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陂湖禀量的意思

bēibǐngliáng

陂湖禀量



拼音bēi hú bǐng liáng

注音ㄅㄟ ㄏㄨˊ ㄅ一ㄥˇ ㄌ一ㄤˊ

解释比喻度量宽广恢弘。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例子唐·黄滔《祭右省李常侍洵》:“惟灵金石呈姿,陂湖禀量,伊彼昭代,生乎德明。”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人的气量很大。

感情陂湖禀量是中性词。

繁体陂湖稟量

近义宽宏大量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bēi pí pō   
注音  ㄅㄟ ㄆ一ˊ ㄆㄛ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BHCY  五笔98  BBY  仓颉  NLDHE  郑码  YXI  四角  74247  结构  左右电码  7095  区位  5873  统一码  9642  笔顺  フ丨フノ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陂的拼音:bēi(ㄅㄟ)  

⒈ 池塘:陂塘。陂池。千顷之陂。

⒉ 水边,水岸:东海之陂。

⒊ 山坡,斜坡:“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

其他字义

陂的拼音:pí(ㄆ一ˊ)  

⒈ [黄陂]地名,在湖北省武汉。

其他字义

陂的拼音:pō(ㄆㄛ)  

⒈ [陂陀](—tuó)倾斜不平。

统一码

陂字UNICODE编码U+9642,10进制: 38466,UTF-32: 00009642,UTF-8: E9 99 82。

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陂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阝、皮声

English

dam, embankment; reservoi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陂的拼音: bēi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皮声。字亦作坡。本义:山坡;斜坡)

(2) 同本义 [slope]

陂,阪也。——《说文》

百姓曼衍淫荒之陂。——《淮南子·俶真》

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宋· 陆游《思故山》

(3) 池塘 [small pond]

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畜水曰陂。”

陂唐污庳。——《国语·周语》

夫寻常之污,不能溉陂泽。(小水坑里的水,不能灌满大的池泽。)——《盐铁论·贫富》

(4) 又如:陂塘(水塘);陂池

(5) 湖泊 [lake]

十顷之陂。——《淮南子·说林》

后又穿长安城,引内 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汉书》

(6) 边际;旁边 [boudary]

彼泽(水聚集的地方)之陂,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故滨于东海之陂。——《国语·越语》。注:“崖也。”

腾雨师,洒路陂(旁)。——《汉书·礼乐志》

(7) 另见 pí;pō  

基本词义

陂的拼音:   

(1) ——“黄陂”( Huángpí  ):县名,在湖北

(2) 另见 bēi;pō  

基本词义

陂的拼音:   

另见 bēi;pí  

常用词组

陂陀

  拼音    注音  ㄏㄨ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DEG  仓颉  EJRB  郑码  VEJQ  四角  3712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3275  区位  2694  统一码  6E56  笔顺  丶丶一一丨丨フ一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湖的拼音:hú(ㄏㄨˊ)  

⒈ 陆地上聚积的大水:湖泊。湖泽。湖滩。湖荡。湖光山色。

⒉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两湖。湖广。

⒊ 指中国湖州(旧地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湖笔。湖绉。

统一码

湖字UNICODE编码U+6E56,10进制: 28246,UTF-32: 00006E56,UTF-8: E6 B9 96。

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lake

造字法

形声:从氵、胡声

English

a lake; Hubei, Hunan; bluish-gre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湖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胡声。本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

(2) 湖泊,积水的大泊 [lake]

湖,大陂也。——《说文》

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周礼·职方》。按:古言鸿隙大陂,言汪汪千顷陂,皆谓大池也。凡大泽蓄水,南方名曰湖。”

江海陂湖园池。——《汉书·元帝纪》。注:“深水也。”

战于五湖。——《国语·越语》

(3) 又如:湖池(湖泊池沼);湖胶(湖水结冰);湖埭(湖的堤坝);湖海(湖与海的合称;泛指天下之地)

(4) 古州名 [Hu prefecture]。隋仁寿二年置,治所在今浙江省吴兴县。指浙江省的湖州市。如:湖丝(浙江湖州市生产的蚕丝)

(5) 古县名 [Hu county]。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

(6) 古水名 [the Hu River]。在河南省灵宝县西南,发源于夸父山,北流入黄河

(7) 指湖南,湖北 [Hunan and Hubei provinces]。如:两湖两广;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常用词组

湖北、湖笔、湖滨、湖吃海喝、湖荡、湖光山色、湖广、湖南、湖泊、湖滩、湖田、湖泽

  拼音  bǐng   注音  ㄅ一ㄥˇ   繁体    
部首  示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YLKI  仓颉  YWRF  郑码  SJJB  四角  00901  结构  上中下电码  4390  区位  5787  统一码  7980  笔顺  丶一丨フ丨フ一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禀的拼音:bǐng(ㄅ一ㄥˇ)  

⒈ 承受,生成的:禀性。禀赋。

⒉ 指下对上报告:禀报。禀复。回禀。

统一码

禀字UNICODE编码U+7980,10进制: 31104,UTF-32: 00007980,UTF-8: E7 A6 80。

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禀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report to, peti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禀的拼音:

bǐng  

〈词性:动〉

(1) (会意。禀为稟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2) 同本义 [grant grain]

禀,赐谷也。——《说文》

既禀称事。——《礼记·中庸》。注:“稍食也。”

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汉书·文帝纪》

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新唐书·宪宗纪》

(3) 又如:禀赡(指以公粮赈济百姓);禀谷(官府给予粮食);禀粮(供给粮食);禀食(公家配给粮食)

(4) 赋予;给与 [bestow on;give]

禀,予也。——《广雅》

天禀其性。——《汉书·礼乐志》

(5) 又如:禀质(天资);禀才(天赋的才华);禀分(天赋的资质);禀形(天赋的形貌);禀体(天赋的体质)

(6) 承受 [bear]

臣下罔收禀命。——《书·说命》

(7) 又如:禀令(承受命令);禀化(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禀灵(秉受灵秀之气)

(8) 报告 [report]

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三国演义》

(9) 又如:禀陈(下级对上级陈述报告);禀牍(对上级有所陈述的文件);禀知(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

常用词组

禀白、禀报、禀呈、禀承、禀赋、禀赴、禀告、禀明、禀帖、禀性、禀奏

  拼音  liáng liàng   注音  ㄌ一ㄤˊ ㄌ一ㄤˋ   
部首  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JGJF  仓颉  AMWG  郑码  KAKB  四角  60105  结构  上下电码  6852  区位  3331  统一码  91CF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量的拼音:liáng(ㄌ一ㄤˊ)  

⒈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用尺量布。用斗量米。车载斗量。量体温。

⒉ 估量:思量。打量。

其他字义

量的拼音:liàng(ㄌ一ㄤˋ)  

⒈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⒉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酒量。气量。胆量。度量。

⒊ 数的多少:数量。质量。降雨量。限量供应。

⒋ 估计,审度:量力。量入为出。

统一码

量字UNICODE编码U+91CF,10进制: 37327,UTF-32: 000091CF,UTF-8: E9 87 8F。

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量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ete、quantity、quantum、capacity、estimate、measur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measure, quantity, capac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量的拼音: liáng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measure]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calculate;estimate]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6) 通“緉”。双 [pair]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7) 另见 liàng;liang  

常用词组

量杯、量程、量尺寸、量度、量规、量计、量角器、量具、量瓶、量器、量体裁衣、量体温、量体重、量筒

基本词义

量的拼音: liàng  

〈词性:名〉

(1)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measuring instruments of capacity]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2)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3) 数量;数目 [quantity]。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4) 度量;器量 [tolerance]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5)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6)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capacity]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7)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8)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number]。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9) 标准;规格 [standard;specifications]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10)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11) 抱负 [aspiration;ambition]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2) 才华 [brilliance;talent]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词性变化

量的拼音: liàng  

〈词性:动〉

(1) 估量;揣度 [estimate]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3) 料想 [think of]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5) 另见 liáng;liang  

常用词组

量才录用、量词、量腹、量纲、量力、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刑、量子、量子力学

基本词义

量的拼音: liang  

(1) ——见“打量”( dǎliang  );“掂量”( diāngliang  )

(2) 另见 liáng;liàng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