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缠绵床第的意思

chánmiánchuáng

缠绵床第



拼音chán mián chuáng dì

注音ㄔㄢˊ ㄇ一ㄢˊ ㄔㄨㄤˊ ㄉ一ˋ

解释缠绵:情意深厚;第:床上的席子。指沉溺于两性之事。

出处梁启超《新民说》第17节:“弱冠而后,则又缠绵床第,以耗其精力。”

例子年轻人要有大志,不能缠绵床第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好色。

谜语恋床

感情缠绵床第是贬义词。

繁体纏綿牀第

近义缠绵床褥

反义不近女色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án   注音  ㄔㄢˊ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XYJF  五笔98  XOJF  仓颉  VMIWG  郑码  ZTKB  四角  20115  结构  左右电码  4961  区位  1888  统一码  7F20  笔顺  フフ一丶一ノ丨フ一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缠(纏)的拼音:chán(ㄔㄢˊ)  

⒈ 绕,围绕:缠绕。缠绑。缠缚。

⒉ 搅扰;牵绊:缠绵。缠磨(  )。缠搅。纠缠。琐事缠身。

⒊ 应付:这个人真难缠。

统一码

缠字UNICODE编码U+7F20,10进制: 32544,UTF-32: 00007F20,UTF-8: E7 BC A0。

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纏緾纒

汉英互译

tangle、twine

造字法

形声:从纟、廛声

English

wrap, wind around; tie, bi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缠的拼音:

ch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糸,廛( chán  )声。本义:围绕,缠绕)

(2) 同本义 [enwind;wrap]

缠,绕也。——《说文》

臣有所与供儋缠采薪者九方鄄。——《淮南子·道应》

动胃缠缘。——《史记·扁仓传》。正义:“谓脉缰绕胃也。”

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支蒿。——刘禹锡《葡萄歌》

(3) 又如:缠裹(缠绕裹束;衣著,装束)

(4) 纠缠;搅扰 [be tangled up;pester]。如:蛮缠(不讲道理地纠缠);缠讼(纠缠词讼)

(5) 应付;对付 [deal with]。如:这人真难缠

常用词组

缠夹、缠络、缠绵、缠绵悱恻、缠扰、缠绕、缠绕茎、缠手、缠头、缠足

  拼音  mián   注音  ㄇ一ㄢˊ   繁体  綿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XRMH  仓颉  VMHAB  郑码  ZNLI  四角  26127  结构  左右电码  4875  区位  3564  统一码  7EF5  笔顺  フフ一ノ丨フ一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绵(綿)的拼音:mián(ㄇ一ㄢˊ)  

⒈ 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丝绵。绵绸。绵里藏针。

⒉ 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绵薄。绵软。绵力。

⒊ 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绵延。绵联。绵长。绵亘。连绵。

⒋ 性情温和:他平时挺绵。

统一码

绵字UNICODE编码U+7EF5,10进制: 32501,UTF-32: 00007EF5,UTF-8: E7 BB B5。

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绵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綿緜

汉英互译

continous、floss、soft

造字法

会意:从纟、从帛

English

cotton wad; wool; soft, down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绵的拼音:

綿、緜 mián  

〈词性:名〉

(1) (会意。从帛,从糸(   )。本义:丝棉,精丝绵,新丝绵)

(2) 同义 [silk floss]

绛缇絓紬丝絮绵。——《急就篇》。颜注:“渍茧擘之,精者为绵,粗者为絮。今则谓新者为绵,故者为絮。”

身衣布衣,木緜皁帐。——《资治通鉴》

吴绵软如云。—— 白居易《新制布裘》

(3) 又如:绵子(丝绵);绵衣(内装丝绵的衣服);绵帛(丝绵绢帛的总称);绵矩(加工丝绵的工具)

(4) 通“棉” [cotton]。如:绵花(棉花);绵絮(指弹松的丝绵或棉花);绵绒(轧去棉籽尚未弹松的棉花)

(5) 丝絮状物 [floc]

想见东郊携手日,海棠如雪柳飞绵。——陆游《醉中怀眉山旧游》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周邦彦《兰陵王》

(6) 姓。春秋齐有绵驹

词性变化

绵的拼音:

綿 mián  

〈词性:动〉

(1) 接连不断 [be continuous;connect;link]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诗·大雅·绵》

緜,连也。——《广雅·释诰四》

郑绵络些。——《楚辞·招魂》

緜日月而不衰。——《文选·张衡·思玄赋》

绵地千里。——《后汉书·西羌传》

(2) 又如:绵连(连续不绝);绵络(连续不绝);绵联(连绵不绝的样子);绵长(延续久远)

绵的拼音:

綿 mián  

〈词性:形〉

(1) 久远 [far back]

微睇緜藐。——司马相如《上林赋》。注:“远视貌。”

鸟屿緜邈。——左思《吴都赋》。注:“广远貌。”

(2) 又如:绵暧(久远,悠远);绵眇(遥远、悠远、远视的样子);绵野(遥远的郊野)

(3) 柔软,单薄 [soft]。如:软绵绵;绵薄(谦称自己薄弱的能力)

(4) 薄弱;软弱 [weak;feeble]

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汉书·严助传》

(5) 又如:绵弱(柔弱,薄弱);绵幂(微细);绵劣(才能薄弱,智力低下);绵力(谦词,能力薄弱)

(6) 病重 [(disease) severe]

不图所患,遂尔绵笃。——《晋书·陶侃传》

(7) 又如:绵笃(病危,病势沉重);绵惙(病势垂危)

(8) 美,盛 [tender;flourishing]。如:绵芊(草木茂盛美好的样子);绵丽(柔美华丽)

常用词组

绵白糖、绵薄、绵绸、绵惙、绵亘、绵里藏针、绵力、绵联、绵绵、绵密、绵延、绵延、绵羊、绵远、绵子

  拼音  chuáng   注音  ㄔㄨㄤˊ   
部首  广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YSI  五笔98  OSI  仓颉  ID  郑码  TGF  四角  0029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643  区位  2018  统一码  5E8A  笔顺  丶一ノ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床的拼音:chuáng(ㄔㄨㄤˊ)  

⒈ 供人睡卧的家具:床铺。木床。床榻。

⒉ 像床的东西:车床。机床。河床。

⒊ 量词,用于被褥等:两床被。

⒋ 井上围栏:“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统一码

床字UNICODE编码U+5E8A,10进制: 24202,UTF-32: 00005E8A,UTF-8: E5 BA 8A。

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d、couch、fleabag、kip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ed, couch; framework, chassi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床的拼音:

chu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爿( pán  )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2) 同本义 [bed]

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说文》

在下而安者也。——《易·剥牀》王注?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3) 又如: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床围,围在床四周的绸、布等);床地平(床面);床背阁(置于床背的长方形柜子,上面放被褥,下有箱、屉);床上安床(床上放床。比喻无谓的重复)

(4) 床形物 [sth.shaped like a bed]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杜甫《羌村三首》

(5) 又如: 机床;车床;硫化床;河床;苗床

(6) 安放器物的平板或架子 [rack]。如:琴床,印床

词性变化

床的拼音: chuáng  

〈词性:量〉

用于被子等。如:两床被;一床铺盖

常用词组

床板、床单、床垫、床公床婆,床公床母、床架、床铺、床头柜、床腿、床位、床帐、床罩、床箦、床笫之私

  拼音    注音  ㄉ一ˋ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TXHT  仓颉  HNLH  郑码  MYZ  四角  88227  结构  上下电码  4574  区位  2158  统一码  7B2C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フ一フ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第的拼音:dì(ㄉ一ˋ)  

⒈ 次序:第一。次第。等第。

⒉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第。及第。落第。

⒊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第。府第。门第。进士第。

⒋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第不宜过于剧烈。

⒌ 姓。

统一码

第字UNICODE编码U+7B2C,10进制: 31532,UTF-32: 00007B2C,UTF-8: E7 AC AC。

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弟苐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equence, number; grade, degr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第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弟声。本写作“弟”。本义:次第,次序)

(2) 同本义。有时也用于数字前表示次序 [order;grade]

第,次也。——《小尔雅·广诂》

书称题亦言第,因其第次也。——《释名·释书契》。按,用于书册次弟字,故又加竹。”

楚国第。——《左传·哀公十六年》。释文:“次第也。”

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 宋· 王傥《唐语林·雅量》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 又如:等第(名次等级);第次(等级;次第);第老的(排行最小的);第三本《诗经》(指宋朱熹编注的《诗经传》);第六感觉(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属的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4) 大官的住宅。本指古代按一定品级为王侯功臣建造的大宅院,后也通称上等房屋为第 [residence of a high official]

北阙甲第。——张衡《西京赋》。 薛注:“馆也。”

公大怒…出…旬乃还第。——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第宇(官邸);第舍(宅第,住宅);第室,第屋(第宅);第馆(第宅);府第;宅第;私第;门第;进士第

(6) 科第。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的功名 [pass grade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十余年,书生用(因)甲第为相国。——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及第;落第;不第

词性变化

第的拼音:   

〈词性:动〉

品第;评定 [pass judgment;evaluate]。如:第名(评定名次);第目(犹品第);第功(评定功劳等次);第品(评定品级;评定高低)

第的拼音:   

〈词性:代〉

〈词性:方〉∶这 [this]。如:第位(这位);第塔(方言。这里);第歇(方言。现在;此刻)

第的拼音:   

〈词性:副〉

(1) [古]∶这 [this]

(2) 仅;只;只是;尽管;只管 [only;for the moment;by all means]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明史·海瑞传》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第的拼音:   

<连>

[古]但 [but]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常用词组

第二、第二把交椅、第二把手、第二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国际、第二课堂、第二流、第二世界、第二人称、第二手、第二职业、第三、第令、第三产业、第三国际、第三纪、第三人称、第三世界、第三者、第四纪、第一、第一把手、第一产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夫人、第一国际、第一流、第一人称、第一世界、第一手、第一手材料、第一线、第宅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