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ān xiāng sòng yàn
注音ㄅㄢ ㄒ一ㄤ ㄙㄨㄥˋ 一ㄢˋ
解释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
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早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好文章。
感情班香宋艳是中性词。
繁体班香宋艷
动物生肖牛,虎,蛇
班的拼音:bān(ㄅㄢ)
⒈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⒉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⒊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⒋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⒌ 定时开行(xíng )的:班车。班机。班期。
⒍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⒎ 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⒏ 古同“斑”,杂色。
⒐ 姓。
班字UNICODE编码U+73ED,10进制: 29677,UTF-32: 000073ED,UTF-8: E7 8F AD。
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class、team、shift、squad
会意
class, group, grade; squad; job
详细解释◎ 班的拼音: bān
〈词性:动〉
(1)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2)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divide equally]
班,分瑞玉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3) 又如:班瑞(颁还瑞玉;颁赐祥瑞)
(4) 分开;离群 [separate;part]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5) 又如:班马
(6) 赏赐;分给 [reward]
晋侯执 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7) 又如:班扬符赏(颁布相应的赏赐);班授(颁发授予);班散(分给);班赐(颁赐;分赏)
(8) 分布;铺开 [distribute;spread]
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9) 又如:班卖(摊开出卖);班荆
(10) 颁布。后作“颁” [promulgate]
周公…制礼乐,班度量,而下大服。——《汉书·翟方进传》
(11) 又如:班政(颁布政令);班论(颁布);班布(犹公布)
(12) 返回 [call back]
请班师。——《左传·襄公十年》。注:“还也。”
(13) 又如:班军(回师,撤军);班旋(犹班师)
(14) 排列 [arrange;put in order]
班位于天下。——《韩非子·存韩》
◎ 班的拼音: bān
〈词性:名〉
(1) 职位等次,位次;等级 [order]
班在九人。——《左传·文公六年》。注:“位也。”
徐勉为吏部尚书,定为十八班。——《隋书·百官志》
(2) 又如:班秩(官员的品级);班禄(班位和俸禄);班资(官阶和资格)
(3) 序列;排列等级 [sequence]
班,次也。——《小尔雅》
班,列也。——《方言三》
班,序也。——《广雅》
(4) 又如:按部就班;班次(补授或提升官职的先后次序);班列(按班排列)
(5) 引申朝班。指朝庭上臣下所站的队列 [line]
班朝治军。——《礼记·曲礼》
使鲁为其班。——《左传·桓公六年》
(6) 又如:班部(大臣在朝见时按次序排成的行列);班台(古代以司马、司空、司徒为三台,故以泛称朝官之前列显要者)
(7) 按照职务或为某种需要而编成的组织 [team;group]。也指旧时对剧团的称呼。如:班首(班头;为首的);班本(指戏文本);戏班;文班;武班
(8) 按时在教员指导之下学习同一学科、听教员讲授或进行有指导的讨论或演习的一群学生的组织 [class]。如:西班牙语班
(9) 现行军队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squad]。如:三连六班冲上去!
(10) 一天之内按工作时间划分的段落 [duty;shift]。如:三班倒;上夜班
(11) 指妓院 [brothel]。如:班子(方言。指妓院)
(12) 姓
◎ 班的拼音: bān
〈词性:形〉
(1) 通“斑”。杂色,亦指杂色斑点或斑纹 [varicolored]
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屈原《离骚》
有妇人出于室者,发班白,衣缁布之衣。——《晏子春秋·外篇》
班白者不徒行。——《韩非子·外储说左》
(2) 又如:班衣戏彩(《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言年已古稀的老莱子,身穿花衣,手持玩具,作儿童状以取悦双亲);班驳(杂色,色彩斑斓)
(3) 定时开行的 [regular]。如:班机;班车
◎ 班的拼音: bān
〈词性:量〉
(1) 用于人群 [group]
忙出来吩咐雇了两班脚子。——《儒林外史》
(2) 又如:一班人马
(3) 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 [class] 。如:头班船;二班车
班辈,班辈儿、班禅喇嘛、班车、班次、班房、班固《两都》、班机、班级、班荆道故、班马、班门弄斧、班配、班师、班长、班主任、班子、班组
香的拼音:xiāng(ㄒ一ㄤ)
⒈ 气味好闻,与“臭”相对:香味。香醇。芳香。清香。
⒉ 舒服:睡得香。
⒊ 味道好:这鱼做得真香。
⒋ 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
⒌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香。灵猫香。龙涎香。檀香。沉香。
⒍ 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香闺。香艳。
⒎ 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香火。烧香拜佛。香炉。香烛。
⒏ 姓。
香字UNICODE编码U+9999,10进制: 39321,UTF-32: 00009999,UTF-8: E9 A6 99。
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㿝䅨薌麘
fragrant、sweet-smelling、aromatic、savory
臭
会意
fragrant, sweet smelling, incense
详细解释◎ 香的拼音: xiāng
〈词性:形〉
(1)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2) 同本义 [sweet-smelling;fragrant]
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
黍稷靡馨。——《左传·僖公五年》
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诗·大雅·生民》
(3)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诗·周颂·载芟》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 辛弃疾《西江月》
淅玉炊香粳。——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4) 泛指好闻的气味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陆游《梅花绝句》
(5) 又如:香鼠(一种皮毛名贵的貂);香醪(芳香的酒);香楠(芳香的楠木)
(6) 气味美好 [savory;appetizing;delicious]
树橘柚者,食 之则甘,嗅之则香。——《雅南子·外储说左下》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香而甘也。——清· 周容《春酒堂遗书》
香且甘者。
(7) 又如:饭热菜香;在病中他吃喝都觉得不香
(8) 睡得踏实 [sleep soundly]。如:她睡得正香
(9) 受欢迎 [popular]
孰知不问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
(10) 又如: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香亮(称心;宠爱);这首歌曲很吃香
(11) 亲热 [affectionate;intimate]
咱们这么坐着亲香。——《儿女英雄传》
(12) 又如:亲香(亲热、亲近)
(13) 美好[fine]
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4) 又如:香土;香玉;香轮;香雨
◎ 香的拼音: xiāng
〈词性:名〉
(1) 草木香料,常掺以木屑做成细条,点燃用以祭祀祖先或神佛 [incense;perfume or spice]
爇香于鼎。——《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香培玉琢(就像用香料造成、美玉雕出一样);香积行童(僧寺伙房的帮厨者)
(3) 指香炉 [incense burner]。如:香坛(拜佛时放香炉烛台的桌案);香亭(放置香炉的彩亭。赛会或出殡时所用)
(4) 指花 [flower]。如:香祖(兰的别名);香橼(香橼树的果实);香包(花苞)
(5) 形容有关女子的事物 [women’s thing]。如:香钩(喻旧时妇女裹过的脚);香罗(纱罗的美称);香车宝马(贵妇所乘用的车马)
(6) 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woman]。如:香消玉殒(比喻女子死亡)
(7) 好的名声 [a good name]。如:留香百世
(8) 旧时秘密结社的宗派称号 [the underground]。如:山、堂、香、水等秘密组织
◎ 香的拼音: xiāng
〈词性:动〉
(1) 亲,亲吻 [kiss]。如:香香面孔;香香嘴
(2) 抽;吸(鸦片烟) [smoke]
咱们去香一筒好吗?——《负曝闲谈》
香案、香槟酒、香波、香菜、香草、香肠、香巢、香橙、香醋、香粉、香馥馥、香港、香格里拉、香菇、香花、香会、香火、香火不绝、香几、香娇玉嫩、香蕉、香精、香料、香炉、香茅、香囊、香片、香气、香水、香甜、香味、香烟、香胰子、香油、香皂、香脂、香烛
宋的拼音:sòng(ㄙㄨㄥˋ)
⒈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
⒉ 中国朝代名:南宋。宋代。宋词。
⒊ 响度单位,一宋约相当于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响度的一千倍,等于1000毫宋。
⒋ 姓。
宋字UNICODE编码U+5B8B,10进制: 23435,UTF-32: 00005B8B,UTF-8: E5 AE 8B。
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会意:从宀、从木
Song dynasty; surname
详细解释◎ 宋的拼音: sòng
〈词性:动〉
(会意。从宀( mián ),从木。表示房屋周围有树木。本义:定居) 同本义 [settle down]
宋,居也。——《说文》。段玉裁注:“此义未见经传,名子者不以国,而 鲁定公名 宋,则必取其本义也。”
郑公子宋字 子公。——《左传·宣公四年》
◎ 宋的拼音: sòng
〈词性:名〉
(1) 周代诸侯国名 [Song state]
桓帝时,有黄星见于 楚、 宋之分。——《三国演义》
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2) 子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王纣子武庚于商旧都(今河南商丘)。成王时,武庚叛乱,被杀,又以其地与纣的庶兄微子启,号宋公,为宋国。战国初年曾迁都彭城(今徐州)。公元前286年为齐所灭。辖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安徽之间
(3) 中国朝代名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公元960年赵匡胤(宋太祖)代后周称帝。国号宋,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亡。次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两宋共历十八帝,统治三百二十年
(嗣同)与 杨锐、 林旭、 刘光第同参预新,时号为“军机四卿”。参预新政者,犹 唐、 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宋儒(指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一班宋朝理学家)
(5) 中国朝代名 [the Song Dynasty (420-479), one of the Southern Dynasty]。南朝之一。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国号宋,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公元479年为南齐所代。共历八帝,六十年。如:宋本(宋代刊刻的书籍);宋头巾(指迂腐的道学家;腐儒)
(6) 主观响度单位 [song, a unit of loudness of sound],1宋等于强度为听者听阈上40分贝的1000赫纯音的响度
(7) 姓。
艳(艷)的拼音:yàn(一ㄢˋ)
⒈ 色彩鲜明:艳丽。艳冶。鲜艳。娇艳。百花争艳。
⒉ 羡慕:艳羡。
⒊ 旧时指关于爱情方面的:艳事。艳诗。艳史。
⒋ 美丽,亦指美女:“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艳字UNICODE编码U+8273,10进制: 33395,UTF-32: 00008273,UTF-8: E8 89 B3。
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艷艶豓豔
amorous、colourful、gorgeous
素
会意:从丰、从色
beautiful, sexy, voluptuous
详细解释◎ 艳的拼音:
艷、豓、豔 yàn
〈词性:形〉
(1) (会意。从豐( fēng ),从色。豐,丰大。色,色彩。丰大而有色彩。本义:鲜艳,艳丽)
(2) 同本义 [colorful;gandy;be bright-colored and beautiful]
艷,好而长也。——《说文》
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
艳陆离些。——《楚辞·招魂》。注:“艳,好貌也。”
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艳色(常用以指美女、美色);艳段(宋元杂剧中,在正剧之前表演的一段短剧);艳质(美丽的姿质)
(4) 文辞华丽 [flowery]
信言不艳,贯居于好。——《三国志》
(5) 又如:艳才(写作美妙文章的才能);艳采(绮丽的文采)
(6) 过于艳丽的色彩,极为俗气花俏的服饰 [gaudy]
那日,果然来了几个女人,都是艳装丽服。——《红楼梦》
(7) 又如:这布的花色太艳了
(8) 光彩;光泽和颜色 [bright]。如:艳发(鲜明焕发);艳阳(形容光艳美丽);艳晶晶(光彩闪耀的样子)
(9) 浓 [strong]。如:艳饰(浓妆打扮)
◎ 艳的拼音:
艷 yàn
〈词性:名〉
(1) 美女 [beauty]
吴娃与 越艳,窈窕夸铅红。——《李太白诗》
(2) 又如:艳波(美女的眼波);艳姝(美女)
(3) 有关男女爱情方面的事情或著作 [amorous]
当她年轻的时候,他们还共同制造过一些动人的艳闻。——沙汀《淘金记》
(4) 又如:艳歌(情歌);艳约(情人的约会)
(5) 指花 [flower]。如:艳卉(艳丽的花草);艳花(娇艳的花)
(6) 古楚国歌曲 [song]。如:艳歌行(古乐府《艳歌行》的省称)
◎ 艳的拼音:
艷 yàn
〈词性:动〉
(1) 照耀;闪耀 [shine]
双歌声断宝杯空,妆光艳瑶席。——宋· 张先《好事近》
(2) 又如:艳射(光彩炫耀);艳晶晶(光彩闪耀的样子);艳耀(照耀,炫耀)
(3) 羡慕 [admire;envy]
略无慕艳意。——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艳称(称羡)
(5) 爱;倾慕 [love;like]。如:艳思(美好的情思;艳羡,思慕);艳羡(喜爱;羡慕);艳慕(爱慕;羡慕)
艳称、艳福、艳歌、艳丽、艳情、艳诗、艳史、艳羡、艳阳、艳阳天、艳冶、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