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拔宅飞升的意思

zháifēishēng

拔宅飞升



拼音bá zhái fēi shēng

注音ㄅㄚˊ ㄓㄞˊ ㄈㄟ ㄕㄥ

解释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参见“拔宅上升”。

出处语出《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 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例子生曰:“得卿如此,吾何忧!顾念一人得道,拔宅飞升。余将远逝,一切付之于卿。”清薄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修道成仙。

感情拔宅飞升是中性词。

繁体拔宅飛升

近义拔宅上升

英语to become immortals together with all members of one's famil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ㄅㄚ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DCY  仓颉  QIKE  郑码  DGXS  四角  53047  结构  左右电码  2149  区位  1646  统一码  62D4  笔顺  一丨一一ノ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拔的拼音:bá(ㄅㄚˊ)  

⒈ 抽,拉出,连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长。

⒉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拔数城。

⒊ 吸出:拔毒。拔火罐儿。

⒋ 选取,提升:提拔。拔擢。

⒌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拔尖儿。出类拔萃。

⒍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

⒎ 改变:坚韧不拔。心志不可拔。

统一码

拔字UNICODE编码U+62D4,10进制: 25300,UTF-32: 000062D4,UTF-8: E6 8B 94。

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㧞叐抜柿扷犮

汉英互译

pull out、draw、choose、lift、captur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声

English

uproot, pull o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拔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犮(   )声。本义:拔起,拔出)

(2) 同本义 [pull out;pull up]

拔,擢也。——《说文》

拔,引也。——《苍颉篇》

确乎其不可拔。——《易·乾》。郑注:“移也。”

拔河。——《封氏见闻录》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力拔山兮气盖世。——《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拔剑切而啖之。

(4) 又

拔剑撞而破之。

拔刃奋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拔毛;拔草;拔秧

(6) 选拔;提拔 [promote]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

(7) 又如:拔用(提拔任用);拔补(提拔补官);选拔(挑选);提拔(挑选人员任更高职)

(8) 突出;超出 [stand out]

势拔五岳掩赤城。——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 又如:拔绝(卓越);出类拔萃(才能出众)

(10) 突起 [rise high]

皆峭拔险怪。——宋· 沈括《梦溪笔谈》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1) 又如:挺拔(直立而高耸);拔立(耸立;挺立)

(12) 脱身;脱离,摆脱 [escape from]。如:拔哨(偷偷溜走);拔身(脱身);拔不出腿(事多摆脱不开)

(13) 攻取 [seize;capture]

拔石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已拔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拔城;连拔敌人四个据点

(15) 移动 [move]

亮拔县千余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

(1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它变凉 [cool in water]。如:把西瓜放在水里拔一拔

(17) 吸出 [毒气等] [draw out]。如:拔火罐;拔毒

常用词组

拔本塞原、拔不出腿、拔步、拔城、拔除、拔萃、拔刀相助,拔刀相济、拔地、拔毒、拔高、拔罐子、拔海、拔河、拔尖、拔节、拔举、拔茅连茹、拔苗助长、拔群、拔树寻根、拔腿,拔脚、拔营、拔擢

  拼音  zhái   注音  ㄓㄞˊ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PTAB  仓颉  JHP  郑码  WDMH  四角  30714  结构  上下电码  1341  区位  5312  统一码  5B85  笔顺  丶丶フノ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宅的拼音:zhái(ㄓㄞˊ)  

⒈ 住所,房子(多指较大的):住宅。内宅(指住宅内女眷的住处)。宅门。宅邸。宅第。

⒉ 葬地,墓穴:宅兆(坟墓的四界)。

⒊ 居住:宅心仁厚(居心仁义厚道)。

统一码

宅字UNICODE编码U+5B85,10进制: 23429,UTF-32: 00005B85,UTF-8: E5 AE 85。

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㡯厇度

汉英互译

house、residence

造字法

形声:从宀、乇声

English

residence, dwelling, home; gra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宅的拼音: zhái  

〈词性:名〉

(1) (形声。从宀( mián  ),乇( zhé  )声。本义:住所;住处)

(2) 同本义 [residence;house]

宅,所托居也。——小徐本《说文》

上以厚,下安宅。——《易·象传》

五亩之宅。——《孟子·梁惠王上》

便利田宅。——汉· 刘向《列女传》

方宅十余亩。——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岐王宅里寻常见。——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白居易《琵琶行》

(3) 又如:卜宅(卜择住处建都地或葬地);宅司(宅子;宅院);宅券(房契);宅相(住宅风水之相);宅神(住宅里的神鬼);宅屋(住房)

(4) 家,常指大家族的家 [family]

当日宁荣两宅,人口也极多,如何便萧索了呢?——《红楼梦》

(5) 又如:宅库(私家财库);宅上(犹府上。敬称对方的家);宅家(唐代对皇帝的一种称呼。也称官家);宅田(古时官员告老还家,公家给以养老的禄田);宅眷(家眷;家属。多指女眷)

(6) 葬地 [graveyard]

大夫卜宅与葬日。——《礼记·杂记》

(7) 又如:宅兆(墓地)

词性变化

宅的拼音: zhái  

〈词性:动〉

(1) 居,居住 [reside]

我王来,既爰宅于兹。——《书·盘庚上》

(2) 又如:宅居(居住);宅土(居住在平地上;所居住的土地);宅者(古代指退休家居的官员);宅道(所居之界域);宅中图大(居于中心,谋划四方。谓得地势之利)

(3) 居于;处于某种境地 [be at]

使宅百揆。(使它居统领百官的位置。)——《书·舜典》

王宅忧,亮阴三祀。——《书·说命上》

(4) 又如:宅忧(处于父母丧事期间)

(5) 存 [place]

宅心知训。——《书·康诰》

(6) 又如:宅心(用心,放在心上)

(7) 托;寄托 [trust]

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文心雕龙》

(8) 又如:宅生(犹言寄托生命)

(9) 顺应,归顺 [yield to]

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书·康诰》

常用词组

宅地、宅第、宅基、宅门、宅舍、宅院、宅子

  拼音  fēi   注音  ㄈㄟ   繁体    
部首  飞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NUI  仓颉  NO  郑码  YDAT  四角  12013  结构  单一电码  7378  区位  2341  统一码  98DE  笔顺  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飞(飛)的拼音:fēi(ㄈㄟ)  

⒈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⒉ 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⒊ 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⒋ 极,特别地:刀子飞快。

⒌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飞语。

⒍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飞桥。飞阁。

⒎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飞眼。

统一码

飞字UNICODE编码U+98DE,10进制: 39134,UTF-32: 000098DE,UTF-8: E9 A3 9E。

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飛蜚亴

汉英互译

fly、swiftl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ly; go quickly; dart; hig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飞的拼音:

fēi  

〈词性:动〉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2) 同本义 [(bird) fly]

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明珠弹于飞肉。——《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鸟倦飞而知还。——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飞凫(飞翔的凫鸟);飞翰(飞翔的小鸟);飞鸿(飞翔中的鸿雁)

(4) 泛指飞翔 [fly]

飞龙在天。——《易·乾》

彗孛飞流。——《汉书·天文志》。注:“绝迹而去也。”

(5) 又如:飞虫(能飞的昆虫类);飞蝗(指善飞的蝗虫);飞鱼钩(叉鱼的钩子)

(6) 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 [hover or flutter in the air]

桃李阴阴柳絮飞。——唐· 王维《酬部给事》

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飞絮(空中飘摇的柳絮);飞天光棍(手段高强的地痞无赖);飞火(爆竹的声音与火光);飞星(流星般迅疾)

(8) 矿物药或颜料,研成细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 [skim off]

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红楼梦》

词性变化

飞的拼音:

fēi  

〈词性:形〉

(1) 疾速 [swiftly]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夜飞渡镜湖月。——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飞风(迅速;飞快);飞云掣电(形容迅疾);飞骑(像飞一般奔驰的马);飞报(迅速报告);飞递(迅速递送);飞札(飞速写成的信件或诗笺)

(3) 没有根据的 [groundless;unfounded]

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后汉书·梁松传》

(4) 又如:飞飞扬扬(议论纷纷);飞扎(凭空陷害;敲诈勒索);飞言(没有根据的话。同飞语、蜚语、流言)

(5) 不具姓名的 [anonymous]

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后汉书·梁松传》注

(6) 又如:飞书(不具姓名的书信。即匿名信);飞章(不具姓名而诬害他人的书信。同飞书);飞条(匿名信。同飞书)

(7) 意外的 [unexpected;accidental]。如:飞灾(意外的灾祸);飞变(报告紧急事变的文书);飞祸(意外之灾祸。也作飞来祸、飞来横祸、飞殃走祸、飞灾横祸);飞谤(意料之外所传出的诽谤之言)

(8) 凌空,高 [high]

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又如:飞陛(高耸的台阶);飞观(飞阁,高耸的楼观)

(10) 通“肥”( féi  )。肌肉丰满 [be fat and plump]

文君为我端著兮,利飞遁以保名。——《后汉书·张衡传》

飞遁离俗。——曹植《七启》

飞的拼音:

fēi  

〈词性:名〉

(1) 禽鸟和有翅的小虫 [bird and insect]。如:飞潜(飞禽和水生动物);飞肉(指鸟);飞走(飞禽与走游);飞翮(指鸟);飞虫(飞鸟的别称)

(2) 奔驰的马 [quick horse]

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汉书》。颜师古注引 如淳曰:六马之疾若飞也。

(3) 飞星,流星的一种 [fly star]

彗孛飞流。——《汉书》

飞的拼音:

fēi  

〈词性:副〉

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极” [very]。如:农民们说话是飞灵的飞红(鲜红,通红);飞利(非常锋利);飞智(突然产生的念头或智谋)

常用词组

飞奔、飞驰、飞船、飞弹、飞刀、飞地、飞碟、飞短流长、飞蛾投火、飞红、飞黄腾达、飞机、飞机场、飞溅、飞快、飞来飞去、飞来横祸、飞灵、飞龙乘云、飞毛腿、飞跑、飞禽、飞禽走兽、飞沙走砾、飞沙走石、飞升、飞逝、飞速、飞腾、飞舞、飞翔、飞行、飞行员、飞絮、飞檐走壁、飞眼,飞眼儿、飞扬、飞扬跋扈、飞跃、飞越、飞涨、飞针走线、飞舟、飞转

  拼音  shēng   注音  ㄕㄥ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TAK  仓颉  HT  郑码  MEVV  四角  24400  结构  单一电码  0581  区位  4193  统一码  5347  笔顺  ノ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升的拼音:shēng(ㄕㄥ)  

⒈ 容量单位。

⒉ 量粮食的器具。

⒊ 向上,高起,提高:升力(亦称“举力”)。升格。升华(a.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b.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升迁。升值。升堂入室(喻人的学问造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精深)。晋升。提升。

统一码

升字UNICODE编码U+5347,10进制: 21319,UTF-32: 00005347,UTF-8: E5 8D 87。

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㚈昇阩陞

汉英互译

ascend、litre、promote、rise

相关字词

降、落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rise, go up; hoist; advan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升的拼音: shēng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

(2) 容量单位 [liter, litre]

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说文》。按,十合也。

两匊谓之升。——《小尔雅》

蕃衍盈升。——《诗·唐风·椒聊》

(3) 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公制一升为1000毫升,合一市升。今公制与市制相同。如:升斛(升与斛的合称);升合(一升一合。比喻数量很小);升勺(一升一勺之量,比喻数量很少);升合之利(微利)

(4) 量酒的单位

赐酒日二升,肉二斤。——《墨子》

(5) 量器 [ sheng , a unit of dry measure for grain]

忽见石窠中有二卵大如升。——晋· 陶潜《搜神后记》

(6) 古代布八十缕为升 [80 strands]

冠六升,外毕。——《仪礼》

(7) 姓

词性变化

升的拼音:

昇、陞 shēng  

〈词性:动〉

(1) 上升,升起 [uprise]

昇,日上。本亦作升。——《广韵》

升假借为“登”。字亦作昇,作陞。——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聚而上者谓之升。——《易·序卦》

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升驾(飞升;腾云驾雾);升坠罔知(不知己故者的结局如何);升降揖逊(礼仪制度);升冠升珠(脱下官帽和外衣);升举(修炼成仙,升上天堂);升仙(死亡);升龙(乘龙升天);回升(下降后又往上升)

(3) 登,上 [ascend]

陞,上也。——《广雅》

升,元亨。——《易·升卦》。疏:“升者,登也。”

道存升降。——《书·毕命》

天险不可升也。——《易·习坎》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

(4) 又如:升阶(拾级而上);升车(登车);升炕(上炕就坐);升殿(登入宫殿理事);升堂睹奥(比喻学有所成,并观察到深奥之处);升陟(升登,攀登);升济(升登,超度);升封(登泰山封禅);升屋(登上屋顶);升座(登上座位)

(5) 提升 [promote]

名因文著,位以才升。——白居易《祭卢虔文》

以此遂不得升进。——《后汉书·王符传》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 宁夏道。——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升转(官职的提升与调动);升除(提升官职。除:拜官受职);升擢(提升);升补(官吏的升迁与补缺);升扬(提升,升迁);升进(晋升官位);升第(晋级或被录用);升秩(升官);升行(提高行辈)

(7) 谷物登场,成熟 [ripe]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论语》

(8) 进奉,进献 [pay tribute]

是月也,农乃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吕氏春秋》

升的拼音: Shēng  

〈词性:名〉

(1) 古州名 [Sheng prefecture] 故治在今南京市

(2) 姓(如宋有昇元中)

常用词组

升沉、升调、升斗小民、升发、升高、升格、升汞、升官、升号、升华、升级、升降机、升空、升力、升幂、升平、升旗、升起、升迁、升任、升堂入室、升腾、升天、升学、升音、升帐、升值、升擢、升资

拔宅飞升: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