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悲愁垂涕的意思

bēichóuchuí

悲愁垂涕



拼音bēi chóu chuí tì

注音ㄅㄟ ㄔㄡˊ ㄔㄨㄟˊ ㄊ一ˋ

解释垂:垂下。涕:泪。因为悲哀、愁苦而落泪。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愁苦伤心。

感情悲愁垂涕是贬义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bēi   注音  ㄅㄟ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DJDN  五笔98  HDHN  仓颉  LYP  郑码  KCWZ  四角  11331  结构  上下电码  1896  区位  1715  统一码  60B2  笔顺  丨一一一丨一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悲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伤心,哀痛:悲哀。悲伤。悲怆。悲痛。悲切。悲惨。悲凉。悲愤。悲凄。悲恸。悲吟。悲壮。悲观。悲剧。乐极生悲。

⒉ 怜悯:悲天悯人。

统一码

悲字UNICODE编码U+60B2,10进制: 24754,UTF-32: 000060B2,UTF-8: E6 82 B2。

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ad、doleful、sorrowful

相关字词

哀、欢、喜

造字法

形声:从心、非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悲的拼音: bēi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2) 同本义 [grieved;sad]

悲,痛也。——《说文》

悲,伤也。——《广雅》

忧心且悲。——《诗·小雅·鼓钟》

我心伤悲。——《诗·召南·草虫》

并于肺则悲。——《素问·宣明五气篇》

至于悲谷。——《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

何哭之甚悲也。——晋· 干宝《搜神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悲怆(悲伤);悲怨(悲痛怨恨);悲惋(悲伤惋惜);悲吟(悲伤哀叹);悲忧(悲伤忧虑);悲郁(悲伤忧郁);悲涕(悲痛的眼泪);悲哭(悲痛号哭);悲怒(悲痛愤怒);悲疚(悲痛);悲戚(悲痛忧伤);悲恻(悲痛)

(4) 悲哀 [doleful]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悲雨(因悲哀而泪下如雨);悲哽(悲哀哽咽)

(6) 悲壮;悲凉 [solemn and stirring]

戍角悲吟。——宋· 姜夔《扬州慢》

(7) 又如:悲角(悲壮的号角声);悲风(凄厉的风声);悲默(忧伤沉默)

(8) 悲愤 [grieved and indignation]

余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词性变化

悲的拼音: bēi  

〈词性:动〉

(1) 眷念;怅望 [think of]

游子悲故乡。——《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悲谓顾念也。”

(2) 又如:悲思(思念,怅念)

(3) 哀怜;怜悯 [compassion;pity]

悲予志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余悲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4) 感叹,慨叹 [sigh with feeling]

悲哉世也。——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可悲 [lamentable;sad]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吕氏春秋·察今》

悲的拼音: bēi  

〈词性:名〉

(1) 悲哀,伤心[sorrow]。如:悲喜交集;悲欢离合

(2) 悲叹 [sad with feeling]

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karuna]。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又如:慈悲;大慈大悲;悲智

(4) 苦[hardworking]

吾于佗文不知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唫累日,仅能成篇。——宋· 胡仔《杜少陵三》

常用词组

悲哀、悲不自胜、悲惨、悲楚、悲摧、悲愁、悲悼、悲愤、悲风、悲歌、悲歌、悲观、悲欢离合、悲剧、悲苦、悲凉、悲悯、悲鸣、悲凄、悲戚、悲泣、悲秋、悲切、悲伤、悲思、悲叹、悲天悯人、悲恸、悲痛、悲痛欲绝、悲惜、悲喜交集、悲喜剧、悲辛、悲壮

  拼音  chóu   注音  ㄔㄡˊ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TONU  仓颉  HFP  郑码  MFUW  四角  29338  结构  上下电码  1935  区位  1978  统一码  6101  笔顺  ノ一丨ノ丶丶ノノ丶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愁的拼音:chóu(ㄔㄡˊ)  

⒈ 忧虑:忧愁。愁苦。愁楚。愁烦。愁虑。愁郁。愁闷。愁容。愁绪。借酒浇愁。多愁善感。

统一码

愁字UNICODE编码U+6101,10进制: 24833,UTF-32: 00006101,UTF-8: E6 84 81。

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nxious、worr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心、秋声

English

anxiety; to worry about, be anxi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愁的拼音: chóu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2) 同本义 [worry;be anxious]

愁,忧也。——《说文》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礼记·哀公问》

见善愀然。——《荀子·脩身》

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辛弃疾《菩萨蛮》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 又如:不愁吃,不愁穿;愁坐(含忧默坐);愁思(忧愁的心绪);愁绝(忧愁到极点);愁怀勃勃(心中有万端愁绪;非常忧戚);愁海(比喻愁深)

(4) 使受苦 [cause sb.suffering]

伤形费神,愁力劳意。——《墨子》

(5) 怨尤;怨恨 [have a grudge against sb.;hate]。如:愁恨(忧怨)

词性变化

愁的拼音: chóu  

〈词性:形〉

(1) 凄惨,惨淡 [gloomy]。如:愁红(憔悴的残花。用以比喻女子的愁容);愁戚戚(愁切切,愁凄凄。凄惨愁苦的样子)

(2) 悲哀;哀伤 [grieved;distressed]。如:愁痛(悲痛);愁悲(悲愁;悲哀愁苦);愁郁郁(忧伤的样子)

常用词组

愁肠、愁肠百结、愁肠寸断、愁苦、愁虑、愁眉、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愁闷、愁容、愁绪、愁郁、愁云、愁云惨淡

  拼音  chuí   注音  ㄔㄨㄟˊ   
简体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士部  
五笔  TGAF  仓颉  HJTM  郑码  MEEB  四角  20105  结构  单一电码  0987  区位  2025  统一码  5782  笔顺  ノ一丨一丨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垂的拼音:chuí(ㄔㄨㄟˊ)  

⒈ 东西一头挂下: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

⒉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爱。垂怜。垂询。

⒊ 传下去,传留后世:垂范。永垂不朽。

⒋ 接近,快要:垂危。垂老。垂成。功败垂成。

统一码

垂字UNICODE编码U+5782,10进制: 22402,UTF-32: 00005782,UTF-8: E5 9E 82。

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埀捶陲

汉英互译

droop、hand down、loll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let down; suspend, hand; dow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垂的拼音: chuí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 chuí  )声。本义:边疆)

(2) 通“陲”。边疆;边境 [frontier]

垂,远边也。——《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

垂,疆也。——《广韵》

寡人无良边垂之臣。——《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战国策·秦策四》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曹植《白马篇》

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荀子·臣道》

(3) 堂檐下靠阶的地方 [edge]

(4) 又如:垂堂(堂边近阶处屋檐下)

词性变化

垂的拼音: chuí  

〈词性:动〉

(1) 垂挂 [hang down]

垂带悸兮。——《诗·卫风·芄兰》

垂发。——《后汉书·邓禹传》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垂垂(形容下垂的样子);垂丝(垂下发丝);垂梢(马尾长而下垂);垂涕(哭泣);垂髫(童子未行冠礼前,头发下垂,用以指童年或儿童)

(3) 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condescend]。如:垂音(垂示于文辞);垂则,垂法(垂示法则);垂训(垂示教训)

(4) 赐予 [vouchsafe]。如:垂盼(优待);垂佑(赐予保佑)

(5) 留传 [bequeath;hand down]

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韩愈《答李诩书》

(6) 又如:垂名竹帛(名载史册;流芳后世);垂教(留传教训于后世);永垂不朽

(7) 注意;留意 [care]。 如:垂青(看重;见爱);垂顾(看重;宠爱)

(8) 低下,放低 [lower]。如:垂意(降意;垂念);垂光(光辉下照)

垂的拼音: chuí  

〈词性:形〉

(1) 垂直的,与地平面成九十度角度的 [perpendicular]。如:垂面

(2) 细长下挂的——多用于树 [weeping]。如:垂柳;垂丝(下垂的丝状枝条);垂云(低垂的云彩)

垂的拼音: chuí  

〈词性:副〉

接近,快要 [approach;near]。如:垂及(将至);垂毙(垂死):垂没(将死);垂年(晚年,将死之年)

常用词组

垂爱、垂成、垂垂、垂钓、垂拱、垂挂、垂老、垂泪、垂帘听政、垂柳、垂暮、垂暮之年、垂念、垂青、垂饰、垂手、垂手可得、垂首、垂首帖耳、垂死、垂髫、垂头丧气、垂危、垂亡、垂涎、垂涎欲滴、垂线、垂袖、垂枝、垂直

  拼音    注音  ㄊ一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UXT  仓颉  ECNH  郑码  VUYZ  四角  38127  结构  左右电码  3199  区位  4473  统一码  6D95  笔顺  丶丶一丶ノフ一フ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涕的拼音:tì(ㄊ一ˋ)  

⒈ 眼泪:痛哭流涕。感激涕零。涕泣。

⒉ 鼻子里分泌的液体:鼻涕。涕泪(鼻涕和眼泪)。

统一码

涕字UNICODE编码U+6D95,10进制: 28053,UTF-32: 00006D95,UTF-8: E6 B6 95。

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涕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tears

造字法

形声:从氵、弟声

English

tear; snivel, nasal muc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涕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2) 同本义 [tears]

涕,泣也。——《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 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

悲愁垂涕。——《列子·汤问》

涕流离而从横。——司马相如《长门赋》

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汪然出涕。——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涕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德威流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涕泗(眼泪和鼻涕);痛哭流涕

(4) 鼻涕 [snivel]

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王褒《僮约》

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皆枯。——《晋书·王褒传》

(5) 又如:涕唾(鼻涕和唾液);涕泪(鼻涕和眼泪。亦专指眼泪)

(6) 痰 [phlegm]

肺中寒,吐浊涕。——《金匮要略》

词性变化

涕的拼音:   

〈词性:动〉

(1) 流泪;哭泣 [shed tears]

涕,涕流貌。——《说文》

不敢唾涕。——《礼记·内则》

父母唾涕不见。

因笑王、 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陈高《念奴娇》

(2) 又如:涕欷(流泪叹息);涕淫淫(泪流不止的样子);涕洟(涕泪俱下;哭泣);涕血(泣血);涕泗滂沱(沲)(涕泪如雨);涕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常用词组

涕零、涕泣、涕泗横流、涕泗滂沱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