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豺虎肆虐的意思

cháinüè

豺虎肆虐



拼音chái hǔ sì nüè

注音ㄔㄞˊ ㄏㄨˇ ㄙˋ ㄋㄩㄝˋ

解释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出处汉·张衡《南都赋》:“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例子中常待同郡侯览,专权王命,豺虎肆虐,威震天下。汉·孔融《卫尉张俭碑铭》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时局。

感情豺虎肆虐是贬义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ái   注音  ㄔㄞˊ   
部首  豸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EEFT  五笔98  EFTT  仓颉  BHDH  郑码  PQDM  四角  24200  结构  左右电码  6284  区位  1882  统一码  8C7A  笔顺  ノ丶丶ノフノノ一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豺的拼音:chái(ㄔㄞˊ)  

⒈ 哺乳动物,贪食,残暴,常成群侵袭家畜。分布于中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亦称“豺狗”):豺狼。

统一码

豺字UNICODE编码U+8C7A,10进制: 35962,UTF-32: 00008C7A,UTF-8: E8 B1 BA。

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豺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jackal

造字法

形声:从豸、才声

English

wolf; cruel, wicked, mea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豺的拼音: chái  

〈词性:名〉

(1) (形声。从豸( zhì  ),才声。从“豸”,表示与野兽有关。本义:野兽名。形似犬而残猛如狼,俗名豺狗) 同本义 [jackal]

豺,狼属,狗声。——《说文》。字亦作犲。

豺,狗足。——《尔雅》

豺似狗,白色,有爪牙。迅捷,善搏噬也。——《苍颉篇·解诂》

豺则祭兽。——《吕氏春秋·季秋》。注:“似狗而长毛,其色黄。

搏豺狼。——《史记·司马相如传》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2) 按,一种野犬,比狼小,毛色较黄,胆子也较狼小,有时夜间成群猎食,但多半是单独或成对出猎,主要吃腐肉或小动物(如家禽)

常用词组

豺狼、豺狼当道

  拼音    注音  ㄏㄨˇ   
部首  虍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HAMV  五笔98  HWV  仓颉  YPHN  郑码  IH  四角  2121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5706  区位  2702  统一码  864E  笔顺  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虎的拼音:hǔ(ㄏㄨˇ)  

⒈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⒉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⒊ 古同“唬”,威吓。

⒋ 古同“琥”,琥珀。

统一码

虎字UNICODE编码U+864E,10进制: 34382,UTF-32: 0000864E,UTF-8: E8 99 8E。

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俿乕虝

汉英互译

tiger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虎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tiger],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insect]。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词性变化

虎的拼音:   

〈词性:形〉

(1) 比喻威武勇猛 [brave]。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cruel]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虎的拼音:   

〈词性:动〉

(1) 〈词性: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suddenly turn hostile]。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intimidate]。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3) 另见   

常用词组

虎背熊腰、虎贲、虎彪彪、虎步、虎伥、虎符、虎骨、虎骨酒、虎虎、虎将、虎踞龙盘、虎口、虎口拔牙、虎口余生、虎狼、虎落平川、虎气、虎生生、虎视、虎视眈眈、虎视鹰瞵、虎势、虎跳峡、虎头虎脑、虎头牢房、虎头蛇尾、虎威、虎穴、虎牙、虎崽、虎掌、虎踪猫迹

基本词义

虎的拼音:   

另见   

常用词组

虎不拉

  拼音    注音  ㄙˋ   
部首  聿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DVFH  五笔98  DVGH  仓颉  SILQ  郑码  CHXB  四角  75707  结构  左右电码  5127  区位  4333  统一码  8086  笔顺  一丨一一一フ丶フ一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肆的拼音:sì(ㄙˋ)  

⒈ 放纵,任意行事:肆口。肆虐。肆意。放肆。肆无忌惮。

⒉ 尽,极:肆力(尽力)。肆目。肆勤。

⒊ 陈列,陈设:肆筵。

⒋ 古代指人处死刑后暴尸示众:肆诸市朝。

⒌ 店铺:市肆。茶坊酒肆。

⒍ “四”的大写。

统一码

肆字UNICODE编码U+8086,10进制: 32902,UTF-32: 00008086,UTF-8: E8 82 86。

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四肄銉

汉英互译

four、shop、unbridled

造字法

形声:从长、聿(yù)声

English

indulge; excess; numeral four; particle meaning now, therefore; sho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肆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长,聿(   )声。本义:摆设;陈列)

(2) 同本义 [display]

肆,极陈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长。”

肆,陈也。——《广韵》

或剥或享,或肆或将。——《诗·小雅·楚茨》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诗·大雅·行苇》

(3) 又如:肆筵(摆设筵席);肆肆(并列的样子)

(4) 古时处死刑后陈尸示众 [expose corpse in public]

吾力犹能肆诸市朝。——《论语·宪局》

(5) 又如:肆刑(极刑);肆掠(陈尸示众和鞭笞);肆鬯(陈尸设鬯。为古浴尸之礼)肆器(古代陈尸之器)

(6) 进献解体牺牲 [sacrifice to]

以肆献裸享先王。——《周礼·春官·大宗伯》

(7) 又如:肆享(祭祀宗庙);肆献(进牺牲,献醴酒。古代吉礼的一种);肆祀(祭名。谓以全牛全羊祭祀祖先);肆瘗(祭名。谓祭山后将所用牲玉埋于山中);肆类(类,祭名。称祭天之礼)

(8) 侵犯;冲突 [intrude]。如:肆凶(逞凶);肆毒([蜂、蝎等]以毒刺螫人);肆诈(肆行诈骗);肆剽(大肆劫掠);肆暴(滥施暴力,行凶)

(9) 恣纵,放肆 [indulge]

不得安肆矣。——《汉书·吴王濞传》。师古曰:“肆,纵也。”

故不为轩冕肆志。——《庄子·缮性》。注:“肆志,放纵其志。”

深闳而肆。——《庄子·天下》

惟北门外方,圆两炮台,被逆占据后,肆行无忌。——《三元里人民抗英》

昔(周)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左传·昭公十二年》

(10) 又如:肆逆(随意虐害百姓);肆毒(任意毒害);肆讥腾谤(大肆讥诮,谤言沸腾);肆掠(大肆掠夺);肆奢(放纵,奢侈);肆欲(纵欲);肆饮(纵情饮酒);肆横(恣意横行);肆纵(肆意放纵);肆手(放手。谓随意,任意);肆心(恣意);肆志(快意;随心;纵情);肆言(无所顾忌地说话;纵言)

(11) 宽缓 [relax]。如:肆赦(宽赦有罪的人);肆眚(赦免有罪的人)

(12) 宣扬;扩展 [propagate;expand]

晋天福初,允以国朝频肆赦,乃进《驳赦论》——《旧五代史·张允传》

(13) 又如:肆布(散布);肆芳(散发芳香);肆议(肆义。进言献策,提出意见)

(14) 延伸,扩张 [stretch]。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 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

(15) 又如:肆通(畅通,四通八达);肆募(广泛征集);肆察(广泛地视察);肆体(舒展身体)

(16) 极力,勤苦 [use to the utmost]

瞻仰二祖,厥庸孔肆。——《文选·张衡·东京赋》

轮匠肆目,不乏奚仲之妙;瞽史清耳,而无 伶伦之察。——《文选·陆机·演连珠》

(17) 又如:肆心(用心;尽力);肆目(尽其目力);肆既(竭尽);肆勤(尽力勤劳);肆业(勤于所业。多指农业)

词性变化

肆的拼音:   

〈词性:名〉

(1) 店铺(上古时代表示商店) [shop]

正其肆,陈其货贿。——《周礼》

肆,市中陈物处也。——《文选·游西池》注

帝命三市店肆,皆设帷帐。——《隋书·裴矩传》

吾得升斗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知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

(2) 又如:肆廛(街市,店铺);肆宇(肆宅);肆宅(店铺);肆业(泛指店务或其他类似业务);肆头(街头,市上)

(3) 手工业作坊 [market-place]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

(4) 古代编悬乐器的单位,悬钟十六为肆 [16-bell]

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周礼》

(5) “四”的大写,用于支票等上,以避免错误或更改 [four (used for the numeral “四” on cheques, etc. to avoid mistakes or alterations)]

肆的拼音:   

〈词性:形〉

(1) 长;常 [long]

其诗孔硕,其风肆好。——《诗·大雅·崧高》

(2) 疾;迅速 [quick]。如:肆伐(袭伐,疾伐)

(3) 大 [large]。如:肆筵(大开筵宴);肆威(大逞威风)

(4) 直,正 [right]。如:肆直(正直)

肆的拼音:   

〈词性:副〉

尽,极 [very;extremely]。如:肆好(极好);肆侈(穷奢极欲);肆奢(穷奢极侈)

常用词组

肆口、肆力、肆虐、肆无忌惮、肆言无惮、肆意

  拼音  nüè   注音  ㄋㄩㄝˋ   
部首  虍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HAAG  五笔98  HAGD  仓颉  YPSM  郑码  IHH  四角  2121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5707  区位  3716  统一码  8650  笔顺  丨一フノ一フ一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虐的拼音:nüè(ㄋㄩㄝˋ)  

⒈ 残暴:暴虐。虐待。虐政(暴政)。

统一码

虐字UNICODE编码U+8650,10进制: 34384,UTF-32: 00008650,UTF-8: E8 99 90。

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虐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䖈䖋䨋

汉英互译

cruel、tyranniz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ruel, harsh, oppressi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虐的拼音: nüè  

〈词性:形〉

(1) (会意。小篆字形。从虍(    指虎头),爪人。即虎足反爪伤人。隶变后省略“人”字。本义:凶恶,残暴)

(2) 同本义 [brutal;cruel;and ferocious]

虐,残也。——《说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虐世(残暴的时代);虐人(残暴凶狠的人);虐暴(暴虐,残暴酷虐);虐焰(残暴的气焰);虐行(残暴的行为);虐刻(残暴苛刻);虐烈(残暴酷烈);虐遇(虐待)

(4) 暴烈;险恶 [violent;perilous]

遘厉虐疾。——《书·金縢》。传:“暴也。”

到州日亭午,余暑秋更虐。——陈基《通州》

(5) 又如:虐疾(重病;恶疾);虐暑(酷暑;酷热)

(6) 无节制;纵情 [to one’s heart’s content]

善戏谑兮,不为虐。——《诗·卫风》。朱熹集传:“善戏谑不为虐者,言其乐易而有节也。”

词性变化

虐的拼音: nüè  

〈词性:动〉

(1) 侵害;残害 [abuse;mishandle]

方命虐民,饮食若流。——孟子·梁惠王下》

奸官污吏虐民。——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虐人(残害人民);虐戕(残害);虐害(残害,残酷迫害);虐割(残害)

(3) 轻视;忽视 [despise;overlook]

而又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声者众焉。——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

(4) 通“谑”。戏谑 [make fun of]。如:虐戏(使人难堪的调笑和嘲弄;恶作剧);虐谑(虐戏)

虐的拼音: nüè  

〈词性:名〉

灾害 [disaster]

殷降大虐。——《书·盘庚中》

常用词组

虐待、虐杀、虐政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