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柴车幅巾的意思

cháichējīn

柴车幅巾



拼音chái chē fú jīn

注音ㄔㄞˊ ㄔㄜ ㄈㄨˊ ㄐ一ㄣ

解释柴车:粗劣的车;幅巾:一种儒雅的装束。坐着柴车,幅巾束首。指人的作风俭朴。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韩康传》:“亭长以韩微君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的作风俭朴。

感情柴车幅巾是中性词。

繁体柴車幅巾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ái   注音  ㄔㄞˊ   
简体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HXSU  仓颉  YPD  郑码  IIRF  四角  22904  结构  上下电码  2693  区位  1881  统一码  67F4  笔顺  丨一丨一ノフ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柴的拼音:chái(ㄔㄞˊ)  

⒈ 烧火用的草木: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

⒉ 烧柴祭天:“柴于上帝”。

⒊ 瘦,不松软:柴鸡。柴心儿。

⒋ 姓。

统一码

柴字UNICODE编码U+67F4,10进制: 26612,UTF-32: 000067F4,UTF-8: E6 9F B4。

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avin、brushwood、firewood

造字法

形声:从木、此声

English

firewood, faggots, fue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柴的拼音: chái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此声。本义:捆束的细木小柴)

(2) 同本义 [faggot]

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礼记·月令》注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3) 泛指木柴,小木散材,也指作燃料的木柴[firewood;wood]

柴,小木散材也。——《说文》

树枳棘与薪柴。——《楚辞·愍命》。注:“枯枝为柴。”

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汉书·沟洫志》

(4) 又如:柴荆(乡里用木板、荆条编制而成的门);柴禾(木柴;柴草);木柴;劈柴;柴水(打柴汲水);柴市(木柴交易处);柴山(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

(5) 枯枝,老木 [fuzz stick;old wood]。如:柴立(有如枯木的站立。也用来形容人清瘦的样子)

(6) 姓

词性变化

柴的拼音: chái  

〈词性:动〉

(1) 烧柴祭天。后又写作“祡” [burn firewood and worship heaven]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书·舜典》

柴望秩于山川。——《书·舜典》

柴于上帝。——《礼记·大传》

柴而望祀山川。——《礼记·王制》

(2) 注:“柴,祭天告至也。”

柴的拼音: chái  

〈词性:形〉

〈词性:方〉∶ 干瘦,皮包骨 [bony]。如:柴毁(身体衰瘦如枯柴);柴瘠(骨瘦如柴)

常用词组

柴草、柴达木盆地、柴刀、柴火、柴鸡、柴门、柴米、柴米油盐、柴油、柴油机

基本词义

柴的拼音: zhài  

〈词性:动〉

(1) 编木维护四周 [fence]

[周武王]乃封 比干之墓,表 商容之闾,柴 箕子之门。——《淮南子》

(2) 又如:柴护(编木围其四面,使不受破坏)

(3) 覆盖 [cover]

掘新井而柴焉。——《管子》

(4) 阻塞;闭塞 [stop]

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俊哲处下位而不见知。——《抱朴子》

(5) 又如:柴门(杜门,闭门);柴路(堵塞道路);柴塞(堵塞)

词性变化

柴的拼音: zhài  

〈词性:名〉

(1) 通“寨”。防守的栅栏篱障 [defending fence]

羽( 关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三国志·吴志》

(2) 又如:柴栅(栅栏);柴楂(木栏,栅栏);柴篱(木栅栏,藩篱)

(3) 也指村墅 [villa]

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唐· 王维《辋川集序》

(4) 另见 chái  

  拼音  chē jū   注音  ㄔㄜ ㄐㄨ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LGNH  仓颉  KQ  郑码  HE  四角  40500  结构  单一电码  6508  区位  1921  统一码  8F66  笔顺  一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车(車)的拼音:chē(ㄔㄜ)  

⒈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车。车驾(帝王的马车)。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车之鉴。

⒉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车。水车。

⒊ 用水车打水:车水。

⒋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车床。

⒌ 用旋床加工工件:车零件。

⒍ 方言,转动身体:车身。车过头来。

⒎ 姓。

其他字义

车(車)的拼音:jū(ㄐㄨ)  

⒈ 象棋棋子之一。

统一码

车字UNICODE编码U+8F66,10进制: 36710,UTF-32: 00008F66,UTF-8: E8 BD A6。

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车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vehicle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车的拼音:

chē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有多种写法。象车形。本义: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

(2) 同本义 [vehicle]

車,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说文》。按,横视之肖,或云车少昊时驾牛,奚仲始驾马。

为车。大车、柏车、羊车,皆两辕,驾牛;田车、兵车、乘车,皆一辀,驾马。大车,平地任载车,柏车、山车,羊车、善车也;田车、兵车,乘车,通谓之小车。——《考工记·舆人》

车从马。——《左传·闵公元年》

车斑内外。——《国语·晋语》。注:“车雷也。”

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开车;安步当车;杯水车薪;闭门造车;螳臂当车;车两 (古谓车一乘为一两);车盖(古代车上的伞形车篷。亦指具有此种车篷的车辆);车辐(连接车轮的边缘和车轮中心的直木条);车马辐辏(形容车马拥挤的情况)

(4) 特指战车,兵车 [chariot]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5) 利用轮轴旋转的工具 [wheeled instrument]。如:水车;纺车

(6) 牙床 [gum]。如:车辅相依(牙床和颊骨互相依存,比喻事物互相依存)

(7) 姓

词性变化

车的拼音:

chē  

〈词性:动〉

(1) 乘车 [ride]

济济群英,车的车,步的步,陆续来了。——清· 心青《女界文明灯弹词》

(2) 用车床切削或使之成形 [lathe]。如:车零件;车出一副桌子的腿

(3) 用水车升高水位 [use waterwheel to lift water]。如:车水(用水车排灌)

(4) 转动(多指身体) [turn oneself]。如:他又车过来对我说,他的背痛

车的拼音:

chē  

〈词性:量〉

(1) 计算一车所载的容量单位。如:两车干柴

(2) 另见   

常用词组

车把、车把式、车场、车床、车次、车刀、车到山前必有路、车道、车灯、车队、车夫、车盖、车工、车钩、车轱辘、车轱辘话、车祸、车骑、车间、车口、车库、车辆、车辆厂、车裂、车流、车轮、车轮战、车马费、车门、车皮、车票、车前、车钱、车身、车身、车水马龙、车速、车胎、车条、车厢、车削、车辕、车载斗量、车站、车照、车辙、车轴、车子

基本词义

车的拼音:

  

〈词性:名〉

(1) 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 [rook]

(2) 中国象棋棋子的一种 [chariot]。如:舍车保帅

(3) 另见 chē  

  拼音    注音  ㄈㄨˊ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MHGL  仓颉  LBMRW  郑码  LIJK  四角  41266  结构  左右电码  1607  区位  2389  统一码  5E45  笔顺  丨フ丨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幅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布的宽度:幅面。双幅。宽幅。

⒉ 泛指事物的宽度:幅度。幅员(“幅”是宽度,“员”是周围。指疆域或领土的面积。如“我国幅幅广大”)。振幅。篇幅。

⒊ 边缘:边幅。

⒋ 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一幅画。五幅布。

统一码

幅字UNICODE编码U+5E45,10进制: 24133,UTF-32: 00005E45,UTF-8: E5 B9 85。

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䋹畐䌿

汉英互译

breadth

造字法

形声:从巾、声

English

piece, strip, breadth of, h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幅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巾,畐(   )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的宽度)

(2)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width]

幅,布帛广也。——《说文》

布帛二尺二寸为幅。——《汉书·食货志》

半幅终幅。——《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

邪幅在下。——《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

幅巾。——《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

(3) 又如: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像布幅一样割裂);幅巾(古代用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男子用以束发,也叫幞头);幅练(成幅的白练)

(4) 引申指地面或书画面的广狭 [width]

幅陨既长。——《诗·商颂·长发》

幅者,所以正曲枉也。——《列女传·母仪》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5) 又如:篇幅;振幅

(6) 界限,限度 [limit]。如:幅程(范围,尺度);幅利(使贪利之心有所节度)

(7) 指布帛或纸张 [cloth or paper]

其男子衣以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缀。——《晋书》

词性变化

幅的拼音:   

〈词性:量〉

——记述长条或方形的东西。如:一幅画;一幅对子

幅的拼音:   

〈词性:动〉

覆盖,用东西遮在…上面 [cover]

一茎竹稿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白居易《泛小舱》

幅的拼音:   

〈词性:形〉

通“福”。古称富贵寿考为福 [good luck]

幅陨既长,有娀方将。——《诗·商颂·长发》

常用词组

幅度、幅员

  拼音  jīn   注音  ㄐ一ㄣ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MHK  仓颉  LB  郑码  LI  四角  40227  结构  单一电码  1577  区位  2977  统一码  5DFE  笔顺  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巾的拼音:jīn(ㄐ一ㄣ)  

⒈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手巾。围巾。领巾。枕巾。餐巾。巾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巾巾英雄”)。

统一码

巾字UNICODE编码U+5DFE,10进制: 24062,UTF-32: 00005DFE,UTF-8: E5 B7 BE。

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piece of clo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erchief; towel; turban; KangXi radical number 50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巾的拼音: jī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2) 同本义 [towel]

巾,佩巾也。——《说文》

沐巾一。——《仪礼·士冠礼》

盥卒授巾。——《礼记·内则》

布巾环幅不凿。——《仪礼·士丧礼》

静其巾幂。——《仪礼·特牲馈食礼》

儿女共沾巾。——《战国策·魏策》

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巾短情长。——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花巾;小丝巾;巾栉(梳洗用品,即手巾和梳子;梳洗打扮);巾帚(拭巾和扫帚);巾帨(毛巾)

(4) 缠束或覆盖用的织物 [a piece of cloth]

巾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簌簌衣巾落枣花。——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领巾;围巾;巾带(古代有功之人的冠服,亦代指功名);巾车(有帷幕装饰的车子);巾衣(古代士大夫的装束,服之以示敬礼);又指古代送葬时引柩所用的布

巾待于阼阶下。——《仪礼》

(6) 头巾 [turban]

愆礼巾,所以饰首。——《风俗通》

巾,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玉篇》

羽扇纶巾。——苏轼《赤壁怀古》

首戴方山巾。——李白《嘲鲁儒》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陆游《秋晚登城北门》

(7) 又如:巾帻(头巾);巾冠(巾和冠);巾絮(头巾);巾囊(包裹,布袋);巾帽(头巾和帽子);巾卷(古代士族所用的头巾和书卷。引申为士族的代称)

(8) 巾箱 [turban box]

巾卷充街。——《文选·皇太子释奠会诗》

(9) 又如:巾笈(存放巾帛、书卷的小箱子);巾笥(有巾帛覆盖的箱子);巾衍(放置头巾、书卷等物的小箱子);巾笥(即巾箱);巾箧(巾箱)

词性变化

巾的拼音: jīn  

〈词性:动〉

(1) 包裹;覆盖 [wrap; cover]

巾,犹衣也。珠丛云:以衣被车谓之巾。——《周礼·巾车》注

巾以文绣。(用绣巾盖着。)——《庄子》

(2) 又如:巾幂(用来覆盖礼器的布帛。引申为“覆盖”)

常用词组

巾帼、巾帼英雄、巾箱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