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àn huàn mò cè
注音ㄅ一ㄢˋ ㄏㄨㄢˋ ㄇㄛˋ ㄘㄜˋ
解释变幻:不规则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莫测。”
例子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乙之妙,变幻莫测。(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
正音“测”,不能读作“chè””。
辨形“幻”,不能写作“幼”。
辨析(一)变幻莫测和“瞬息万变”;都有“变化很大”的意思;但变幻莫测偏重在变化多;使人无法捉摸;“瞬息万变”偏重在时间短;变化快。(二)见“变化多端”。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气候、政治风云、命运等。
谜语魔术精彩,难解其妙
感情变幻莫测是中性词。
繁体變幻莫測
近义千变万化、瞬息万变、变化多端、变幻不测
反义一成不变、依然如故
英语change unpredictably
俄语бесконéчно меняться
日语変幻極まりなく測り知れぬ
德语sich dauernd verǎndern(wechselhaft)
动物生肖牛,虎,蛇
变(變)的拼音:biàn(ㄅ一ㄢˋ)
⒈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变调。变动。变法。变为。变革。变更。变通(把原定的办法略加改动以适应事实的需要)。变本加厉。变幻无常。
变字UNICODE编码U+53D8,10进制: 21464,UTF-32: 000053D8,UTF-8: E5 8F 98。
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变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變変㜻㣐
become、change
原为形声
change, transform, alter; rebel
详细解释◎ 变的拼音:
變 bi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攴( pū ),孌( luán )声。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transform;change]
变,更也。——《说文》
变,易也。——《小尔雅》
变者,非常也。——《白虎通》
一阖一辟谓之变。——《易·系辞》
病变而药不变。——《吕氏春秋·察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得已,变姓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变文协韵(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天气突变;巨变(巨大的变化);变豹(即豹变,指人发迹而富贵);变宫(中国古代七音的一种。即宫的变声,比高宫低半音)
(4) 变通 [be flexible]
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汉· 桓宽《盐铁论》
(5) 发动事变 [rebel;revolt]
待吕氏变而共诛之。——《汉书·高后纪》
(6) 又如:变谋(变乱的图谋);变震(变乱震惊)
◎ 变的拼音:
變 biàn
〈词性:名〉
(1) 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unexpected turn of events]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哗变(称军队突然叛变);变事(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3) 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catastrophe]
灾异愈甚,天变成形。——《汉书·五行志》
天变不足畏。——《宋史·王安石传》
(4) 又如:变怪(灾变怪异)
变把戏、变本加厉、变产、变成、变电站、变调、变调、变动、变法、变法儿、变革、变格、变更、变工、变故、变卦、变化、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变化无常、变坏、变幻、变幻莫测、变换、变价、变节、变局、变脸、变量、变乱、变卖、变卖典质、变迁、变色、变色龙、变色眼镜、变数、变数器、变速、变速运动、变态、变态心理、变体、变天、变天账、变通、变危为安、变位、变味,变味儿、变戏法、变相、变相、变小、变心、变形、变性、变压、变压、变样,变样儿、变异、变易、变音、变元音、变诈、变徵、变质、变种、变子、变奏、变阻器
幻的拼音:huàn(ㄏㄨㄢˋ)
⒈ 空虚的,不真实的:幻想。幻影。幻境。幻灭(受到现实的打击而消灭)。亦真亦幻。虚幻。梦幻。
⒉ 变化:幻化(奇异的变化)。变幻莫测。
幻字UNICODE编码U+5E7B,10进制: 24187,UTF-32: 00005E7B,UTF-8: E5 B9 BB。
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㕕
会意
illusion, fantasy, mirage
详细解释◎ 幻的拼音: huàn
〈词性:动〉
(1) 惑乱 [mislead]
幻,相诈惑也。——《说文》
民无或胥,诪张为幻。——《书·无逸》
(2) 又如:幻惑(迷惑)
(3) 奇异地变化 [magically change]。如:幻相(变化了的形象);幻戏(变化);幻变(变化)
◎ 幻的拼音: huàn
〈词性:形〉
(1) 假象;虚幻,虚无 [unreal;imaginary;illusory]
皆幻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幻者而同于真。
真者而同于幻。
(2) 又如:幻魄(虚无的阴魂);幻尘(佛教用语。指虚幻的人世);幻泡(梦幻泡影的简称);幻世(虚幻无常的人世)
(3) 怪异 [strange]。如:幻怪(怪异。或指异人);幻眇(奇特;美妙)
◎ 幻的拼音: huàn
〈词性:名〉
变幻的法术 [magic]。如:幻师(佛教用语。擅长幻术的人);幻人(能演幻术的人)
幻灯、幻灯片、幻化、幻景、幻境、幻觉、幻梦、幻灭、幻视、幻术、幻数、幻听、幻想、幻想曲、幻象、幻像、幻影
莫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不要:莫哭。
⒉ 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⒊ 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
⒋ 古同“漠”,广大。
⒌ 姓。
莫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古同“暮”。
莫字UNICODE编码U+83AB,10进制: 33707,UTF-32: 000083AB,UTF-8: E8 8E AB。
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䒬
don't、no、no one、nothing
会意
详细解释◎ 莫的拼音: mò
〈词性:副〉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not]
莫相知。——唐· 柳宗元《三戒》
莫敢过其门。——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故莫能知。——宋· 苏轼《石钟山记》
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莫得(没有);爱莫能助;一筹莫展;莫可奈何(犹言无可奈何);莫之奈何(对它们无可奈何);莫或(没有);莫奈何(无可奈何)
(3)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don’t]
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莫相忘。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莫用众人。——《资治通鉴》
(4) 又如:闲人莫入;莫怪(不要怪罪);莫教(休教,别让);莫得(休得,不得);莫道(休说,不要说)
(5) 表示揣测。或许;大约;莫非 [perhaps;about;can it be that]。如:莫不成(难道说);莫成(莫非,莫不是);莫是(莫非是;或许是);莫须(也许)
◎ 莫的拼音: mò
〈词性:代〉
(1) 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no one; nothing]
莫能守。——《墨子·公输》
莫之许。——《三国志·诸葛亮传》
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莫不然。——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如:莫大的幸福;莫大欣喜;莫二(没有第二个;无比)
◎ 莫的拼音: mò
〈词性:名〉
(1) 通“膜”。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membrane]
搦脑髓,爪荒莫。——《韩诗外传·卷十》
(2) 通“漠”。沙漠 [desert]
狄之广莫,于 晋为都。——《国语·晋语》
(3) 通“幕”。幕府 [office of ancient general]
莫府省约文书籍事。——《史记·李将军列传》
(4) 通“瘼”。疾苦,病 [illness]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诗·大雅·板》
◎ 莫的拼音: mò
〈词性:动〉
(1) 通“谟”。谟划 [plan;consider]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2) 通“劘”。削 [pare,cut]
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閒也。——《管子·制分》
(3) 通“慕”。思慕,向往 [yearn for;be attracted toward]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论语·里仁》
形
(1) 通“漠”。广漠 [vast]
广莫之野。——《庄子·逍遥游》
(2) 通“漠”。寂静 [quite]
田莫不见禽而后反。——《管子·小匡》
莫不、莫不倾动加礼、莫不然、莫不是、莫不闻、莫不逾侈、莫测高深、莫大、莫非、莫过于、莫讲、莫可名状、莫名、莫名其妙、莫逆、莫逆之交、莫如、莫斯科、莫须有、莫邪、莫衷一是
◎ 莫的拼音: mù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 mǎng )。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2) 同本义 [dusk;evening;sunset]
莫,日且冥也。——《说文》
莫,夜也。——《广雅》
不夙则莫。——《诗·齐风·东方未明》
谁夙知而莫成?——《诗·大雅·抑》
维莫之春。——《诗·周颂·臣工》
及莫又圣。——《礼记·文王世子》
旦莫日进食。——《战国策·齐策》
星辰莫同。——《书·洪范》
莫夜月明。——宋· 苏轼《石钟山记》
莫春者。——《论语·先进》
(3) 又如:莫夜(夜晚)
(4) 通“幕” [curtain]。如:莫府(即幕府)
(5) 姓
(6) 另见 mò
测(測)的拼音:cè(ㄘㄜˋ)
⒈ 利用仪器来度量:测绘。测量。测控。测算。观测。
⒉ 检定,检验:测试。测验。
⒊ 料想:推测。
⒋ 清:“漆欲测,丝欲沈”。
测字UNICODE编码U+6D4B,10进制: 27979,UTF-32: 00006D4B,UTF-8: E6 B5 8B。
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測
infer、measure、survey
形声:从氵、则声
measure, estimate, conjecture
详细解释◎ 测的拼音:
測 cè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则声。本义:度量水的深浅)
(2) 度量;测量 [measure]
测,深所至也。——《说文》
测土深。——《周礼·大司徒》。注:“犹度也。”
穷高极远,而深深厚。——《礼记·乐记》。疏:“知也。”
毋测未至。——《礼记·少仪》。注:“意度也。”
抑欲测吾心也。——《国语·晋语》。注:“度也。”
大不可量,深不可测。——《韩非子·主道》
(3) 又如:测海(测量海水的深浅。比喻浅薄无知);测景(度量日影);测汽车的速度;测房子的高度;测地(测定土地的广狭、高低);测步(测量)
(4) 观测,观察 [observe]
夜则测阴,昼则测阳。——《太玄经》
(5) 又如:测天(观测天文)
(6) 推测、预料 [infer]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7) 又如:变化莫测;不测;叵测(不可推测);猜测;揣测
测报、测定、测度、测杆、测候、测谎、测绘、测角器、测控、测力、测量、测评、测试、测算、测验、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