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ān tòu jī guān
注音ㄘㄢ ㄊㄡˋ ㄐ一 ㄍㄨㄢ
解释参:检验,察看。机关:阴谋或秘密所在。看透了阴谋和秘密。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知孙寡妇已先参透机关,将个假货送来。”
例子她已经参透机关,就不再说什么了
用法作谓语;指看透了阴谋和秘密。
感情参透机关是中性词。
繁体參透機關
近义看破红尘
动物生肖牛,虎,蛇
参(參)的拼音:cān(ㄘㄢ)
⒈ 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
⒉ 相间,夹杂:参杂。参半。
⒊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xǐng)(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
⒋ 探究,领悟:参悟。参透。参破。参禅。
⒌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参拜。
⒍ 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参劾。参革。
参(參)的拼音:shēn(ㄕㄣ)
⒈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⒉ 中药名:人参。党参。
参(參)的拼音:cēn(ㄘㄣ)
⒈ 〔参差(cī)〕长短不齐,如“参参不齐”、“参参错落”。
参(參)的拼音:sān(ㄙㄢ)
⒈ 古同“叁”,三的大写。
参字UNICODE编码U+53C2,10进制: 21442,UTF-32: 000053C2,UTF-8: E5 8F 82。
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參叄叅葠蓡蔘薓㕘
join、refer
原为形声
take part in, intervene; ginseng
详细解释◎ 参的拼音:
參 cān
〈词性:动〉
(1) (本义见 shēn 音)
(2) 加入 [join;take part in]
参水浸于盂内。——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参选(参加选拔);参纂(参加编纂)
(4) 参与(亦作“参予”“参豫”。预闻而参议其事) [participate in]
与之参国政。——《晋书·唐彬传》
(5) 又如:参决(参与决定计划);参定(参与决定);参事(参与计议国事)
(6) 领悟;琢磨 [consider;discuss]
或者此时参悟了,也未可定。——《红楼梦》
(7) 又如:参悟(领悟);参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心思虑,排除杂念来参悟佛教的“妙谛”)
(8) 检验 [examine;inspect]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韩非子·显学》
(9) 进见,拜见(以一定的礼节进见) [call to pay one's respect]
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西游记》
(10) 又如:参承(参拜侍候。表示恭敬);参请(参拜请教)
(11) 参考,参照(参考并对照) [refer to]。如:参酌(参考衡量,以定取舍);参变(参考而有所变通)
(12) 弹劾,封建时代指向皇帝告发官吏罪状 [impeach]
他怕京官老爷们写信给御史参他。——《老残游记》
(13) 又如:参劾(纠弹官吏的失职);参奏(向皇帝提出对官吏的弹劾)
(14) 另见 shēn;cēn;sān
参拜、参半、参禅、参观、参劾、参加、参见、参校、参军、参军、参看、参考、参考读物、参考书、参量、参谋、参谋、参谋长、参赛、参天、参透、参悟、参阅、参杂、参赞、参战、参照、参政、参酌
◎ 参的拼音:
(1) 參 cēn
(2) 另见 cān;shēn
参差、参差、参错
◎ 参的拼音:
參 sān
[数]
(1) 通“叁”。即三 [three]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参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迥礼·考工记·轮人》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庄子·大宗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参分天下,而有其二。——《后汉书·伏湛传》
而勤思乎参天贰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师吉曰:“地与己并天为三,是三天也。”
将军气概与天参。——《三国演义》
(2) 另见 cān;shēn;cēn
◎ 参的拼音:
參、葠、蓡 shēn
〈词性:名〉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Shen star]
迁实沈于大厦,主参。——《左传》
(2) 又如:参横月落(天快亮);参井(参星与井星)
(3) 人参、党参的通称。多指人参 [ginseng]。如:参茸
(4) 另见 cān;cēn
参商
透的拼音:tòu(ㄊㄡˋ)
⒈ 通过,穿通:透明。透镜。透视。透析。渗透。穿透。
⒉ 通达:透彻。透辟。
⒊ 泄露:透露。
⒋ 极度:恨透了。
⒌ 显露:这朵花白里透红。
⒍ 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雨下透了。
透字UNICODE编码U+900F,10进制: 36879,UTF-32: 0000900F,UTF-8: E9 80 8F。
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䞬埱
appear、fully、pass through、penetrate、tell secretly
形声:从辶、秀声
penetrate, pass through
详细解释◎ 透的拼音: tòu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秀声。本义:跳,跳跃)
(2) 同本义 [jump]
透,跳也。——《说文新附》
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南史·后妃传下》
或群跳而电透。——《文选·王廷寿王孙赋》
事穷奔透,自然沈溺。——《南齐书·垣崇祖传》
(3) 又如:透索(跳索的游戏);透掷(跳跃);透水(跳水);透井(跳井)
(4) 穿过,透过 [pass through]
渐渐透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透渡(乘渡船过河);透眼儿(小洞);透映(渗透并反映)
(6) 暗地里告诉,透露 [tell secretly]。如:透风(比喻透露消息、风声);透泄(走漏,漏泄);透示(透露显示)
(7) 逃走;奔逃 [escape]。如:透阳气(挣扎出来);透税(逃税);透越(越界逃走);透走(逃走;奔走)
(8) 显露出来 [appear]。如:白里透红;透现(显露,呈现)
(9) 超过 [exceed;surpass]。如:透支
◎ 透的拼音: tòu
〈词性:形〉
(1) 达到充分的程度 [thorough]。如:透雨;透亮;这衣服太透了;凉透;熟透;烦透了
(2) 彻底,完全 [thoroughly]。如:透商(全面认真地讨论);对问题了解得很透;透体(比喻透彻;彻底);透头(对头;合适);透晰(透彻清晰);透情(尽情);透悟(透彻领悟);透心(形容程度极深);透晓(彻底晓悟)
(3) 极端,极其 [extremely]。如:透灵儿(喻性极精明、伶俐乖巧之人)
(4) 更加 [more;even more]
他贩来的便宜,就透便宜的卖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透彻、透底、透顶、透风、透骨、透光、透过、透汗、透话、透镜、透亮儿、透漏、透露、透明、透明度、透明体、透明纸、透辟、透平、透气、透射、透视、透视图、透熟、透信、透雨、透支
机(機)的拼音:jī(ㄐ一)
⒈ 事物发生的枢纽:生机。危机。转(zhuǎn )机。契机。
⒉ 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关系的中心环节,有保密性质的事件:军机。机密。
⒊ 合宜的时候:机会。机遇。时机。
⒋ 由许多零作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机器。机动。机关。
⒌ 有生命的生物体器官的作用:机能。有机体。
⒍ 灵活,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机智。机敏。机巧。机变。
⒎ 指“飞机”:客机。机场。机组。
机字UNICODE编码U+673A,10进制: 26426,UTF-32: 0000673A,UTF-8: E6 9C BA。
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榿機
chance、crucial point、engine、machine、occasion、organic、pivot、plane、flexible
形声:从木、几声
desk; machine; moment
详细解释◎ 机的拼音: jī
〈词性:名〉
(1) 木名。桤木树 [long penduncled alder]
机,机木。从木,几声。——《说文》
单狐之山多机木。——《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
春机杨柳。——左思《蜀都赋》
(2) 通“几”。几案,小桌子 [small table]
奔其机。——《易·涣》。注:“承物者也。”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庄子·秋水》
围巾几(机)筵。——《左传·昭公元年》
(3) 又如:机杖(几案与手杖);机案(泛指案桌);机筵(几案和坐席);机榻(几案与床榻)
◎ 机的拼音:
機 jī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幾( jī )声。本义:弓弩上的发射机关。按:“机”与“機”古代是两个字。“机”本木名,即桤( qī )木树。现在“机”是“機”的简化字)
(2) 同本义 [engine]
主发谓之機。——《说文》
耳目,心之枢机也。——《国语·周语》。注:“枢机,发动也。”
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一龙发机。
一龙机发。
机发吐丸。(机关发动吐出铜丸。)——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机牙(机互。弩上发箭的含矢处和钩弦制动的机件);机括(机栝。弩上发矢的机件;可开关的机械装置;圈套,计谋;机密,关键);机郭(弩上机牙的外壳);机发(谓弩机发射)
(4) 指机械,器械 [machine]
在璇机玉衡。——《虞书》。马注:“机,浑天仪可旋转,故曰机。”
公输班为 楚设机。——《战国策·宋策》
(5) 又如:工作母机;电动机;起重机;柴油机;机石(古代用机械引发的石头)
(6) 捕鸟兽的机关 [trap]
机,捕兽机槛也。——《后汉书·赵壹传》注
(7) 又如:机弋(泛指猎取禽兽的器械);机阱(圈套;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机网;机槛(设机具捕鸟兽的陷阱)
(8) 指织机 [spinning machine]
验机杼始出握机矩法。——《易·通卦》
多于机上之工女。——唐· 杜牧《阿房宫赋》
(9) 又如:机绝(织锦的绝巧);机房仔(方言。清代纺织工人的俗称);机神(织机之神);机素(织机上的白绢);机梭(即机杼。指织机);机轴(织机上卷布帛的部件)
(10) 事物的关键;枢纽 [crucial point]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11) 又如:机门(关键,机密所在);枢机(事物的关键);机缄(原指造成事物变化的造化力量,后用以指运气);机密房(机要部门办事处所);机柄(权柄;掌握事物关键的重要手段)
(12) 事物变化之所由 [cause]
皆出于机。——《列子·天问》。注:“机者,群有之始。”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13) 又如:机由(契机,原由);机理(事物变化的道理)
(14) 先兆,征兆 [omenen]
知机其神乎。——《易·至乐》
睹其机兆。——《三国志·蜀书·吴主传》
(15) 又如:机兆(先兆);机道(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机微(事物变化的最初征兆);机先(事机萌动未发之时)
(16) 时机,机会 [opportunity]
因机变化。——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17) 又如:机不容发(比喻时机紧迫);机不旋踵(比喻时机短暂);机便(机会;机宜)
(18) 计策,计谋 [plan]。如:机见(计策,谋略,智谋);机勇(机谋与勇气);机略(谋略,韬略);机钤(犹机智机谋);机画(谋略)
(19) 心计;心意[idea]
吾机先被孔明识破。——《三国演义》
(20) 又如:机括(计谋,心思);机轴(比喻诗文的构思、词采、风格)
(21) 星名。北斗七星中的第三星,大熊座γ星,,又称玑或天玑 [Phachd]。如:机衡(北斗七星中第三星天玑(天机)与第五星玉衡的并称。也代指北斗)
(22) 指飞机 [plane]。如:机群;机声(飞机声)
(23) 机密,机要。多指军国大事 [secret]
助理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
(24) 又如:机臣(机要近臣);机廷(掌握军国机杼大事的官署);机任(机要重任);机近(机密近要的地位)
◎ 机的拼音:
機 jī
〈词性:形〉
(1) 机巧;机灵灵巧 [swift]
大夫不闻齐、 鲁之多机乎?——《列子·仲尼》
(2) 又如:机急(机智敏捷);机悟(反应快理解力强);机捷(机警敏捷);机巧心术(机诈权变的心计);机带双敲(用心深沉或语言模棱两口。双敲:双关)
(3) 通“异”。殊异 [strange]。如:机服(异服。奇异的服装)
(4) 危险 [dangerous]
处高而不机。——《淮南子·原道》
机变、机不可失、机舱、机场、机床、机动、机锋、机工、机构、机关、机关报、机关枪、机灌、机会、机会主义、机件、机降、机井、机警、机灵、机灵鬼,机灵鬼儿、机米、机密、机敏、机谋、机能、机弩、机器、机枪、机巧、机身、机事不密、机体、机务、机械、机心、机修、机样、机要、机要秘书、机宜、机翼、机油、机遇、机缘、机缘、机诈、机长、机制、机智、机杼、机组、机座
关(關)的拼音:guān(ㄍㄨㄢ)
⒈ 闭,合拢:关门。关闭。关张。关停并转(zhǎn )。
⒉ 拘禁:关押。关禁。
⒊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隘。关卡(qiǎ)。关塞(sài )。关津。嘉峪关。
⒋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关。关税。
⒌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关节。难关。年关。
⒍ 牵连,联属:关连。关联。关心。关涉。关乎。关注。关于。有关。
⒎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关饷。
⒏ 姓。
关字UNICODE编码U+5173,10进制: 20851,UTF-32: 00005173,UTF-8: E5 85 B3。
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关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關関闗
barrier、cut、pass、shut、turn off、close
闭、合、启、开
形声:从门、关声
frontier pass; close; relation
详细解释◎ 关的拼音:
關、関 gu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门,丱( guān )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2) 门闩。闩门的横木 [bolt;bar]
关,以木横持门户也。——《说文》
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 赢于众人广坐之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关牡(门闩。也叫门牡);关楗(关闭门户用的横木或木闩);关龠(门上横木。用来闩门)
(4) 关口,隘门 [frontier pass]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关石(关口征赋所用的量器名);关令(守关口的官吏。即关尹);关梁(关口和桥梁)
(6) 事物的枢纽或重要的转折点 [key;critical juncture]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关目(剧本或故事的情节。引申为演出);关捩(机关);关煞(旧时星象家称所谓命里注定的灾难);关捩子(机关;机轴)
(8) 人体的重要孔窍或肢体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dy]
肾者,胃之关也。——《素问·水热穴论》
(9) 又如:三关(即耳、眼、口);四关(即耳、眼、口、鼻);关元(人体经穴名之一。在脐下三寸处);关窍(人体的孔穴;诀窍,窍门)
(10) 征收关税的机构、组织或程序 [customs;custom house]
昔者文王之治 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验关;结关;关栈(税关所设置用来供未经通关的货物积存的仓库。也叫保税仓库)
(12) 古代公文的一种。用于互相质询 [a document]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清· 方苞《狱中杂记》
(13) 又如:关牒(公文);关报(用文书通知;禀报);关白(禀报;通告);关文札牒(古时官府颁行的文书或通行证件)
◎ 关的拼音:
關 guān
〈词性:动〉
(1) 合拢,闭门 [shut;close]
关,闭也。——《方言十二》
关,界上之门也。——《周礼·司关》注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春色满园关不住。——叶绍翁《游园不值》
(2) 又如:关门吃饭(比喻一心一意过日子);关门落闩(比喻到了顶峰,极限)
(3) 引申为幽禁、禁闭 [lockup]。如:关在牢里;关押
(4) 通“贯”。贯通,贯穿 [pass through]
见轮人以其杖关毂而转輠者。——《礼记·杂记下》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汉书·司马迁传》
大臣括发关械、裸躬受笞。——《汉书·王嘉传》
《春秋》五经,义相关穿。——汉· 王充《论衡·程材》
(5) 又如:关穿(关联贯穿);关通(贯通,沟通);关合(贯通;吻合)
(6) 牵连,涉及 [involve in]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聊斋志异·促织》
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岂可因私枉法。——《红楼梦》
(7) 又如:关天(关系于天命);关着(牵涉;别着,带着);关接(接触);关风(涉及风趣,有味)
(8) 闭掉,切断电源使中断 [turn off]。如:关收音机
(9) 暂停营业或终止营业日 [close down]。如:镇上已关了好几家店铺
(10) 支领,领取 [draw;receive]
三军尽关了粮赏。——《水浒》第五十五回
(11) 又如:关领(支取,领取);关请(领取);关支(领取;支出,发放);关发(颁发;发放);关饷(发薪金);关给(发放,供给)
(12) 关心 [be concerned with]。如:关应(关顾照应);关意(放在心上);关思(留心思考);关念(关心挂念)
(13) 通“弯”。引弓 [draw (bow)]
越人关弓而射之。——《孟子·告子下》
豹则关矣。——《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关碍、关隘、关报、关闭、关岛、关东、关防、关顾、关汉卿、关河、关怀、关键、关节、关节痛、关节炎、关津、关紧、关禁、关口、关联、关门、关门、关门打狗、关门大吉、关内、关卡、关切、关山、关涉、关市、关税、关头、关外、关系、关系户、关系网、关系学、关厢、关小、关心、关押、关于、关羽、关张、关照、关中、关注、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