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ǎn tān lì bó
注音ㄅ一ㄢˇ ㄊㄢ ㄌ一ˋ ㄅㄛˊ
解释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出处《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宋 孙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改变别人。
感情变贪厉薄是中性词。
繁体變貪厲薄
动物生肖牛,虎,蛇
变(變)的拼音:biàn(ㄅ一ㄢˋ)
⒈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变调。变动。变法。变为。变革。变更。变通(把原定的办法略加改动以适应事实的需要)。变本加厉。变幻无常。
变字UNICODE编码U+53D8,10进制: 21464,UTF-32: 000053D8,UTF-8: E5 8F 98。
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变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變変㜻㣐
become、change
原为形声
change, transform, alter; rebel
详细解释◎ 变的拼音:
變 bi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攴( pū ),孌( luán )声。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transform;change]
变,更也。——《说文》
变,易也。——《小尔雅》
变者,非常也。——《白虎通》
一阖一辟谓之变。——《易·系辞》
病变而药不变。——《吕氏春秋·察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得已,变姓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变文协韵(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天气突变;巨变(巨大的变化);变豹(即豹变,指人发迹而富贵);变宫(中国古代七音的一种。即宫的变声,比高宫低半音)
(4) 变通 [be flexible]
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汉· 桓宽《盐铁论》
(5) 发动事变 [rebel;revolt]
待吕氏变而共诛之。——《汉书·高后纪》
(6) 又如:变谋(变乱的图谋);变震(变乱震惊)
◎ 变的拼音:
變 biàn
〈词性:名〉
(1) 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unexpected turn of events]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哗变(称军队突然叛变);变事(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3) 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catastrophe]
灾异愈甚,天变成形。——《汉书·五行志》
天变不足畏。——《宋史·王安石传》
(4) 又如:变怪(灾变怪异)
变把戏、变本加厉、变产、变成、变电站、变调、变调、变动、变法、变法儿、变革、变格、变更、变工、变故、变卦、变化、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变化无常、变坏、变幻、变幻莫测、变换、变价、变节、变局、变脸、变量、变乱、变卖、变卖典质、变迁、变色、变色龙、变色眼镜、变数、变数器、变速、变速运动、变态、变态心理、变体、变天、变天账、变通、变危为安、变位、变味,变味儿、变戏法、变相、变相、变小、变心、变形、变性、变压、变压、变样,变样儿、变异、变易、变音、变元音、变诈、变徵、变质、变种、变子、变奏、变阻器
贪(貪)的拼音:tān(ㄊㄢ)
⒈ 求多,不知足:贪玩。贪杯(过分好喝酒)。贪婪。贪污(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贪恋(十分留恋)。贪心。贪图。贪财。贪求。贪权。贪欲。贪得无厌。贪赃枉法。
贪字UNICODE编码U+8D2A,10进制: 36138,UTF-32: 00008D2A,UTF-8: E8 B4 AA。
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貪
corrupt、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for
形声:从贝、今声
be greedy, covet; covetous
详细解释◎ 贪的拼音:
貪 t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贝,今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贪财)
(2) 同本义 [be greedy for]
贪,欲物也。——《说文》
晋、 魏河内之比,谓惏曰残。 楚谓之贪。——《方言一》
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墨子·非儒下》
贪货弃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爱财曰贪,爱食曰婪。——《楚辞·离骚》注
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韩非子·十过》
(3) 又如:贪赃(官吏接受贿赂);贪便宜;贪得无厌;贪冒(贪图财利);贪鄙(贪婪卑鄙);贪汙(贪求私利,取非分的财物);贪墨(贪财受贿);贪夫徇财(贪婪的人为财而死)
(4) 贪婪。多欲而不知满足 [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for]
贪欲无艺。——《国语·晋语》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战国策·齐策四》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秦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贪虐(贪婪暴虐);贪娼(贪婪而妒忌);贪狠(贪心暴戾);贪残(贪婪残贼);贪花(怜爱美色);贪粗(贪婪粗犷);贪谗(贪婪并进谗言);贪陵(贪婪侵夺);贪悍(贪婪凶横)
(6) 求。同“探” [seek]
贪权据凡,则高名自立矣。——王充《论衡》
若夫推己以议物,捨状以贪情。——《后汉书·郭躬传论》
(7) 又如:贪祸(取祸);贪黑(摸黑);贪嗜(贪求嗜好);贪贾(贪图小利的商人);贪迷(贪恋,迷恋);贪怯(贪生怕死)
(8) 贪污 [corrupt;venal]
贪于财贺。——《史记·项羽本纪》
贪慕富贵。——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知某不贪。——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官贪吏虐。——《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贪滥(贪污渎职);贪黩(贪污);贪洿(贪污);贪官(贪污的官吏);贪罔(贪赃欺罔);贪吏(贪污的官吏)
贪杯、贪鄙、贪财、贪财好色、贪财慕势、贪得无厌、贪多嚼不烂、贪多务得、贪官、贪官污吏、贪狠、贪婪、贪恋、贪墨、贪便宜、贪求、贪求无厌、贪荣慕利、贪色、贪生怕死、贪天之功、贪图、贪图安逸、贪玩,贪玩儿、贪污、贪小失大、贪心、贪心不足、贪欲、贪赃、贪占、贪嘴
厉(厲)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xíng )节约。
⒉ 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⒊ 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⒋ 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⒌ 古同“疠”、“癞”,恶疮。
⒍ 姓。
厉字UNICODE编码U+5389,10进制: 21385,UTF-32: 00005389,UTF-8: E5 8E 89。
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厲
severe、strict
whetstone; grind, sharpen; whet
详细解释◎ 厉的拼音:
厲 lì
〈词性:名〉
(1) (是“砺”的本字。从厂( hàn ),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2) 同本义 [rubstone]
段注:“旱石者,刚于柔石者也。字亦作厲、作礪。” 朱骏声曰:“精者曰厎,粗者曰厉。汉书地理志,述禹贡砥厉砮丹;诗公刘,取厉取锻,礼内则,刀砺;西山经,苕水其中多砥厉;中山经,阴山多砺石。”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诗·大雅》。 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
(3) 祸患;危险 [trouble;danger]
降此大厉。——《诗·大雅·瞻卬》
(4) 又如:厉阶(祸端)
(5) 恶鬼 [evil ghost]
晋侯梦大厉。——《左传·成公十年》
(6) 疠,瘟疫,传染病 [pestilence]
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漆身为厉。——《史记·范蔡传》
鲜不为厉。——文天祥《正气歌》
(7) 河岸,水旁;边 [side]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诗·卫风·有狐》
(8) 带,衣带的下垂部分 [band]
垂带而厉。——《诗·小雅·都人士》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
带之垂者谓之厉。——《小尔雅·广服》
(9) 通“癞”( lài )。恶疮 [favus]
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史记·刺客列传》
(10) 姓
◎ 厉的拼音:
厲 lì
〈词性:动〉
(1) 磨,磨快[sharpen]
厉,磨也。——《广雅》
砥厉廉隅。——《礼记·儒行》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砺所以致刃也。——《说苑·建本》
缀甲厉兵。——《战国策·秦策》
束载厉兵秣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厉兵(磨砺兵器,使锋利);厉兵秣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厉身(磨砺自身)
(3) 砥砺,磨练 [temper oneself]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厉行(砥砺操行);厉操(砥砺节操)
(5) 同“励”。振奋 [inspire]
坚甲厉兵以备难。——《韩非子·五蠹》
矫翼厉翮。——扬雄《解嘲》
(6) 又如:厉翼(奖励辅佐君王的左右臣子);厉节(激厉其气节,高其气节);厉武(振奋武备);厉精(振奋精神);厉精更始(振奋精神,从事革新)
(7) 激励,勉励 [advise and encourage]
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韩非子·用人》
亲秉旄钺,以厉三军。——陈寿《三国志》
(8) 又如:厉世(激励世人);厉俗(激励世俗);厉诚(激励忠诚);厉崇(勉励推重);厉抚(勉励抚慰);厉志(激励意志)
(9) 连衣涉水 [wade without undressing]
越壑厉水。——司马相如《上林赋》
(10) 又如:厉揭(提起衣服涉水);厉涉(连衣涉水);厉度(涉水而过)
(11) 策,鞭打 [whip]
厉马登高登高堤。——曹植《白马篇》
(12) 警惕 [warn]
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汉书》
(13) 疾飞 [fly at high speed]
鹰隼横厉。——《汉书·息夫躬传》
(14) 害;虐害;损害 [harm;damage]
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孟子·滕文公上》
(15) 得传染病 [suffer from pestilence]
苗死,民厉。——《管子》
(16) 变为恶鬼 [become a evil ghost]
国为虚厉。——《庄子》
◎ 厉的拼音:
厲 lì
〈词性:形〉
(1) 严厉(威严不随和) [severe;stern]
子温而厉。——《论语·述而》
色厉而内荏。——《论语·阳货》
行峻而言厉。——韩愈《答尉迟生书》
袁正色厉声。——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乘其厉声以呵。——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应元厉声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声色俱厉;厉言(声色严厉地说话);厉音(声音严厉);厉气(严厉的神色);厉禁(圈定范围,禁止他人侵入。后也用作严禁的意思);厉直(严肃正直);正颜厉色;厉肃(厉然。严肃)
(3) 邪恶 [evil]。如:厉妖(邪恶怪异之物);厉疾(灾疫。厉疫)
(4) 猛烈 [violent]
余寒犹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5) 又如:厉厉(寒风猛烈貌);厉风(大风;烈风)
(6) 恶,凶恶 [ferous]
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左传·昭公七年》
(7) 危险 [dangerous]
有厉告自邑。——《易·夬·卦辞》
(8) 味道浓烈 [strong]
厉而不爽些。——《楚辞·招魂》
厉鬼、厉害、厉色、厉声、厉行
薄的拼音:báo(ㄅㄠˊ)
⒈ 厚度小的:薄片。薄饼。
⒉ 冷淡,不热情:薄待。
⒊ 味道淡:薄酒。
⒋ 土地不肥沃:薄田。
薄的拼音:bó(ㄅㄛˊ)
⒈ 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⒉ 轻微,少:薄礼。薄产。薄命。薄寒。薄酬。菲薄。
⒊ 不庄重,不厚道:薄夫。薄幸(负心)。薄情。轻薄。刻薄。
⒋ 轻视:鄙薄。厚今薄古。
⒌ 不充实,不坚强:薄弱。
⒍ 迫近:薄近。薄暮(傍晚)。日薄西山。
⒎ 古同“箔”,帘子。
⒏ 姓。
薄的拼音:bò(ㄅㄛˋ)
⒈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有清凉香味,可入药。
薄字UNICODE编码U+8584,10进制: 34180,UTF-32: 00008584,UTF-8: E8 96 84。
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䙏泊簿亳箔
thin、flimsy、weak、cold
肥、浓、厚、深
形声:从艹、溥声〔字义
thin, slight, weak; poor, stingy
详细解释◎ 薄的拼音: báo
〈词性:形〉
(1) [口]∶不厚。引申为稀薄,淡薄 [thin]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
(2) 又如:薄衣(单薄的衣服);薄眉(淡扫蛾眉,用浅黛画的眉毛);薄唇轻言(嘴唇薄,说话声音轻细。引申指说话刻薄);薄纸;薄肉片
(3) 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infertile]
地薄,寡于积聚。——《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土地薄;薄田(不肥沃的田地)
(5) 感情不深;冷淡 [indifferent;be cold toward sb.;lack in warmth]。如:情分不薄;薄幸(薄情,寡情);薄情(寡情,没有情意)
(6) 味淡 [tasteless; weak]。如:薄咸(味淡和味咸);薄薄(形容滋味淡薄)
(7) 另见 bó;bò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