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长辔远御的意思

chángpèiyuǎn

长辔远御



拼音cháng pèi yuǎn yù

注音ㄔㄤˊ ㄆㄟˋ ㄩㄢˇ ㄩˋ

解释①放长缰绳,驾马远行。比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②比喻驾驭创作手段从容达到写作的理想境界。

出处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长辔远御,妙略潜授。”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远距离操纵。

感情长辔远御是中性词。

繁体長轡遠御

近义长驾远驭、长辔远驭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áng zhǎng   注音  ㄔㄤˊ ㄓㄤˇ   繁体    
部首  长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TAYI  仓颉  PO  郑码  CH  四角  42730  结构  单一电码  7022  区位  1904  统一码  957F  笔顺  ノ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长(長)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两端的距离:长度。

⒉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⒊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⒋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其他字义

长(長)的拼音:zhǎng(ㄓㄤˇ)  

⒈ 生长,成长:长疮。

⒉ 增加:长知识。

⒊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⒋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⒌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

统一码

长字UNICODE编码U+957F,10进制: 38271,UTF-32: 0000957F,UTF-8: E9 95 BF。

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長仧兏仩

汉英互译

long、length、lasting、be good at

相关字词

少、幼、消、短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ong; length; excel in; lead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长的拼音:

cháng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be long in space]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3)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4) 时间久 [of long duration;lasting]

长,久也。——《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长宵(漫长的夜);长律(长的音律)

(6) 遥远 [distant]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 苏轼《浣溪沙》

(7) 又如:长解(远距离解送犯人;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

(8) 高;高大 [tall]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长林(高大的树林);长壮(高大而强壮)

(10) 优;是;正确 [fine;good;right]。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11) 深长 [profound]。如:气味长

(12) 深厚 [deep]。如:恩情长

词性变化

长的拼音:

cháng  

〈词性:名〉

(1) 长度 [length]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身长;桥长 1000米;波长

(3) 长处 [strong points]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一技之长,学有所长;特长

(5) 姓

长的拼音:

cháng  

〈词性:副〉

(1) 长久;永远 [permanent]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如:长川(经常;长久);长流(长久,永远)

(3) 长长地 [very long]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经常 [constantly;frequently]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5) 直直地 [be perfectly straight]

府吏长跪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smoothly and quickly]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常用词组

长安、长白山、长班、长波、长策、长城、长虫、长川、长春、长处、长此以往、长存、长大、长笛、长调、长度、长短、长短、长短句、长队、长法、长方体、长方形、长风破浪、长歌当哭、长庚、长工、长鼓、长跪、长河、长虹、长话短说、长铗、长假、长江、长江三角洲、长江三峡、长久、长句、长局、长空、长裤、长廊、长龙、长毛、长矛、长眠、长明灯、长年、长年累月、长跑、长篇、长篇大论、长篇小说、长期、长枪、长驱、长驱直入、长沙、长铩、长衫、长舌、长舌妇、长蛇阵、长生不老、长生果、长诗、长逝、长寿、长叹、长亭、长统靴、长途、长途跋涉、长物、长袖善舞、长吁短叹、长烟、长夜、长揖、长音、长吟、长缨、长于、长圆、长远、长斋、长征、长治久安、长足

基本词义

长的拼音:

zhǎng  

〈词性:形〉

(1) 老,年高 [old]

长,老也。——《广雅》

不挟长。——《孟子》。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国语》

(2) 又如:长艾(老年);长没(年老而死)

(3) 年长,年龄较大 [elder;older]

长子灿七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醒世恒言》

(4) 又如:长君(年长的君主);长德(年长而有德);长贤(年长而贤明);长主(年长的君主);长宾(年长的宾客);长年(年龄较大);长郎(尊称他人的长子)

(5)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grown-up]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6) 又如:长殇(古代男子未冠,女子未而死都称殇)

(7) 排行第一 [eldest]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 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 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8) 又如:长弟(先后。先生为长,后生为弟);长庶(庶长子。妾生的长子);长嫡(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长杰(超群出众);长妾(妾中先有子者);长公主(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

(9) 辈分大;居高位者 [senior]

万夫之长。——《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10) 又如:长吏(官吏中俸禄高、职位尊的人);长雄(领袖人物。即“雄长”);长爵(高的爵位)

词性变化

长的拼音:

zhǎng  

〈词性:动〉

(1) 生长;成长 [begin to grow;develop;form]

草木遂长。——《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长俊(长进;进步);长成(长大成人);长立(长大自立);长牙;长毛;长肉;长胖

(3) 抚育;使…成长 [nourish]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4) 又如:长养(抚育培养);长育(养育)

(5) 滋长,助长,增长 [increase]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世说新语·自新》

(6) 又如:长托(滋补身体);长美(增长美德);长傲(滋长傲气);长益(促进,增益);长消(消长,盛衰);长知识;此风不可长

(7) 崇尚 [uphold]

今汉家承 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8) 做长官;为首领 [be a leader]

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涨” [go up]。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长的拼音:

zhǎng  

〈词性: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chief;head]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elder]

长先而少从。——《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 cháng  

常用词组

长辈、长膘、长大、长房、长官、长厚者、长进、长君、长老、长老派、长吏、长年、长亲、长上、长史、长势、长孙、长相、长者、长子

  拼音  pèi   注音  ㄆㄟˋ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XLXK  仓颉  VMR  郑码  ZHZJ  四角  22601  结构  上下电码  6576  区位  6446  统一码  8F94  笔顺  フフ一一フ一丨フフ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辔(轡)的拼音:pèi(ㄆㄟˋ)  

⒈ 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辔头。鞍辔。按辔徐行。

统一码

辔字UNICODE编码U+8F94,10进制: 36756,UTF-32: 00008F94,UTF-8: E8 BE 94。

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辔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轡㘘

汉英互译

bridl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ridle of horse, rein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辔的拼音:

pèi  

〈词性:名〉

(1) (会意。从丝,从軎。从丝,与绳索有关。軎: wèi  ,套在车轴末端的金属制圆筒状物,上有穿口,用以纳辖。本义: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2) 同本义 [reins]

辔,马縻也。——《说文》

执辔如组。——《诗·邶风·简兮》

执策分辔。——《礼记·曲礼》。疏:“御马索也。”

公子执辔愈恭。——《史记·魏公子列传》

或揽辔寒帷。——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辔勒(控制马的缰绳和口勒);辔衔(马缰绳和马嚼子);辔策(御马的缰绳和马鞭);辔靷(御马的缰绳和引车前行的皮带)

(4) 借指马 [horse]。如:辔兜(马的头盔)

(5) 牵;驾驭 [lead]。如:辔马(牵马;驭马)

(6) 喻法令 [law]。从辔(遵循法令)

常用词组

辔头

  拼音  yuǎn yuàn   注音  ㄩㄢˇ ㄩㄢˋ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FQPV  仓颉  YMMU  郑码  BDRW  四角  31301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78  区位  5222  统一码  8FDC  笔顺  一一ノフ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远(遠)的拼音:yuǎn(ㄩㄢˇ)  

⒈ 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⒉ 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⒊ 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

⒋ 深奥:言近旨远。

⒌ 姓。

其他字义

远(遠)的拼音:yuàn(ㄩㄢˋ)  

⒈ 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统一码

远字UNICODE编码U+8FDC,10进制: 36828,UTF-32: 00008FDC,UTF-8: E8 BF 9C。

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遠逺

汉英互译

far off、far-forth、farnes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辶、元声

English

distant, remote, far; profou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远的拼音:

yuǎn  

〈词性:形〉

(1) (形声。从辵( chuò  ),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2) 同本义 [far;distant]。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 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远行无急步(走长路不能走得太急);远游之戒(指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戒训);远招近揖(热情相邀、礼貌相待远近友人);远水近火(即远水不救近火。比喻缓不济急)

(4) 长久;长远 [long]

则筮远日。——《仪礼·士冠礼》

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公羊传·庄公四年》

(5) 又如:永远;长远;远世(远古的年代);远裔(远代的子孙。也称“远胄”)

(6) 高远;远大 [bright;lofty;ambitious]

将有远志。——《国语·周语》

未能远谋。——《左传 ·庄公十年》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始有远略。——宋· 苏洵《六国论》

深谋远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远到(形容成就远大,不可限量);远计(远大或长久的计划);远略(远大的谋略)

(8) 多。指差距大 [numerous;distant]

狗则远矣。——《吕氏春秋·慎行论》

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下圣人也亦远矣。

(9) 又如:远年(多年);远不相同

(10) 深远;深奥 [deep;profound]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 又如:远忧(深远的忧虑);远奥(深远玄奥);远略(深远的谋略);远神(深远的神韵)

词性变化

远的拼音:

yuǎn  

〈词性:动〉

(1) 离开;避开 [leave;depart from;avoid;evade]

君子远疱厨。——《孟子·梁惠王上》

暧暧远人村。——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相远不知。——唐· 李朝威《柳毅传》

远罪丰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远嫌(远避嫌疑);远罪(远离罪恶);远鄙(避开粗俗);远祸(避免祸患);远开(方言。离开);远势(避免滥用权势)

(3) 违背 [violate;go against]

故法不远义,则民服而不离。——《汉书·公孙弘传》

(4) 又如:远礼(背离礼仪);远义(背离仁义)

(5) 疏远,不亲近,不接近 [keep at a distance;become estranged]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

远贤臣。

(7) 又如: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慢(疏远轻忽);远绝(疏远隔绝);远斥(疏远隔绝);远利(不近私利);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臣(不被亲信重视的臣子)

(8) 扩大;扩展 [expand;spread]。如:远境(扩大疆域);远达(飞黄腾达)

(9) 超过;胜过 [surpass;exceed]。如远逾(超越); 远迈(远远超过);远过,(超过)

远的拼音:

yuǎn  

〈词性:名〉

(1) 偏僻之地;远方 [distant place]。如:远投荒昧(流放到边远、蛮荒的地区);远恶(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远戍(充军到边远地区);远人(边远地方的人);远乡牌(人在外乡死后,在坟墓上设立的名牌);远晋军州(穷山恶水的边远地区。军与州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均属路);远流(流放到远方);远驿(远方的驿站)

(2) 姓

常用词组

远场、远程、远处、远大、远道、远地、远东、远渡、远方、远房、远古、远海、远航、远话、远见、远见卓识、远郊,远郊区、远交近攻、远近、远近驰名、远井不解近渴、远景、远距离、远虑、远门、远门近枝、远谋、远期、远亲、远人、远涉、远识、远视、远水不解近渴、远水救不了近火、远台、远天、远眺、远销、远行、远扬、远洋、远因、远缘、远征、远志、远志、远走高飞、远足、远祖

  拼音    注音  ㄩˋ   繁体    
部首  彳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TRHB  五笔98  TTGB  仓颉  HOOML  郑码  OIIY  四角  27220  结构  左右电码  1785  区位  5189  统一码  5FA1  笔顺  ノノ丨ノ一一丨一丨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御(禦)的拼音:yù(ㄩˋ)  

⒈ 驾驶车马:御车。御者。

⒉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御事”。御下。御众。

⒊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御用。御览。御旨。御赐。御驾亲征。

⒋ 抵挡:防御。御敌。御寒。

统一码

御字UNICODE编码U+5FA1,10进制: 24481,UTF-32: 00005FA1,UTF-8: E5 BE A1。

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䘘䢩衘馭禦䘖

汉英互译

drive、imperial、keep out、resist

造字法

会意意为人驾驶车马

English

drive, ride; chariot; man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御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2) 同本义。也作“驭” [drive a carriage]

御,使马也。——《说文》

徒御不惊。——《诗·小雅·车攻》

以御见,侍中。——《汉书·荀彘传》

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大司徒》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资治通鉴》

(3) 又如:御轮(赶车);御策(驾驭马匹的鞭子);御正(驾驶使不偏斜);御夫(驾驭车马的人)

(4) 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 [ride on]

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三国魏· 曹植《洛神赋》

(5) 又如:御天(控御天道);御气(制御血气);御物(驾驭万物)

(6) 统治;治理 [rule;administer]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汉·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御世(治理天下);御民(统治人民);御宇(统治天下)

(8) 控制;约束以为己用 [control]。如:御节(主掌季节);御气(制御血气)

(9) 统率;率领 [command]

皇帝亲御六师,即离三蜀,霜戈万队,铁马千群。——《旧唐书》

(10) 又如:御兵(统率军队)

(11) 使用;应用 [use]

不可以御蓬。——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2) 又如:御器(使用器具)

(13) 载,装运 [charge]

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说苑》

(14) 抵挡 [resist]

无御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15) 又如:御寒

(16) 违逆 [run counter to]

天下服而无御,四境 静而无虞。——《新书》

(17) [皇帝]驾临 [your arrival]

帝御温德殿。——《三国演义》

(18) 又如:御便殿(皇帝驾临便殿)

(19) 指侍奉皇帝的妃嫔 [imperial concubine]

倚嫔御歌。——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词性变化

御的拼音:   

〈词性:名〉

(1) 驾驶车马的人 [driver]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 庄贾杀以降 秦。——《史记》

(2) 车和马 [carriage and horse]

沙市放船寒月白,渚宫留御古苔斑。—— 王安石《送王龙图》

(3) 仆役,侍从,陪伴主人提供服务的人 [attendant]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李白《南奔书怀》

(4) 宫中女官名 [court’ woman]

王御不参一族。——《国语》。韦昭注:“御,妇官也。”

(5)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imperial]

出御便殿。——清· 张廷玉《明史》

(6) 又如:御膳(皇帝的饮食);御笔(皇帝亲笔书写);御酒(专供皇帝、宫廷饮用的酒);御弟(皇上的弟弟);御状(向皇帝告状)

(7) 宫禁 [court]。如:御街(京城里的大街);御试(殿试);御堤(禁苑中的堤);御殿(宫殿)

御的拼音:   

〈词性:动〉

(1) 息止;禁止;阻止 [stop]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则不御。——《易·系辞上》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于是又节用御欲。——《荀子·荣辱》

(2) 又如:御水(避水旱灾);御火(避火灾);御守(防守);御捍(防御,保卫);御寇(防御贼寇);御备(防备)

(3) 抵御 [defense]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御寒暑之美服。——《公羊传·桓公八年》

晋人御师必于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御凶(抗拒凶邪之气);御战(为抵御敌人的侵犯而作战)

常用词组

御宝、御道、御寒、御驾、御驾亲征、御林军、御容、御史、御史台、御手、御侮、御玺、御医、御用、御用文人、御苑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