万端愁绪;非常忧戚);愁海(比喻愁深)
(4) 使受苦 [cause sb.suffering]
伤形费神,愁力劳意。——《墨子》
(5) 怨尤;怨恨 [have a grudge against sb.;hate]。如:愁恨(忧怨)
◎ 愁的拼音: chóu
〈词性:形〉
(1) 凄惨,惨淡 [gloomy]。如:愁红(憔悴的残花。用以比喻女子的愁容);愁戚戚(愁切切,愁凄凄。凄惨愁苦的样子)
(2) 悲哀;哀伤 [grieved;distressed]。如:愁痛(悲痛);愁悲(悲愁;悲哀愁苦);愁郁郁(忧伤的样子)
愁肠、愁肠百结、愁肠寸断、愁苦、愁虑、愁眉、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愁闷、愁容、愁绪、愁郁、愁云、愁云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