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把玩无厌的意思

wányàn

把玩无厌



拼音bǎ wán wǔ yàn

注音ㄅㄚˇ ㄨㄢˊ ㄨˇ 一ㄢˋ

解释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出处汉 陈琳《为曹洪与世子书》:“得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无厌。”

例子这件艺术品刻工精细,花草山石,无不玲珑,真是令人把玩无厌。

用法作谓语;形容物品极具吸引力。

感情把玩无厌是中性词。

繁体把玩無厭

近义百玩不厌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bǎ bà   注音  ㄅㄚˇ ㄅㄚ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CN  仓颉  QAU  郑码  DYIA  四角  57017  结构  左右电码  2116  区位  1649  统一码  628A  笔顺  一丨一フ丨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把的拼音:bǎ(ㄅㄚˇ)  

⒈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⒉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⒊ 看守:把守。把门儿。

⒋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⒌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⒍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⒎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把尿。

⒏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把他怎么样。

⒐ 量词。

⒑ 结盟:拜把子。把兄弟。

其他字义

把的拼音:bà(ㄅㄚˋ)  

⒈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把儿。

⒉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把儿。

统一码

把字UNICODE编码U+628A,10进制: 25226,UTF-32: 0000628A,UTF-8: E6 8A 8A。

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爬欛

汉英互译

hold

造字法

形声:从扌、巴声

English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把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hold]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guard]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control]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give]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feel]。如:把脉

词性变化

把的拼音:   

〈词性: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bundle]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handle;grip]。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person skillful in a trade]。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把的拼音:   

〈词性:形〉

(1) 大约 [about]——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sworn]。如:把兄弟

把的拼音:   

〈词性:介〉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with]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词性: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to]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from]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ed by]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把的拼音:   

〈词性:量〉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常用词组

把子

  拼音  wán   注音  ㄨㄢˊ   
简体部首  王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玉部  
五笔  GFQN  仓颉  MGMMU  郑码  CBRD  四角  11112  结构  左右电码  3779  区位  4570  统一码  73A9  笔顺  一一丨一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玩的拼音:wán(ㄨㄢˊ)  

⒈ 游戏:玩耍。玩笑。玩兴(xìng   )。玩具。玩偶。

⒉ 戏弄,搬弄:玩弄。玩狎。玩花招儿。

⒊ 观赏:玩赏。玩味。瞻玩。玩物丧志。

⒋ 可供观赏的东西:古玩。

⒌ 轻视,忽视:玩忽职守。玩世不恭。

统一码

玩字UNICODE编码U+73A9,10进制: 29609,UTF-32: 000073A9,UTF-8: E7 8E A9。

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貦翫

汉英互译

enjoy、have fun、play、treat lightly

造字法

形声:从王、元声

English

play with, joke, enjo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玩的拼音: w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玉,元声。本义:以手玩弄[玉])

(2) 玩耍;玩弄 [play with;dally with]

玩,弄也。——《说文》

将还玩吾国于股掌之上。——《国语·吴语》

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左传·昭公二十年》

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白氏长庆集·读谢灵运诗》

玩古知今,特可宝爱。——《颜氏家训·杂艺》

玩天地于掌握之中。——《淮南子·精神》

摩玩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玩服(玩赏佩用之物);玩爱(玩赏珍爱);玩饰(供玩赏的佩饰)

(4) 玩赏;欣赏 [enjoy;appreciate]

展玩不可晓。——《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玩咏(玩赏吟咏);玩幽(玩赏幽景);玩好(玩赏与爱好);玩月(赏月)

(6) 从事或投入[某种游戏或其他文娱活动] [engage in some kinds of sports or recreational activities]。如:玩戏(非专业演员演戏,玩票;耍闹,开玩笑);玩棒球;玩雪;玩适(娱乐);玩之不足(观赏不尽);玩影(弄影)

(7) 戏弄 [make fun of]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书·旅獒》

(8) 又如:为人所玩;玩巧(玩弄巧诈手段);玩奸(玩弄奸诈的手段);玩谑(戏弄;开玩笑);玩是玩,笑是笑(俗语。开玩笑是开玩笑,该正经时要正经)

(9) 研讨;反复体会 [savor]

顾玩所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而玩其辞。——《易·系辞上》

玩其文也久矣。——《列子·黄帝》

(10) 又如:玩索(体味探索);玩习(玩味研习);玩占(占卜;研究卦象、卜辞);玩思(研究,探索);玩耽(潜心玩味);玩咏(玩味讽咏);玩意(玩味,体味)

(11) 轻慢;轻视 [slight;neglect]

究属玩视, 着记大过三次。——《官场现形记》

(12) 又如:玩令(玩命。玩忽命令);玩延(玩忽延误);玩弛(玩忽松懈);玩法(玩忽法令);玩泄(玩忽,轻慢);玩俗(玩忽法令的风气);玩怠(玩忽,懈怠)

(13) 不认真对待;轻率无礼地谈话、写作、行事等 [trifle with;treat lightly]。如:玩事(不严肃认真对待所干的事情);玩兵(按兵不动)

词性变化

玩的拼音: wán  

〈词性:名〉

(1) 供玩赏之物 [toy;object for appreciation]

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国语·楚语下》

(2) 又如:古玩;珍玩;玩好(玩物,供人玩赏的东西)

常用词组

玩忽、玩忽职守、玩花招、玩话、玩火、玩火自焚、玩具、玩乐、玩弄、玩弄词藻、玩偶、玩器、玩儿不转、玩儿坏、玩儿命、玩儿票、玩儿完、玩人丧德、玩赏、玩世不恭、玩手腕、玩耍、玩索、玩味、玩物丧志、玩狎、玩笑、玩兴、玩意儿

  拼音    注音  ㄨˊ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FQV  仓颉  MKU  郑码  AGR  四角  10412  结构  单一电码  2477  区位  4662  统一码  65E0  笔顺  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无(無)的拼音:wú(ㄨˊ)  

⒈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统一码

无字UNICODE编码U+65E0,10进制: 26080,UTF-32: 000065E0,UTF-8: E6 97 A0。

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無㷻

汉英互译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无的拼音:

(1) 無   

(2) ——“南无”( nāmó  ):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3) 另见   

基本词义

无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sing and dance]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nihility]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词性变化

无的拼音:

  

〈词性:动〉

(1) 没有,跟“有”相对 [not have;there is not]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无的拼音:

  

〈词性:副〉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not]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don't]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no,not]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need not;not have to;be not worth]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无的拼音:

  

〈词性:代〉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nothing]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无的拼音:

  

<连>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regardless of]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无的拼音:

  

<语气词>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常用词组

无把握、无保留、无比、无边、无边无际、无病呻吟、无病自灸、无补、无猜、无产阶级、无常、无偿、无成、无耻、无出其右、无从、无大无小、无道、无敌、无底洞、无地自容、无的放矢、无冬无夏、无动于衷、无独有偶、无毒不丈夫、无度、无端、无恶不作、无法、无法无天、无方、无妨、无非、无干、无告、无根据、无功、无功受禄、无辜、无故、无怪,无怪乎、无关、无关宏旨、无关紧要、无关痛痒、无害、无何、无恒、无华、无机、无机化学、无稽、无稽之谈、无及、无疾而终、无几、无计可施、无际、无济、无济于事、无价之宝、无价值、无坚不摧、无间、无疆、无节制、无尽、无尽无休、无精打采、无拘束、无拘无束、无可比拟、无可不可、无可非难、无可非议、无可厚非、无可讳言、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无不可、无可言状、无可争辩、无可置疑、无孔不入、无愧、无赖、无礼、无俚、无理、无理取闹、无理数、无力、无量、无聊、无聊赖、无路可走、无虑、无论、无论何时、无论如何、无米之炊、无名、无名氏、无名帖,无名帖儿、无名小卒、无名英雄、无名指、无明火、无乃、无奈、无奈何、无奈我何、无能、无能为力、无能之辈、无宁、无匹、无期徒刑、无奇不有、无气无力、无前、无情、无穷、无穷大、无穷尽、无穷无尽、无穷小、无趣、无缺、无人不知、无人问津、无任、无日、无日无夜、无如、无容置疑、无色、无伤大雅、无上、无神论、无声、无声无臭、无时无刻、无始无终、无视、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忙、无事生非、无殊、无数、无双、无私、无私无畏、无私有弊、无似、无算、无损、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至、无所措手足、无所忌讳、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无所畏惧、无所谓、无所需求、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无条件、无头案、无头告示、无往不利、无往不胜、无望、无微不至、无为、无味、无畏、无谓、无闻、无我、无…无…、无物、无误、无隙可乘、无暇、无瑕、无瑕可击、无限、无线电、无线电台、无相干、无效、无邪、无懈可击、无心、无行、无形、无形中,无形之中、无须,无须乎、无涯、无烟煤、无恙、无业、无业游民、无一不知、无遗、无疑、无已、无以、无以复加、无异、无亦、无抑制、无益、无意、无意识、无射、无垠、无影无踪、无庸、无用、无忧无虑、无由、无有、无余、无与伦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缘、无缘无故、无援、无知、无止境、无中生有、无着、无资格、无足轻重、无罪

  拼音  yàn   注音  一ㄢˋ   繁体    
部首  厂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DI  仓颉  MIK  郑码  GGGS  四角  7128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0630  区位  4965  统一码  538C  笔顺  一ノ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厌(厭)的拼音:yàn(一ㄢˋ)  

⒈ 嫌恶,憎恶:厌恶(wù)。讨厌。厌倦。喜新厌旧。不厌其详。学而不厌。

⒉ 满足:贪得无厌。

统一码

厌字UNICODE编码U+538C,10进制: 21388,UTF-32: 0000538C,UTF-8: E5 8E 8C。

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厭猒

汉英互译

be disgusted with、be satisfied、be tired of、detest

造字法

形声:外形内声

English

dislike, detest, reject; sati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厌的拼音:

  

〈词性:动〉

(1) 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press]

厌,笮也。——《说文》。段注:“此义今人字作压,乃古今字之殊。”

地震陇西,厌四百余家。——《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如墙厌之。——《荀子·彊国》

厌目而视者,视一以为两。——《荀子·解蔽》

(2) 又如:厌覆(车翻人压)

(3) 泛指压制;抑制 [restrain]

东厌诸侯之权,西远羌胡之难。——《汉书·翼奉传》。——师古曰:“厌,抑也。”

故贤人立朝,折冲厌难,胜于亡形。——《汉书·辛庆忌传》。师古曰:“厌,抑也。”

(4) 又如:厌抑(压制)

(5) 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 [pray for suppressing or driving away]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史记·高祖纪》

(6) 又如:厌法(厌胜法。是一种用咒符来制服对手的巫术)

(7) 堵塞 [block up]

厌其源,开其渎。——《荀子·修身》。注:“厌,塞也。”

(8) 另见 yàn  

基本词义

厌的拼音:

y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厂( hǎn  ),猒( yàn  )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2) 饱,满足。后作“餍” [be satisfied]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不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之欲无厌。—— 宋· 苏洵《六国论》

求之者无厌。——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厌极(满足穷尽);厌饫(吃饱;吃腻;满足);厌塞(满足);厌伪(对奸邪巧伪感到满意);厌恋(以此为满足而眷恋);厌副(满足);厌足(满足)

(4) 憎恶;嫌弃 [loathe;abhor;detest]

人常厌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惟厌事也。

犹厌言兵。——宋· 姜夔《扬州慢》

无厌其为迂。——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这儿我住厌了。——曹禺《雷雨》

(5) 又如:厌世(现世;出丑露乖);厌厌地(无精打采地;微弱的样子);厌物(骂人话,指讨人厌的东西);厌钝(讨厌,扫兴);厌色(厌烦、不满的脸色);厌苦(厌烦以为苦事)

(6) 另见   

常用词组

厌薄、厌烦、厌恨、厌倦、厌腻、厌气、厌弃、厌世、厌恶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