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播糠眯目的意思

kāng

播糠眯目



拼音bō kāng mǐ mù

注音ㄅㄛ ㄎㄤ ㄇ一ˇ ㄇㄨˋ

解释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

例子宋·秦观《眇倡传》:“夫意之所蔽以恶为美者多矣,何特眇倡之事哉?传曰:‘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余尝三复其言而悲之。”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用于蒙蔽别人。

感情播糠眯目是中性词。

繁体播穅瞇目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ㄅㄛ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TOL  仓颉  QHDW  郑码  DPKI  四角  52069  结构  左右电码  2330  区位  1805  统一码  64AD  笔顺  一丨一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播的拼音:bō(ㄅㄛ)  

⒈ 撒种:播种(zhóng   )。播种(zhòng   )(用撒布种子的方式种植)。播撒。夏播。春播。

⒉ 传扬,传布:广播。传播。播音。播发。播弄。播扬(①宣扬,传扬;②发动)。播放。播映。

统一码

播字UNICODE编码U+64AD,10进制: 25773,UTF-32: 000064AD,UTF-8: E6 92 AD。

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roadcast、seed、sow

造字法

形声:从扌、番声

English

sow, spread; broadcast; case away, rej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播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番声。本义:撒种)

(2) 同本义 [sow the seeds]

播,种也。——《说文》

其始播百谷。——《诗·豳风 ·七月》

播时百谷,——《书·舜典》

周弃能播殖百谷蔬。——《国语·郑语》

(3) 又如:条播;夏播;播田(种田;种植);播植(播种;种植);播谷(播种谷物)

(4) 散布开去,散布得开而远;传布 [broadcast;spread]

播于诸侯。——《左传·昭公四年》

道大名播。——柳宗元《三戒》

(5) 又如:广播;播音;播名(传扬名声)

(6) 分佈;散布 [be distributed over an area;be dispersed]

又北播为九河。——《书·禹贡》

播余香而莫闻。——张衡《思玄赋》

蒸灵液以播云。——《文选·嵇康·琴赋》

(7) 又如:播糠眯目(撒布糠屑,以迷人目。比喻外物虽小,加在自己身上,会伤害本性);播洒(洒水喷地);播馨(散布芳香)

(8) 逃亡 [become a fugitive]

身播国屯。——《后汉书·献帝纪》

成公播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流移失所。”

(9) 又如:播越(到处流亡);播奔(奔逃)

(10) 迁徙 [move]

彼凌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庾信《哀江南赋》

(11) 又如:播迁(迁徙,迁移);播徙(流亡迁移)

(12) 背弃,舍弃 [abandon]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刘向《思古》

(13) 又如:播弃(抛弃,背弃)

(14) 通“簸”。摇动;簸扬 [rock;shake;sway]

播鼗武入于汉。——《论语·微子》

鼓筴播精。——《庄子·人间世》

(15) 布设 [arrange]。如:播食(布设食物);播授(布置安插)

常用词组

播发、播放、播讲、播弄、播送、播音、播音室、播音员、播映、播种、播种机

  拼音  kāng   注音  ㄎㄤ   
部首  米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86  OYVI  五笔98  OOVI  仓颉  FDILE  郑码  UFXK  四角  90999  结构  左右电码  4749  区位  3123  统一码  7CE0  笔顺  丶ノ一丨ノ丶丶一ノフ一一丨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糠的拼音:kāng(ㄎㄤ)  

⒈ 稻、麦、谷子等的子实所脱落的壳或皮:米糠。糟糠。糠秕。糠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等的原料)。

⒉ 萝卜等因失掉水分而中心呈蜂窝状。

统一码

糠字UNICODE编码U+7CE0,10进制: 31968,UTF-32: 00007CE0,UTF-8: E7 B3 A0。

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康穅粇

汉英互译

bran、chaff、pollard

造字法

形声:从米、康声

English

chaff, bran, husks; po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糠的拼音:

穅、粇 k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2) 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chaff;bran;husks]

邻有糠槽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3) 又

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

(4) 又如:糠菜半年粮;糠覈(糠中的粗屑。形容粗糙的饭食);糠粞(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粮食);糠灯(一种照明用具。以苏子油渣杂粟糠抟在蓬梗上点燃。旧时吉林民间多用之)

(5) 小麦种子、黑麦种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层,从籽粒上分离出来,特别用于家畜饲料 [bran]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琵琶记·糟糠自厌》

常用词组

糠包、糠秕、糠油

  拼音  mī mí   注音  ㄇ一 ㄇ一ˊ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HOY  仓颉  BUFD  郑码  LUF  四角  69094  结构  左右电码  4183  区位  3548  统一码  772F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丶ノ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眯的拼音:mī(ㄇ一)  

⒈ 眼皮微微合拢:眯缝双目。笑眯了眼。

⒉ 小睡:眯一会儿。

其他字义

眯的拼音:mí(ㄇ一ˊ)  

⒈ 尘土入眼,不能睁开看东西:让沙子眯了眼睛。

统一码

眯字UNICODE编码U+772F,10进制: 30511,UTF-32: 0000772F,UTF-8: E7 9C AF。

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眫瞇

汉英互译

narrow one's eyes

造字法

形声:从目、米声

English

be blind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眯的拼音:

  

〈词性:动〉

(1) 眼皮微微合拢 [narrow one's eyes] 如:眯着眼睛笑;眯萋(眯睎,眯齐。两眼微合成缝的样子);眯缝(眼皮微合而不全闭)

(2) 〈词性:方〉∶小睡,尤指在白天打盹 [take a short nap]。如:眯一会儿;眯糊(小睡)

(3) 另见   

常用词组

眯盹儿、眯缝、眯糊

基本词义

眯的拼音:   

〈词性:动〉

(1) 通“迷”。迷乱 [bewilder]。如:眯梦(梦魇);眯语(梦话)

(2) 另见 mī;mǐ  

基本词义

眯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目,米声。(   )本义:灰沙等物入眼) 同本义 [(of dust,etc.)get into one's eye]

眯,草入目中也。——《说文》

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庄子·天运》

故若眯而抚,若跌而据。——《淮南子·缪称》。注:“眯,芥入目也。”

蒙尘而眯。——《淮南子·说林》

(2) 又如:砂子眯眼了;眯膜(目不明)

(3) 另见 mī;mí  

常用词组

眯紧

  拼音    注音  ㄇㄨˋ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HHHH  仓颉  BU  郑码  LA  四角  60101  结构  单一电码  4158  区位  3631  统一码  76EE  笔顺  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目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⒉ 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⒊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  )(亦指箭靶的中心)。

⒋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目。纲举目张。

⒌ 名称:数目。巧立名目。

⒍ 标题:目录。

⒎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⒏ 孔眼:网目。

⒐ 指为首的人:头目。

统一码

目字UNICODE编码U+76EE,10进制: 30446,UTF-32: 000076EE,UTF-8: E7 9B AE。

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目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ye、item、ord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ye; look, see; division, topic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目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eye]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 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目耗(眼睛昏花);目指(用眼睛示意指点);目眦(眼眶);目珠(眼球);目睛(眼珠);目精(眼珠;眼睛)

(4) 目光;眼力 [eye-sight]

四海注目。——《晋书·孙惠传》

(5) 又如:目捷(目光敏捷);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目色(视力);目使颔令(用眼色和下颔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注(目光注视);目波(水波似的目光、谓目光流盼如水波);目逆(以目光相迎);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6) 孔眼 [mesh]

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

(7) 又如:纲举目张;一个60目的筛

(8) 条目;要目 [item]。如:目次(书刊上的目录。表示内容的篇目次序)

(9) 目录 [catalogue]。如:参考书目;故事节目

(10) 首领;头目 [chieftan]

夷目嘉符。——《广东军务记》

(11) 又如:目把(指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小首领)

(12) 分类学上位于科之上、纲之下的类别 [order]。如:松柏目

(13) 名目,数目;行列 [name of a thing;number;row]

不在使者之目。——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词性变化

目的拼音:   

〈词性:动〉

(1) 观看,注视 [look;regard]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目过(过目;细看);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目及(看到);目染(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目笑(目视而窃笑);目礼(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目识(看后即记住);目属(瞩目;注视);目艳(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目为(看作)

(3) 递眼色,使眼 [give a hint with the eyes]

酒阑,吕布因目留 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禁(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目语额瞬(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

(5) 看待 [treat with;regard as]

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常用词组

目标、目不见睫、目不交睫、目不忍见、目不忍视、目不识丁、目不暇接、目不转睛、目测、目测、目成、目怆有天、目瞪口呆、目的、目睹、目光、目光短浅、目击、目击者、目今、目镜、目空四海、目空一切、目力、目录、目迷五色、目前、目送、目挑心招、目无全牛、目无组织、目下、目眩、目语、目睁口呆、目中无人、目眦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