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布德施恩的意思

shīēn

布德施恩



拼音bù dé shī ēn

注音ㄅㄨˋ ㄉㄜˊ ㄕ ㄣ

解释布:给予;施:施舍。给人们以道德和恩惠。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则为你积功累行阴功厚,布德施恩神天佑。”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为人。

感情布德施恩是中性词。

繁体布惪施恩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ㄅㄨˋ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DMHJ  仓颉  KLB  郑码  GDLI  四角  4022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580  区位  1828  统一码  5E03  笔顺  一ノ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布的拼音:bù(ㄅㄨˋ)  

⒈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布匹。布帛。布衣。

⒉ 古代的一种钱币。

⒊ 宣告,对众陈述: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⒋ 分散到各处:散布。遍布。星罗棋布。

⒌ 流传,散播:布道。布施。

⒍ 做出安排:布置。布景。布局。

⒎ 姓。

统一码

布字UNICODE编码U+5E03,10进制: 24067,UTF-32: 00005E03,UTF-8: E5 B8 83。

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佈㱛

汉英互译

cloth、fabric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cotton cloth, textiles, lin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布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hemp cloth]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3)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4)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cloth]

足缠白布。——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索(布制的绳);布衣交(贫贱之交);布裙荆钗(指民家的女子);布头笺(用碎片制成而品质优良的笺纸);布掸子(用布条札成的掸帚)

(6) 古代钱币 [coin]

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礼·天官·外府》

(7) 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

词性变化

布的拼音:

  

〈词性:动〉

(1) 铺开 [be fully underway;spread]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

禹鲧是始布土。——《山海经·海内经》

敢私布之。——《左传·昭公十六年》

布币行礼。——《国语·鲁语上》

(2) 引申为散开,分布 [disperse;scatter;be distributed over an area]

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国志·吴主权传》

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布陈(敷布陈设);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迹散布,而不相重叠);布锦(铺展锦绣)

(4) 布列 [distribute and display]

千人者布列江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布阵(布列阵势);布兵(布戎。布甲。布列军队);布伍(部署军队)

(6) 布施;施行 [carry out]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7) 又如:布德(广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

(8) 公布,颁布 [promulgate]

法者,…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挥史的总称);布露(公布,向众人布告披露);布谕(布告晓喻);布教(颁布教令)

(10) 伸开 [stretch]。如:布指(伸开手指);布展(伸展;扩展)

(11) 传布 [disseminate]

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未布。——《汉书·叙传》

(12) 又如:布旨(传布旨意);布种(撒籽栽种);布怨(播怨,结怨)

(13) 陈述 [state]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与陈伯之书》

(14) 又如:布达(陈述表达);布述(书信用语。陈述)

(15) 布置,安排 [arrange]。如:布席(铺设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摆(安排)

常用词组

布帛、布帛菽粟、布菜、布达拉宫、布达佩斯、布道、布丁、布防、布告、布谷、布褐、布景、布局、布拉柴维尔、布拉格、布拉吉、布囊其口、布雷、布鲁塞尔、布匹、布琼布拉、布哨、布设、布施、布头,布头儿、布线、布洋娃娃、布衣、布衣韦带、布衣之交、布宜诺斯艾利斯、布阵、布置、布子

  拼音    注音  ㄉㄜˊ   
部首  彳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TFLN  仓颉  HOJWP  郑码  OIAW  四角  24231  结构  左右电码  1795  区位  2134  统一码  5FB7  笔顺  ノノ丨一丨丨フ丨丨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德的拼音:dé(ㄉㄜˊ)  

⒈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⒉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⒊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⒋ 姓。

统一码

德字UNICODE编码U+5FB7,10进制: 24503,UTF-32: 00005FB7,UTF-8: E5 BE B7。

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㥀㥁徳恴悳惪

汉英互译

heart、mind、morals、virtu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ethics, morality, virtu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德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彳( chì  ),惪(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 同本义 [ascend]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3) 感激 [be grateful]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4) 通“得”。取得,获得 [get]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词性变化

德的拼音:   

〈词性:名〉

(1) 道德,品行 [virtue;moral character;integrity]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2)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3) 恩惠;恩德 [kindness;favor]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5) 仁爱;善行 [kindheartedness]。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6) 心意 [heart;mind]。如:同心同德

(7) 福 [happy]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常用词组

德才兼备、德操、德高望重、德高望尊、德化、德色、德馨、德行、德行、德性、德祐、德语、德育、德泽、德政

  拼音  shī   注音    
部首  方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YTBN  仓颉  YSOPD  郑码  SYMY  四角  08212  结构  左右电码  2457  区位  4209  统一码  65BD  笔顺  丶一フノノ一フ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施的拼音:shī(ㄕ)  

⒈ 实行:施工。施政。设施。施展。施教(jiào   )。施为(wéi  )。施威。实施。措施(办法)。发号施令。

⒉ 用上,加工:施肥。施粉。

⒊ 给予:施礼。施诊。施恩。

⒋ 姓。

统一码

施字UNICODE编码U+65BD,10进制: 26045,UTF-32: 000065BD,UTF-8: E6 96 BD。

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pply、bestow、carry out、execute、grant、use

造字法

形声:从方、人也声

English

grant, bestow; give; act; 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施的拼音: shī  

〈词性:动〉

(1) (形声。从( yǎn  ),也声。本指旗帜)

(2) 旗飘动 [wave]

旖施,柔顺摇曳之貌。——《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

施,旗貌。——《说文》

旖旎(施)从风。——《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

(3) 假借为“吔”。给,给予。引申为施舍 [give]

施,予也。——《广雅》

德施普也。——《易·乾》。释文:“与也。”

施其功事。——《周礼·内宰》。注:“赋也。”

齐侯好示务施。——《国语·晋语》。注:“惠也。”

旅有施舍。——《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施舍不倦。——《左传·昭公十九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图。——《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施予(给,给别人恩惠、财物);施生(施惠于人,给人生路);施人(施恩于人);施香(施舍香火钱);施食(施舍食物);施报(有所施与,则有所报答);施赈(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施遣(施舍赠送);施泽(给予恩惠);乐善好施

(5) 设置;安放 [set up]

施于中林。——《诗·周南·兔罝》

施三川而归。——《史记·韩世家》。正义:“施犹设也。”

秦政不施。——《汉书·蒯通传》。 师古曰:“施,设也,立也。”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6) 又如:施髟(安上假发);施灵(设置灵堂);施关(设立关卡);施置(处置;安排)

(7) 施行;实行;推行 [put into force]

施于有政。——《论语·为政》。包注:“行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上》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8) 又如:施为(施展;作为);施巧(施展巧技);施令,施命(施行政令);施张(施行);施呈(施展);施敬(施行庄敬之教)

(9) 散布;铺陈 [spread]

云行雨施。——《周易·乾卦》

阴谢阳施。——潘岳《闻居赋》。注:“布也。”

(10) 又如:施布(散布;传布);施散(布施散发);施属(散布连缀)

(11) 加;施加 [apply]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苟人事不施于其间,则莽莽榛榛。——[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红楼梦》

(12) 又如:施肥;施朱(涂以红色);施粉(涂粉);施检(加印密封)

(13) 判罪 [convict]

施生戮死。——《左传·昭公十四年》。注:“行罪也。”

(14) 又如:施行(处决,执行死刑;处置,发落)

(15) 陈尸示众 [display corpse]

及文公入, 秦人杀 冀芮而施之。——《国语·晋语》

君子不施其亲。——《论语》

为大戮施之。——《国语·晋语》

(16) 用;运用 [use]

施则行。——《礼记·礼器》。疏:“用也。”

爪牙之士施。——《荀子·臣道》。注:“谓展其材也。”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靡计不施,迄无济。——《聊斋志异·促织》

词性变化

施的拼音: shī  

〈词性:名〉

(1) 恩惠,仁慈 [kindness]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2) 又如:报施(报恩)

(3) 旄羽珥,旗竿头上缀饰物 [flag ornament]

楼烦以星施。——《逸周书》

(4) 姓。施琅 Shī Láng   [Shi Lang] (1621—1696) 中国清朝时将领,福建晋江人。字尊侯,号琢公。初为郑芝龙部将,降清后任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攻灭台湾的郑氏政权。他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为清政府所采纳。封靖海侯

常用词组

施不望报、施恩、施法、施放、施肥、施工、施惠、施加、施教、施救、施乐、施礼、施谋用智、施舍、施设、施施、施事、施威、施为、施洗、施行、施用、施与、施斋、施展、施诊、施政、施主、施助

  拼音  ēn   注音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LDNU  仓颉  WKP  郑码  JDWZ  四角  60330  结构  上下电码  1869  区位  2287  统一码  6069  笔顺  丨フ一ノ丶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恩的拼音:ēn(ㄣ)  

⒈ 好处,深厚的情谊:恩爱。恩赐。恩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恩德。恩典。恩惠。恩仇。感恩。开恩。

统一码

恩字UNICODE编码U+6069,10进制: 24681,UTF-32: 00006069,UTF-8: E6 81 A9。

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vour、grace、kindness

相关字词

仇、怨

造字法

形声:从心、因声

English

kindness, mercy, char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恩的拼音: ēn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2) 同本义 [美favor;benevolence]

恩,惠也。——《说文》

恩者,仁也。——《礼记·丧服四制》

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韩非子·用人》

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

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

(4) 又如:忘恩;报恩;恩润(恩惠德泽);恩义(恩情与道义);恩分(恩惠情分);恩惠教化。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恩田(佛家田。三福之一。指父母)

(5) 情谊 [friendship]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三国演义》

词性变化

恩的拼音: ēn  

〈词性:形〉

(1) 恩爱,亲爱 [love,expecially that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benevolence]

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韩非子·六反》

(2) 又如:恩客(妓女对特别亲爱的客人的称呼);恩意(恩爱的心意);恩狎(宠爱亲热);恩慈(宠爱慈惠)

恩的拼音: ēn  

〈词性:动〉

(1) 恩赐,加恩 [bestow (favors,charity,etc.)]

傅太后恩 赵太后。——《汉书·外戚传》

彼不我恩(加恩,优待)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恩赍(恩赐的财物);恩台(老百姓对地方官的尊称);恩相(对长官的尊称);恩家(奴仆尊称主人);恩主(对施恩于己者的敬称)

(3) 感恩;感谢 [feel grateful;be thankful]。如:恩抚(谓抚育之恩);恩环(衔环以报恩);恩女(父女);恩养钱(亦称“恩养礼钱”。出卖儿女时买方所付钱财的婉称,也指对曾收养自己儿女的人的报酬)

(4) 爱 [love]。如:恩旧(世代友好相交的亲友)

常用词组

恩爱、恩宠、恩仇、恩赐、恩德、恩典、恩格斯、恩公、恩惠、恩将仇报、恩情、恩人、恩师、恩同再造、恩义、恩荫、恩遇、恩怨、恩泽、恩重如山、恩准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