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背乡离井的意思

bèixiāngjǐng

背乡离井



拼音bèi xiāng lí jǐng

注音ㄅㄟˋ ㄒ一ㄤ ㄌ一ˊ ㄐ一ㄥˇ

解释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出处见“背井离乡”。

例子老夫做了二十年仕宦,万一遇见贼徒,岂能幸免,所以背乡离井,寄迹他方。清·李渔《巧团圆·梦讯》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在外瓢泊。

感情背乡离井是中性词。

繁体背鄉離井

近义离乡背井

反义安居乐业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bèi bēi   注音  ㄅㄟˋ ㄅㄟ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UXEF  仓颉  LPB  郑码  TIRQ  四角  12227  结构  上下电码  5154  区位  1719  统一码  80CC  笔顺  丨一一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背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⒉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

⒊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人心向背。

⒋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

⒌ 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

⒍ 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背台词。

⒎ 违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

⒏ 不顺:背运。背兴(xìng   )。

⒐ 偏僻:背静。

⒑ 听觉不灵:耳背。

其他字义

背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人用背驮(tuó  )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统一码

背字UNICODE编码U+80CC,10进制: 32972,UTF-32: 000080CC,UTF-8: E8 83 8C。

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倍偝北揹

汉英互译

back、recite、violate、unlucky

相关字词

负、向、腹

造字法

形声:从月、北声

English

back; back side; behind; betr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背的拼音:

bēi  

〈词性:动〉

(1) 人用脊背驮 [东西] [have on one's shoulder]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bear]。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bèi  

常用词组

背包、背本就末、背不住、背部、背场儿、背城借一,背城一战、背驰、背搭子、背褡、背道儿、背道而驰、背地里、背篼、背恩忘义、背风、背风港、背风面、背旮旯儿、背光、背后、背脊、背井离乡、背景、背静、背靠、背靠背、背离、背理、背篓、背面、背谬、背叛、背气、背弃、背人、背山起楼、背生芒刺、背时、背书、背熟、背水一战、背水阵、背诵、背向、背心、背信、背信弃义、背兴、背眼、背阴儿、背影儿、背约、背运、背着手

  拼音  xiāng   注音  ㄒ一ㄤ   繁体    
部首  乙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XTE  仓颉  VVH  郑码  ZZM  四角  20202  结构  单一电码  6763  区位  4771  统一码  4E61  笔顺  フ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乡(鄉)的拼音:xiāng(ㄒ一ㄤ)  

⒈ 泛指小市镇:乡村。穷乡僻壤。

⒉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乡。故乡。乡井。乡里(a.家庭久居的地方;b.同乡的人)。乡党(乡里)。乡试。

⒊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统一码

乡字UNICODE编码U+4E61,10进制: 20065,UTF-32: 00004E61,UTF-8: E4 B9 A1。

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鄉郷鄕

汉英互译

countryside、native place、rural area、villag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像二人对食之形

English

country; rural; vill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乡的拼音:

xiāng  

〈词性:名〉

(1)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2)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township]

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说文》

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

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广雅》

习乡尚齿。——《礼记·王制》

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3) 唐、宋至今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所辖规模历代不同。又如:乡荐(唐宋时由地方官推荐应进士考试的人);乡科(乡试);乡贡(由州县选拔出应科举的士子)

(4) 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countryside;rural area;country]

传一乡秀才。——宋· 王安石《伤仲永》

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

各乡逆夷

(5) 又如:乡里迓鼓(泛指民间音乐);乡曲之誉(乡里的声望);乡先生(辞官居乡或在乡执教的长者);乡瓜子(见识少的乡下人)

(6) 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native place;home village]

国者,乡之本也。——《管子·权修》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采吾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扣其乡。——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又如: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乡味(家乡饮食的风味);乡信(家乡亲友寄来的书信)

(8) 地方;处所 [place]

三世居是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9) 又如:他乡;外乡;异乡;侨乡;帝乡(京城)

(10) 某种超现实的境界 [an unreal delightful country]。如:梦乡;醉乡

(11) 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 [villager]。如:乡中(同乡);老乡;同乡

(12) 用作动词,读 xiàng  。通“向”。面对着 [face to]

东乡坐。——《史记·田单列传》

乡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 姓

常用词组

乡巴佬、乡愁、乡村、乡党、乡丁、乡关、乡官、乡贯、乡规民约、乡宦、乡间、乡井、乡佬儿、乡里、乡邻、乡民、乡亲、乡情、乡曲、乡人、乡人子、乡绅、乡试、乡塾、乡俗、乡谈、乡土、乡下、乡下人、乡贤、乡谊、乡音、乡邮、乡友、乡园、乡原、乡镇、乡镇企业、乡梓

  拼音    注音  ㄌ一ˊ   繁体    
部首  亠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YBMC  五笔98  YRBC  仓颉  YUKB  郑码  SOLZ  四角  0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4418  区位  3275  统一码  79BB  笔顺  丶一ノ丶フ丨丨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离(離)的拼音:lí(ㄌ一ˊ)  

⒈ 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⒉ 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  )。离职。离异。离间(jiàn   )。支离破碎。

⒊ 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

⒋ 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

⒌ 古同“罹”,遭受。

⒍ 古同“缡”,妇女的佩巾。

⒎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⒏ 姓。

统一码

离字UNICODE编码U+79BB,10进制: 31163,UTF-32: 000079BB,UTF-8: E7 A6 BB。

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离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離魑

汉英互译

away、independent of、leave、off、part from、without

相关字词

合、即、留

造字法

形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离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隹( zhuī  ),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2) 同本义 [Chinese oriole]

离,离黄仓庚也。——《说文》

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易·说卦》

离则配禹。——《颜氏家训》

流離之子。——《诗·邶风·旌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 长离,传说中的凤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a legendary bird]

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傅长虞《赠何劭王济》

(4) 八卦之一,象征火 [fire]

离,为火,为日。——《易·说卦》

(5) 通“缡”。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 [scarf]

申佩离以自思。——《汉书·外戚传》

(6) 通“螭”。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dragon without horn]

如虎如罴,如豺如离。——《史记·周本纪》

(7) 通“樆”。山棃 [rowan]

桂椒栏,檗离朱杨。——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

(8) 通“蓠”。香草 [sweetgrass]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楚辞·离骚》

(9) 姓

词性变化

离的拼音:

  

〈词性:动〉

(1) 离假借为“剺”。离开;离别 [part;leave each other]

正大夫离居。——《诗·小雅·雨无止》

少小离家老大回。——《回乡偶书》

今当远离。——诸葛亮《出师表》

离臣虏之劳。——《韩非子·五蠹》

离城三里。——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离吾乡七百里。——清· 袁枚《祭妹文》

离离原上草……萋萋满别情。——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 又如:脱离(离开);偏离(离开正道);离了母(离了谱;失去本来面目);离人(与亲人分别的人);离恨(离别的愁恨);离格儿(出格);离了眼(看花了眼);离丧(指亲人死亡)

(3) 分散,离散。跟 “合”相对[decentralize]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论语·季氏》

不愿离而离。——清· 林觉民《与妻书》

约从离衡。——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离合(分合;聚散);离聚(分和合);离鹤(失群的鹤);离会(指两国君主相会,而彼此意见不一致,不能定是非善恶)

(5) 假借为“罹”。遭受 [suffer from]

雉离于罿。——《诗·王风·兔爰》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6) 又如:离骚(遭遇到忧患);离恨天(遭逢恨事之天);离尤(遭受罪愆);离殃(遭受,罹祸)

(7) 割取 [cut]

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礼记·少仪》

(8) 又如:离肺(割去肺脏)

(9) 断绝;判别 [distinguish]

一年离经辨志。——《礼记·学记》

(10) 又如:离经(离析经书的文句章节);离辞(离析辞句)

(11) 违背,背离 [violate;go against]

失法离令。——《商君书·画策》

众叛亲离。——《左传》

(12) 又如:离上(背叛君上);离次(离弃职守);离判(弃去形体,超越形躯);离志(异心,背离的心志)

(13) 距离;相距 [be apart from;be at a distance from]

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水浒传》

(14) 又

离这里还有多少路。

(15) 罗列,陈列 [enumerate]

夜峰何离离,明日落石底。——李贺《长歌续短歌》

(16) 又如:离离(罗列的样子)

(17) 经历 [experience]

载离寒暑。——《诗·小雅·小明》

离一二旬,则人畜弃捐旷野而不反(返)。——《汉书·西域传上》

(18) 缺少 [lack;be short of]。如:离不得(少不了,不免);发展科技,离不了人才;差不离(差不多)

(19) 通“丽”。附丽,附着 [attach oneself to;depend on]

六五之言,离王公也。——《易·离》

月离于毕,俾滂沱也。——《诗·小雅·渐渐之石》

离的拼音:

  

[数]

(1) 二,两;双 [two]

离坐离立,无往参焉。——《礼记·曲礼上》

离,丽也。——《易·离卦》

(2) 又

明两作离。

盖取诸离。——《易·系辞下》

离不言会。——《公羊传·桓公五年》。注:“二国会曰离。”

则不敢正坐离立。——《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3) 又如:离立(并立)

离的拼音:

  

〈词性:形〉

通“俪”。成双,成对 [paired]

父母存不养,出离者几何人?——《管子·问》

宿离不贷。——《礼记·月令》

常用词组

离别、离不开、离尘、离愁、离队、离贰、离格儿、离宫、离合、离合的神光、离合器、离婚、离间、离解、离经叛道、离境、离绝、离开、离鸾、离谱,离谱儿、离奇、离弃、离群、离群索居、离任、离世、离题、离亭、离违、离析、离乡背井、离校生、离心、离心力、离休、离异、离忧、离辙、离职、离子、离子键

  拼音  jǐng   注音  ㄐ一ㄥˇ   
部首  二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FJK  仓颉  TT  郑码  BDND  四角  55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064  区位  3014  统一码  4E95  笔顺  一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井的拼音:jǐng(ㄐ一ㄥˇ)  

⒈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井。临渴掘井。

⒉ 形状像井的:天井。油井。

⒊ 整齐,有秩序:井然。井井有条。

⒋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⒌ 姓。

统一码

井字UNICODE编码U+4E95,10进制: 20117,UTF-32: 00004E95,UTF-8: E4 BA 95。

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丼宑

汉英互译

wel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ll, mine shaft, p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井的拼音: jǐng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2) 同本义 [well]

改邑不改井。——《易·井》

井道。——《易·杂卦》传

宿息井树。——《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

为其井匽。——《周礼·官人》

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韩愈《原道》

(3) 又如:井池(井口旁储水的小池);井鱼(井中的鱼。比喻见识短浅);井养(井水源源不断,供人饮用。比喻领受别人的好处、恩惠);井华(清早初汲的井水);井干(井上木栏干)

(4) 形似水井的坑穴 [sth. in the shape of a well]。如:井灶(四川、云南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井椁(即椁。因其形方中空似井,故称);井场(钻井采油的工作场地)

(5) 井田 [square-fields]

六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下》

(6) 又如:井税(古代田税的一种);井地(即井田);井里制(即井田制);井邑田(即井田);井径(田间小路)

(7) 相传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人口聚居地;乡里;家宅 [hometown]

背井离乡,卧雪眠霜。——马致远《汉宫秋》

(8) 又如:井里(邑里,乡里);井庐(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井曲(里巷;里弄);井屋(农舍,村落)

(9) 污水池 [cesspool]。 如: 井匽(排除污水秽物的水池和水沟)

(10) 比喻法度;条理 [law and institutions]

井,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风俗通》

井,共德之地也。——《易·系辞》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11) 又如: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井井有方(形容有条理、有办法);井井有法(有条理、有法度);井井有绪(井井有序。有条理,有秩序)

(12) 井宿 [constellation’s name]。如:井木犴(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井宿,传说是一种像野狗的猛兽);井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朱鸟七宿的第一宿。也称“东井”、“鹑首”。有星八颗,属双子座);井冠(井宿。因其位于朱雀七宿之首,故称);井星(即井宿);井络(井宿区域;井宿的分野)

(13) 市街 [street]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筐》

因井为市,故言市井。——《白虎通》

(14) 又如:井邑(市井与乡里);井市(做买卖的市街。古代因井为市,故称);井陌(街道);井闾(里井里巷)

词性变化

井的拼音: jǐng  

〈词性:动〉

(1) 汲水于井 [draw water from a well]

织纺井臼。(井,用如动词;汲井水。)——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划定井田 [divide square-fields]

井衍沃。(在肥地上划定井田。)——《左传》

井的拼音: jǐng  

〈词性:形〉

形容整齐 [orderly;neat]。如:秩序井然;井径(整齐的小路);井井有条

常用词组

井底之蛙、井冈山、井灌、井架、井井有条、井孔、井口、井喷、井然、井然有序、井绳、井田制、井蛙、井位、井斜、井盐、井中求火

背乡离井: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