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ǎo tài chí yíng
注音ㄅㄠˇ ㄊㄞˋ ㄔˊ 一ㄥˊ
解释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
出处《明史 孝宗纪赞》:“孝宗儿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
例子循劂端绪,则朝章国典,沿革人文,而惩前毖后,保泰持盈,胥可言外得之。清·谭献《<养古斋丛录>序》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维持社会安定。
感情保泰持盈是中性词。
近义保盈持泰
英语hold on to and secure present advantag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保的拼音:bǎo(ㄅㄠˇ)
⒈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保卫。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
⒉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保持。保洁。保质。保墒。
⒊ 负责:保证。保荐。保修。保险。确保。担保。
⒋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
⒌ 旧称佣工:酒保(酒店服务人员)。佣保。
⒍ 姓。
保字UNICODE编码U+4FDD,10进制: 20445,UTF-32: 00004FDD,UTF-8: E4 BF 9D。
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保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呆堡緥
defend、keep、protect
会意:从亻、从呆
protect, safeguard, defend, care
详细解释◎ 保的拼音: bǎo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2) 同本义 [carry on one's back]
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唐兰《殷墟文字记》
(3) 护养;育 [bring up]
保,养也。——《说文》
若保赤子。——《书·康诰》
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长之养之,如保赤子。——《荀子·议兵》
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孟子·藤文公上》
(4) 又如:保艾(安养;养育);保赤(抚育幼孩)
(5) 保佑 [bless and protect]
天地格保。——《书·召诰》
(6) 又如:保佐(保佑;佐助);保禳(祈祷消除灾祸)
(7) 保护;保全;守住 [protect;defend;guard]
父子相保全。——《淮南子·人间训》
少有强者不可保。——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有朕位几不保。——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8) 又如:保銮(保护天子的亲近卫士);保固(保卫固守);保身(保全身体)
(9) 保持 [keep;preserve;maintain]
至今保藏。——沈括《梦溪笔谈》
(10) 又如:保值(保持价值);保光(保持并发扬光大)
(11) 保证;担保 [guarantee;ensure]
保为将军破之。——《资治通鉴》
(12) 又如:保修(保养修理);旱涝保收;保官(担任保护职能的官员)
(13) 占有;拥有 [possess]
虽慈父不能保其子。——晁错《论贵粟疏》
(14) 又如:保据(占据);保宁(保有并使之安宁)
(15) 保举;保荐 [recommend]
都保你二位做大官。——《水浒传》
(16) 又如:保题议叙(写奏本保荐有功人员);保题(向上推荐);保案(保举下属的文件)
(17) 依靠;仗持 [depend on]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左传·僖公二十年》
(18) 又如:保山(依山固守);保栖(据山以守)
◎ 保的拼音: bǎo
〈词性:名〉
(1) 保育幼儿的妇女 [nurse]
国君世子生,…保受,乃负之。——《礼记·内则》
(2) 通“緥”。保护婴儿的包裹衣 [swaddling clothes]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礼记·月令》
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汉书·桓郁传》
(3) 作保证的人 [guarantor]
然后导以取保。——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作保;觅保;保山(媒人;保人);保中(在债务关系中居中担保的人)
(5) 服务人员 [owner]。如:酒保
(6) 宋以后地方实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bao]。如:保正甲长(一保之头叫“保正”;一甲之长叫“甲长”)
(7) 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 [small city]
南山是保。——《诗·大雅·崧高》
焚我郊保。——《左传·襄公八年》
战于郎。 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礼记·檀弓下》
所过之邑(城市),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庄子·盗跖》
(8) 通“宝”。珍贵之物 [treasure]
展九鼎保玉。——《史记·周本纪》
其形虽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于周室之九鼎也。——《淮南子·俶真》
(9) 姓
保安、保安团、保本、保镖、保不定,保不齐、保不住、保残守缺、保呈、保持、保存、保单、保得住、保底、保宫、保管、保管、保管员、保护、保护人、保护伞、保护神、保皇、保皇党、保甲、保驾、保驾、保荐、保健、保举、保龄球、保留、保留剧目、保媒、保密、保苗、保姆、保暖、保票、保全、保人、保山、保身、保释、保守、保守、保守派、保税、保胎、保卫、保卫团、保温、保温瓶、保鲜、保险、保险、保险、保险公司、保险柜、保险盒、保险丝、保险锁、保险装置、保修、保养、保佑、保育、保育员、保育院、保障、保证、保证、保值、保质、保重、保准,保准儿
泰的拼音:tài(ㄊㄞˋ)
⒈ 平安,安定: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
⒉ 佳,美好:泰运。否(pǐ )极泰来。
⒊ 极:泰西(旧指欧洲)。
⒋ 骄纵,傲慢:泰侈(骄纵奢侈)。骄泰。
⒌ 通:天地交泰。
泰字UNICODE编码U+6CF0,10进制: 27888,UTF-32: 00006CF0,UTF-8: E6 B3 B0。
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㤗太夳
peaceful、safe
原为形声
great, exalted, superior; big
详细解释◎ 泰的拼音: tài
〈词性:形〉
(1) (形声)
(2) 同本义 [slippery]
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安定平和 [peaceful]
泰,安也。——《字汇》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以祈国泰民安。——吴自牧《梦梁录》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处之泰然也。——《元史·许衡传》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泰日(天下太平的时代);泰治(太平安定);泰定(安定);泰和(太平);泰平(政教清平,国泰民安。即太平);泰通(国泰政通)
(5) 奢侈 [luxurious]
泰,侈也。——《玉篇》
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6) 又如:泰侈(骄纵奢侈);泰靡(奢靡)
(7) 骄纵;傲慢 [arrogant]
骄泰奢侈。——《国语·晋语》
以泰于国。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
(8) 大之极,极大 [maximal;great]
泰,大也。——《易·泰卦》释文引马注
遇泰之需。——《左传·哀公九年》。疏:“泰者,大也。”
假尔泰龟有常。——《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泰河(大河);泰吕(大吕);泰武(强大的武力);泰运(大运,天运);泰风(大风,西风)
(10) 极 [extreme]。如:泰西(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泰东(极东。泛指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泰玄(深奥玄妙的道理);泰古(远古,上古);泰东西(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 泰的拼音: tài
〈词性:名〉
(1) 山名 [Taishan mountain]。泰山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县境。是“五岳”之首的东岳。又名岱宗。如:泰华(泰山与华山);泰岱(泰山);泰岳山(武当山别名)
(2) 古州名 [Tai prefecture]
(3) 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4) 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5) 县名 [Tai county]。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6) 古酒樽名 [wine vessel]。如:泰和汤(指酒)
(7) 六十四卦之一 [name of a trigram in paguah]
象曰:天地交,泰。——《易·泰》
(8) 泰国的简称 [Thailand]
(9) 姓
泰半、泰斗、泰米尔语、泰然、泰然自得、泰然自若、泰山、泰山北斗、泰山鸿毛、泰山压顶、泰晤士河、泰语
持的拼音:chí(ㄔˊ)
⒈ 拿着,握住:持笔。持枪。持牢(把稳)。
⒉ 遵守不变: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
⒊ 主张,掌管: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⒋ 对待,处理: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胜。
⒌ 扶助:支持。撑持。
持字UNICODE编码U+6301,10进制: 25345,UTF-32: 00006301,UTF-8: E6 8C 81。
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hold、grasp、support
形声:从扌、寺声
sustain, support; hold, grasp
详细解释◎ 持的拼音: chí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2) 同本义 [hold]
持,握也。——《说文》
持弓矢审固。——《礼记·射义》
有持盈。——《国语·越语》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晋· 干宝《干将莫邪》
秦王谓 轲曰:“起,取 武阳所持图。”——《战国策·燕策》
(3) 又如:持仗(手持武器);持斧操斤(拿着斧头);持笔;持戟
(4) 引申为掌握;控制 [grasp;control]
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察 今》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
(5) 又如:主持(负责掌握或处理);持事(管理事务);持权(掌权)
(6) 保守,保持 [keep]
持久者知止足也。——《后汉书·列女传》
犹引绳墨以持曲直。——《荀子·正名》
(7) 又如:持势(保持地位、权力);保持(维持原状);持世(维持世道);持衡;持位(保守地位)
(8) 搀扶;支持;支撑 [support]
及丞相御史所持。——《汉书·刘向传》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
(9) 又如:支持(给以鼓励或赞助);持载;持扶(扶持)
(10) 守;防守 [guard]。如:持牢(固守;把稳);持坚(坚守);持备(守备)
(11) 遵循 [follow]。如:持斋把素(守戒吃素);持备(戒备)
(12) 对抗,不相上下 [oppose;resist]
子与子家持之。——《左传·昭公元年》。疏:“奕棋谓不能相害为持。”
(13) 又如:僵持(相持不下);持顽(任性)
持家、持节、持久、持论、持平、持平、持枪、持人长短、持身、持续、持有、持之以恒、持之有故、持重
盈的拼音:yíng(一ㄥˊ)
⒈ 充满:盈满。盈溢。充盈。沸反盈天。
⒉ 多余:盈余。盈亏。盈利。
盈字UNICODE编码U+76C8,10进制: 30408,UTF-32: 000076C8,UTF-8: E7 9B 88。
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夃盁溋
be filled with、be full of、surplus、increscence
亏
会意
fill; full, overflowing; surplus
详细解释◎ 盈的拼音: yíng
〈词性:动〉
(1) (会意。从皿。《说文》:“满器也。”)
(2) 同本义 [be full of]
盈,满器也。——《说文》
盈莫不有也。——《墨子经》
盈,满也。——《广雅》
不盈。——《易·坎》。虞注:“溢也。”
乐主其盈。——《礼记·祭义》。注:“盈,犹满也。”
大庖不盈。——《诗·小雅·车攻》
滦水阔不盈丈,而中甚深。——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3) 又如:盈盈(充盈、充积的样子);车马盈门;充盈(充满);盈抱(满杯);盈科(水多满坑坎);盈衍(充斥;充满);盈庭(亦作盈廷。充满朝廷);盈衿(满胸;满杯);盈塞(充满;填塞);盈漫(充积散乱)
(4) 自满;满足 [be enough;be sufficient;satisfy]
穷涯而反,盈量知归。——南朝梁· 任昉《王文宪》序
(5) 又如:盈厌(满足);盈量(达到所能容纳或经受的最大限度);盈数(指十、百、千、万等整数)
(6) 溢出 [spill over]
水流而不盈。——《易·坎》
(7) 长,增加 [increase;raise]
进退盈缩变化。——《战国策·秦策三》
盈缩卷舒,与时变化。——《淮南子·俶真》
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8) 又如:盈耗(增减)
(9) 超过 [surpass]
丹蛇逾百尺,玄蜂盈十围。——南朝宋· 鲍照《苦热行》
◎ 盈的拼音: yíng
〈词性:形〉
(1) 丰满,匀称好看 [full and round]
貌丰盈以壮姝兮,苞温润之玉颜。——《文选·宋玉·神女赋》
(2) 又如:盈肥(丰满肥腴);盈容(容色庄重)
(3) 圆满,无残缺 [complete]
三月而盈。——《礼记·礼运》。疏:“谓月光圆满。”
(4) 又如:盈月(满月圆月);盈冲(盈满与虚空);盈昃(日月圆满或亏缺)
(5) 有余、多余、多出来,余出。通“赢” [have a surplus of]
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九章算术·盈》
(6) 又如:盈积(结余);盈虚(有余与不足);盈绌(有余与不足);盈羡(充足有余;盈余);盈味(余味)
(7) 盛,旺盛 [flourishing]
披竭我盈,故克之(盈,指士气旺盛)。——《左传·庄公十年》
(8) 又如:盈虚消息(古人认为,时运循环,生灭不已,可由盛而衰,也可由衰而盛)
(9) 丰足 [sufficient]。如:盈裕(充裕);盈禄(丰厚的俸禄);盈饶(充足,富足)
(10) 众多 [numerous]。如:盈多(众多);盈千累万(形容为数众多)
盈亏、盈利、盈满、盈满之咎、盈溢、盈盈、盈盈秋水、盈盈在目、盈余、盈则必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