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碧波荡漾的意思

dàngyàng

碧波荡漾



拼音bì bō dàng yàng

注音ㄅ一ˋ ㄅㄛ ㄉㄤˋ 一ㄤˋ

解释碧:青绿色。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例子吴茂盛《驻京办》序篇:“乾隆向东一望,湖面碧波荡漾。”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描写水。

感情碧波荡漾是中性词。

英语The surface of the lake ripples.

日语青いさざなみが搖れ動いている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ㄅ一ˋ   
部首  石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GRDF  仓颉  MAMR  郑码  CNG  四角  16602  结构  上下电码  4310  区位  1744  统一码  78A7  笔顺  一一丨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碧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青绿色的玉石:碧玉。

⒉ 青绿色:碧绿。金碧辉煌。碧空。

统一码

碧字UNICODE编码U+78A7,10进制: 30887,UTF-32: 000078A7,UTF-8: E7 A2 A7。

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luish green、green jade

造字法

形声:从王、从石、白声

English

jade; green, blu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碧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

(2) 同本义 [green jade]

碧,石之青美者。——《说文》

高山,其下多青碧。——《山海经·西山经》

(3) 又

章峨之山多瑶碧。

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淮南子·地形》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汉书·司马相如传》

(4) 又如:碧卢(像玉的美石);碧箫(用碧玉制的箫);碧玉椽(用碧玉做的椽子)

(5) 指代绿水 [green water]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又如: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碧泱泱(水流澄绿深广的样子);碧流(绿水);碧漪(清澈的水波。泛指绿水)

词性变化

碧的拼音:   

〈词性:形〉

(1) 青绿色 [bluish green]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碧峰巉然孤起。——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寒则苍,春则碧。——王夫人《小云山记》

(2) 又如:碧香(本指绿酒的馨,后为酒名);碧海(碧绿色的海);碧芳(绿叶);碧城(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3) 青白色,浅蓝色 [clear blue]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江淹《别赋》

接天连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

(4) 又如:碧雾(青色的云雾);碧烟(青色的烟雾);碧云(青云;碧空中的云)

常用词组

碧澄、碧海青天、碧汉、碧海、碧空、碧蓝、碧落、碧落黄泉、碧绿、碧螺春、碧纱橱、碧桃、碧瓦、碧霞、碧霄、碧血、碧油油、碧玉

  拼音    注音  ㄅㄛ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86  IHCY  五笔98  IBY  仓颉  EDHE  郑码  VXI  四角  34147  结构  左右电码  3134  区位  1808  统一码  6CE2  笔顺  丶丶一フノ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波的拼音:bō(ㄅㄛ)  

⒈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波浪。波涛。波澜。波光。波纹。波荡。推波助澜。波及(影响到,牵涉到)。

⒉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电波。光波。超声波。波长。波段。波速。波谱。

统一码

波字UNICODE编码U+6CE2,10进制: 27874,UTF-32: 00006CE2,UTF-8: E6 B3 A2。

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ave

造字法

形声:从氵、皮声

English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波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 同本义 [wave]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 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仪俊伟有风致)

(4) 涌流的水;流水 [flowing water]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波路(水路;航路);波流(水流;支流);波神(水神)

(6) 风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sudden turn of events]。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轩然大波

(7) 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look]

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8) 又如:眼波(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眼睛);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波俏(俏丽)

词性变化

波的拼音:   

〈词性:动〉

(1) 激荡,起水波 [wave;ripple]

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又如:波腾(波浪涌起的样子。多比喻众议激烈);波靡(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波荡

(3) 波及,推而及之。扩散 [spread]。又如:波及无辜(牵连到无罪的人);波累(连累;牵累);波害(扩散其害);波扰(波动烦扰)

(4) 奔;逃跑 [run]

各自波逃,信脚而走。——敦煌本《张义潮变文》

(5) 又如:波波(劳苦奔波的样子);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样子);波逃(逃跑)

常用词组

波长、波荡、波导、波动、波段、波峰、波幅、波谷、波痕、波及、波谲云诡、波澜、波澜老成、波澜壮阔、波浪、波累、波罗蜜、波罗蜜、波俏、波色、波斯、波斯菊、波斯猫、波斯湾、波涛、波纹、波折

  拼音  dàng   注音  ㄉㄤˋ   繁体  盪、蕩  
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AINR  仓颉  TENH  郑码  EVYO  四角  44127  结构  上下电码  5616  区位  2120  统一码  8361  笔顺  一丨丨丶丶一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荡(蕩)的拼音:dàng(ㄉㄤˋ)  

⒈ 清除,弄光:荡平。扫荡。荡除。倾家荡产。

⒉ 洗涤:洗荡。涤荡。荡口(漱口)。

⒊ 摇动:摇荡。荡漾。荡桨。

⒋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荡逸。放荡。浪荡。荡子。荡妇。狂荡。荡检逾闲。

⒌ 四处走动:游荡。逛荡。

⒍ 广大平坦的样子:浩荡。

⒎ 浅水湖:芦花荡。

统一码

荡字UNICODE编码U+8361,10进制: 33633,UTF-32: 00008361,UTF-8: E8 8D A1。

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蕩盪蘯

汉英互译

clear away、loaf、sway、swing

造字法

形声:从艹、汤声

English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荡的拼音:

dàng  

〈词性:动〉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wash;wash away]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move;swing;sway]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clear away]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ruin;damage]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entice;seduce;lure]。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forgive]。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collide;bump;rush ahead]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词性变化

荡的拼音:

dàng  

〈词性:形〉

(1) 放纵,放荡 [licentious in conduct;loose in morals]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plain]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vast]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荡的拼音:

dàng  

〈词性:名〉

(1) 浅水湖 [shallow lake]。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marsh]。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常用词组

荡涤、荡妇、荡气回肠、荡然无存、荡漾

  拼音  yàng   注音  一ㄤ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UGI  仓颉  ETGE  郑码  VUSK  四角  38192  结构  左右电码  3363  区位  4990  统一码  6F3E  笔顺  丶丶一丶ノ一一丨一丶フ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漾的拼音:yàng(一ㄤˋ)  

⒈ 水面动荡:荡漾。

⒉ 液体溢出来:漾奶。

⒊ 〔漾濞(  )〕a.水名,在中国云南省,澜沧江支流;b.地名,在中国云南省。

⒋ 方言,小的湖泊。

统一码

漾字UNICODE编码U+6F3E,10进制: 28478,UTF-32: 00006F3E,UTF-8: E6 BC BE。

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漾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overflow、rippl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overflow; swirl, ripple; to be tosssed by wav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漾的拼音: Yàng  

〈词性:名〉

(1) 古水名。漾水 [Yang River]

(2) 汉水上流,源出陕西省宁羌县北潘冢山

(3) 即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汉水

漾,漾水。出 陇西相氐道,东至 武都为 汉。——《说文》

词性变化

漾的拼音: yàng  

〈词性:动〉

(1) 水动荡。水面上起波纹;有细浪起伏 [ripple]

涟漪繁波漾。——谢惠连《泛南湖至石帆》

(2) 又如:漾驰(水流平缓)

(3) 因充满或盛满而溢出 [overflow;brim over]。如:碗里的汤快漾出来了

(4) 泛,荡 [oar]。如:漾舟(泛舟);漾楫(摇桨。借指泛舟)

(5) 飘动;晃动 [wave]。如:漾泊(犹漂泊)

(6) 抛掷;丢弃 [throw]

把一大块石头漾在奉符县河里。——《喻世明言》

(7) 又如:漾开(抛开;离开);漾砖(投掷砖块)

漾的拼音: yàng  

〈词性:形〉

(1) 水流长 [(of river) long]

川既漾而济深。——汉· 王粲《登楼赋》

(2) 又如:漾漭(漫溢广远的样子)

(3) 水起伏摇动的样子 [ripple]。如:漾驰(水流平缓)

常用词组

漾奶、漾漾

碧波荡漾: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