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策顽磨钝的意思

wándùn

策顽磨钝



拼音cè wán mó dùn

注音ㄘㄜˋ ㄨㄢˊ ㄇㄛˊ ㄉㄨㄣˋ

解释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出处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我可也为甚的甘受贫,不厌勤,抵多少策顽磨钝,也只为不如人,学做儒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策顽磨钝是中性词。

繁体筞頑磨鈍

近义策驽砺钝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ㄘㄜˋ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TGMI  五笔98  TSMB  仓颉  HDB  郑码  MFLD  四角  88902  结构  上下电码  4595  区位  1863  统一码  7B56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一丨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策的拼音:cè(ㄘㄜˋ)  

⒈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⒉ 鞭打:策马。鞭策。

⒊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⒋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⒌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⒍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⒎ 杖:策杖。

⒏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⒐ 计谋,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⒑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⒒ 姓。

统一码

策字UNICODE编码U+7B56,10进制: 31574,UTF-32: 00007B56,UTF-8: E7 AD 96。

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䓶册敕笧筞筴箣赦敇萗

汉英互译

plan、whip

造字法

形声:从竹、声

English

scheme, plan; to whip; ur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策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朿(   )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2)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whip]

軓前十尺而策半之。——《考工记·舟人》

则仆执策立于马前。——《礼记·曲礼》

绕朝赠之以策。——《左传·文公十三年》

左师为已短策。——《左传·襄公十七年》

伤吻敝策。——《汉书·王褒传》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战国策·赵策》

执策而临之。——唐· 韩愈《杂说》

振长策而御宇内。——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策辔(马鞭与马缰);策彗(以带叶竹帚制作的马鞭)

(4) 策略;计谋 [tacticsplan;scheme]

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惠文、 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汉· 贾谊《过秦论》

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上策;下策;失策(策略上失误);策无遗算(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6) 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 [bamboo or wooden slips used for writing on in ancient China]

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左传·序》疏

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周礼·春官》

书策稠浊,百姓不足。——《战国策·秦策一》

(7) 又如:策府(帝王藏书之所);策简(指簿册文书);策牍(简策版牍。后指书写用的纸张)

(8) 策书。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敕令的文件。引申为策命;策免 [document]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9) 又如:策命(用策书任命);策拜(帝王以策书命官);策文(诏书之类的文告)

(10) 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也指一种议论文体 [answer]

《治安策》——汉· 贾谊

《教战守策》——宋· 苏轼

(11) 又如:策套(科举时代应试者应付策问考试的材料);策学(科举时代供考生应付考试的短文集);策题(科举策试的试题);策第(策试和选评)

(12) 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小竹片) [chip]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13) 又如:策筹(同“筹策”。古代计算工具)

(14) 卜筮用的蓍草 [alpine yarrow]

詹尹乃端策拂龟。——《楚辞·卜居》

错龟数策。——《战国策·秦策》

(15) 又如:端策(把蓍草摆正)

词性变化

策的拼音:   

〈词性:动〉

(1) 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引申为驾驭 [whip]

将入门,策其马。——《论语·雍也》

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汉· 晁错《论贵粟疏》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2) 又如:鞭策;策马(鞭马);策马飞舆(驾马车疾行)

(3) 督促;使进步 [instigate;stir up]。如:策厉(督促勉励);策进(促进)

(4) 拄着;拄着棍杖。引申为搀扶;架起 [support]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又如:策杖(执持拐杖。又称扶杖、拄杖);策踵(扶杖接踵而来);策立(站立)

(6) 谋划;策划 [plan;plot]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孙子·虚实》

(7) 又如:策效(谋划效力);策驭(谋划掌握);策选(谋划选取)

常用词组

策动、策反、策划、策略、策论、策马、策士、策试、策问、策应、策源地

  拼音  wán   注音  ㄨㄢˊ   繁体    
部首  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FQDM  仓颉  MUMBO  郑码  BDRG  四角  11282  结构  左右电码  7316  区位  4571  统一码  987D  笔顺  一一ノフ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顽(頑)的拼音:wán(ㄨㄢˊ)  

⒈ 愚钝:愚顽。冥顽不灵(愚昧顽钝不灵活)。

⒉ 不容易变化或动摇:顽固。顽强。顽敌。顽症。刁顽。负隅顽抗。

⒊ 淘气,胡闹:顽皮。顽童。

⒋ 同“玩”。

统一码

顽字UNICODE编码U+987D,10进制: 39037,UTF-32: 0000987D,UTF-8: E9 A1 BD。

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nse、insensate、naughty、obstinate、stubborn、stupid

造字法

形声:从页、元声

English

obstinate, stubborn; recalcitr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顽的拼音:

w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元声。从页。本义:难劈开的囫囵木头)

(2) 同本义 [log split difficultly]

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唐· 元稹《画松》

(3) 愚顽之人;顽固派 [stupid and stubborn person;diehards]。如:顽军(顽固派的军队)

(4) 凶恶的人 [ferocious perosn]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唐· 李白《豫章行》

词性变化

顽的拼音:

wán  

〈词性:形〉

(1) 引申为浑圆 [perfectly round]

闻平乐以下,四顾皆土山,而巉厉之石,不挺于陆而藏于水矣。盖山自此而顽,水自此而险也。——《徐霞客游记》

(2) 顽固,不驯服 [headstrong;stubborn]

顽童穷固。——《国语·郑语》

(3) 又如:顽算(耍弄,算计);刁顽(狡猾顽固);顽户(旧时官府指拖欠赋税之家);顽陋(顽固鄙陋);顽竖(顽劣的小子);顽躯(顽健的身体);顽猾(顽皮狡猾)

(4) 头脑迟钝; 愚蠢 [insensate;stupid]

顽,愚也。——《广雅·释诂一》

父顽。——《书·尧典》

疑自苗人顽,恃险不终役。——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5) 又如:冥顽不灵;顽仙(愚笨无知的仙人);顽昧(顽劣无知);顽疏(愚劣粗疏);顽卤(愚昧钝迟。或作“顽鲁”);顽贪(顽愚贪婪);顽恶(愚蠢桀骜);顽愚(愚鲁,资质低下迟钝);顽鄙(顽钝鄙拙)

(6) 坚硬[hard]

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三侠五义》

(7) 又如:顽皮(皮甲坚硬);顽铁(坚硬的铁);顽金(坚硬的金属);顽块(硬土块);顽重(又硬又重);顽肉(坏死硬化之肉)

(8) 粗钝 [coarse and blunt]。如:顽璞(未加工的玉石);顽钝(不锋利的器物);顽厚(粗厚);顽朴(粗陋而朴实);顽砖(粗劣的砖块)

(9) 强暴 [violent]。如:顽飇(狂风);顽阳(烈日);顽徒(蛮横不法之人)

(10) 坚强 [firm]

耄期尚有江湖兴,顽健人言见未曾。——宋· 陆游《示二子》

顽的拼音:

wán  

〈词性:动〉

(1) 同“玩”。游戏 [play]

拜了拜本州,就到上海去顽了这多少日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 又如:顽耍子(玩耍;游逛);顽不开(应付不了);顽耍(嬉戏,玩乐);顽游(顽耍,游玩);顽具(玩具)

(3) 贪。通“忨” [be greedy for]。如:顽涎(馋涎,比喻对女色的贪婪);顽廉懦立(使贪婪的人变得廉洁,使软弱的人能够自立。比喻感化力量的巨大)

常用词组

顽磁、顽敌、顽钝、顽梗、顽固、顽固堡垒、顽疾、顽健、顽抗、顽廉懦立、顽劣、顽皮、顽强、顽石、顽石点头、顽童、顽症

  拼音  mó mò   注音  ㄇㄛˊ ㄇㄛˋ   
部首  石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86  YSSD  五笔98  OSSD  仓颉  ICMR  郑码  TGFG  四角  00262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333  区位  3605  统一码  78E8  笔顺  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一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磨的拼音:mó(ㄇㄛˊ)  

⒈ 摩擦:磨刀。磨墨。磨练。磨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磨合。研磨。磨漆画。

⒉ 阻碍,困难:磨难(nàn  )。好事多磨。

⒊ 消耗,消灭:磨损。磨耗。磨灭。

⒋ 拖延,耗时间:磨缠。磨功夫。

其他字义

磨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粉碎粮食的工具:石磨。电磨。磨盘。磨坊(亦作“磨房”)。推磨。

⒉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磨面。磨米。磨豆腐。

⒊ 掉转:这个胡同太窄,磨不过车来。

统一码

磨字UNICODE编码U+78E8,10进制: 30952,UTF-32: 000078E8,UTF-8: E7 A3 A8。

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brade、grind、milling

造字法

形声:从石、麻声

English

grind; polish; rub; wear out; a millsto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磨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2) 同本义 [grind]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论语·阳货》

(3) 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称“切”,加工象牙称“磋”,加工玉称“琢”,加工石称“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犹琢磨);磨斫(雕琢;雕饰)

(4)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polish;sharpen]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5) 又如:磨镜石(传说 轩辕氏铸镜时用以磨镜的石头);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旧指农历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磨刀霍霍(磨刀声);磨袭砥砺(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

(6) 磨擦 [rub;wear] 。如:磨拳擦掌(形容斗志昂扬,跃跃欲试的样子);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磨沙(指沙入蚌壳,与蚌肉相摩擦)

(7) 磨炼 [temper;steel]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韩愈《石鼓歌》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8) 又如:磨涅(磨砺熏染,经得起考验);磨厉(磨练);磨揉(磨练);磨盾(犹磨练)

(9) 研讨;观摩 [study;view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s work]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10) 又如:磨切(切磋;探讨);磨究(研讨究竟);磨砻(切磋;磨练);磨砻浸灌(切磋浸染);磨砻镌切(磨砺切磋)

(11) 折磨 [pester;trouble;cause physical or mental suffering]。如:磨问(仔细审讯盘问);磨折(折磨;磨难;挫折);磨害(折磨伤害);磨障(折磨阻碍)

(12) 拖延 [delay;dillydally]。如:磨驼(磨蹭);磨菇(亦作“磨古”。拖延;纠缠)

(13) 纠缠 [nag]。如:磨它子(故意纠缠磨时间);磨劲(纠缠的劲头);磨搅讹绷(纠缠捣乱,欺骗讹诈)

(14) 通“摩” [stroke]。如:磨捋(抚摩);磨娑(抚摩);磨弄(抚摩;把玩)

(15) 磨灭;泯灭 [obliterate;die out]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唐· 韩愈《送穷文》

(16) 转;移 [turn;move]。如:磨转(耐心劝说使转变)

(17) 挥;摇 [wave]。如:磨动(摇动);磨旗(舞动旗帜,用以传递信息);磨旗擂鼓(摇旗击鼓)

词性变化

磨的拼音:   

〈词性:名〉

(1) 磨刀石 [whetstone]。如: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2) 磨难;灾难 [trial;calamity]。如:磨障(磨难障碍);磨隔(磨难)

(3) 另见   

常用词组

磨擦、磨蹭、磨杵成针、磨穿铁砚、磨光、磨耗、磨合、磨机、磨快、磨砺、磨练、磨灭、磨难、磨破口舌、磨石、磨蚀、磨损、磨牙、磨洋工、磨折、磨嘴、磨嘴皮子

基本词义

磨的拼音:   

〈词性:名〉

(1) 磨子 [mill;millstone;quern]

以磨碎物亦曰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2) 又如:磨石(研碎粮食的石制工具);磨心(石磨中心);磨牛(转磨之牛。比喻愚鲁);磨室(即磨坊);电磨;水磨

词性变化

磨的拼音:   

〈词性:动〉

(1) 用磨碎物 [grind;mill]。如:磨研(用石磨研碎);磨博士(以磨粉为业的人)

(2) 转移;掉转 [turn round]。如:磨子兵(谓到处流转而人数很少的军队);磨兑(兑换);磨趄子(方言。打转)

(3) 晃动;摇动 [sway]。如:磨动(挥动;摇动)

(4) 碾轧土地 [roll]

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陈残云《香飘四季》

(5) 〈词性:方〉∶拉,指拉下脸子 [pull]。如:实在脸上磨不开

(6) 另见   

常用词组

磨不开、磨叨、磨得开、磨豆腐、磨烦、磨坊、磨盘、磨子

  拼音  dùn   注音  ㄉㄨㄣˋ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QGBN  仓颉  OPPU  郑码  PHZI  四角  85717  结构  左右电码  6868  区位  2259  统一码  949D  笔顺  ノ一一一フ一フ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钝(鈍)的拼音:dùn(ㄉㄨㄣˋ)  

⒈ 不锋利,不快,引申为不顺利:这把刀真钝。成败利钝。

⒉ 笨,不灵活:钝滞(a.迟钝呆滞;b.不锋利)。迟钝。愚钝。拙嘴钝舌。

统一码

钝字UNICODE编码U+949D,10进制: 38045,UTF-32: 0000949D,UTF-8: E9 92 9D。

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钝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鈍䤜

汉英互译

blunt、dull、obtuse、pointless

相关字词

快、利、锐

造字法

形声:从钅、屯声

English

blunt, obtuse; dull; flat; dull-wit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钝的拼音:

dùn  

〈词性:形〉

(1) (形声。从金,屯声。本义:不锋利)

(2) 同本义 [blunt]

兵不钝锋。——《文选·檄吴将校部曲》

庶竭驽钝。——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钝刀(钝兵。不锋利的兵刃)

(4) [指几何图形的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 [obtuse]。如:钝角

(5) 呆;笨拙 [dull-witted;stupid;mentally slow]

钝,迟也。——《广雅·释诂四》

俗谓愚为钝椎。——《史记·周勃世家》注

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衰颓)。——宋· 苏轼《教战守策》

(6) 又如:钝愚(愚笨;迟钝);钝货(蠢货,笨蛋);钝皮老脸(厚脸皮);钝兵(士气不壮盛)

常用词组

钝化、钝涩、钝态、钝头笔、钝响、钝滞、钝重、钝拙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