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百里才的意思

bǎicái

百里才



拼音bǎi lǐ cái

注音ㄅㄞˇ ㄌ一ˇ ㄘㄞˊ

解释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例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才。”

用法作宾语;称才能平常的人。

感情百里才是中性词。

繁体百裏才

近义百里之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bǎi   注音  ㄅㄞˇ   
部首  白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JF  仓颉  MA  郑码  ANK  四角  10602  结构  上下电码  4102  区位  1657  统一码  767E  笔顺  一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百的拼音:bǎi(ㄅㄞˇ)  

⒈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⒉ 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

统一码

百字UNICODE编码U+767E,10进制: 30334,UTF-32: 0000767E,UTF-8: E7 99 BE。

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undred、all kind of

造字法

会意:从一、从白

English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百的拼音: bǎi  

(1)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 十个十。一百,100 [hundred]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4)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numerous]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百官(众官);百事(众多的事物)

词性变化

百的拼音: bǎi  

〈词性:形〉

(1) 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all kinds of]

百计营谋不得脱。——《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临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种不同的情态)

(3) 所有;一切;凡 [all]

社稷百官皆在。——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4) 又如:百业;百口(整个家族);百工;百川归海(比喻众望所归)

(5) [名]∶姓

百的拼音: bǎi  

〈词性:动〉

(1) 增为百倍 [increase a hundredfold]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2) 另见   

常用词组

百般、百般无赖、百宝箱、百弊丛生、百不失一、百步穿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川归海、百读不厌、百堵皆作、百端、百端待举、百发百中、百废俱兴,百废俱举、百分比,百分率、百分数、百分之百、百感交集、百舸、百工、百官、百合、百合花、百花齐放、百货商店、百家、百家争鸣、百家姓、百科全书、百孔千疮,百孔千创、百口莫辩、百老汇、百里挑一、百炼成钢、百炼千锤、百灵鸟、百侣、百米、百米赛跑、百衲、百衲本、百衲衣、百年、百年不遇、百年大计、百年树人、百年之好、百年之后、百千、百日、百日咳、百日维新、百十、百世、百事可乐、百事通、百司、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解,百思莫解、百岁之后、百听不厌、百万、百万雄师,百万雄兵、百闻不如一见、百无禁忌、百无聊赖、百戏、百姓、百叶窗、百依百顺,百顺百依,百依百随、百越、百战百胜、百战不殆、百折不回、百折不挠、百褶裙、百纵千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拼音    注音  ㄌ一ˇ   繁体  裏、裡  
部首  里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JFD  仓颉  WG  郑码  KBVV  四角  60105  结构  上下电码  6849  区位  3279  统一码  91CC  笔顺  丨フ一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里(裏)的拼音:lǐ(ㄌ一ˇ)  

⒈ 居住的地方:故里。返里(回老家)。

⒉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弄(lòng   )。

⒊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

⒋ 衣物的内层:被里。

⒌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里外。心里。这里。那里。

⒍ 姓。

统一码

里字UNICODE编码U+91CC,10进制: 37324,UTF-32: 000091CC,UTF-8: E9 87 8C。

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裏裡

汉英互译

inner、liner、lining、neighbourhood

相关字词

外、表、面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unit of distance; village; la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里的拼音:

裏、裡   

〈词性:名〉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lining]

裏,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裏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裏。——《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3)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4) 内,中。与外相反 [inside]

裏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5)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连英);里牵绵(指饮酒下肚时,好像腹内忽有厚绵暖着一样)

(6) 时候 [time]

妾身年少里,父母俱倾弃。——宋·佚名《张协状元》

(7)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used after “这”、“那”、“哪” to indicate direction of place]

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郑德辉《玉粲登楼》

(8) 又如:这里,那里;哪里;省里;县里

词性变化

里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2) 同本义 [alley;lane]

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

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

(3)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

(4)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community]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

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

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百家为里。——《管子·度地》

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

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

(5)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

(6) 乡里;家乡;故乡 [village;hometown]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

(7)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

(8) 量词。长度单位 [ li ,a Chinese unit of length]

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

(9)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

(10) 通“理”。地理 [geographical condition]

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

里的拼音:   

〈词性:动〉

(1) 居住 [dwell]

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

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

里仁而美。——《论语·里仁》

(2)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3) 谓计算路程 [calculate]。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4) 通“理”。治理 [administer;govern;manage;rule]

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

里的拼音:   

〈词性:形〉

通“悝”。忧伤 [distressed;worried]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

里的拼音:   

〈词性:语尾助词〉

同“哩” [a formal word in Chinese]

[正旦云]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 梅香云]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常用词组

里边、里程、里程碑、里程计、里出外进、里带、里勾外连、里海、里脊、里间,里间儿、里脚手、里居、里拉、里里外外、里弄、里面、里圈、里山、里手、里挑外撅、里通外国、里头、里外、里外里、里屋、里巷、里胥、里应外合、里正、里子

  拼音  cái   注音  ㄘㄞ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FTE  仓颉  DH  郑码  DMVV  四角  40200  结构  单一电码  2088  区位  1837  统一码  624D  笔顺  一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才(纔)的拼音:cái(ㄘㄞˊ)  

⒈ 能力:才能。口才。这人很有才干。

⒉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干(gàn)才。奇才。奴才。蠢才。

⒊ 副词。①方,始:昨天才来。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才用了两元。来了才十天。

统一码

才字UNICODE编码U+624D,10进制: 25165,UTF-32: 0000624D,UTF-8: E6 89 8D。

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哉纔

汉英互译

ability、talent、gift、jus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alent, ability; just, on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才的拼音: cái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2) 同本义 [(plant) newborn]

才,草木之初也。——《说文》

(3) 有才能;有本领 [talented]

试使斗而才。——《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才郎(有才学的郎君);才哲(才智卓越的人);才雄(杰出的人才);才英(指才华杰出的文人);才杰(杰出的人才)

词性变化

才的拼音: cái  

〈词性:名〉

(1) 才力;才能 [ability]

任人之才。——《淮南子·主术》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2) 又如:才伐(才力门望);才格(才能。一说指才能高低的程度);才望(才能与名望);才理(才力和思路);才笔(写作的才华);才义(才思和义理)

(3) 人才。常写作“材” [talent]

乐里多才。——《列子·仲尼》

举贤才。——《论语》

救时应仗出群才。——清· 秋瑾《黄海舟中》

(4) 又如:唯才是举;干才;广开才路;栋梁之才;廊庙之才

(5) 天赋的特殊才能 [gift]。如:诗才;才调(才情风格)

(6)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 [person in regard to capability, personality, character]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国语·齐语》

(7) 又如∶奴才;蠢才;天才;人才

(8) 通“材”。材资;本能 [aptitude]

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孟子·告子上》

才能不及中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西门豹治 邺,民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史记·滑稽列传》

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后汉书·马融传》

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财”,人有用叫做“才”。故“材”、“财”、“才”三字同源。——王力《同源字典》

当今乏才,以尔为柱石之用,莫倾人栋梁。——《世说新语·规箴》

(9) 姓

才的拼音:

cái  

〈词性:副〉

(1) 刚刚 [just]

才数月耳。——《汉书·贾才传》

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汉书·晁错传》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刚才(刚要,刚刚);方才(才,刚刚)

(3) 这样迟,这么迟 [so late]——前面有问原因的疑问词语。如:你怎么才来?

(4) 仅,只 [only]——表示数量少,程度低

初极狭,才通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又如:一共才十个,不够分;才属(仅能连续)

(6) 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等词语 [then;then and only then]

惟正月才生魄。——《晋书·夏侯湛传昆弟诰》

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晋书·谢混传》

(7) 又如:要多练习,才能提高成绩;正因为有困难,才派我们去

(8) 强调确定语气 [indeed]

(9) 才+形+呢。主要强调程度高。如:这才好呢!

(10) 才+[是]…。含有“别的不是”的意味。如:这才是好样的!

(11) 才[+不]+动+呢。肯定句少用。如:我才不去呢!

常用词组

才调、才分、才干、才高八斗、才高行洁、才华、才力、才略、才貌、才貌双全、才能、才能、才气、才人、才识、才疏学浅、才思、才学、才智、才子、才子佳人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