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藏踪蹑迹的意思

cángzōngniè

藏踪蹑迹



拼音cáng zōng niè jī

注音ㄘㄤˊ ㄗㄨㄥ ㄋ一ㄝˋ ㄐ一

解释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中军。”

例子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干,不需要藏踪蹑迹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藏踪蹑迹是中性词。

繁体藏蹤躡跡

近义藏踪秘迹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áng zàng   注音  ㄘㄤˊ ㄗㄤ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17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20画  
五笔86  ADNT  五笔98  AAUH  仓颉  TIMS  郑码  EHZH  四角  44253  结构  上下电码  5661  区位  1856  统一码  85CF  笔顺  一丨丨一ノフ一ノ一丨フ一丨フ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藏的拼音:cáng(ㄘㄤˊ)  

⒈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⒉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其他字义

藏的拼音:zàng(ㄗㄤˋ)  

⒈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⒉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⒊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⒋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⒌ 古同“臟”。

统一码

藏字UNICODE编码U+85CF,10进制: 34255,UTF-32: 000085CF,UTF-8: E8 97 8F。

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蔵臧匨䒙

汉英互译

conceal、hide、store

相关字词

躲、匿、露

造字法

形声:从艹、臧声

English

hide, conceal; hoard, store u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藏的拼音: cáng  

〈词性:动〉

(1)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 储积,收藏 [store]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4) 隐匿 [hide]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6) 怀有 [nurse]。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常用词组

藏红花、藏蓝、藏历、藏青、藏戏

  拼音  zōng   注音  ㄗㄨㄥ   繁体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KHPI  仓颉  RMJMF  郑码  JIWB  四角  63191  结构  左右电码  9270  区位  5557  统一码  8E2A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丶丶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踪的拼音:zōng(ㄗㄨㄥ)  

⒈ 人或动物走过留下的脚印:踪影。踪迹。追踪。失踪。跟踪。无影无踪。

统一码

踪字UNICODE编码U+8E2A,10进制: 36394,UTF-32: 00008E2A,UTF-8: E8 B8 AA。

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蹤䢨

汉英互译

footprint、trace、trail

造字法

形声:从足、宗声

English

footprints, traces, track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踪的拼音:

zō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2) 同本义 [trace]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李白《谒老君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绝无踪响。——《聊斋志异·促织》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踪尘(尘世的事情);踪绪(踪迹,头绪);踪响(踪迹和声响);踪辙(踪迹)

(4) 事物的痕迹 [track]

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己随风。——《鹿虔扆·临江仙》

(5) 又如:踪由(事情的始末);跟踪

词性变化

踪的拼音: zōng  

〈词性:动〉

(1) 追随 [follow]

朕欲远追周文,近踪 光武,使宗庙有太山之安。——《晋书·刘曜载书》

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隋书》

(2) 又如:踪行(跟着走)

常用词组

踪迹、踪影

  拼音  niè   注音  ㄋ一ㄝˋ   繁体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KHBC  仓颉  XRMSJ  郑码  JIXX  四角  61147  结构  左右电码  6495  区位  8570  统一码  8E51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フ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蹑(躡)的拼音:niè(ㄋ一ㄝˋ)  

⒈ 踩,踏:“张良、陈平蹑汉王足”。蹑足。

⒉ 追踪,跟随,轻步行走的样子:追蹑。蹑踪。蹑手蹑脚。

统一码

蹑字UNICODE编码U+8E51,10进制: 36433,UTF-32: 00008E51,UTF-8: E8 B9 91。

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蹑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足、聂声

English

tread, step on; follow, tra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蹑的拼音:

niè  

〈词性:动〉

(1) (形声。从足,聂声。本义:踩踏,有意识地踩踏)

(2) 同本义 [tread]

蹑,蹈也。——《说文》

康子履 魏桓子,蹑其踵。——《战国策·秦策》

张良、 陈平蹑 汉王足。——《史记·淮阴侯列传》

蹑屐登崖。——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农夫蹑丝履。——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足下蹑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蹑履相逢迎。

(4) 又如:蹑冻(踏着未融化的冰雪行路);蹑球(踩球);蹑蹬(踩踏石级);蹑级(顺着台阶逐级上下)

(5) 登 [climb]

世胄蹑高,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

(6) 又如:飞空蹑壁;蹑级(逐级提拔);蹑空(旧谓得道成仙之人可腾空而行或停留空中);蹑虚(凌空);蹑云(高耸入云;腾云)

(7) 穿 [put on]

农夫蹑丝履。——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蹑屐(拖着木屐;穿着木屐);蹑蹈(穿鞋袜)

(9) 放轻 [脚步] 悄悄地走。通“捻” [lighten(one’s step)]。如:他蹑脚儿走了;蹑跀(小步;轻步);蹑脚(轻步行走的样子)

(10) 追随;追赶 [follow]

蹑迹披求。(跟随蛤蟆的踪迹,披开丛草寻求。蹑,追踪,披,拨开。)——《聊斋志异·促织》

(11) 又如:蹑景(追赶日影);蹑追(跟踪追击);蹑迹(追踪;跟踪);蹑风(追逐疾风);蹑捕(追捕);蹑逐(追逐);蹑寇(追击敌寇);蹑击(追击)

(12) 踮起脚尖走路 [walk on tiptoe]。如:蹑跟(高提脚跟而以脚尖轻步行走)

(13) 到;前往 [go to]。如:蹑蹀(往来小步的样子);蹑踱(来回寻找);蹑屣(远行;跋涉;奔波)

(14) 超越;胜过 [surpass]。如:蹑等(逾越等级)

(15) 效法 [follow]。如:蹑景(追随;效法)

词性变化

蹑的拼音:

niè  

〈词性:名〉

古代织布机上用脚踩的两只踏板 [footstep]

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傅子》

常用词组

蹑手蹑脚、蹑足、蹑足潜踪、蹑踪

  拼音    注音  ㄐ一ˋ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YOPI  仓颉  YYLC  郑码  SNOW  四角  30303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19  区位  2803  统一码  8FF9  笔顺  丶一ノ丨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迹的拼音:jì(ㄐ一ˋ)  

⒈ 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⒉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⒊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⒋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⒌ 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统一码

迹字UNICODE编码U+8FF9,10进制: 36857,UTF-32: 00008FF9,UTF-8: E8 BF B9。

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蹟跡脔䢌䟱

汉英互译

mark、remains、ruins、trace、vestige

造字法

形声:从辶、亦声

English

traces, impressions, footprint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迹的拼音:

跡、蹟   

〈词性:名〉

(1) 同本义 [footmark]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 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 又如:浪迹天涯;人迹(人的足迹);人迹罕至;迹蹈(重复走过的路);迹状(行迹);迹响(踪迹和声响)

(3) 留下的印子 [mark]

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5)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remains]

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韩非子·难一》

(6) 又如:古迹;胜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相(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7) 通“绩”。功劳 [achievement;merit]

如是则其迹长矣。——《荀子·正名》

词性变化

迹的拼音:   

〈词性:动〉

(1) 追踪;追寻 [shadow]

逻者见之,知非其国人也,迹其所憩执之。——岳珂《桯史》

(2) 又如:迹察(寻迹察访);迹盗(跟踪查捕盗贼);迹访(寻访)

(3) 遵循 [follow]。如:迹附(追随)

常用词组

迹象

藏踪蹑迹: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