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ā sān cuò sì
注音ㄔㄚ ㄙㄢ ㄘㄨㄛˋ ㄙˋ
解释颠倒错乱。
出处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
例子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元曲选 合同文字》)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指颠倒错乱。
感情差三错四是中性词。
繁体差三錯四
近义丢三落四
反义整整齐齐、丁一确二
英语at sixes and seven(in confusion)
动物生肖牛,虎,蛇
差的拼音:chà(ㄔㄚˋ)
⒈ 错误:话说差了。
⒉ 不相当,不相合:差不多。
⒊ 缺欠:还差十元钱。
⒋ 不好,不够标准:差等。成绩差。
差的拼音:chā(ㄔㄚ)
⒈ 不同,不同之点:差别。差距。差额。差价。
⒉ 大致还可以:差可。
⒊ 错误:差错。偏差。差池。
⒋ 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差数。四减二的差是二。
差的拼音:chāi(ㄔㄞ)
⒈ 派遣去做事:差遣。
⒉ 旧时称被派遣的人:差人。解差。
⒊ 被派遣去做的事:差事。公差。出差。
差的拼音:cī(ㄘ)
⒈ 〔参(cēn )差〕见“参”。
差字UNICODE编码U+5DEE,10进制: 24046,UTF-32: 00005DEE,UTF-8: E5 B7 AE。
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荖嗟瘥蹉䁟
difference、mistake、dispatch、errand、job
好
会意
to differ; different, wrong; nearly, almost; an officer
详细解释◎ 差的拼音: chā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从左(手)。本义:失当;错;相差) 同本义 [mistake]
差,贰也,差不相值也。——《说文》
乱生其差。——《荀子·天论》。注:“谬也。”
称轻重而不差。——《楚辞·严忌哀时命》
毋有差贷。——《礼记·月令仲冬》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其此之谓乎?——《魏书·张普惠传》
(2) 又如:说差啦;认差了
◎ 差的拼音: chā
〈词性:名〉
(1) 区别 [difference]
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差别(区别,分别);差异(不同)
(3) 两数相减的结果 [difference]。如:时差;岁差;剪刀差;顺差,逆差
◎ 差的拼音: chā
〈词性:副〉
(1) 略微,比较 [rather]。如:差可(略可,尚可);差违(略违,稍违)
(2) 另见 chà;chāi;chài;cī
差别、差池、差错、差讹、差额、差价、差距、差强人意、差失、差误、差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差的拼音: chà
〈词性:动〉
(1) 短缺,不足以达到标准 [fall short of]。如:我们离父母的希望还差很远
(2) 欠 [owe]。如:我还差你五元钱
◎ 差的拼音: chà
〈词性:形〉
(1) 异;奇异 [strange]。如:差人(奇异的人)
(2) 低;次;不好 [poor;bad]。如:差池(差劲,不行)
(3) 另见 chā;chāi;chài;cī
差不多、差不离,差不离儿、差点,差点儿、差劲、差生
◎ 差的拼音: chāi
〈词性:动〉
(1) 指派;派遣 [assign;dispatch;send on an errand]
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三国演义》
(2) 又如:差人(派遣仆隶);差委(委派;派遣)
(3) 选择 [select]
差时择日。——宋玉《高唐赋》
(4) 又如:差择(选择);差选(挑选,选择)
◎ 差的拼音: chāi
〈词性:名〉
(1) 旧时指临时性的官职 [billet;official position]。如:差官(朝廷临时派遣的官员;听候高官差遣的小官吏);差尉(太平天国低级军官)
(2) 徭役 [corvee]。如:差徭(公务劳役);差役(徭役)
(3) 旧时官府中供差遣的人 [messenger]。如:当差(做小官或当仆人);差门(听候差遗的门子)
(4) 被派遣去做的事 [errand]。如:兼差
(5) 另见 chā;chà;cī;chài
差拨、差夫、差遣、差使、差事、差役
◎ 差的拼音: chài
〈词性:动〉
(1) 病愈。后作“瘥” [be recovered]
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遣娱。——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大病差后
(3) 另见 chā;chà;chāi;cī
◎ 差的拼音: cī
〈词性:名〉
(1) 次第;等级 [grade;rank]。如:差序(等级);差等(等级;区别)
(2) 限度;界限 [limit]
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后汉书》
◎ 差的拼音: cī
〈词性:动〉
分别等级;依次排列 [grade]。如:差次(分别等级次序);差降(按等第递降)
◎ 差的拼音: cī
〈词性:形〉
(1) 参差不齐 [uneven]。如:差池(犹参差。不齐貌);差差(犹参差。不齐貌)
(2) 另见 chā;chà;chāi
差互、差肩
三的拼音:sān(ㄙㄢ)
⒈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三字UNICODE编码U+4E09,10进制: 19977,UTF-32: 00004E09,UTF-8: E4 B8 89。
三字由三个一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叁參弎
three
指事
three
详细解释◎ 三的拼音: sān
〈词性:数〉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three]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more than two;many;several]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three times]。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 三的拼音: sān
〈词性: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third palace]。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monarch;father,teacher]。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Heaven;Earth;Human being]。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Three Emperors]。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three stars]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amiableness]。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三八、三八妇女节,三八节、三百六十行、三胞胎、三倍、三边形、三不管、三不知、三叉戟、三岔路口、三长两短、三朝元老、三成、三尺、三虫、三从四德、三寸不烂之舌、三大差别、三大发明、三大洋、三代、三代、三冬、三番五次、三废、三分鼎足、三伏、三纲五常、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更、三更半夜、三宫六院、三姑六婆、三顾茅庐、三光、三归、三国、三合板、三合土、三河、三皇、三魂七魄、三季稻、三家村、三缄其口、三角、三角板、三角关系、三角恋爱、三角形、三角债、三角洲、三脚架、三教九流、三军、三K党、三棱镜、三连冠、三令五申、三轮车、三昧、三门峡、三面手、三明治、三年五载、三朋四友、三七开、三亲六故、三亲六眷、三秦、三秋、三三两两、三生、三生有幸、三牲、三省、三十而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世、三思、三思而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通、三头六臂、三峡、三下五除二、三夏、三鲜、三弦、三相电流、三言两语,三言两句、三元、三月、三灾八难、三只手、三资
错(錯)的拼音:cuò(ㄘㄨㄛˋ)
⒈ 不正确,与实际不符:差错。过错。错讹。错谬。错觉。错怪。不错。错爱。将错就错。
⒉ 交叉着:交错。错乱。错杂。错综(纵横交叉)。错动。错落(交错纷杂)。盘根错节。
⒊ 叉开:错开。错车。错过机会。
⒋ 用来打磨玉石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⒌ 打磨玉石:攻错。
⒍ 镀金、银,涂饰:错金。错银。错彩镂金。
错字UNICODE编码U+9519,10进制: 38169,UTF-32: 00009519,UTF-8: E9 94 99。
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錯逪䥘
alternate、complex、fault、wrong
对
形声:从钅、昔声
error, blunder, mistake; wrong
详细解释◎ 错的拼音:
錯 cuò
〈词性:动〉
(1) (形声。从金,昔声。本义:用金涂饰,镶嵌)
(2) 同本义 [inlay with gold,silver,etc.]
错,金涂也。今所谓镀金。俗字作镀。——《说文》
金银要饰谓之错镂。——《通俗文》
鼎错日用而不足贵。——《淮南子·说山》
(3) 又如:错臂(用丹青画饰手臂)
(4) 互相磨擦 [grind]
错,磨也。——《广雅》
错者所以治锯。——《列女传·仁智》
八卦相错。——《易·说卦》。虞注:“摩也。”
(5) 又如:错牙
(6) 杂 [mix]
错,杂也。——《小尔雅》
错综其数。——《易·系辞传》
交错以辩。——《仪礼·特牲礼》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国殇》
(7) 又如:错石(彩石,错杂叠积各种石头而成文彩);错列(错杂排列);错戾(错杂,交杂);错行(交替运行);错落(交错纷杂)
(8) 废弃 [abandon]
殷既错天命。——《书·微子序》
(9) 分开;岔开 [separate]。如:错口儿(开口);错缝儿(微小的过失)
(10) 转动 [turn]。如:错眼珠;错身
◎ 错的拼音:
錯 cuò
〈词性:名〉
(1) 琢玉用的粗磨石 [coarse wetstone]
锡贡磬错。——《书·禹贡》。孔传:“治玉石曰错。”
(2) 适于磨光或磨快刀具的石头;磨石 [grindstone]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诗·小雅·鹤鸣》
(3) 锉刀。磋治骨角铜铁的工具 [file]。如:错刀(还作古钱币名。王莽时所铸)
(4) 错误 [error;mistake]。如:错事(错误的事);错缪(谬误,差误。也作错谬);错见(失算);错上了坟(看错了人)
◎ 错的拼音:
錯 cuò
〈词性:形〉
(1) 杂乱;交错 [in disorder;alternate]
觥筹交错。——欧阳修《醉翁亭记》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错文(交错为文);错落(不一致);错合(交互配合)
(3) 坏的;差的 [bad]。如:这件事办得还不错
错爱、错案、错别字、错车、错处、错动、错读、错愕、错过、错角、错解、错觉、错开、错漏、错乱、错落、错失、错位、错位、错误、错用、错杂、错字、错综
四的拼音:sì(ㄙˋ)
⒈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⒉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四字UNICODE编码U+56DB,10进制: 22235,UTF-32: 000056DB,UTF-8: E5 9B 9B。
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四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亖肆
four
会意
four
详细解释◎ 四的拼音: sì
[数]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four]
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
阴数次三也。——《玉篇》
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
光被四表。——《书·尧典》
闰月定四时成岁。
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2) 又如:四垂(四边);四梢(城镇四方边缘地方);四隅头(四方街口,四处);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不拗六(少数拗不过多数);四趁(相称,各处都合适);四门(四方之门);四鼓(四更);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制(丧服有恩、理、节、权四制);四孟(四季的首月);四表(四方极偏远的地方);四坐(在座的众人);四合(四方围聚);四八(指四时八节);四大(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指人身;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天(四方的天空);四六风(初生婴儿疾病。即脐风);四失(学习上的四种过失);四印(旧指四种修养心身之道);四行(四种德行:仁、义、礼、智或孝、忠、信、悌,内容随文而异);四件(指供食用的家畜如猪、羊等的头、蹄、肝、肺)。也指序数第四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 四的拼音: sì
〈词性:名〉
(1) [乐]∶工尺谱中音名之一 [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工尺谱), corresponding to 6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
(2) 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four-horse carriage]
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
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四壁、四边,四边儿、四边形、四不像、四称、四处、四川、四川盆地、四大皆空、四德、四谛、四方、四方步、四分五裂、四伏、四顾、四海、四合院儿、四化、四季、四溅、四郊、四脚朝天、四近、四境、四库、四库全书、四邻、四面、四面八方、四面楚歌、四旁、四平八稳、四散、四舍五入、四声、四时八节、四书、四体、四通八达、四外、四望、四围、四维、四仙桌、四乡、四项基本原则、四新、四行、四旋体诗、四言诗、四野、四溢、四岳、四则、四肢、四至、四致、四周、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