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变色易容的意思

biànróng

变色易容



拼音biàn sè yì róng

注音ㄅ一ㄢˋ ㄙㄜˋ 一ˋ ㄖㄨㄥˊ

解释变、易:改变。色、容:脸色、表情。形容惊惶失措的神情。

出处《战国策·秦策·范睢说秦王》:“是日见范睢,见者无不变色易容。”

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神情。

感情变色易容是中性词。

繁体變色易容

近义变脸变色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biàn   注音  ㄅ一ㄢˋ   繁体    
部首  又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YOCU  仓颉  YCE  郑码  SKXS  四角  00407  结构  上下电码  6239  区位  1768  统一码  53D8  笔顺  丶一丨丨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变(變)的拼音:biàn(ㄅ一ㄢˋ)  

⒈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变调。变动。变法。变为。变革。变更。变通(把原定的办法略加改动以适应事实的需要)。变本加厉。变幻无常。

统一码

变字UNICODE编码U+53D8,10进制: 21464,UTF-32: 000053D8,UTF-8: E5 8F 98。

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变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變変㜻㣐

汉英互译

become、change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change, transform, alter; rebe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变的拼音:

bi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攴(   ),孌( luán  )声。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transform;change]

变,更也。——《说文》

变,易也。——《小尔雅》

变者,非常也。——《白虎通》

一阖一辟谓之变。——《易·系辞》

病变而药不变。——《吕氏春秋·察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得已,变姓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变文协韵(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天气突变;巨变(巨大的变化);变豹(即豹变,指人发迹而富贵);变宫(中国古代七音的一种。即宫的变声,比高宫低半音)

(4) 变通 [be flexible]

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汉· 桓宽《盐铁论》

(5) 发动事变 [rebel;revolt]

待吕氏变而共诛之。——《汉书·高后纪》

(6) 又如:变谋(变乱的图谋);变震(变乱震惊)

词性变化

变的拼音:

biàn  

〈词性:名〉

(1) 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unexpected turn of events]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哗变(称军队突然叛变);变事(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3) 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catastrophe]

灾异愈甚,天变成形。——《汉书·五行志》

天变不足畏。——《宋史·王安石传》

(4) 又如:变怪(灾变怪异)

常用词组

变把戏、变本加厉、变产、变成、变电站、变调、变调、变动、变法、变法儿、变革、变格、变更、变工、变故、变卦、变化、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变化无常、变坏、变幻、变幻莫测、变换、变价、变节、变局、变脸、变量、变乱、变卖、变卖典质、变迁、变色、变色龙、变色眼镜、变数、变数器、变速、变速运动、变态、变态心理、变体、变天、变天账、变通、变危为安、变位、变味,变味儿、变戏法、变相、变相、变小、变心、变形、变性、变压、变压、变样,变样儿、变异、变易、变音、变元音、变诈、变徵、变质、变种、变子、变奏、变阻器

  拼音    注音  ㄙㄜˋ   
部首  色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QCB  仓颉  NAU  郑码  RYIA  四角  27717  结构  上下电码  5331  区位  4111  统一码  8272  笔顺  ノフフ丨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色的拼音:sè(ㄙㄜˋ)  

⒈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色。色彩。色相(xiàng   )。色调(diào   )。

⒉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色。气色。色厉内荏。

⒊ 情景,景象:行色匆匆。景色宜人。

⒋ 种类:各色用品。

⒌ 品质,质量:音色。成色。足色纹银。

⒍ 妇女美貌:姿色。色艺。

⒎ 情欲:色情。好(hào  )色。

统一码

色字UNICODE编码U+8272,10进制: 33394,UTF-32: 00008272,UTF-8: E8 89 B2。

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色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lor、expression、hue、kind、quality、scene、woman's looks

造字法

会意:像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看其脸色

English

color, tint, hue, shade; form, body; beauty, desire for beau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色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 同本义 [look;countenance;expression]

色,颜气也。——《说文》

五气五色。——《周礼·疾医》

其色必寿。——《素问·三部九侯论》

形体色理以目异。——《荀子·正名》

载色载笑。——《诗·鲁颂·泮水》

(3) 又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我言若,王色不许我。——《史记·商君列传》

故以声声怖之。——《资治通鉴》

(4) 又如:面色(脸上的气色);色喜(脸上显出欢喜之色);色笑(开颜欢笑);色沮(脸色露出沮丧的样子);色变振恐(恐惧得脸上变色);色庄(容貌庄重严肃);色智(表现在容色上的才智);喜形于色

(5) 颜色 [color]

五色令人目盲。——《老子》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唐· 白居易《卖炭翁》

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宋· 沈括《梦溪笔谈》

(6) 又如:色衣(色服。除黑白二色以外的各种艳色衣服);色丝(彩色绸缎);色彩(彩色绸缎);古色古香

(7) 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good looks;woman’s looks;beauty]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8) 又如:绝色佳人;声色;色阵(指冶艳女子聚集之所);国色(一国内容貌最美的女子)

(9) 色欲,好色 [lewdness;erotic]。如:色荒(过度沉迷于女色);色胆包天(好色之人,胆大妄为,不顾一切);色授(用神色传递内心的感情。多指男女之间的情爱);色长(妓院的男老板;教坊司乐工的头目);色中饿鬼(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10) 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material appearance of things]

空色皆寂灭。——陈子昂《感遇》

(11) 又如:色身(佛家语。色,指有形、色、相的一切物,即所谓物质。肉身,即有形血肉之身;自四大(地、水、火、风)、五尘(色、声、香、味、触)等色法而成,故称色身);色即是空(佛家语。指世家一切色法(物质)的本性(内在真实性)都是空无所有)

(12) 外表 [exterior;outward appearance]。如:色仁行违(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色样(式样;模样)

(13) 种类 [kinds]。如:清一色;色色俱全;各色人等;色别(按种类分别);色额(种类、数量);色类(种类;类别)

(14) 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personal details]

吏部预选者甚多,[卢] 恺即不授官,皆注色而遣。——《北史》

(15) 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the percentage of gold or silver in a coin,etc.]

他这银子是九五兑九七色的。——《儒林外史》

(16) 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omen]

君占体,大夫占色。——《周礼》

(17) 风景;景观 [landscape;scenery]

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宋· 姜夔《扬州慢》

(18) 又如:满园春色;湖光山色

(19) 质量 [quality]。如:足色;成色;增色;减色;音色

(20) 天色 [color of the sky and time of the day it shows]

夜色语声绝。——杜甫《石壕史》

(21) 又如:月色

词性变化

色的拼音:   

〈词性:动〉

(1) 生气;变脸 [get angry]

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

(2) 又如:色作(作色,改变脸色);色勃(骤然变色。发怒的样子);色动(脸色改变)

(3) 惊惧 [surprise]

诸大夫见之,皆色然而骇。——《公羊传》

(4) 另见 shǎi  

常用词组

色斑、色标、色彩、色胆、色胆如天、色调、色度、色光、色鬼、色觉、色拉、色狼、色厉内荏、色盲、色迷、色谱、色情、色情狂、色弱、色散、色色俱全、色授魂与、色衰爱弛、色素、色相、色夷、色艺、色艺双绝、色釉、色欲、色晕、色泽、色诊

基本词义

色的拼音: shǎi  

〈词性:名〉

(1) 颜色 [color]——用于某些口语。如:掉色;退色;永不变色

(2) 色子(即骰子) [dice]。赌具,小立方体,一般用骨头制成,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如:色数(色子;骰子)

(3) 另见   

  拼音    注音  一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JQRR  仓颉  APHH  郑码  KROD  四角  6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2496  区位  5055  统一码  6613  笔顺  丨フ一一ノ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易的拼音:yì(一ˋ)  

⒈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易。易与(容易对付)。易于。

⒉ 和悦:平易(a.态度谦逊和蔼;b.指语言文字浅显)。

⒊ 改变:易手。易地。变易。

⒋ 交换:交易。贸易。

⒌ 轻慢:贵货易土。

⒍ 芟治草木:易墓(除治墓地的草木)。易其田畴。

⒎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

⒏ 姓。

统一码

易字UNICODE编码U+6613,10进制: 26131,UTF-32: 00006613,UTF-8: E6 98 93。

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易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蜴㑥

汉英互译

amiable、change、easy、exchang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蜥蜴形

English

change; eas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易的拼音:   

〈词性:动〉

(1) (象形。本义:蜥易)

(2) 换,交换 [exchange]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以大易小。

弗敢易。

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围 宋,易子而食。——《左传·哀公八年》

移风易俗。——李斯《谏逐客书》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3) 又如:易筋经(讲武术的书,托名南朝梁代达摩和尚所作);易箦(换竹席。比喻行将死亡);易货(交换货物);易地(互换所处的地位;交换土地);易身(换位)

(4) 改变,更改 [change]

狱词无易。——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易字(改换名字);易箦(更换竹席);易辙(改变行车道路);易心(改变心志;改变想法);易初(改变初衷);易革(改革,变革);易节(改变气节操守)

(6) 替代 [replace]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系辞下》

北都政变,以暴易暴者数矣!——章炳麟《致段祺瑞书》

(7) 又如:易代(更换朝代)

(8) 蔓延;传播 [spread]

绝其本根,勿能使能殖,畏其易也。——《东观汉记》

(9) 又如:易种(蔓延其种)

(10) 治,整治 [renovate;dredge]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

(11) 轻视。含有“不以为意”的意思 [make light of;despise]

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注:“易,轻易也。”

是于圣人也,胥易技兿。——《庄子·应帝王》。释文引崔注:“易,相轻易也。”

易者使倾。——《易·系辞下》。注;“易,慢易也。”

吏民慢易之。——《汉书·王嘉传》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状。贼易之,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韩非子·五蠹》

词性变化

易的拼音:   

〈词性:形〉

(1) 容易。与“难”相对 [easy]

贵货而易土。——《国语·晋语七》

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

物幽兴易惬,事胜趣弥浓。——唐· 岑参《秋夜宿仙游寺南》

事有难易。——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

(2) 又如:易与(容易对付);易可(容易);易人(可以轻易对付的人);易易(极容易);易如反掌

(3) 简易,简省 [simple and easy]

栾范易行以诱之。——《左传》

(4) 平坦 [level]

羁坚辔,附易路。——《文选·枚乘·七发》

(5) 又如:易野(平坦的原野);易道(平路);易地(平地)

(6) 平易 [unassuming]。如:易直(平易正直)

(7) 和蔼 [amiable]。如:易恬(和悦恬淡);易中(和悦其心)

易的拼音:   

〈词性:名〉

(1) 古代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 [change]

王者乘时,圣人乘易。——《管子》

(2) 古代卜筮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 [divination book]

(3) 《周易》的简称 [the Book of Changes]

《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朱熹《周易本义序》

本之易。——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易》之八像(《易经》中用八种符号(八卦)代表八种自然界中的现象)

(5) 古代占卜官名 [divination officer]

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土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礼记》

(6) 卜筮之象,古代以示吉凶祸福 [divination image]

卜易、谈星、看相…晚生都略知道一二。——《儒林外史》

(7) 弹奏弦乐器拽法之一,即中指向外,拨动琴弦 [one of ingering]

(8) 通“埸”。边界 [border]

观国之治乱臧否,至于疆易而端已见矣。——《荀子·富国》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易·大壮》

殖于疆易。——《汉书·食货志上》

吾易久远。——《汉书·礼乐志》

(9) 州名 [Yi prefecture]。治所在今河北省易县

(10) 易水的简称 [Yi River]。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秦兵旦暮渡 易水。——《战国策·燕策》

易,出 代州,经 保定之 易州、 安州至 高阳,下与 曹、 徐、 滋、 沙诸河合。—— 明· 徐向志《读书札记》

(11) 姓

常用词组

易安、易带、易经、易如反掌、易手、易易、易于、易箦、易帜

  拼音  róng   注音  ㄖㄨㄥˊ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WWK  仓颉  JCOR  郑码  WOOJ  四角  30608  结构  上下电码  1369  区位  4061  统一码  5BB9  笔顺  丶丶フノ丶ノ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容的拼音:róng(ㄖㄨㄥˊ)  

⒈ 包含,盛(chéng  ):容器。容量(liàng   )。容积。容纳。无地自容。

⒉ 对人度量大:容忍。宽容。

⒊ 让,允许:容让。不容人说话。

⒋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容止。容颜。容光。容貌。仪容。军容。市容。阵容。姿容。

⒌ 或许,也许:容或。

⒍ 姓。

统一码

容字UNICODE编码U+5BB9,10进制: 23481,UTF-32: 00005BB9,UTF-8: E5 AE B9。

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容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㝐㣑頌

汉英互译

allow、appearance、contain、hold、looks、tolerate

造字法

会意兼形声

English

looks, appearance; figure, for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容的拼音: róng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小 徐本“从宀,谷(   )。”大 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 同本义 [hold;contain]

容,盛也。——《说文》

君子以容民畜众。——《易·师》

言宽大包容。——《汉书·五行志》

故曰心容。——《荀子·解蔽》

广则容奸。——《史记·乐书》

可容一人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容隐(包庇,隐瞒);容足(仅容立足);容接(容纳接待);容盛(覆载,容纳);容民(容纳民众);容民畜众(容纳畜养民众);容畜(容纳养育);容受(容纳接受);容放(容纳置放)

(4) 宽容 [tolerate]

则今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容庶(宽容饶恕);容物(度量宽大,能够容人);容谅(宽容原谅);容借(宽容);容宽(宽容,宽恕);容覆(宽容涵纳);容纵(宽容放纵)

(6) 允许,许可 [permit;allow;admit;endure]

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水浒传》

(7) 又如:容耐(容忍);一首不容轻易解释的诗;容止(允许栖止);详情容后函告;此事不容耽搁

(8) 收留 [take sb.in]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

(9) 打扮;装饰 [decorate]。如:容饰(装饰,打扮)

(10) 悦,欢喜 [please]。如:容溺(溺爱)

(11) 应当 [ought]

然则建巳之月为纯阳,不容都无复阴也。——《词诠引》

(12) 等待,待 [wait]

容移时,有小黄头奴至。——《宣和遗事》

(13) 需要 [need]

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韩非子》

(14) 假借为“用”。使用[apply;employ]

兵无所容其刃。——《老子·五十章》

词性变化

容的拼音: róng  

〈词性:名〉

(1) 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appearance]

物有其容。——《左传·昭公九年》

孔德之容。——《老子》

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明史·海瑞传》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整容;遗容;音容;容颜(脸色);笑容可掬;愁容;怒容;病容;容冶(容貌美艳);容华(容貌,容颜);容辉(仪容风采);容质(容仪与资质);容表(仪表,风采);容妆(容貌妆饰)

(3) 可容纳的空间;容纳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度量;所容纳的量 [capacity]。如:库容;电容

(4) 模式,样式 [pattern]

凡为甲,必先为容。——《周礼·考工记·匠人》

(5) 法则,规律 [rule]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韩非子》

(6) 礼仪;礼法 [rite]

容台振而掩覆。——《淮南子·览冥》

(7) 又如:容典(礼容之法则);容则(容典);容台(行礼之台)

(8) 一种佩饰用的刀 [mate knife]

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释名》

(9) 古州名 [Rong prefecture]。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0) 通“榕”。常绿乔木[banyan]

种木胥容,榆桃柳楝。——《管子·地员》

(11) 姓

容的拼音: róng  

〈词性:形〉

(1) 从容 [unhurried]。如:容裕(从容大度)

(2) 适宜,合宜 [suitable]

因势合变,遇时之容。——《文选 》

容的拼音: róng  

〈词性:副〉

(1) 或许;大概;也许 [perhaps]。如:容或

(2) 表示反问。难道;岂 [make an emphatic rhetorical question]

苟时未可,容得已乎?——《三国志》

常用词组

容光、容光焕发、容华、容或、容积、容量、容谅、容留、容貌、容纳、容器、容情、容让、容人、容忍、容身、容膝、容臭、容许、容颜、容仪、容易、容与、容止、容姿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