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án gēng shèng fàn
注音ㄘㄢˊ ㄍㄥ ㄕㄥˋ ㄈㄢˋ
解释吃剩的饭菜,比喻别人取用后剩下的一点儿东西。
出处梁实秋《穷》:“不曾看见两个穷人抢食半盂残羹剩饭。”
例子季羡林《我的家》:“她俩却坐在旁边看着我们狼吞虎咽,自己只吃残羹剩饭。”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吃剩的饭菜。
感情残羹剩饭是贬义词。
繁体殘羹剩飯
近义残茶剩饭
反义山珍海味
英语broken victuals(crumbs form the table;dinner left)
日语食(く)い残しの物
动物生肖牛,虎,蛇
残(殘)的拼音:cán(ㄘㄢˊ)
⒈ 害,毁坏:残害。摧残。
⒉ 不完全,余下的:残余。残阳。残存。残废。残佚。苟延残喘。
⒊ 凶恶:残忍。残酷。凶残。
残字UNICODE编码U+6B8B,10进制: 27531,UTF-32: 00006B8B,UTF-8: E6 AE 8B。
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殘㱚
incomplete、remnant
形声:从歹、戋声
injure, spoil; oppress; broken
详细解释◎ 残的拼音:
殘 c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歹( è ),戋( jiān )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2) 同本义 [injure;damage]
残,伤也。——《苍颉篇》
昔智伯瑶残 范中行。——《战国策·秦策》。注:“灭也。”
废为残贼。——《诗·大雅·民劳》
则汝残矣。——《战国策·齐策》。注:“坏也。”
凡二十七县残。——《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
张仪之残, 樗里疾也。——《战国策·秦策》。注:“害也。”
放轼其君则残之。——《周礼·夏官》
残名以逞。——《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摧残(使蒙受严重损失);残心(残害人的心);残贼(杀害);残灭(残杀毁灭);残夷(残杀)
(4) 毁坏;破坏 [demolish]
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于刑戮。——《荀子·荣辱》
(5) 又如:残略(摧毁掠夺);残坏(破败;毁坏)
(6) 凋谢 [wither]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7) 又如:残花;残芳;残英(凋零的花。即落花)
◎ 残的拼音:
殘 cán
〈词性:形〉
(1) 凶恶;狠毒 [ruthless;atrocious]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汉书·隽不疑传》
(2) 又如:残烈(残酷剧烈);残横(残暴专横)
(3) 残缺,残废 [disabled]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忧。——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残而不废;残卷(书籍的残存部分;亦指书中未读完的部分);残脱(残缺脱漏);残替(残缺废弃);残帙(残卷);残梦(零乱不全的梦)
(5) 剩余;残余,残存 [surplus;remnant]
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庄子·马蹄》
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又如:残香(余香);残客(剩下未走的客人);残雪(剩余而未融尽的雪);残羹冷炙(剩下的酒食菜肴)
(7) 最后的,最末的 [remaining]。如:残年(年末;余年。指人的晚年);残照(夕阳);残冬(冬季将尽之时);残山(山将尽处)
◎ 残的拼音:
殘 cán
〈词性:名〉
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ferocious person]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是天下之大残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残败、残暴、残暴、残本、残兵败将、残部、残茶剩饭、残喘、残存、残敌、残冬腊月、残废、残羹剩饭、残骸、残害、残花败柳、残毁、残货、残疾、残疾人、残局、残酷、残留、残年、残破、残缺、残忍、残杀、残山剩水、残生、残阳、残余、残月、残渣、残渣余孽、残照、残肢
羹的拼音:gēng(ㄍㄥ)
⒈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羹汤。肉羹。鸡蛋羹。
羹字UNICODE编码U+7FB9,10进制: 32697,UTF-32: 00007FB9,UTF-8: E7 BE B9。
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羹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羮
a thick soup
会意
soup, broth
详细解释◎ 羹的拼音: gēng
〈词性:名〉
(1)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 调和五味的汤 [tick soup]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3)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vegetable soup]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羹食(羹汤和饭);羹粥(菜羹和稀饭);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5) 汤 [soup]
羹匙
剩的拼音:shèng(ㄕㄥˋ)
⒈ 多余,余留下来的:剩余。剩菜。剩货。剩勇(余勇,如“宜将剩剩追穷寇”)。剩水残山。所剩无几。就剩他一个人。
剩字UNICODE编码U+5269,10进制: 21097,UTF-32: 00005269,UTF-8: E5 89 A9。
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剰賸䞉
remnant、surplus
形声:从刂、乘声
leftovers, residue, remains
详细解释◎ 剩的拼音: shèng
〈词性:形〉
(1) (形声。从刀,乘声。本义:剩余;余下)
(2) 同本义 [be left (over);remanant;surplus]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剩员(多余的人员);剩语(多余的话);剩货
(4) 多 [too much]
且容侬,多种竹,剩栽梅。——宋· 方岳《最高楼》
◎ 剩的拼音: shèng
〈词性:副〉
(1) 表示程度,相当于“更”、“更加” [more]
剩,盖也。——《字汇》
(2) 表示无条件限制,相当于“尽管” [though]
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宋· 欧阳修《蝶恋花》
◎ 剩的拼音: shèng
〈词性:动〉
(1) 余留下来 [be left] 所剩无几;给你剩多少?
(2) 阉割 [castrate]
拟供厨者宜剩之。剩法,生十余日,用布裹齿脉碎之。——《齐民要术》
剩菜、剩磁、剩水残山、剩下、剩余、剩余价值
饭(飯)的拼音:fàn(ㄈㄢˋ)
⒈ 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饭。
⒉ 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饭。饭菜。饭馆。饭量。酒囊饭袋。
⒊ 吃饭,或给人饭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⒋ 喂牲畜:饭牛。
饭字UNICODE编码U+996D,10进制: 39277,UTF-32: 0000996D,UTF-8: E9 A5 AD。
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飯飰
meal、rice
cooked rice; food, meal
详细解释◎ 饭的拼音:
飯 f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食,反声。本义:吃饭)
(2) 同本义 [eat]
饭,食也。——《说文》
饭飱者三饭也。——《礼记·玉藻》
呼饭饮之。——《汉书·朱买臣传》
饭疏食,饮水。——《论语·述而》
饭糗(干粮)茹草。——《孟子·尽心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尚能饭否;饭粥(吃粥);饭蔬(吃蔬菜)
(4) 给人喂饭或喂牲口 [feed]
有一漂母见信饥,饭 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楚辞·九章·惜往日》
(5) 又如:饭牛(饲牛);饭僧(施舍饭食给僧人)
(6) 含。古代将米贝珠玉之类放入死者口中 [keep in the mouth]
共饭玉。——《周礼·典瑞》。注:“碎玉以杂米也。”
(7) 又如:饭玉(饭含。古时把碎玉杂米放入死者口中);饭腥(把生米填入死人口中);饭米(填入死者口中的米)
◎ 饭的拼音:
飯 fàn
〈词性:名〉
(1) 煮熟的谷类食物,多指米饭 [cooked cereals,especially rice]
毋抟饭。——《礼记·曲礼上》
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汉· 刘向《列女传》
(2) 又泛指为了满足饥饿或食欲,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吃进的一份食物。如:早饭;中饭;一天三顿饭;饭车(运饭的车);饭肴(丰盛的饭菜);饭头(寺院里的伙食管理人)
(3) 比喻无用之人 [person of good-for-nothing]。如:饭袋(讥讽只会吃饭而不学无术的人);饭袋酒囊(讥人只知吃喝,不学无术)
饭菜、饭店、饭馆、饭锅、饭坑酒囊、饭来开口、饭量、饭囊衣架、饭铺、饭蔬饮水、饭堂、饭厅、饭桶、饭碗、饭甑、饭庄、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