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ái shǒu kōng guī
注音ㄅㄞˊ ㄕㄡˇ ㄎㄨㄥ ㄍㄨㄟ
解释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献帝纪》:“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
用法作谓语;指没有作为。
感情白首空归是中性词。
繁体白首空歸
近义白首无成、老而无成
动物生肖牛,虎,蛇
白的拼音:bái(ㄅㄞˊ)
⒈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⒉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⒊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⒋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⒌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⒍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⒎ 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⒏ 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⒐ 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⒑ 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⒒ 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⒓ 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⒔ 政治上反动的:白匪。白军。
⒕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白族。白剧。
⒖ 姓。
白字UNICODE编码U+767D,10进制: 30333,UTF-32: 0000767D,UTF-8: E7 99 BD。
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白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伯㿟
white
黑、文、红、皂
象形
white; pure, unblemished; bright
详细解释◎ 白的拼音: bái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 同本义 [white]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雪白(像雪一样的洁白);白衣(白衣人。古代未仕者穿的白衣)
(4) 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pure;stainless]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 又如:白心(使心得以澄明清静;指洁白明静的心)
(6) 亮;明亮。与“暗”相对 [light]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7) 又如:东方发白;白日鬼(指日间公然招摇撞骗的人)
(8) 一无所有 [plain]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9) 又如:白文(不附加注解的书本正文;俗称“阴文”,碑文或印文虚白的部分);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而没有任何凭藉依恃而创建家业);白社(无人祭祀的土地庙,亦指荒无人烟的家乡);白大人(没有功名的人);白战(徒手相搏);一穷二白
(10) [汉字的] 字形写错(如笔画错或误写为同音异义的字)的或字音读错的 [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inese character]。如:念白字;写白字
(11) 显著 [remarkable;marked;notable;outstanding]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12) 真诚;坦白 [honest;frank]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13) 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reactionary]。如:白军;白匪
◎ 白的拼音: bái
〈词性:名〉
(1)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wine cup]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2) 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spoken part in opera]。如:独白;对白
(3) 地方话 [dialect]。如:苏白
(4) 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vernacular]。如:文白夹杂
(5) 姓
白起,小竖子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白的拼音: bái
〈词性:动〉
(1) 清楚,明白 [know;realize;understand]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2) 又如:不白之冤;真相大白
(3) 表明;说明 [demonstate;show;explain]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4) 又如:自白(自我表白);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5) 禀告;报告 [report]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6) 上告;控告 [appeal to the higher authorities;accuse;charge]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7) 使…白 [turn white]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 白的拼音: bái
〈词性:副〉
(1) 白白,平白 [in vain;for no reason]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红楼梦》
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睢景臣《高祖还乡》
(2) 又如:白死;白活;白等;白瞪(白瞪眼,束手无策的样子);白做了一天工夫;白得;白看戏
(3) 单单;只是 [only]
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
(4) 竟。与“不”连用 [just;simply]。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白皑皑、白案,白案儿、白白、白班、白璧微瑕、白璧无瑕、白菜、白草、白苍苍、白吃、白痴、白炽灯、白搭、白带、白道、白道、白地、白丁、白发、白发苍苍、白发红颜,白发朱颜、白匪、白费、白费口舌、白费蜡、白干儿、白宫、白骨精、白鹳、白果、白鹤、白喉、白狐、白圭之玷、白花花、白鹤晾翅、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白话、白话诗、白话文、白桦、白晃晃、白灰、白货、白货、白芨浆、白金、白金汉宫、白晶晶、白净、白酒、白驹过隙、白居易、白卷,白卷儿、白开水、白口,白口儿、白兰、白兰地、白梨、白厉厉、白莲教、白脸、白亮亮、白鹭、白露、白马王子、白鹿、白茫茫、白毛女、白濛濛、白米、白面、白面儿、白面书生、白描、白木耳、白内障、白嫩、白妞、白蘋洲、白皮书、白婆、白旗、白酋、白区、白饶、白热化、白人、白刃、白日、白日见鬼、白日梦、白日升天、白润、白沙堤、白色、白色恐怖、白衫儿、白山黑水、白闪闪、白生生、白事、白手、白手起家、白首穷经、白首为功名、白刷刷、白送、白糖、白天、白条、白条、白厅、白头、白头宫女、白头如新、白头翁、白头偕老,白头到老、白头吟、白文、白皙、白细胞、白下、白相、白絮、白血病、白血球、白眼、白杨、白药、白夜、白衣、白衣冠、白衣天使、白衣战士、白彝、白蚁、白翳、白银、白玉璧、白无瑕、白云苍狗、白云青舍、白斩鸡、白章、白种人、白昼、白昼、白专、白术、白字、白族
首的拼音:shǒu(ㄕㄡˇ)
⒈ 头,脑袋:首饰。首级。首肯(点头表示同意)。
⒉ 领导的人,带头的:首领。元首。首脑。首相(xiàng )。
⒊ 第一,最高:首都(dū )。首府。
⒋ 最先,最早:首次。首届。首创。首日封。首义(首先起义)。
⒌ 出头告发:自首。出首。
⒍ 量词,指诗和歌:一首诗。
⒎ 姓。
首字UNICODE编码U+9996,10进制: 39318,UTF-32: 00009996,UTF-8: E9 A6 96。
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head、principal、initial、first
尾
象形
head; first; leader, chief; a poem
详细解释◎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 同本义 [head]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亦指怀念故乡);首身分离(被杀,判处斩刑)
(4) 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chief;leader]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元首;酋首;群龙无首
(6) 开端;开头;前端 [beginning]
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韩非子·心度》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首事(开始);首春(孟春。指农历正月);首秋(孟秋。指农历七月);首祚(一年的开头);首夏(夏季之始。即“孟夏”。指农历四月);首岁(正月。一年的开始)
(8) 要领 [main points]
予誓告汝群言之首。——《书·秦誓》
(9) 剑柄上的环 [loop of sword handle]
进剑者左首。——《礼记》
(10) 位次。方;面 [seating arrangement]
史进下首坐了。——《水浒传》
(11) 又如:左首;上首;外首;东首;门首
◎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形〉
(1) 第一 [first]
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汉书·儒林传序》
(2) 又如:首公(以公务为首要。即“奉公”);首功(第一等功劳);首选(当选为第一。科举时代考试名列第一);首妻;首位;首名;首恶;首犯;首僧(当家和尚);首县(县城和府城在一处的县,也指知县);首事(地方上领头管事的绅士);首事(首要的事);首从(主犯与从犯)
(3) 形容迟疑不决 [hesitate]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彊,每与 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 汉亦收其用。——《后汉书·邓训传》
(4) 又如:首施(迟疑进退不定。同首鼠);首鼠(迟疑不决。也作“首施”)
◎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动〉
(1) 告发 [inform;finger]
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首诉(出首;控告);首人(出面告状的人)
(3) 自首,犯人自己到有关部门去交代罪行 [surrender]
(贼役赃官)一半都来睦县自行投首,拜参 张招讨并众官,尽皆准首,复为良民。——《水浒传》
(4) 又如:首官(向官府自首或告发);自首;首状(自首或告发的状词);首免(指自首而得以从轻发落);首罪(自首)
(5) 头向着 [face to]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6) 向着…出发 [start towards]
北首燕路。——《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如:首路(出发);首涂(启程;上路)
(8) 屈服;服罪 [yield]
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后汉书》
(9) 标明;显示 [show]
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礼记》
◎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副〉
(1) 最早;首先 [at first]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首唱(首先倡导、发起。也作“首倡”);首创(创始)
◎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量〉
[诗、词、文等的]一篇 [piece]。如:唐诗三百首
首倡、首车、首创、首次、首当其冲、首敌、首都、首恶、首犯、首府、首富、首告、首航、首级、首肯、首领、首难、首脑、首屈一指、首日封、首善之区、首饰、首鼠两端、首途、首尾、首位、首席、首先、首项、首相、首要、首义、首映、首战告捷、首长、首状、首座
空的拼音:kōng(ㄎㄨㄥ)
⒈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
⒉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
⒊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
空的拼音:kòng(ㄎㄨㄥˋ)
⒈ 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
⒉ 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
⒊ 亏欠:亏空。
空的拼音:kǒng(ㄎㄨㄥˇ)
⒈ 古同“孔”,洞。
空字UNICODE编码U+7A7A,10进制: 31354,UTF-32: 00007A7A,UTF-8: E7 A9 BA。
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孔
empty、hollow、air、for nothing、vacancy
形声:从穴、工声
empty, hollow, bare, deserted
详细解释◎ 空的拼音: kōng
〈词性:形〉
(1) 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 [empty;hollow]
空,空虚。——《广韵》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诗·小雅·大东》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水经注·江水》
仓禀实而囹圄空。——《管子·五辅》
夜静春山空。——唐· 王维《鸟鸣涧》
送将军登空堡上。——明· 魏禧《大铁椎传》
独卧空室之中。——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而或长烟一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空衔(有官衔无实职或俸禄);空脑子(心中无盘算,没有头脑之意);空花阳焰(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空花:虚幻之花。阳焰:日光中浮动的烟尘)
(3) 罄尽;空其所有。引申为没有 [exhausted]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空户(做空头生意的人);空竭(罄尽);空尽(竭尽;凋敝);空臆(讲尽心里的话)
(5) 广阔;空旷 [open;spacious]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左思《咏史》
(6) 又如:空江(浩瀚寂静的江面);空落(偏僻;空旷);空霄(天空;云霄);空杳(空旷深远);空场(空旷的场地);空落落(空旷冷落貌)
(7) 岑寂;幽静 [quiet;still]。如:空宇(幽寂的居室);空峡(寂静的山谷);空悄(幽寂)
(8) 明净无挂碍 [clear;hollow;void]。如:空晴(明澈无碍之境);空意(清虚的心境);空洒洒(形容胸怀洒脱,毫无牵挂)
(9) 空洞而不实际;空泛;虚构 [fictitious;fabricated]
以空言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清· 黄宗羲《原君》
此非空言也。——《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空构(虚构;杜撰);空语(虚构的话,只说不做的话);空玄(幻想);空门面(虚有其表);空梦(幻梦);空设(虚置);空声(虚名)
◎ 空的拼音: kōng
〈词性:名〉
(1) 空间;天空 [air;sky]
皆若空游无所依。——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乱石穿空。——宋· 苏轼《念奴娇·赤璧怀古》
复道行空。——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空青(指青色的天空);空碧(指澄碧的天空);空中结构(凭空虚构);空壤(指天地);空悬(悬在空中);空天(辽阔的天宇)
(3) 佛教语 [Emptiness;Viod of the world of senses]
(4) 万物从因缘生,没有固定,虚幻不实。亦特指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谛中的真谛。如:空解(指悟入空义,得到解脱);空假(事物均具备自性空无和幻相宛然两个方面);空界(空大。指虚空范畴)
(5) 又指佛门。如:空桑(佛门);空王(佛教徒对佛的尊敬);空门(泛指佛法。大乘以观空为入门,故称;佛教天台宗谓通达真性和实相的四门教法之一,以悟空入道)
(6) 道家谓虚静之性 [emptiness and quiet]
澹乎若深泉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文选》。李善注引 郑玄曰:“道家养空,虚若浮舟也。”
◎ 空的拼音: kōng
〈词性:副〉
(1) 徒然;白白地 [for nothing;in vain]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空以身膏草野。——《汉书·李广苏建传》
空余泪痕。——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空跑一趟;空忙;空亡(白死);空劳(徒劳;白费)
(3) 只;仅 [only]
雪上空留马行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处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4) 又如:空饭(只吃饭,不吃菜)
◎ 空的拼音: kōng
〈词性:动〉
(1) 使空虚;使罄尽 [exhaust]
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盐铁论·本议》
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另见 kòng;kǒng
空瘪、空肠、空敞、空城计、空档、空荡荡、空洞、空洞洞、空洞无物、空对空、空乏、空泛、空房、空房间、空腹、空腹高心、空谷足音、空喊、空话、空话连篇、空怀、空幻、空际、空寂、空架子、空间、空间探索、空间站、空降、空军、空空、空空洞洞、空空如也、空口、空口、空口无凭、空旷、空阔、空廓、空寥、空灵、空论、空落、空门、空濛、空名、空难、空气、空气污染、空气压缩机、空气浴、空前、空前绝后、空勤、空阒、空室清野、空手,空手儿、空手道、空疏、空速、空谈、空调、空头、空头、空头交易、空头人情、空头支票、空投、空文、空想、空想、空心、空心、空心老大、空心萝卜、空心墙、空心砖、空虚、空穴、空穴来风、空运、空中、空中楼阁、空竹、空转
◎ 空的拼音: kǒ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穴,工声。本义:孔,窟窿)
(2) 同本义。通“孔” [hole;cave]
然骞凿空。——《汉书·张骞传》
衣又穿空。——《汉书·鲍宣传》
空以穴其城。——《汉书·李广利传》
空,犹穿也。——《汉书·沟洫志》注
司空主土。不言上,言空者,空尚主之,何况于实,以微见箸。——《白虎通·封公侯》
空石之中有人焉。——《荀子·解蔽》。注:“石穴也。”
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淮南子·原道》。注:“崖穴也。”
舜穿井为匿空旁出。——《史记·五帝本纪》
(3) 又如:空石(山洞;岩洞);空穴(岩洞);空洞(孔穴;地道);空窾(洞穴)
(4) 口,嘴巴 [mouth]
利出一空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其兵半用;利出十空者,民不守。——《韩非子》
(5) 另见 kōng;kòng
◎ 空的拼音: kòng
〈词性:动〉
(1) 使之困穷 [impoverish]
不宜空我师。——《诗·小雅·节南山》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2) 又如:空乏(困穷;贫穷);空竭(穷困;贫乏);空匮(空乏;财用不足)
(3) 〈词性:方〉∶缺少;亏欠 [blank]。如:空格(指文中缺字的空白处);空围(空白的方框形符号。表示缺字)
(4) 腾让出来 [leave empty;leave blank]
同时,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坐位来了。——鲁迅《彷徨·离婚》
(5) 又如:他由于辞职从而把他在国会的席位空了出来
◎ 空的拼音: kòng
〈词性:名〉
(1) 闲暇,闲功夫,没被占用的时间 [free time;spare time]
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红楼梦》
(2) 又如:有空到我这里来;空当(空隙;空子);空儿(闲功夫)
(3) 空子,可乘之机 [chance]。如:空便(机会;方便的机会)
(4) 空地,可占用的空处 [empty space; room]。如:空位(未占用的座位);空园(荒园;闲弃的庭院);空废(荒废)
(5) 另见 kōng;kǒng
空白、空白点、空场,空场儿、空当子,空当儿、空地、空额、空缺、空隙、空暇、空心,空心儿、空余、空子
归(歸)的拼音:guī(ㄍㄨㄟ)
⒈ 返回,回到本处: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xǐng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
⒉ 还给:归还。物归原主。
⒊ 趋向,去往:归附。众望所归。
⒋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归并。归功。归咎。
⒌ 由,属于:这事归我办。归属。
⒍ 结局:归宿(sù )。
⒎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归。
⒏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归,宣其室家”。
⒐ 自首。
归字UNICODE编码U+5F52,10进制: 24402,UTF-32: 00005F52,UTF-8: E5 BD 92。
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歸帰㱕䢜
go back to、return、turn over to
原为形声
return; return to, revert to
详细解释◎ 归的拼音:
歸 guī
〈词性:动〉
(1) (会意。从止,从婦省。本义:女子出嫁)
(2) 同本义 [(of a woman) get married]
归,女嫁也。——《说文》
帝乙归妹。——《易·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之子:这个女子)
女有归。——《礼记·礼运》
妇人谓嫁曰归。——《公羊传·隐公二年》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杜甫《新婚别》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归适(出嫁);归女(嫁女);归妹(嫁妹)。又指出嫁女儿返回娘家
害瀚害否,归宁父母。——《诗·周南·葛覃》
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归曰来归。——《公羊传》
(4) 又如:归安(旧时谓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归宗(出嫁女子回归娘家)。又特指女子被婆家休弃回家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5) 返回,回来 [go back;return]
归,返也。——《广雅》
明公归自王。——西周金文《矢( zhé )令彝》
分兵断其归津。——《资治通鉴》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史记·高祖本纪》
主人忘归客不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归槽(回家);归升(回归天界);归朝(回朝);归本(返回农耕);归沐(回家洗沐)
(7) 归还 [return sth. to;give sth. back to;restore sth. to]
久假而不归。——《孟子·尽心上》
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8) 又如:归事(交还政权);归元(归还人头);归俗(还俗);归业(回复原来的正业)
(9) 辞官回家 [resign]
开荒田野际,守拙归园田。——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10) 又如:归耕(辞官归里);归老(辞官返回故里养老);归休(辞官退休);归卧(归林。辞官还乡);归道(辞谢师职)
(11) 死 [pass away]
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归道山(死亡);归阴(死);归土(埋死人于土中);归休(死去);归神(归天。旧指离开人世,回归神位)
(13) 投案自首 [surrender]。如:归诚(归服投诚);归首(归降,自首投案);归命(归顺,顺从);归奉王朔(归顺朝廷)
(14) 合并;归依;归属;归到一处 [put together]
微斯人,吾谁与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樊将军以贫困来归 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战国策·燕策》
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清· 黄宗羲《原君》
(15) 又如:归注(汇合)
(16) 趋向;归向 [tend]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资治通鉴》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7) 又如:归止(归着,归宿);归一(一样);归市(涌向集市);殊途同归
(18) 用在重叠动词间,表示不相干或无结果。如:玩笑归玩笑,事情可得认真去办
(19) 结算 [settle accounts]
到晚,牛浦回家,问着他,总归不出一个清账。——《儒林外史》
(20) 通“馈”( kuì )。饷,赠送 [give as a gift]
归公乘马,祭服五称。——《左传·闵公二年》
(21) 又如:归衣(赠送衣服)
◎ 归的拼音:
歸 guī
〈词性:名〉
珠算中称一位除数的除法 [division on the abacus with a one-digit divisor]。如:九归
◎ 归的拼音:
歸 guī
〈词性:形〉
羞惭 [ashamed;abashed]
面目犂黑,状有归色。——《战国策·秦策》
归案、归并、归程、归除、归档、归队、归服、归附、归根、归根结蒂、归公、归国、归航、归化、归还、归回、归结、归结、归咎于、归口、归来、归类、归理、归里包堆、归拢、归路、归谬法、归纳、归纳、归宁、归期、归齐、归侨、归去、归趣、归人、归山、归属、归顺、归思、归宿、归天、归田、归途、归西、归降、归向、归心、归心如箭、归省、归依、归依、归因于、归隐、归于、归葬、归赵、归着、归真返璞、归整、归置、归终、归舟、归总、归罪
◎ 归的拼音:
歸 kuì
〈词性:动〉
(1) 通“馈”。赠送 [present]。如:归示(赠送嘉示);归赈(赠送祭社稷或祭宗庙所用的生肉)
(2) 惭愧 [feel ashamed]。如:归色(愧色)
(3) 另见 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