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āo zhī yě lù
注音ㄅ一ㄠ ㄓ 一ㄝˇ ㄌㄨˋ
解释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指太古时代。
出处《庄子 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例子况欲以过门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诸标枝野鹿,其不为西晋者几希?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二》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太古时代。
感情标枝野鹿是中性词。
繁体標枝野鹿
动物生肖牛,虎,蛇
标(標)的拼音:biāo(ㄅ一ㄠ)
⒈ 树木的末端,引申为表面的,非根本的:标本。治标不治本。
⒉ 记号:商标。路标。标记。标志。标尺。标语。
⒊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明。标题。标价。标榜(原为揭示、表明;后引申为宣扬、吹嘘)。
⒋ 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亦指优胜:锦标。夺标。
⒌ 对一项工程或一批货物,依照一定的标准,提出价目,然后由竞争厂商选择,决定成交与否:投标。招标。
⒍ 准的(dì ),榜样:目标。标领(杰出人物)。
⒎ 风度,格调:标格。
⒏ 中国清末陆军编制的名称,约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团;亦用作计量军队的单位:一标人马。标下(a.总督、巡抚、提督等称归自己管辖的军队;b.下级武官对长官的自称)。
标字UNICODE编码U+6807,10进制: 26631,UTF-32: 00006807,UTF-8: E6 A0 87。
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標墂㯹
mark、sign
本
原为形声:从木、票声
详细解释◎ 标的拼音:
標 b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tip of a tree]
标,木杪末也。——《说文》
大本而小标。——《管子·霸言》
(3) 又如:标枝(树梢的枝条);标末(树梢)
(4) 末梢;事物的枝节或表面。与“本”相对 [tip;symptom]
本标相应。——刘安《淮南子》
此所谓气之标。——《素问六·微旨大论》
(5) 又如:标季(末季,末期);治标;标本(本末。中医称后起为标,本原为本);标病(表面上的病症)
(6) 顶端 [top]
标出(塔顶露出)海云长。——唐· 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7) 又如:标颠(顶端,最高点)
(8) 柱竿之类 [pole]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9) 又如:标抹(屋梁上的短柱)
赤城霞起而建标。——《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标之以翠翳。泛之以游菰。——《文选·郭璞·江赋》
凡坑陷井穴皆有标。——《新唐书·百官志》
(10) 又如:路标(交通标志);商标;浮标;标船(挂着标记的船,一般不会被劫掠)
(11) 给优胜者的奖品 [award;prize]。如:标首(首先拿出的赏钱);锦标;夺标
(12) 承包者向发包一方所标出的自己愿出的价钱 [bid;tender]。如:投标;招标;开标
(13) 旗帜 [flag]
梁祖( 朱全忠)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缓急之际,用以挥军, 祖自目为火龙标。—— 宋· 陶谷《清异录》
(14) 标准 [standard]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
(15) 又如:标的(准则,法则;标志,记号;靶子) 目标 [target]
大会射,设标的。——韩愈《国子助教薛君墓志铭》
(16) 又如:标鹄(标的) ;代表 [example]。如:标程(模范,榜样);标轨(风范) ,风度 [style]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孔稚珪《北山移文》
(17) 又如:标格(风度,模范);标领(犹风仪);标态(风采神态) 清督抚等所辖绿营兵编制单位。相当于后来的团 [regiment in Qing Dynasty]。如:标下(督抚等管辖的绿营兵叫标。标下,即管辖下的官兵);标统(清代陆军制,统带一标的军官,称标统。相当于现在的团长)
(18) 古代武器名 [a dart-like weapon]。如:标子(古代武器的名称。用于投掷的标枪);标叉(用于投掷的叉)
◎ 标的拼音:
標 biāo
〈词性:动〉
(1) 标明,显出 [label;mark]
黄琬之早标聪察。—— 任昉《王文宪集序》
(2) 又如:标上号码;标树(标举,评价。同标置);标举(显示,标明)
(3) 题写 [write]
名标于奇纪(指《山海经》)。——《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4) 又如:标了牌票(填写了执行公务的凭照);标目(题写书文名称);标名(题名。列举姓名);标句(撰写词句);标注(犹批注)
(5) 显扬 [show]。如:标榜(表扬,品评;公告用的榜文);标心(表明意愿);标白(显扬)
(6) 标立;建立 [set up;establish]。如:标金(树立铜柱;即条金,为标准金条的简称);标帜(独树旗帜)
◎ 标的拼音:
標 biāo
〈词性:形〉
(1) 高 [high]。如:标领(高出众表);标柱(高柱);标望(声望很高)
(2) 标致,俊美 [pretty;comely]。如:标脸(标致的模样);标秀(标致,秀美);标俊(标致俊美)
(3) 突出 [excellent]。如:标拔(特出);标冠(首位)
标榜、标本、标兵、标称、标尺、标灯、标底、标的、标点、标点、标点符号、标定、标度、标杆、标高、标格、标号、标绘、标记、标价、标界、标金、标量、标卖、标明、标牌、标签、标枪、标识、标识、标示、标售、标题、标题新闻、标图、标线、标新领异、标语、标志、标致、标注、标柱、标砖、标桩、标准、标准大气压、标准时、标准像
枝的拼音:zhī(ㄓ)
⒈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 )。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⒉ 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
⒊ 古同“支”,支持,分支。
枝的拼音:qí(ㄑ一ˊ)
⒈ 古同“歧”,岔。
枝字UNICODE编码U+679D,10进制: 26525,UTF-32: 0000679D,UTF-8: E6 9E 9D。
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㩽支歧跂
branch、twig
形声:从木、支声
branches, limbs; branch off
详细解释◎ 枝的拼音: zhī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2) 同本义 [branch]
枝,木别生条也。——《说文》
草荄之枝。——《素问·移精变气论》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不蔓不枝。——宋· 周敦颐《爱莲说》
明月别枝惊鹊。——宋· 辛弃疾《西江月》
正用一枝鸣。——宋· 洪迈《容斋续笔》
(3) 又如:枝任(树叶多的树枝);枝末(树枝的梢头);枝主(枝条和主干);枝杪(树木枝条的梢头);枝柯(枝条);枝干(树枝和树干)
(4) 古代指嫡长子以外的宗族子孙 [collateral branch]
《诗》云:“本枝百世。”——《左传·庄公六年》
(5) 又如:枝庶(嫡长子以外的支系);枝嗣(旁支的子孙);枝萼(枝上的花萼。喻宗族旁支)
(6) 通“肢”。人的手足与鸟兽翼足的总称[limb]
四枝坚固。——《管子·内业》
若生四枝。——《荀子·儒效》
人之有形体四枝。——《吕氏春秋·圜道》
◎ 枝的拼音: zhī
〈词性:量〉
(1) 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spray]
竹外桃花三两枝。——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2) 又如:一枝苹果花
(3) 小的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sprig]。如:一枝月桂;一枝欧芹
(4) 用于指杆状的东西,与“支”通。现常用“支”。如:一枝步枪;一枝笔;一枝蜡烛
枝杈、枝辞,枝词、枝繁叶茂、枝节、枝节问题、枝蔓、枝梢、枝条、枝梧,枝捂、枝桠,枝丫、枝叶、枝子
野的拼音:yě(一ㄝˇ)
⒈ 郊外,村外:野外。野景。野游。野趣。野餐。野战。四野。郊野。
⒉ 界限,范围:分野。视野。
⒊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野。下野。在野。野史。
⒋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野蛮。粗野。
⒌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野心。
⒍ 不受约束:心玩儿野了。
⒎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野生。野兽。野味。野花。野菜。
野字UNICODE编码U+91CE,10进制: 37326,UTF-32: 000091CE,UTF-8: E9 87 8E。
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墅㙒埜壄
limit、not in power、open country、rude、unrestrained、unruly、wild
家、朝
形声:从里、予声
open country, field; wilderness
详细解释◎ 野的拼音:
埜壄 yě
〈词性:名〉
(1)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2) 同本义 [open country;the open;suburb]
野,郊外也。——《说文》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说文》。段注
龙战于野。——《易·坤》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书·牧誓》
七月在野。——《诗·豳风·七月》
体国经野。——《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
永州之野产异蛇。—— 柳宗元《捕蛇者说》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野外(郊外);野生;野渡(郊野的渡口)
(4) 原野,田野 [fiel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 又如:野盘(可容身的山野之地);野马(浮游的云气);野井(乡野间的井水);野次(原野);野老(居于田野的老人);野色(原野的景色);野战(军队在旷野作战);野霭(山野中的云气)
(6) 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not in power;out of office]
朝野清晏,国富兵强。——《晋书》
(7) 又如:野乘(私家记载的史书);野录(私人撰述的史乘。同“野史、野乘”);野人之芹(乡下人的菲薄礼品);野服(乡居朴素的服装。对官服而言)
(8) 界限,范围 [boundary]。如:视野;分野
◎ 野的拼音: yě
〈词性:形〉
(1) 非家养的;野生的 [wild]
(2) 动物未经人畜养的
野蜂巢。——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野鹤步罡(喻步履蹒跚);野鸡翎(雉的尾羽);野鹤(野生的鹤)
(4) 植物未经人工种植培养的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野谷是资(只取野谷为食);野蔌(野菜。如薇笋之类)
(6) 不驯服,不受拘束 [untamed;unrestrained]
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
(7) 又如:野猫(喻举动粗鲁,不守规矩或行为放肆的人)
(8) 粗鲁,粗野,野蛮,不文雅 [rough;violent;boorish;rude]
野哉由也!——《论语》
朔风野大。——清· 袁枚《祭妹文》
(9) 不正常,不合礼制的 [unnormal]。如:野岔儿(出乎意外且不合情理的事);野禅(野狐禅)
(10) 非正式的,不合法的 [wrongful]。如:野老儿(姘夫);野火(麻烦;苦头;野种);是不是她野老公死了?
(11) 鄙俚,俚俗 [villatic]。如:野唱(随意乱唱或唱粗俗小调);野语(村野俚俗之语);野调(村野鄙俗的曲调)
野菜、野餐、野蚕、野草、野炊、野地、野调无腔、野鸽、野合、野合、野花、野火、野鸡、野景、野郎公、野老、野驴、野麻、野马、野蛮、野猫、野牛、野炮、野葡萄、野蔷薇、野人、野生、野食儿、野史、野兽、野鼠、野兔、野外、野外工作、野外演习、野豌豆、野味、野心、野心勃勃、野心家、野性、野鸭、野营、野战、野战军、野猪
鹿的拼音:lù(ㄌㄨˋ)
⒈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⒉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⒊ 粗,粗劣:鹿裘。鹿布。鹿床。
⒋ 姓。
鹿字UNICODE编码U+9E7F,10进制: 40575,UTF-32: 00009E7F,UTF-8: E9 B9 BF。
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廘䴪
deer
象形
deer;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8
详细解释◎ 鹿的拼音: lù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鹿的头角四足之形。本义:鹿科动物的总称。种类很多,通常雄鹿有角)
(2) 同本义 [deer]
鹿,山兽也。——《说文》
即鹿无虞。——《易·屯》
呦呦鹿鸣。——《诗·小雅·鹿鸣》
鹿中容八算。——《仪礼·乡射礼记》
(3) 又如:鹿中(刻成鹿形的木器);鹿伏鹤行(形容小心警惕的样子)
(4) 比喻政权,爵位 [political power]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5) 又如:鹿台(古台名。故址在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相传为殷纣王所造。武王伐纣,纣兵败,登台自焚而死)
(6) 方形粮仓 [granary;barn]
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国语·吴语》
(7) 通“麓”。山脚 [foot of a hill or mountain]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谷梁传·僖公十四年》
(8) 通“簏”。竹箱 [bamboo vessel]
而囷鹿空虚。——《国语·吴语》
(9) 姓
◎ 鹿的拼音: lù
〈词性:形〉
粗,陋 [coarse]。如:鹿布(粗布);鹿车(用人力推拉的窄小车子)
鹿角、鹿卢剑、鹿茸、鹿死谁手、鹿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