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āo shì bá sú
注音ㄔㄠ ㄕˋ ㄅㄚˊ ㄙㄨˊ
解释见“超尘出俗”。
出处《西湖佳话·灵隐诗迹》:“自从这亭子造了,游人都要到亭子上息足片时,说些超世拔俗的话。”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
感情超世拔俗是中性词。
繁体超丗拔俗
近义超尘拔俗
英语be above worldly considerations
动物生肖牛,虎,蛇
超的拼音:chāo(ㄔㄠ)
⒈ 越过,高出:超越。高超。超出。超额。超龄。超等。超载。超重。超支。
⒉ 跳上,跨过:“挟泰山以超北海”。
⒊ 在一定范围以外:超自然。超音速。超导现象。
⒋ 遥远:超遥。超忽。
⒌ 怅惘的样子:“武侯超然不对”。
超字UNICODE编码U+8D85,10进制: 36229,UTF-32: 00008D85,UTF-8: E8 B6 85。
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趫趠
exceed、go beyond、overtake
形声:从走、召声
jump over, leap over; surpass
详细解释◎ 超的拼音: chāo
〈词性:动〉
(1) (形声。从走,召声。本义:跃上;跳过,跃过)
(2) 同本义 [jump into;jump over]
超,跳也。——《说文》
超乘者五百乘。——《吕氏春秋·悔过》。注:“巨踊上车也。”
超回志度。——《楚辞·九章·抽思》
超五岭兮嵯峨。——《楚辞·九思·伤时》
方投石超距。——《史记·白起王翦传》
挟泰山以超 北海。——《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超乘(跃登战车);超足(腾跃);超步(跨登;迈步);超次(超越等级升迁)
(4) 提拔;擢升 [promote]
故莫敢超等逾官。——《管子·法禁》
(5) 又如:超拜(越级升授官职);超阶(指超级擢升的官职)
(6) 超过;胜过 [surpass;exceed]
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韩非子·五蠹》
(7) 又如:每亩超千斤;超俗(超越凡俗;出众)
◎ 超的拼音: chāo
〈词性:形〉
(1) 超脱,超凡 [detached]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老子》。注:“超然远避而不处也。”
(2) 又如:超逸(超然脱俗,俊逸高雅)
(3) 美妙,高超 [superb]。如:超妙(高超美妙)
(4) 远;遥远 [distant]
平原忽兮路超远。——《楚辞·九歌·国殇》
(5) 又如:超然(遥远的样子)
(6) 惆怅,若有所失 [distracted]
武侯超然不对。——《庄子·徐无鬼》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7) 又如:超忽(迷惘,怅然自失)
超拔、超拔、超编、超产、超常、超超玄箸、超导[电]、超导体、超低温、超度、超度众生、超短波、超短裤、超短裙、超额、超凡、超凡入圣、超高频、超高压、超过、超乎寻常、超级、超级大国、超级市场、超绝非凡、超龄、超伦、超期服役、超前、超前绝后、超群、超群拔类、超然、超然不群、超然物外、超然自逸、超人、超升、超生、超声、超声波、超声速、超世绝伦、超世之才、超脱、超新星、超员、超越、超载、超支、超重、超重元素、超擢、超自然
世的拼音:shì(ㄕˋ)
⒈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世代(a.很多年代;b.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
⒉ 一辈一辈相传的:世袭。世家(a.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⒊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世上。世俗(a.流俗;b.非宗教的)。世故(a.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b.处世经验)。世态炎凉。
⒋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世界。举世瞩目。公之于世。
⒌ 姓。
世字UNICODE编码U+4E16,10进制: 19990,UTF-32: 00004E16,UTF-8: E4 B8 96。
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世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㔺丗卋
age、era、generation、life、lifetime、world
指事
generation; world; era
详细解释◎ 世的拼音:
丗、卋 shì
〈词性:名〉
(1)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 同本义 [thirty years]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3) 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generation]
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
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世相朝也。——《周礼·大行人》
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孙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世功(累代的功绩);世世(代代);世治(世世代代地统治);世济(世代继承);世卿(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世职(父子相袭的官职);世爵(世代继承爵位);世谱(世系家谱);世将(世代为将);祖传世医
(5) 一生;一辈子 [lifetime;life]
负刍必以魏,殁世事 秦。——《战国策·秦策》。注:“身也。”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今生今世;尘世;来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7) 人世,世间;世界 [world]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 韩愈《马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一世之雄;举世闻名;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世涂(光天化日之下;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世界路上(人世交际场中);世外桃源
(9) 时代;朝代 [times;era;epoch]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近世;治世;浊世;盛世;乱世;先世;世屯(时世艰难);世务(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1) 岁;年 [age]
志国三世。——《礼记·曲礼》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12) 又如:世远事乖(年代久远,事情不顺)
(13) 地质年代的划分,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 [epoch]。如:古新世
(14) 世俗 [mundane]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易·乾》
(15) 后嗣;后人 [descendant]
卫瑞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列子·杨朱》
(16) 又如:后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
(17) 家世 [family property]
陵不引决,忝世灭姓。——《汉书》
(18) 世族 [noble]
以族论罪,以世举贵,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
(19) 又如: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军籍(世代都是军人);世胄(贵族后裔;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20) 姓
◎ 世的拼音: shì
〈词性:形〉
(1) 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friendly]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儒林外史》
(2) 又如:世先生(对世交的尊称);世侄;世台(对世交晚辈的尊称);世伯(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世翁(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
(3) 指嫡长 [elder]
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尔雅》
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释名》
卫世叔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 通“太”。大的 [great]
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世利(大大有利于)
◎ 世的拼音: shì
〈词性:副〉
(1) 既然,已经 [already]
小子世来你家,大姐不要说闲话。——元· 马致远《青衫泪》
(2) 从来;终归 [always]
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元· 王实甫《西厢记》
(3) 永远 [always;forever;ever]
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世脱下皮囊。——元· 李寿卿《度翠柳》
世弊、世仇、世传、世次、世代、世道、世风、世故、世纪、世纪末、世家、世交、世界、世界观、世界语、世局、世路、世面、世亲、世情、世人、世上、世世代代、世事、世俗、世态、世态炎凉、世外、世外桃源、世袭、世系、世相、世兄、世业、世谊、世运、世子、世族
拔的拼音:bá(ㄅㄚˊ)
⒈ 抽,拉出,连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长。
⒉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拔数城。
⒊ 吸出:拔毒。拔火罐儿。
⒋ 选取,提升:提拔。拔擢。
⒌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拔尖儿。出类拔萃。
⒍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
⒎ 改变:坚韧不拔。心志不可拔。
拔字UNICODE编码U+62D4,10进制: 25300,UTF-32: 000062D4,UTF-8: E6 8B 94。
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㧞叐抜柿扷犮
pull out、draw、choose、lift、capture
插
形声:从扌、声
uproot, pull out
详细解释◎ 拔的拼音: bá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犮( bó )声。本义:拔起,拔出)
(2) 同本义 [pull out;pull up]
拔,擢也。——《说文》
拔,引也。——《苍颉篇》
确乎其不可拔。——《易·乾》。郑注:“移也。”
拔河。——《封氏见闻录》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力拔山兮气盖世。——《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拔剑切而啖之。
(4) 又
拔剑撞而破之。
拔刃奋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拔毛;拔草;拔秧
(6) 选拔;提拔 [promote]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
(7) 又如:拔用(提拔任用);拔补(提拔补官);选拔(挑选);提拔(挑选人员任更高职)
(8) 突出;超出 [stand out]
势拔五岳掩赤城。——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 又如:拔绝(卓越);出类拔萃(才能出众)
(10) 突起 [rise high]
皆峭拔险怪。——宋· 沈括《梦溪笔谈》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1) 又如:挺拔(直立而高耸);拔立(耸立;挺立)
(12) 脱身;脱离,摆脱 [escape from]。如:拔哨(偷偷溜走);拔身(脱身);拔不出腿(事多摆脱不开)
(13) 攻取 [seize;capture]
拔石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已拔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拔城;连拔敌人四个据点
(15) 移动 [move]
亮拔县千余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
(1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它变凉 [cool in water]。如:把西瓜放在水里拔一拔
(17) 吸出 [毒气等] [draw out]。如:拔火罐;拔毒
拔本塞原、拔不出腿、拔步、拔城、拔除、拔萃、拔刀相助,拔刀相济、拔地、拔毒、拔高、拔罐子、拔海、拔河、拔尖、拔节、拔举、拔茅连茹、拔苗助长、拔群、拔树寻根、拔腿,拔脚、拔营、拔擢
俗的拼音:sú(ㄙㄨˊ)
⒈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⒉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⒊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⒋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俗字UNICODE编码U+4FD7,10进制: 20439,UTF-32: 00004FD7,UTF-8: E4 BF 97。
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圱圲
common、convention、custom、secular、vulgar
雅、僧
形声:从亻、谷声
social customs; vulgar, unrefined
详细解释◎ 俗的拼音: sú
〈词性:名〉
(1) (形声。从人,谷( gǔ )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custom]
俗,习也。——《说文》
六曰以俗教安。——《周礼·大司徒》
入国而问俗。——《礼记·曲礼》
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论》
俗主亏情。——《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风俗(风,指一时普遍流行的风气;俗,指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习俗(习惯和风俗);民俗(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俗忌(一般习俗所忌讳的事);俗化(民俗教化)
(4) 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this mortal world]
时有沙门释惠林… 世祖命使还俗。——《宋书·徐堪之传》
(5) 又如:俗计(尘世间的生计);俗缘(尘缘。指佛门信徒与世俗的人际关系);俗本(民间通行的版本);俗骨(尘世间人的资质或禀赋);俗界(凡界,尘界);俗纷(尘世的纷扰);俗声,俗喧(尘世的喧扰);俗间(世间,尘间)
(6) 一般人;百姓 [layman]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史记·管晏列传》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僧俗(僧尼和一般人);俗家(指一般人家。对出家人而言);俗姓(僧侣未出家前的姓氏);俗父(出家人称生父为俗父);俗众(群众,普通人);俗圣(凡庸人与圣人)
◎ 俗的拼音: sú
〈词性:形〉
(1) 平凡;普通;一般 [mediocre;plain]
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孔稚圭《北山移文》
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史记·李斯列传》
不论姚花与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宋· 韩琦《和袁陟节椎龙兴寺芍药》
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汉书·贾谊传》
(2) 又如:俗手(技艺、本领平庸的人);俗俚(不讲究礼仪;粗俗);俗嗒嗒(俗气,无聊);俗吏(没有深识远见的平庸官吏);俗材(平庸之人);俗句(平庸熟滥的诗句);俗师(浅薄凡庸的教师、术士);俗辈(平庸鄙俗一类人);俗劣(平庸鄙陋);俗手(技艺平庸的人);俗笔(平庸的笔法);俗调(平庸鄙俗的情调);俗主(平庸的君主)
(3) 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vulgar]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拨乱属膏圣,俗儒安可通。——唐· 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红楼梦》
(4) 又如:鄙俗;俗不可耐;俗骨(庸俗的气质。别于仙骨而言);俗夫(俗人,俗士,鄙俗之人);俗陋(庸俗鄙陋);俗物(对世俗庸人的鄙称);俗眼(浅薄势利的世俗人的眼睛);俗野(庸俗粗野)
(5) 世俗 [mundane]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6) 又如:俗家(世俗之家。也指僧人父母之家);俗流(世俗之辈);俗客(世俗的人);俗念(世俗的想法)
(7) 通俗,流行 [popular]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孙卿之言既,又因俗说而论之。——《汉书·刑法志》
(8) 又如:通俗(俗话,通俗的谈话);俗读(一般人习惯的读音);俗书(通俗流行的书体或字)
◎ 俗的拼音: sú
〈词性:动〉
(1) 从其习俗 [follow custom]
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荀子》
(2) 厌烦,腻味 [detest]
若就是这句话呢,我们姑娘在时,我也跟着听俗了。——《红楼梦》
俗鄙、俗不可耐、俗称、俗话、俗家、俗累、俗例、俗丽、俗名、俗气、俗曲、俗人、俗事、俗套,俗套子、俗体字、俗文学、俗务、俗艳、俗语、俗乐、俗子、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