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敝绨恶粟的意思

è

敝绨恶粟



拼音bì tí è sù

注音ㄅ一ˋ ㄊ一ˊ ㄜˋ ㄙㄨˋ

解释指衣食粗劣。

出处宋 王安石《祭范颖州文》:“翼翼公子,敝绨恶粟。”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艰苦生活。

感情敝绨恶粟是中性词。

繁体敝綈惡粟

近义敝衣粝食

反义锦衣玉食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ㄅ一ˋ   
简体部首  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攴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UMIT  五笔98  ITY  仓颉  FBOK  郑码  KVLM  四角  98240  结构  左右电码  2411  区位  1754  统一码  655D  笔顺  丶ノ丨フ丨ノ丶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敝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破旧,坏:敝旧。敝俗。敝衣。敝屣。敝帚自珍。

⒉ 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敝人(我)。敝姓。敝处。敝校。敝国。

统一码

敝字UNICODE编码U+655D,10进制: 25949,UTF-32: 0000655D,UTF-8: E6 95 9D。

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敝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弊㡀

汉英互译

my、this、shabby、ragged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reak, destroy; broken, tatter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敝的拼音:   

〈词性:形〉

(1) 同本义 [worn-out;old and shabby]

敝,一曰败衣。——《说文》

苟有衣必见其敝。——《礼记·缁衣》。郑训败衣。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孙子·谋攻》

侯生摄敝衣冠。——《史记·魏公子列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敝鼓丧豚(击破鼓,宰杀猪以求神治病。指徒费而无益);敝帷不弃(不轻易丢弃破旧的帷幕);敝衣(破旧衣服)

(3) 疲惫,困乏,衰败 [tired]

还师以敝楚。——《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

土敝则草木不长。——《史记·乐书》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吏民凋敝。——《汉书·张敞传》

(4) 又如:敝卒(疲惫的士卒);敝敝(疲困的样子)

(5) 败坏;衰败 [decayed;corrupt]。如:经久不敝;敝肠(坏心肠,恶性情);敝人(德行浅薄的人)

(6) 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称 [my]。如:敝处(本处。敝,破旧;谦称);敝房(谦词。敝室。对人说自己妻子);敝国(自己的国家)

词性变化

敝的拼音:   

〈词性:动〉

(1) 失败 [defeat]

敝于韩。——《左传·僖公二年》。注:“败也。”

(2) 弃 [cast away]

冠而敝之。——《礼记·郊特牲礼》。释文:“弃也。”

(3) 损害[harm;hurt]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僖公三十年》

盖供过求,时价劣经价,则供者必受敝,受敝则迁。——清·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

常用词组

敝俗、敝屣、敝邑、敝帚自珍

  拼音  tí tì   注音  ㄊ一ˊ ㄊ一ˋ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XUXT  仓颉  VMCNH  郑码  ZUYZ  四角  28127  结构  左右电码  4835  区位  7116  统一码  7EE8  笔顺  フフ一丶ノフ一フ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绨(綈)的拼音:tí(ㄊ一ˊ)  

⒈ 光滑厚实的丝织品:绨袍。

其他字义

绨(綈)的拼音:tì(ㄊ一ˋ)  

⒈ 比绸子厚实而粗糙的纺织品,用丝做经,用棉线做纬:线绨。

统一码

绨字UNICODE编码U+7EE8,10进制: 32488,UTF-32: 00007EE8,UTF-8: E7 BB A8。

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绨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纟、弟声

English

coarse pongee, kind of heavy sil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绨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弟声。本义:古代一种粗厚光滑的丝织品) 同本义 [heavy silk;thick silk fabrics]

绨,厚缯也。——《说文》

鲁梁之民俗为绨。——《管子·轻重丁》

取绨袍赐之。——《史记·范雎蔡泽传》

赤绨绿缯。——《汉书·匈奴传》

衣绨履革。——《汉书·贡禹传》

身衣弋绨、绨锦。——《汉书·文帝纪赞》

(2) 又如:绨几(铺上绨锦的几案);绨衣(粗厚的绘衣);绨阜(黑色粗厚的绘衣);绨纨(厚薄丝织物的统称);绨袠(亦作“绨帙”。缯制的书卷封套。因亦作书卷的代称);绨缯(粗厚的丝织品)

(3) 另见   

基本词义

绨的拼音:

  

〈词性:名〉

(1) 丝织物类名 [a silk and cotton fabric]。一般用化学纤维卡丝作经,棉纱作纬。采用平纹组织。质地较绸厚实,表面较绸粗糙。多经染色,作服装或被面用

(2) 另见   

  拼音  è wù ě wū   
注音  ㄜˋ ㄨˋ ㄜˇ ㄨ   繁体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GOGN  五笔98  GONU  仓颉  MCP  郑码  AKWZ  四角  10331  结构  上下电码  1921  区位  2281  统一码  6076  笔顺  一丨丨丶ノ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恶的拼音:è(ㄜˋ)  

⒈ 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

⒉ 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

⒊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恶贯满盈。

其他字义

恶的拼音:wù(ㄨˋ)  

⒈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可恶。厌恶。好(hào  )恶。

其他字义

恶(噁)的拼音:ě(ㄜˇ)  

⒈ 〔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⒉ (噁)

其他字义

恶的拼音:wū(ㄨ)  

⒈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⒉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

统一码

恶字UNICODE编码U+6076,10进制: 24694,UTF-32: 00006076,UTF-8: E6 81 B6。

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噁惡悪僫

汉英互译

badness、evil、ferocity、vice

相关字词

好、美、爱、善

造字法

形声:从心、亚声

English

evil, wicked, bad, fo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恶的拼音:

(1) 惡、噁 ě  

(2) 另见 è;wū;wù  

常用词组

恶心、恶心

基本词义

恶的拼音:

è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 同本义 [fault]

恶,过也。——《说文》

恶上安西。——《颜氏家训》

吾以志前恶。——《左传·定公五年》

君子之遏恶扬善。——《易·象传》

(3) 又如:恶恶从短(对于人的过失,不十分苛责,适可而止)

(4) 泛指一般罪恶 [evil]

恶积祸盈。——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恶逆(奸恶逆乱。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恶障(佛语。指杀生、偷盗等妨碍修行的罪恶);恶头儿(罪名);恶心钱儿(干坏事得来的钱财);恶孽(罪恶;弊病)

(6) 恶人;坏人 [evil person;villain]

元恶不待教而诛。——《荀子·王制》

(7) 又如:恶杀都来(刽子手在刑场上逞威风而发出的叫喊声。恶杀:即凶神恶煞)

(8) 为一项罪行被控告的人;犯罪的人 [culprit]。如:首恶必办,协从不问

词性变化

恶的拼音:

è  

〈词性:形〉

(1) 丑陋 [ugly]

五曰恶。——《书·洪范》。传:“丑陋也。”

人莫知其子之恶。——《礼记·大学》

恶者美之充也。——《管子·枢言》

今子美而我恶。——《韩非子·说林上》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 纣, 纣以为恶。——《战国策·赵策》

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2) 又如:恶丈夫(丑陋汉子);恶女(容貌丑陋之女)

(3) 粗劣 [coarse]。如:恶食(粗劣的食物);恶衣(粗劣的衣服);恶札(柮劣的书札。多指书法不善,字迹欠佳)

(4) 坏;不好 [bad]

廉君宣恶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恶衣恶食,陋车驽马。——《汉书·王莽传上》

岁恶不入。——贾谊《论积贮疏》

(5) 又如:恶宾(不受欢迎的客人。即恶客);恶逆(不善,不顺)

(6) 凶暴;凶猛 [fierce]。如:恶狞(凶恶狰狞);恶茶白赖(恶叉白赖。凶恶刁钻,无理取闹);恶赖富丽(无理贪求富有豪华。恶赖:无理取闹,耍无赖)

(7) 污秽;肮脏 [dirty]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乡党》

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恶路(恶露。妇女产后由阴道排出的液体);恶水(泔水);恶水缸儿(泔脚水缸)

(9) 令人难堪 [discomfiting]。如:恶戏(恶作剧);恶剧(恶作剧);恶谑(令人难堪的嘲弄)

(10) 恶毒 [venomous]。如:恶歆歆(凶狠恶毒的样子);恶支沙(恶支杀。恶狠狠地,十分凶恶的样子);恶势煞(凶恶的样子)

(11) 庸俗 [vulgar]。如:恶辞(庸俗之词);恶谈(庸俗不堪的话);恶字(不堪入目的字眼)

(12) 贫瘠 [(of land) barren]

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齐民要术·耕田》

(13) 又如:恶郡(贫瘠荒远的州郡);恶处(贫瘠的地方)

恶的拼音:

è  

〈词性:动〉

害;伤害或损害 [harm]。如:恶说(说话触犯);恶讪(得罪);恶事(做坏事);恶款(作恶犯法的条款);恶尽人(把人都得罪了)

恶的拼音:

è  

〈词性:副〉

(1) 甚;很 [very] 表示程度。如:恶烦(非常烦恼)

(2) 另见 ě;wū;wù  

常用词组

恶霸、恶报、恶病质、恶补、恶叉白赖、恶臭、恶德、恶斗、恶毒、恶恶实实、恶妇、恶感、恶贯满盈、恶鬼、恶棍、恶果、恶狠、恶狠狠、恶化、恶疾、恶迹、恶口、恶辣、恶浪、恶劣、恶骂、恶梦、恶梦、恶名,恶名儿、恶魔、恶癖、恶气、恶人、恶煞、恶少、恶舌、恶声、恶事、恶事传千里、恶誓、恶水、恶俗、恶岁、恶损、恶徒、恶习、恶相、恶行、恶性、恶性循环、恶凶凶、恶言、恶意、恶语、恶语伤人、恶语中伤、恶运、恶战、恶仗、恶作剧

基本词义

恶的拼音:

  

〈词性:代〉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 [what]

恶,安也。——《广韵》

恶识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弃父之命,恶用子矣!——《左传·桓公十六年》

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恶能无纪。——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词性变化

恶的拼音:

  

<叹>

(1) 表示惊讶 [wu]

恶,是何言也?——《孟子》

恶,是何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另见 ě;è;wù  

基本词义

恶的拼音:

  

〈词性:动〉

(1) 讨厌;憎恶 [loathe;hate]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荀子·天论》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怨恶其君。

(2) 又如:甚恶(讨厌之极;非常讨厌;反感之至);恶忌(厌恶猜忌);恶生(厌生);恶不去善(不因厌恶其人而抹杀他的优点);恶杀(厌恶杀生);恶紫夺朱(厌恶以邪代正);恶嫌(讨厌);恶惮(厌恶畏惧);恶识(冒犯;得罪);恶上(憎恶长上);这人真可恶;憎恶(憎恨;厌恶);深恶痛绝;恶恶(憎恨邪恶)

(3) 嫉妒 [be envious;be green with envy]

[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资治通鉴》

(4) 诽谤;中伤 [slander]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太子痤美而狠,合佐师畏而恶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比而恶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人有恶苏秦于 燕王者,曰:“ 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战国策》

(5) 又如:恶讪(诽谤)

(6) 忌讳 [taboo]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礼记》

词性变化

恶的拼音:

  

〈词性:形〉

(1) 羞耻,羞愧 [ashamed]

无盖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恶囊(窝囊)

(3) 另见 ě;è;wū  

常用词组

恶湿居下

  拼音    注音  ㄙㄨˋ   
部首  米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SOU  仓颉  MWFD  郑码  FJUF  四角  10904  结构  上下电码  4725  区位  4358  统一码  7C9F  笔顺  一丨フ丨丨一丶ノ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粟的拼音:sù(ㄙㄨˋ)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粟子。沧海一粟。

⒉ 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农贵粟。

⒊ 姓。

统一码

粟字UNICODE编码U+7C9F,10进制: 31903,UTF-32: 00007C9F,UTF-8: E7 B2 9F。

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粟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illet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unhusked millet; gra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粟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象草木果实下垂的样子。后隶变为“西”。本义:粟子,谷子)

(2) 同本义 [foxtail millet;millet]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种粗糙、抗旱、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 Setaria italica ),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可作谷物、干草和饲料

粟,嘉谷实也。——《说文》

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旧唐书·食货志下》

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粟入(税粟的收入);粟粒(谷物的颗粒)

(4) 谷粒 [grain]。未去皮壳者为粟,已舂去糠则为米。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明史·海瑞传》

(5) 又如:粟饭(糙米饭)

(6) 粮食的统称 [grain]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 贾谊《论积贮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唐· 韩愈《杂说》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李斯《谏逐客令》

(7) 又如:粟土(宜于种植谷物的土壤);粟陈贯朽(粟红贯朽);粟红贯朽(粮有余而腐坏,钱久不用,穿钱的绳子也乱了,比喻太平盛世,钱粮丰饶)

(8) 颗粒如粟状的东西,比喻微小 [sand]。如:粟文(粟米状的花纹);粟金(粟状的小颗金粒);粟眉(用黛细点眉);粟粒(粟粒状之物);粟错(像粟那样细小的差错)

(9) 小疙瘩,因寒冷在皮肤上起的鸡皮疙瘩 [knot]。如:粟栗(悚惧时肌肤起颗粒)

(10) 俸禄 [salary]。如:粟秩(俸禄。古时以粟米支俸,故称)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