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ǎo shuài xíng shì
注音ㄘㄠˇ ㄕㄨㄞˋ ㄒ一ㄥˊ ㄕˋ
解释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形容办事不认真
出处毛泽东《镇压反革命必须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务必纠正一切草率行事的偏向。”
例子王朔《刘慧芳》:“请你慎重,回答我前先过遍脑子,此回答事关重大,你一定不可草率行事,以逞一时之快。”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认真。
感情草率行事是贬义词。
繁体艸率行事
近义草率从事
动物生肖牛,虎,蛇
草的拼音:cǎo(ㄘㄠˇ)
⒈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⒉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草料。柴草。稻草。
⒊ 粗糙,不细致: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⒋ 汉字的一种书体: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①指汉字草书;②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⒌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⒍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⒎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草鸡。
草字UNICODE编码U+8349,10进制: 33609,UTF-32: 00008349,UTF-8: E8 8D 89。
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艸艹騲
grass、hasty、rough
形声:从艹、早声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详细解释◎ 草的拼音:
艸 cǎo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lì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grass]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hay]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wasteland]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draft]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script type of calligraphy]。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 草的拼音: cǎo
〈词性:形〉
(1) 粗糙;粗劣 [rough;coarse]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hasty]。如:草蹙(匆促)
◎ 草的拼音: cǎo
〈词性:动〉
(1) 割草,除草 [mow]。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create]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draft]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 草的拼音:
騲 cǎo
〈词性:名〉
雌马 [mare]。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草案、草坂、草包、草本植物、草标儿、草草、草草了事、草测、草场、草创、草丛、草地、草甸子、草垫,草垫子、草垛、草房、草稿、草菇、草荒、草灰、草鸡、草菅人命、草荐、草芥、草窠、草寇、草料、草庐、草驴、草绿、草马、草码、草莽、草帽、草莓、草昧、草木灰、草木皆兵、草拟、草皮、草坪、草签、草书、草率、草索、草台戏、草堂、草图、草席、草鞋、草写、草药、草野、草野、草鱼、草原、草约、草泽、草纸、草字
率的拼音:shuài(ㄕㄨㄞˋ)
⒈ 带领:率领。统率。率队。率先(带头)。率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
⒉ 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轻率。草率。率尔。率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木简;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
⒊ 爽直坦白:直率。坦率。
⒋ 大概,大略:率常。大率。
⒌ 遵循:率教。率礼。
⒍ 模范,楷模:表率。
⒎ 漂亮,俏皮(亦作“帅”):这字写得率。
⒏ 姓。
率的拼音:lǜ(ㄌㄩˋ)
⒈ 比值,两数之比:效率。税率。概率。圆周率。出勤率。增长率。
率字UNICODE编码U+7387,10进制: 29575,UTF-32: 00007387,UTF-8: E7 8E 87。
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䢦卛鋝
frank、hasty、lead、modulus、quotiety、rash、rate、ratio
象形
详细解释◎ 率的拼音: lǜ
〈词性:名〉
(1) 法令;条例 [law]。如:率典(常法)
(2) 规格;标准 [specifications;standard]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
(3) 比例;比率 [rate;proportion;ratio]。如:率税(唐代由率贷转化而来的一种杂税);率贷(唐代的一种杂税,既对富户按其财产的比率强制举债);利率;税率
(4) 假借“锊”。古重量名 [unit of weight used in ancient China]
其罚百率。——《史记·周本纪》
◎ 率的拼音: lǜ
〈词性:动〉
(1) [按某种标准] 计算 [calculate]。如:率刻(计算刻度);率计(计算)
(2) 另见 shuài
◎ 率的拼音: shuài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2) 同本义 [net]
率,捕鸟毕也。——《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
(3) 榜样;表率;楷模 [model;example]
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班固《汉书·何武传》
(4) 又如:率下(作为下属表率);率示(示范,作为榜样);率物(做众人的榜样);率身(自身作出榜样);率时(为时人的表率);率众(为众人表率);率导(以自身的表率行为对他人进行教导)
(5) 领导者,统帅,首领 [leader]
将率不能,则兵弱。——《荀子·富国》
率师以来,惟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将率不亲,士卒不使。——《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史记·孔子世家》
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盐铁论·疾贪》
(6) 部队 [army]
[葛洪]攻 [石]冰别率,破之。—— 房玄龄《晋书》
(7) 古代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 [Shuai,district name]。如:率正(率长。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率有长)
(8) 姓
◎ 率的拼音: shuài
〈词性:动〉
(1) 用网捕鸟兽 [net]
悉率百禽。——《文选·张衡》
东京赋
(2) 聚敛;征收 [converge;collect]。如:率募(征集,招募);率敛(搜刮聚敛);率钱(凑钱;募钱);率财(凑钱)
(3) 率领;带领。通“帅” [lead;command]
方叔率止。——《诗·小雅·采芑》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资治通鉴》
(4) 又如:率师(率领军队);率俾(率领);率众(率领众人);率将(带领);率勒(统率);率厉(率领督促);率御(统御,统率指挥);率导(率领);率道(领导)
(5) 劝导;引导 [try to persuade;guide]
周仁(言行合乎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6) 又如:率勉(劝勉);率厉(激励;勉励);率民(引导百姓);率俗(对某种社会风气加以引导提倡)
(7) 遵行;遵循 [follow]
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率由群匹。
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清· 洪亮吉《治平篇》
(8) 又如:率常(遵行常道);率从(依循,顺从);率教(遵奉礼教);率履(遵行礼教,躬行教令);率由(遵循,沿用);率法(遵循法度)
(9) 沿着;顺着 [at will;as one pleases]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大雅·绵》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又如:率口(随口;顺口);率心(任其心意);率任(任性;放纵);率情(任意;犹秉性;顺其性情;徇情)
(11) 顺服;顺从 [be obedient to;submit to]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晋书·阮籍传》
(12) 又如:率服(全来归顺;臣服);率化(归顺);率俾(顺从);率从(顺从;跟从)
(13) 类似 [be similar to]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
◎ 率的拼音: shuài
〈词性:形〉
(1) 草率:轻率 [rash;cursory]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2) 又如:率尔(轻率的样子);粗率(粗略草率);率成(草率写成);率民(轻浮之民);率易(轻率,随便);率略(草率;粗俗,疏忽);率笔(犹败笔);率就(轻易而就;随便)
(3) 急速 [swift]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九首》
(4) 又如:率悟(捷悟,敏悟);率健(敏捷健壮)
(5) 直率;坦率 [straightforward;frank]
率心奉上,不顾嫌疑。——《魏书·张衮传》
(6) 又如:率素(质实朴素);率至(爽直;直率);率易(率直平易);率意(直率,按照本意);率达(坦率豁达);率躁(率直急躁);率实(坦率真实)
(7) 粗鲁 [rough]
气高语率,令人自远。——明· 袁宏道《谢于楚历山草引》
(8) 漂亮 [beautiful]。如:这字写得真率
◎ 率的拼音: shuài
〈词性:副〉
(1) 皆,都 [all]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2) 又如:率天(犹普天);率土式望(全国百姓翘首盼望);率同(一同;共同);率皆(都是)
(3) 大约,大概 [about]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一般说来 [generally]
案大才之人,率多侈纵,无实事之验。——汉· 王充《论衡·案书》
◎ 率的拼音: shuài
〈词性:介〉
(1) 自,由,从 [from]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
(2) 又如:率土(“率土之滨”之省称);率由(由来;犹皆由);率初(自始);率幸(一向受到宠信)
(3) 另见 lǜ
率常、率领、率马以骥、率然、率土同庆、率土宅心、率先、率性、率性任意、率由旧章、率真、率直
行的拼音:háng(ㄏㄤˊ)
⒈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⒉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⒊ 步行的阵列。
⒋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⒌ 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⒍ 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⒎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行的拼音:xíng(ㄒ一ㄥˊ)
⒈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⒉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⒊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⒋ 从事:进行。
⒌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⒍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⒎ 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⒏ 可以:不学习不行。
⒐ 能干:你真行。
⒑ 将要:行将毕业。
⒒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⒓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⒔ 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⒕ 姓。
行字UNICODE编码U+884C,10进制: 34892,UTF-32: 0000884C,UTF-8: E8 A1 8C。
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go、travel、do、all right、O.K.、capable、row、soon
止、言
会意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详细解释◎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road]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3)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4)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line;row]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5)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the ranks]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6) 队伍,军队 [army]
陈胜、 吴广皆次当 行。——《史记·陈涉世家》
必能使行阵和睦。——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行阵(军队行列);行阵和睦(指军队协调团结);行首(军队的行列);行阵(行伍。旧指军队)
(8)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trade;profession;line of business]
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9) 又如:干装修水管这一行;你干哪一行?;行计(行业);行户(行业,妓院;商户)
(10) 营业机构;商行 [business firm]。如:行铺(商行店铺);行货(货物;特指坏货,劣货;隐语指男性生殖器);行户(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
(11) 排行 [seniority among brothers and sisters]。如:你行几,我行二;行第(排行的次序)
(12) 辈分 [generation]
丈人行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13) 又如:行次
(14) 引申表示多数 [-s;-es]。如:和尚行;僧尼行
◎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动〉
(1) 连续贯穿 [run through]
以次贯行,固执无违。——《汉书》
(2) 用长的针脚将棉衣等活计连缀起来为行。也作“绗” [quilt]。如:行棉袄;行棉被
◎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代〉
(1) 这里 [here]——表示处所
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西厢记》
(2) 那里 [there]——表示处所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周邦彦《风流子》
(3) 另见 hàng;héng;xíng
行帮、行辈、行当、行道、行规、行行出状元、行话、行会、行几、行家、行距、行列、行列式、行情、行商、行市、行伍、行业、行阵、行子
◎ 行的拼音: hàng
〈词性:形〉
(1) 刚强 [bold]
行,行行,刚强的样子。——《集韵》
(2) 另见 háng;héng;xíng
行板、行卜、行步、行部、行藏、行车、行成、行成于思、行程、行船、行刺、行动、行都、行房、行歌、行宫、行贾、行好、行贿、行将、行将就木、行劫、行经、行径、行军、行乐、行礼、行李、行猎、行令、行路、行旅、行牧且荛、行囊、行骗、行聘、行期、行乞、行腔、行窃、行取、行人、行若无事、行色、行色匆匆、行善、行商、行尸走肉、行时、行使、行驶、行事、行市、行书、行署、行头、行为、行为不端、行文、行星、行刑、行刑队、行凶、行医、行吟、行营、行远自迩、行御史台、行云、行云流水、行灶、行者、行政、行之有效、行止、行志、行舟、行装、行状、行踪、行走、行走
事的拼音:shì(ㄕˋ)
⒈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⒉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⒊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⒋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⒌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⒍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⒎ 服侍:事父母。
事字UNICODE编码U+4E8B,10进制: 20107,UTF-32: 00004E8B,UTF-8: E4 BA 8B。
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㕝亊叓剚
accident、affair、be engaged in、business、job、matter、work、case、thing
形声:从史、之省声
affair, matter, business; to serve; accident, incident
详细解释◎ 事的拼音: shì
〈词性:名〉
(1)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 同本义 [government post]
事,职也。——《说文》
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事宦(仕宦。事通“仕”)
(4) 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post;duty;powers of office]
事,勤也。——《尔雅》
为政事庸力行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
事蚤济也。——《礼记·乐记》
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注:“任也。”
陉山之事。——《战国策·秦策》。注:“役也。”
公侯之事。——《诗·召南·采蘩》
王事多难。——《诗·小雅·出车》
赵太后新用事, 秦急攻之。——《战国策·赵策》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事分(职分;名分)
(6) 职业 [occupation]
舞阳侯樊哙者,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
(7) 事情 [matter;thing;business;affair;job;work]
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8) 又如:事不过三(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事头(事因,事由;事情);事因(因由,事情来由);事苗(事情的根源);事机(时机;事情成功的机会);事有分定(凡事情总有定数);事在呼吸(比喻事情临近眼前,情况非常紧急);事序(事情的条理、秩序)。亦指天子、诸侯的国家大事,如祭祀、盟会、兵戎等
天子无事。——《谷梁传》。范宁注:“事谓巡守、崩葬、兵革之事。”
(9) 事业 [achievements]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事绩(业绩,重大的成就);事济(事业完成)
(11) 事故,事件 [accident]
延及孝文王、 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汉· 贾谊《过秦论上》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宋· 苏轼《教战守》
(12) 又如:事款则圆(遇事要从长计议,才能圆满解决)
(13) 交媾、性交 [intercourse]。如:房事不宜多
(14) 典故;故事 [allusion]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15) 情况,情形 [condition;state]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事色(情况,情势)
◎ 事的拼音: shì
〈词性:动〉
(1) 侍奉;供奉 [serve;wait upon]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事君;事师;事奉(供奉;侍奉);事上(事奉尊长);事畜(侍奉父母,养育妻子);事亲(侍奉父母)
(3) 做,从事 [be engaged in]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
(4) 又如:无所事事;不事生产;事本(从事本业);事力(从事体力劳动);事行(做事;行事)
(5) 使用;役使 [enslave]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注:“事任使也。”
备承事也。——《国语·鲁语下》
坐事国人过律。——《史记·傅靳蒯成传》
尚安事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6) 又如:事役(劳役);事智(运用智慧);事用(使用;应用)
(7) 奉行 [pursue]
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韩非子》
(8) 治理;办理 [administer]
齐、 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战国策》
(9) 任用 [appoint]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墨子》
◎ 事的拼音: shì
〈词性:量〉
件;副 [piece]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事败垂成、事半功倍、事倍功半、事必躬亲、事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端、事功、事故、事过境迁、事后诸葛亮、事迹、事假、事件、事理、事例、事略、事前、事情、事权、事儿、事实、事实婚、事实上、事事、事势、事态、事体、事危累卵、事务、事务所律师、事务员、事物、事项、事业、事宜、事由、事与愿违、事在人为、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