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āo rán dú chǔ
注音ㄔㄠ ㄖㄢˊ ㄉㄨˊ ㄔㄨˇ
解释谓超出世事离群独居。《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亦作“超然独立”。《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出处《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杰出。
感情超然独处是中性词。
繁体超然獨處
近义出类拔萃、超群出众、超然独立
英语keep oneself to oneself
动物生肖牛,虎,蛇
超的拼音:chāo(ㄔㄠ)
⒈ 越过,高出:超越。高超。超出。超额。超龄。超等。超载。超重。超支。
⒉ 跳上,跨过:“挟泰山以超北海”。
⒊ 在一定范围以外:超自然。超音速。超导现象。
⒋ 遥远:超遥。超忽。
⒌ 怅惘的样子:“武侯超然不对”。
超字UNICODE编码U+8D85,10进制: 36229,UTF-32: 00008D85,UTF-8: E8 B6 85。
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趫趠
exceed、go beyond、overtake
形声:从走、召声
jump over, leap over; surpass
详细解释◎ 超的拼音: chāo
〈词性:动〉
(1) (形声。从走,召声。本义:跃上;跳过,跃过)
(2) 同本义 [jump into;jump over]
超,跳也。——《说文》
超乘者五百乘。——《吕氏春秋·悔过》。注:“巨踊上车也。”
超回志度。——《楚辞·九章·抽思》
超五岭兮嵯峨。——《楚辞·九思·伤时》
方投石超距。——《史记·白起王翦传》
挟泰山以超 北海。——《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超乘(跃登战车);超足(腾跃);超步(跨登;迈步);超次(超越等级升迁)
(4) 提拔;擢升 [promote]
故莫敢超等逾官。——《管子·法禁》
(5) 又如:超拜(越级升授官职);超阶(指超级擢升的官职)
(6) 超过;胜过 [surpass;exceed]
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韩非子·五蠹》
(7) 又如:每亩超千斤;超俗(超越凡俗;出众)
◎ 超的拼音: chāo
〈词性:形〉
(1) 超脱,超凡 [detached]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老子》。注:“超然远避而不处也。”
(2) 又如:超逸(超然脱俗,俊逸高雅)
(3) 美妙,高超 [superb]。如:超妙(高超美妙)
(4) 远;遥远 [distant]
平原忽兮路超远。——《楚辞·九歌·国殇》
(5) 又如:超然(遥远的样子)
(6) 惆怅,若有所失 [distracted]
武侯超然不对。——《庄子·徐无鬼》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7) 又如:超忽(迷惘,怅然自失)
超拔、超拔、超编、超产、超常、超超玄箸、超导[电]、超导体、超低温、超度、超度众生、超短波、超短裤、超短裙、超额、超凡、超凡入圣、超高频、超高压、超过、超乎寻常、超级、超级大国、超级市场、超绝非凡、超龄、超伦、超期服役、超前、超前绝后、超群、超群拔类、超然、超然不群、超然物外、超然自逸、超人、超升、超生、超声、超声波、超声速、超世绝伦、超世之才、超脱、超新星、超员、超越、超载、超支、超重、超重元素、超擢、超自然
然的拼音:rán(ㄖㄢˊ)
⒈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⒉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⒊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⒋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⒌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⒍ 古同“燃”。
然字UNICODE编码U+7136,10进制: 28982,UTF-32: 00007136,UTF-8: E7 84 B6。
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然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㸐嘫肰燃
but、correct、however、like that、right、so
形声:从灬、声
yes, certainly; pledge, promise
详细解释◎ 然的拼音: rán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 yàn ,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burn]
然,烧也。——《说文》
(3)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
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4)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5) 明白 [understand]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
(6) 耀;照耀 [dazzle]
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7) 以为…对;同意 [agree]
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愬然之。——《资治通鉴·唐纪》
(8) 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
(9) 形成 [form]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
(10) 宜;合适 [fit]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 然的拼音: rán
<连>
(1) 但是,然而 [but]
[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although]。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4) 于是 [thereupon]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记》
(5) 然后;才 [then]。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 然的拼音: rán
〈词性:形〉
是,对 [yes] 假借为嘫。
然,应也。——《广雅》
子曰:然。——《论语·阳货》
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 然的拼音: rán
〈词性:代〉
(1) 如此,这样,那样 [so;like that]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 河东凶亦然。——《孟子》
(2) 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 然的拼音: ran
〈词性:助〉
(1) 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庞然大物也。——唐· 柳宗元《三戒》
康肃忿然曰。—— 宋· 欧阳修《卖油翁》
(2) 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贸然;蔚然
(3)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
(4)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穆公召 县子而问然。——《礼记》
◎ 然的拼音: Rán
〈词性:名〉
姓
然而、然后、然诺、然则
独(獨)的拼音:dú(ㄉㄨˊ)
⒈ 单一,只有一个:独唱。独立。独霸。独裁。独创。独特。独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⒉ 老而无子:鳏寡孤独。
⒊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⒋ 〔独孤〕复姓。
⒌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独谁受之?”
独字UNICODE编码U+72EC,10进制: 29420,UTF-32: 000072EC,UTF-8: E7 8B AC。
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獨
alone、by oneself、only、single
形声:从犭、虫声
alone, single, solitary, only
详细解释◎ 独的拼音:
獨 dú
〈词性:形〉
(1)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2) 同本义 [lonely;single;only]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
我独南行。——《诗·邶风·击鼓》
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南朝 宋· 鲍照《代放歌行》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宋· 王安石《怀元度》
(3) 又如:独角兕( sì )(一种独角的犀牛);独根孤种(独生子);独幅(性格孤僻,不合群);独脚腿(孤立无援的人) ;独院;独家院
(4) 独特 [only]
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吕氏春秋·制乐》
(5) 又如: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独拔(超众,特出);独绝(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独智(过人的才能;独特的智慧);独照(独特的眼光)
◎ 独的拼音:
獨 dú
〈词性:副〉
(1) 独自 [alone;only;all by oneself;singly]。如:独有(独自安慰);独罟(独吞;独占。罟:网的总称);独擅(独揽;独占。擅:拥有;据有);独吃自疴(喻指顾己不顾人,一人独吞。疴:即“屙”,拉屎撒尿);独乐(独自欣赏音乐);独觉(一人独睡);独吟(独自吟诗);独言(一人自言);独笑(独自喜笑;自乐);独专(单独占有);独怀(独自思念);独写(独自抒发);独抚(独自安慰);独说(独自解说);独用(单独使用)
(2) 特,特别地 [very;especially]
(3) 又如:独惨(特惨);独甚(特甚)
(4) 唯独,仅仅 [only]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谢灵运为 永嘉守,凡 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不独是城里姓贾的多,外省姓 贾的也不少。——《红楼梦》
别人来得,独你来不得。——周立波《卜春秀》
(5) 又如:独言(只说);独独(唯独;独自一个);独说(唯独喜欢。说,通“悦”);独得(只得到);独惟(唯独;只有);独知(仅一人知道);独树(一株树;一根木);独拍(单掌拍击);独见(坚持己见,固守节操)
(6) 岂,难道 [could it possibly be…;does it mean…]
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相如虽驽,独畏 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兄不能威,独不能断“出”耶?——《聊斋志异》
◎ 独的拼音:
獨 dú
〈词性:名〉
(1) 无子孙的老人 [old people without off-spring]
老而无子曰独。——《孟子·梁惠王下》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存幼孤,矜寡独。——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鳏寡孤独
(3) 无丈夫的妇女 [widow]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后汉书》
(4) 姓
◎ 独的拼音:
獨 dú
〈词性:动〉
(1) 专断;独裁 [act arbitrarily]
回闻 卫君,其年壮,其行独。——《庄子·人间世》
(2) 又如:独断
独霸、独霸一方、独白、独步、独裁、独裁者、独唱、独出心裁、独出一时、独处、独创、独胆、独胆英雄、独当一面、独到、独独、独断、独断独行、独夫、独夫民贼、独个、独根,独根儿、独孤、独家、独角、独角戏、独居、独具慧眼、独具匠心、独具一格、独具只眼、独绝、独揽、独力、独立、独立王国、独立自主、独轮车、独门独户、独门儿、独苗、独木不成林、独木难支、独木桥、独木舟、独幕剧、独女,独女儿、独辟蹊径、独善、独善其身、独擅、独身、独生、独生女、独生子、独树一帜、独特、独体、独吞、独舞、独行、独行其是、独秀、独秀峰、独眼龙、独一无二、独语、独院儿、独占、独占鳌头、独子、独自、独奏
处(處)的拼音:chǔ(ㄔㄨˇ)
⒈ 居住:穴居野处。
⒉ 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⒊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⒋ 决定,决断:处理。
⒌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⒍ 止,隐退:处暑。
处(處)的拼音:chù(ㄔㄨˋ)
⒈ 地方:处处。处所。
⒉ 点,部分:长(cháng )处。好处。
⒊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
处字UNICODE编码U+5904,10进制: 22788,UTF-32: 00005904,UTF-8: E5 A4 84。
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处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処處䖏
deal with、get along with、locate、departmentalism
形声
place, locale; department
详细解释◎ 处的拼音:
處、処 chú
〈词性:动〉
(1) (会意。从口,从文,或从处,虍( hū )声。“处”即“處”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 hù )”变成了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
(2) 同本义 [stop]
処,止也。得几而止。——《说文》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易·系辞上》
处者处。——《礼记·射义》。注:“犹留也。”
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国语·楚语》。注:“止也。”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离。——三国 魏· 曹植《浮萍篇》
(3) 居住;生活 [dwell]
莫敢遑处。——《诗·召南·殷其靁》
占右穴居而野处。——《易·系辞下》
淖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释文:“在室女也。”按,凡士或女未用皆称处。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穴居野处;处妇(居家的妇女);处处(居其所当居的地方);处势(居于有权势的高位);处逸(生活在安逸之中);处安思危(居安思危)
(5) 居家不仕,隐居 [withdraw from society and live in solitude]
处士横议。——《孟子》
处人以誉尊。——《淮南子·主术》。谓有道艺在家隐居不仕者。
(6) 又如:处人(居家不出之人;隐士);处家(居家;在家里)
(7) 惩罚 [punish]
议罪处罚。——《汉书·师丹传》
(8) 又如:处制(处罚);处斩(执行斩决)
(9) 治理;办理 [manage]
德以处事。——《左传·文公十八年》
(10) 又如:处制(处理;办理);处断(处理决断);处方(给病人开药方)
(11) 决断;定夺 [judge]
臣愚不能处也。——《汉书·谷永传》。注:“断决也。”
(12) 又如:处正(犹裁决);处变(处置事变)
(13) 主持;执掌[take charge of;preside over]。如:处位(居位);处势(所处的地位);处馆(在私塾中教书;做私熟先生);处实(务实)
(14) 对待 [treat]
何以处我?——《礼记·檀弓下》
(15) 又如:处待(处置;对待);处物(对待人和事物)
(16) 相交,交往 [get along;have social intercourses with]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7) 又如:处不来;处常(长远相处);处交(结交,社交)
◎ 处的拼音:
處 chǔ
〈词性:形〉
(1) 定,常 [steady]
喜怒无处。——《吕氏春秋·诬徒》。注:“处,常也。”
犹思故处。——《吕氏春秋·音初》
(2) 另见 chù
处罚、处方、处分、处境、处决、处理、处女、处世、处暑、处死、处心积虑、处刑、处于、处之泰然、处置
◎ 处的拼音:
處、処 chù
〈词性:名〉
(1)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location;place]
处,所也。——《广韵》
五刑三次,是无隐也。——《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
迁徙往来无常处。——《史记·五帝纪》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住处;别处;停车处
(3) 部分;方面 [part;point]。如:好处;益处
(4) 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里的一级单位、一个部门 [department;section]。如:业务处;办事处;政策处
(5) 另见 chǔ
处处、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