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补苴罅漏的意思

xiàlòu

补苴罅漏



拼音bǔ jū xià lòu

注音ㄅㄨˇ ㄐㄨ ㄒ一ㄚˋ ㄌㄡˋ

解释补苴:补缀;弥缝;罅:孔隙。修补好裂缝和漏洞。原指弥补儒家学说的缺欠和不足。后泛指弥补文章、理论中的缺陷和漏洞。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例子补苴罅漏,经纬万端。来日之难,培于往昔。(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七回)

正音“罅”,不能读作“lǔ”。

辨形“苴”,不能写作“苜”。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感情补苴罅漏是褒义词。

繁体補苴罅漏

近义补偏救弊、刊谬补缺

英语compensate for the deficienc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ㄅㄨˇ   繁体    
部首  衤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PUHY  仓颉  LY  郑码  WTID  四角  33200  结构  左右电码  5943  区位  1825  统一码  8865  笔顺  丶フ丨ノ丶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补(補)的拼音:bǔ(ㄅㄨˇ)  

⒈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⒉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⒊ 益处: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统一码

补字UNICODE编码U+8865,10进制: 34917,UTF-32: 00008865,UTF-8: E8 A1 A5。

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補䋠

汉英互译

fill、mend、patch、repair

相关字词

挖、剜

造字法

形声:从衤、卜声

English

mend, patch, fix, repair, resto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补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 同本义 [mend;patch]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 白居易《村居卧病》

(3)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4)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repair]

牵萝补茅屋。——唐· 杜甫《佳人》

(5)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6) 补充 [add;fill;replenish]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7)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

(8) 弥补 [fill;make up for]

维仲山甫补之。——《诗·大雅·烝民》

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稀豁之处,锄而补之。——《齐民要术·种谷》

(9) 又如:补刖(弥补被刖的脚跟。比喻矫正缺失,使归真返朴);补拙(弥补愚钝);补苴(弥补缺漏)

(10) 济助 [help]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11) 又如:补益(裨补助益);补报(增补);补裨(增益补阙)

(12) 补养;滋补 [nourish; take a tonic]

静然可以补病。——《庄子·外物》

(13) 又如:补理(滋补调理);补导(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14) 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fill a vacancy]。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词性变化

补的拼音:

  

〈词性:名〉

(1) 补子 [ceremonial robe]。如:补服;补褂朝珠(补褂清朝官员的正式朝服,青色外褂;上绣方形图案,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朝珠,每圈108 颗,文官五品以上才准用)

(2) 补品,促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tonic]。如:大补

(3) 春秋时地名 [an ancient place]。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常用词组

补白、补报、补差、补偿、补充、补丁、补发、补过、补集、补给、补记、补济、补加、补假、补角、补救、补苴罅漏、补考、补课、补苗、补偏救弊、补票、补品、补阙拾遗、补缺、补肾、补述、补税、补台、补天济世、补天浴日、补贴、补习、补习学校、补休、补选、补血、补牙、补养、补益、补药、补语、补正、补种、补助、补助、补缀、补缀乾坤、补足

  拼音  jū chá   注音  ㄐㄨ ㄔㄚˊ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AEGF  仓颉  TBM  郑码  ELC  四角  44102  结构  上下电码  5392  区位  6058  统一码  82F4  笔顺  一丨丨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苴的拼音:jū(ㄐㄨ)  

⒈ 大麻的雌株,开花后能结果实。

⒉ 鞋里垫的草。

其他字义

苴的拼音:chá(ㄔㄚˊ)  

⒈ 浮草,枯草:“如彼栖苴”。

统一码

苴字UNICODE编码U+82F4,10进制: 33524,UTF-32: 000082F4,UTF-8: E8 8B B4。

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苴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English

sackcloth; female hemp pl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苴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且声。本义:鞋底的草垫,用以垫鞋底)

(2) 同本义 [pad in shoe]

冠虽敝不以苴履。——《汉书》

(3) 青麻的子实 [seed of hemp]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幽风·七月》

(4) 结子的麻,或粗黄麻布 [gunny]。如:苴布(用麻制的粗布);苴服(粗布做的衣服);苴枲(苴,雌麻;枲,雄麻。此指用麻布所制的丧服)

(5) 粗劣;粗恶 [coarse]。如:苴服(粗劣的衣服)

常用词组

苴麻

基本词义

苴的拼音:   

通“葅”[straw]。如:苴稭(古代祭祀时用作陈列祭品的草席)

  拼音  xià   注音  ㄒ一ㄚˋ   
部首  缶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86  RMHH  五笔98  TFBF  仓颉  OUYPD  郑码  MAMU  四角  81749  结构  左右电码  4978  区位  8333  统一码  7F45  笔顺  ノ一一丨フ丨丨一フノ一フノ丶ノ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罅的拼音:xià(ㄒ一ㄚˋ)  

⒈ 缝隙,裂缝:云罅。石罅。罅缝。罅隙。罅漏(缝隙,喻事情的漏洞)。

统一码

罅字UNICODE编码U+7F45,10进制: 32581,UTF-32: 00007F45,UTF-8: E7 BD 85。

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罅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鏬鎼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crack, fissure, spl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罅的拼音: xià  

〈词性:动〉

(1) (形声。从缶( fǒu  ),虖(   )声。缶,瓦器。本义:裂,开裂) 同本义 [chink;crack]

罅,裂也。——《说文》。朱骏声曰:“烧缶善裂,即考工旊人所谓薜也。”

刘注:“栗皮拆罅而发也。”

当中还罅着几寸宽一个空当儿。——《老残游记》

如合掌,中罅。——《徐霞客游记》

(2) 又如:罅裂(开裂);罅发(爆裂;开裂)

词性变化

罅的拼音: xià  

〈词性:名〉

(1) 裂缝;缝隙 [crack]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 苏轼《石钟山记》

多松,生石罅,皆平顶。——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罅穴(缝隙和漏洞);罅洞(缝隙和漏洞);罅隙;罅缝

(3) 漏洞 [loopholes]

姑且修弊补罅,休劳息困,以与久疲之民相安。——王守仁《处置平复地方以图久安疏》

(4) 又如:罅缺(缺漏)

常用词组

罅漏、罅隙

  拼音  lòu   注音  ㄌㄡ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NFY  仓颉  ESMB  郑码  VXFV  四角  37127  结构  左右电码  3345  区位  3409  统一码  6F0F  笔顺  丶丶一フ一ノ一丨フ丨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漏的拼音:lòu(ㄌㄡˋ)  

⒈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渗漏。漏泄(①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②泄露)。漏电(跑电)。

⒉ 泄露: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透漏。

⒊ 脱逃或无意放过:疏漏。遗漏。挂一漏万。漏网之鱼。

⒋ 〔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漏”(亦称“铜壶刻漏”),“漏尽更深”。

⒌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漏(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漏。

统一码

漏字UNICODE编码U+6F0F,10进制: 28431,UTF-32: 00006F0F,UTF-8: E6 BC 8F。

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eak、seep、spillage、leave out、water clock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leak, drip; funnel; hour gla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漏的拼音: lòu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屚( lòu  )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2) 同本义 [water clock]

漏尽钟鸣,箭驰风追。——《马稚暨妻张氏墓志》

漏,以铜受水,刻节。——《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

(3) 又如:漏下(漏刻的水面已经下落);漏永更长(比喻深夜);漏尽钟鸣(黎明时分);漏夜(深夜);漏板(古代报更用的铜板);漏刻(古计时器)

(4) 孔隙,孔穴;漏洞 [leak]

禹耳参漏。——《淮南子·修务》

(5) 又如:漏目(漏洞);漏眼(漏洞,毛病);漏窗(具有各种漏空图案的窗孔);漏风掌(漏风的巴掌。五指分开的巴掌)

(6) 破绽 [hole]。如:漏子

(7) 时刻,时间 [time]

二岁余,贤传漏在殿下。——《汉书·佞幸传·董贤》。注:“传漏,奏时刻。”

(8) 病名。流脓、流血不能收口的病 [pus]。如:痔漏;崩漏

(9) 通“蝼”。臭味 [mole cricket's smell]

马黑脊而般臂,漏。——《礼记·内则》

词性变化

漏的拼音: lòu  

〈词性:动〉

(1) 房顶漏雨 [leak;let out]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漏天(如天泻漏);漏屋(漏雨的房屋)

(3) 泄露;泄密 [let out;divulge a secret]

今为人主而漏其群臣之语。——《韩非子》

(4) 又如:漏师(泄漏军中的机密大事);漏语(泄漏机密);漏露(泄露);漏信(走漏消息)

(5) 遗漏;疏忽 [leave out by mistake]

号为罔漏吞舟之鱼。——班固《汉书》

(6) 又如:漏刃(从刀下漏过);漏名(谓在贺新天子即位的册牒上的漏署姓名);漏略(遗漏疏忽);漏逸(遗漏阙失);漏迹(遗漏的痕迹);漏夺(漏脱)

(7) 逃脱;逃避 [escape]。如:漏网

(8) 诱骗;引诱 [inreigle;trap;lure]

因此特说些风话,漏你下手。——《水浒传》

(9) 遮,藏 [hide from;cover]

当初也无定无媒证,做的来藏头漏影。——元·佚名《鸳鸯被》

漏的拼音: lòu  

〈词性:形〉

(1) 简陋 [simple and crude]。如:漏屋(简陋的房屋);漏败(简陋破败)。漏星堂(比喻破屋)

(2) 通“陋”。狭小 [narrow]

虽隐於穷阎漏屋。——《荀子·儒效》

常用词组

漏疮、漏电、漏洞、漏洞百出、漏兜、漏斗、漏风、漏缝、漏鼓移则番代、漏光、漏壶、漏孔、漏气、漏勺、漏失、漏水、漏网、漏隙、漏泄、漏夜、漏液、漏卮、漏子、漏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