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左右袒的意思

zuǒyòutǎn

不左右袒



拼音bù zuǒ yòu tǎn

注音ㄅㄨˋ ㄗㄨㄛˇ 一ㄡˋ ㄊㄢˇ

解释左右袒:露出左右臂。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二成又懦,不敢为左右袒。”

例子为人要公正,不左右袒

用法作谓语;用于为人。

感情不左右袒是中性词。

繁体不左右襢

近义不偏不倚

反义偏私护短

英语don't take sides with(be not partial to)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bù fǒu   注音  ㄅㄨˋ ㄈㄡˇ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GII  五笔98  DHI  仓颉  MF  郑码  GI  四角  10900  结构  单一电码  0008  区位  1827  统一码  4E0D  笔顺  一ノ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不的拼音:bù(ㄅㄨˋ)  

⒈ 副词。

⒉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⒊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的拼音:fǒu(ㄈㄡˇ)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统一码

不字UNICODE编码U+4E0D,10进制: 19981,UTF-32: 00004E0D,UTF-8: E4 B8 8D。

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否柎

汉英互译

no、not

相关字词

没有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不的拼音:   

〈词性: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  )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not,no]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neither…nor]。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without]。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without]。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no matter(what)]。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no need to]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cannot do as expected]。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no]。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whether]。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词性:古〉

同“否”(fǒu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变化

不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不的拼音:   

〈词性:形〉

(1) 通“丕”(  )。大 [big;great]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  );“不是”(bú shì  )。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常用词组

不碍、不安、不安分、不白之冤、不搬陪、不卑不亢、不备、不悖、不比、不必、不避、不变、不便、不辨菽麦、不…不…、不才、不才、不测、不曾、不差、不差毫发、不差累黍、不臣、不成、不成、不成话、不成器、不成人、不成体统、不逞、不逞之徒、不吃、不痴不聋、不齿、不耻、不耻下问、不啻、不出所料、不辞、不辞而别、不辞劳苦、不错、不打不相识、不打价儿、不打紧、不打自招、不大、不大、不大对头、不殆、不待、不单、不丹、不但、不当、不当紧、不当事、不倒翁、不到、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不道、不得、不得不、不得而知、不得开交、不得了、不得了、不得人心、不得要领、不得已、不得志、不登大雅之堂、不等、不等号、不等式、不点儿、不丁点儿、不定、不定方程、不动产、不动声色、不冻港、不独、不端、不断、不对、不对茬儿、不对劲、不对头、不二、不二法门、不二价、不乏、不乏其人、不法、不法之徒、不凡、不方便、不防、不妨、不费吹灰之力、不分彼此、不分青红皂白、不服、不服、不服气、不服水土、不该、不干不净、不甘、不甘寂寞、不甘心、不尴不尬、不赶趟、不敢、不敢当、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恭、不攻自破、不公、不共戴天、不苟言笑、不够、不够、不顾而唾、不关痛痒、不管、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光、不规矩、不轨、不过、不过意、不寒而栗、不含糊、不好不坏、不好看、不好惹、不好意思、不合时宜、不和、不哼不哈、不怀好意、不欢而散、不慌不忙、不遑、不惑、不及、不及格、不及时、不即不离、不计、不计、不计其数、不济、不济事、不假思索、不检点、不减、不见、不见得、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经传、不见舆薪、不介入、不介意、不结盟国家、不结盟运动、不价、不禁、不仅、不仅…而且、不尽、不尽然、不近人情、不经意、不经之谈、不景气、不胫而走、不究、不久、不咎既往、不拘、不拘、不拘一格、不具、不觉、不绝如缕、不刊、不刊之论、不堪、不堪、不堪回首、不堪入耳、不堪入目、不堪设想、不堪言状、不堪一击、不堪造就、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亢不卑、不可、不可多得、不可告人、不可估量、不可救药、不可开交、不可理喻、不可名状、不可磨灭、不可企及、不可胜数、不可收拾、不可思议、不可同日而语、不可言喻、不可言状、不可一世、不可逾越、不可终日、不克、不肯、不快、不愧、不愧不怍、不赖、不郎不秀、不稂不莠、不劳而获、不冷不热、不理、不理睬、不理会、不力、不利、不良、不了了之、不料、不露锋芒、不露声色、不伦不类、不论、不论、不落窠臼、不落俗套、不毛、不毛之地、不免、不妙、不敏、不名一钱、不名一文、不明、不明、不谋而合、不能、不能不、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念旧恶、不怕、不怕、不配、不配、不偏不倚、不平、不平则鸣、不破不立、不期、不期而会、不期而遇、不齐、不起眼、不情之请、不求甚解、不屈不挠、不然、不让、不饶、不仁、不日、不容、不容分说、不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若、不三不四、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上不下、不慎、不甚了了、不胜、不胜桮杓、不胜枚举、不识好歹、不识抬举、不识一丁、不时、不时之需、不实之词、不食烟火、不世、不世之功、不世之业、不是、不是味儿、不顺眼、不死不活、不速之客、不遂、不随和、不疼不痒、不腆、不同凡响、不痛不痒、不瘟不火、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闻不问、不文不武、不问青红皂白、不务正业、不惜、不暇、不下于、不相上下、不详、不祥之兆、不像话、不消说、不肖、不肖子孙、不孝、不谐、不屑、不屑一顾、不屑置辩、不懈、不兴、不行、不省得、不省人事、不幸、不修边幅、不朽、不朽、不许、不恤、不宣而战、不学无术、不逊、不言而喻、不厌其烦、不厌其详、不要、不要紧、不要脸、不夜城、不一、不一定、不一而足、不宜、不遗余力、不已、不以为然、不义、不义之财、不意、不亦、不亦乐乎、不翼而飞、不用、不由、不由自主、不有、不虞、不与、不育、不遇、不远万里、不约而同、不越雷池、不孕、不再、不在、不在乎、不在话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择手段、不怎么样、不折不扣、不争、不争气、不正之风、不知不觉、不知好歹、不知轻重、不知死活、不知所措、不知所以、不知所云、不知所终、不知天高地厚、不值、不止、不只、不至于、不置可否、不自量、不足、不足道、不足挂齿、不足取、不足为凭、不足为奇、不足为训、不足信

  拼音  zuǒ   注音  ㄗㄨㄛˇ   
部首  工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DAF  仓颉  KM  郑码  GDBI  四角  40102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563  区位  5583  统一码  5DE6  笔顺  一ノ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左的拼音:zuǒ(ㄗㄨㄛˇ)  

⒈ 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左手。左方。左右。左膀右臂。

⒉ 地理上指东方:山左。江左。

⒊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左派。左翼。左倾。

⒋ 斜,偏,差错:左脾气。左嗓子。

⒌ 降低官职:左迁。

⒍ 古同“佐”,佐证。

⒎ 姓。

统一码

左字UNICODE编码U+5DE6,10进制: 24038,UTF-32: 00005DE6,UTF-8: E5 B7 A6。

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佐㔫

汉英互译

lef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又、从工

English

left; east; unorthodox, improp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左的拼音: zuǒ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后作“佐”)

(2) 同本义 [assist]

左,手相左助也。——《说文》。俗字作“佐”。

以左右民。——《易·象上传》

予欲左右有民。——《虞书》

实左右商王。——《诗·商颂·长发》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

左右就养无方。——《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

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易·泰》

朕且继礼左助听政。——《后汉书·殇帝纪》

(3) 贬谪,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 [banish from the court]

左,谪官为左迁。自汉起至 唐,亦谓去朝廷为州县曰左迁。——《增韵》

(4) 又如:左除(降级授职);左降(贬官);左退(降官;贬职);左宦(降官;贬职);左授(降官;贬职);左转(降官;贬职);左黜(降官;贬职);左迁(降官;贬职);左官(降官;贬职)

(5) 见外,把某人当外人看待 [regard sb. as an outsider]

今居分之土而官之,是左之也。——《国语》

词性变化

左的拼音: zuǒ  

〈词性:名〉

(1) 左手 [left]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诗·王风·君子阳阳》

(2) 又如:左书(左手写字);左癖(左撇子)

(3) 方位名。与“右”相对 [left]

虚左。——《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又如:左侍下(左边);左势下(左边);左符(符契的左半);左驸(车箱左侧的立木);左骖(左马。三马驾车中左边的马)

(5) 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east]

疾逸道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淮左名都。—— 宋· 姜夔《扬州慢》

左天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6) 又如:山左(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江左;左畔(东方);左序(东厢房);左海(海居于东;东海)

(7) 后多泛指旁边 [side]

臣以臣守有职,不得攀号于道左。——欧阳修文

(8) 又如:左邻(左近。邻近,附近)

(9) 在直书而左行的文字中,特指右后 [right]

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史记》

(10) 证据;证人 [proof]

廷尉定国考问,左验明白。——《汉书》

帝愈,召洎问状, 洎引 马周为左。——《新唐书·刘洎传》

(11) 又如:左验(左证。证人;证据)

(12) 御者,赶车的人 [driver]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诗·郑风·清人》

(13) 姓

左的拼音: zuǒ  

〈词性:形〉

(1) 指进步、革命的派别或思潮 [left-leaning;progressive;inclined towards the revolution]。如:左联;思想极左;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

(2) 与众不同,异于常规 [queer;odd]。如:左脾气;左性(性情固执,遇事不肯变通)

(3) 错误,荒谬 [wrong]。如:你想左了;左建外易(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政权,变革法度);左计(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左错(差错)

(4) 部分或全部不同 [different]。如:意见相左

(5) 偏僻,离中心城市很远 [remote]

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曹丕《与吴质书》

(6) 不正,偏邪 [biased]

左,人道尚右,以右为尊,故非正之术曰左道。——《增韵》

(7) 又如:左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左道术(邪法)

左的拼音: zuǒ  

〈词性:副〉

(1) 向左 [towards the left]

欲左,左。——《史记·殷纪》

(2) 又如:左回(向左方旋转);左射(向左方射);左衽(衣襟向左);左转(向左方旋转);左顾(向左方观看)

常用词组

左岸、左膀右臂、左边、左边锋、左不过、左侧、左丞相、左道旁门、左右督、左躲右闪、左顾右盼、左强、左近、左邻右舍、左轮手枪,左轮、左派、左撇子、左迁、左倾、左丘明、左券、左嗓子、左师、左手、左手定则、左首、左说右说、左思、左思右想、左司马、左袒、左提右挈、左心、左性、左旋、左宜右有、左翼、左尹、左右、左右逢源、左右开弓、左右手、左右袒、左右通政、左右为难、左证、左支右绌

  拼音  yòu   注音  一ㄡ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DKF  仓颉  KR  郑码  GDJ  四角  40600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0671  区位  5150  统一码  53F3  笔顺  一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右的拼音:yòu(一ㄡˋ)  

⒈ 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右手。右边。

⒉ 地理上指西方:山右。江右。

⒊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右倾。右派。右翼。

⒋ 古代称等级高的:右族。右职。无出其右(没有高过它的)。

⒌ 崇尚,重视:“窃以右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

⒍ 古同“侑”,劝酒,劝食。

⒎ 古同“佑”,帮助,偏袒。

统一码

右字UNICODE编码U+53F3,10进制: 21491,UTF-32: 000053F3,UTF-8: E5 8F B3。

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佑又

汉英互译

right、the right side as the side of precedenc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又

English

right; west; right-w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右的拼音: yòu  

〈词性:动〉

(1)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2) 助;帮助。后多作“佑” [help]

右,手口相助也。——《说文》。字亦作佑。

右者,助也。——《易·系辞》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

王右伯舆。——《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

保右命之。——《诗·大雅·嘉乐》

(3) 又如:右援(援助;引荐);右序(辅助;佑助);右饷(谓享受祭献,佑助降福);右与(佑助,帮助)

(4) 尊崇;崇尚 [respect]

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淮南子》。 高诱注:“右,犹尊也。”

(5) 又如:右鬼(尊崇鬼神);右贤(尚贤,尊崇贤能);右文(崇尚文治);右武(崇尚武功)

(6) 保佑。后作“祐” [bless and protect]

祐、右实同字。今据许书,凡助为右、为佑,神助则为祐。—— 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保右命尔。——《诗·大雅·大明》

维天其右之。——《诗·周颂·我将》

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汉书·翟义传》

(7) 通“侑”。劝食 [urge sb. to drink or wait on]

一朝右之。——《诗·小雅·彤弓》

既右飨之。——《诗·周颂·我将》

以享右祭祀。——《周礼·春官·大祝》

词性变化

右的拼音: yòu  

〈词性:名〉

(1) 右手 [right hand]

右秉白旄以麾。——《书·牧誓》

范蠡乃左提鼓,右援,以应使者。——《国语》

(2) 又如:右口(中医名词。右手寸口);右臂(人大多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

(3) 右手一边的方位,与“左”相对 [the right side]

效驾,奋衣由右上。——《礼记》

折其右肱。——《易·丰》

(4) 又如:右势下(右边;右旁);右个(右侧的偏室);右文(汉字形声字中右旁兼声义者称为右文);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

(5) 官职或官署 [official or governmental mansion]。如:右扶风(汉初官名);右更(秦汉爵位名。第十四级);右府(宋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右垣(即“右掖”。唐时指中书省);右相(官名);右席(指宰相之位);右部(指户部);右揆(官名。右丞相)

(6) 地理上的西边 [west]。如:山右;江右

(7) 车右。即参乘,古代战车上站在右边负责警卫的武士 [guard stood by right side of war chariot]

菜驹为右。——《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8) 姓

右的拼音: yòu  

〈词性:形〉

(1) 持保守的、传统的或有时是独裁主义的[观点和政策] [right]。如:右派

(2) 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 [super]

位在廉颇之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无出其右者(古时以右方的位置为尊,故右指上位)。——《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右戚(皇帝贵戚);右姓(豪族大姓);右客(尊贵的客人);右地(要地);右列(先贤,有德才的前辈)

常用词组

右边、右侧、右丞相、右都御史、右派、右佥都御史、右倾、右侍郎、右手、右首、右袒、右舷、右翼

  拼音  tǎn   注音  ㄊㄢˇ   
简体部首  衤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PUJG  仓颉  LAM  郑码  WTKA  四角  36210  结构  左右电码  5917  区位  4427  统一码  8892  笔顺  丶フ丨ノ丶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袒的拼音:tǎn(ㄊㄢˇ)  

⒈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袒露。

⒉ 不公正地维护一方:袒护。偏袒。左袒。

统一码

袒字UNICODE编码U+8892,10进制: 34962,UTF-32: 00008892,UTF-8: E8 A2 92。

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袒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亶但襢

汉英互译

leave uncovered、shield

造字法

形声:从衤、旦声

English

strip; lay bare; bared; nak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袒的拼音:

tǎn  

〈词性:动〉

(1) (形声。从衣,旦声。本义:绽开)

(2) 同本义 [burst;splig]

袒,衣缝解也。——《说文》

(3)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strip oneself naked to the waist]

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仪礼·遂觏礼》

劳毋袒。——《礼记·曲礼》

袒右。——《史记·陈涉世家》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又如:袒臂(袒露胳膊。表示奋发、激昂或愿意归降);袒肉(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礼时的一种表示);袒肩(袒膊。袒露右肩);袒开(袒露解开)

(5) 古代行礼时脱去上衣的左袖,露出裼衣 [expose arm]

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汉书·高帝纪》

(6) 又如:袒左(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袒免亲(指五服以外的远亲);袒哭(袒左痛哭。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种表示);袒裘(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裼衣、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是一种违礼不敬之举);袒裼(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

词性变化

袒的拼音: tǎn  

〈词性:动〉

(1) 表白 [vindicate]。如:袒开(毫无掩饰地敞开);袒荡(垣率,不做作)

(2) 偏袒 [give unprincipled support to]。如:袒庇(袒护包庇);袒护 “襢”

(3) 另见 zhàn  

常用词组

袒护、袒露、袒裼裸裎、袒胸露臂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