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á yú fàn bǎo
注音ㄔㄚˊ ㄩˊ ㄈㄢˋ ㄅㄠˇ
解释泛指闲暇之时。也作“茶余饭后”。
出处元·关汉卿《斗鹤鹊·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例子从今后茶余饭饱破工夫,玉镜台前插架书。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休闲时间。
感情茶余饭饱是中性词。
繁体茶余飯飽
近义茶余饭后
英语in one's leisure hours
动物生肖牛,虎,蛇
茶的拼音:chá(ㄔㄚˊ)
⒈ 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秋末开花,白色;种子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茶树。茶农。
⒉ 特指“茶叶”:绿茶。红茶。花茶。沱茶。龙井茶。乌龙茶。
⒊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茶水。茶饭。茶点(茶水、点心)。茶话会。茶博士(善于烹茶的人,亦指卖茶的人或茶馆侍者)。茶余饭后。
⒋ 泛指某些饮料:茶汤。面茶。果茶。
⒌ 特指“茶点”:早茶。晚茶。
茶字UNICODE编码U+8336,10进制: 33590,UTF-32: 00008336,UTF-8: E8 8C B6。
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荼
tea
会意
tea
详细解释◎ 茶的拼音: chá
〈词性:名〉
(1) 茶树 [tea tree]。山茶科(Theaceae)的一种灌木,有披针形的叶和芳香的白花。如:茶圃(种植茶树的园圃);茶户(栽茶的农户。也指茶商)
(2) 茶叶。由茶树的嫩叶加工制成,供泡取饮料用 [tea;tea-leaf]
前月浮梁买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茶市(茶叶市场)
(4) 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而成的饮料 [tea]
唐人煎茶,用姜用盐。—— 苏轼《东坡志林》
日高人渴漫思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茶座(茶馆为卖茶而设的座位);茶坊(茶局子、茶局。指茶馆)
(6) 某些由蒸发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用品 [paste]。如:杏仁茶;面茶
(7) 某些饮料的名称 [certain kinds of soft drink]。如:奶茶
(8) 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 [bretrothal presents]。如:三茶六礼;受茶;茶红(订婚时送的礼品,也叫“下茶”或“茶定”)
◎ 茶的拼音: chá
〈词性:动〉
饮茶;喝水 [drink tea]。如:茶话(饮茶谈话)
茶博士、茶场、茶匙、茶道、茶点、茶饭、茶房、茶缸,茶缸子、茶馆、茶褐色、茶壶、茶花,茶花儿、茶话会、茶几、茶镜、茶具、茶枯、茶楼、茶卤儿、茶末、茶农、茶钱、茶色、茶社、茶水、茶水摊、茶亭、茶托,茶托儿、茶碗、茶锈、茶叶、茶叶蛋、茶油、茶余饭后、茶园、茶砖、茶子油、茶座
余(餘)的拼音:yú(ㄩˊ)
⒈ 我:“余将老”。
⒉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
⒊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余人。
⒋ 后:“劳动之余,欢歌笑语。”
⒌ 农历四月的别称。
⒍ 姓。
余字UNICODE编码U+4F59,10进制: 20313,UTF-32: 00004F59,UTF-8: E4 BD 99。
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餘豫馀
beyond、I、more than、over、remaining、surplus
缺
形声:从人、舍省声
I, my, me; surname; surplus
详细解释◎ 余的拼音:
余 yú
〈词性:动〉
(1)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2) 饱足。足食得饱 [have eaten one’s fill;be full]
余,饶也。——《说文》
(3) 剩下;剩余 [remain;leave orer]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 余的拼音:
余 yú
〈词性:形〉
(1) 剩下的,多余的 [surplus;spare]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亦无使有余。——《吕氏春秋·辩士》。注:“犹多也。”
父有余(余)财。——《吴仲山碑》
今也每食无余(余)。——《诗·秦风·权舆》
(2) 又如:余夫(指一家五口或八口为率以外多余的人口);余润(利润);余资(剩余的钱);余师(很多余地;[空余的地方]的老师)
(3) 残留的;遗留的 [remaining]
孤嶂秦碑在,荒城 鲁殿余。—— 唐· 杜甫《登兖州城楼》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余)杯。——唐· 杜甫《客至》
(4) 又如:余蔌(剩余的菜肴);余庆(祖先留下的福泽。即因前辈的善行而使子孙得到某些好处);余水(剩余的水);余芳(残花;死后遗留的美名);余杯(杯中残余的酒);余珍(前代遗留的遗物)
(5) 次要的 [second]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辛弃疾《鹧鸪天》
(6) 又如:余光(落日残余的光辉);余春(晚春,残余的春光)
(7) 不尽,无穷 [infinite;endless]
一弹再三唱,慷慨有余哀。——《古诗十九首》
(8) 又如:余哀(不尽的哀思);余思(不尽的怀思);余音袅袅(歌声的余音回荡缭绕);余霞成绮(用以称赞文章时含有无穷的意味)
(9) 其余,其他,以外 [other]
大儿孔文举,小儿 杨德祖,余(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后汉书·祢衡传》
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0) 又如:余子(其他的人);余事(另外的事,其他的事);余业(副业);余论(指本论以外的议论)
(11) 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odd;over;more than]
一车炭重千余斤。——白居易《卖炭翁》
有竹一顷余(余),乔木上参天。——唐· 杜甫《杜鹃》
(12) 又如:六百余米;五十余岁
◎ 余的拼音:
余 yú
〈词性:名〉
(1) 闲暇 [leisurely]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庄子·天道》
(2) 又如:余功(余暇,空闲);余闲(余暇)
◎ 余的拼音: yú
代
(1) 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的 [I, my, me]
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左传·僖公九年》
余弟宗玄。——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余于仆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此地适与余近。——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2) 又
余之游将自此始。
余亟叹其技。——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
余闻法人好胜。
余既为此志。——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余一人(古代天子自称。也写作“予一人”);余小子(古代天子居丧时的自称。也写作“予小子”)
◎ 余的拼音: yú
〈词性:名〉
(1) 农历四月的别称 [the four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四月为余。——《尔雅》
(2) 姓
(3) “余”的简化字 “余”
(4) 另见 yú
余波、余存、余党、余地、余毒、余额、余风、余割、余痕、余弧,余角、余辉、余火、余悸、余角、余烬、余款、余力、余沥、余粮、余量、余留、余码、余年、余孽、余怒、余钱、余切、余缺、余热、余生、余剩、余势、余数、余头,余头儿、余外、余威、余味、余暇,余闲、余弦、余闲、余兴、余蓄、余业、余音、余音绕梁、余勇可贾、余韵、余震
饭(飯)的拼音:fàn(ㄈㄢˋ)
⒈ 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饭。
⒉ 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饭。饭菜。饭馆。饭量。酒囊饭袋。
⒊ 吃饭,或给人饭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⒋ 喂牲畜:饭牛。
饭字UNICODE编码U+996D,10进制: 39277,UTF-32: 0000996D,UTF-8: E9 A5 AD。
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飯飰
meal、rice
cooked rice; food, meal
详细解释◎ 饭的拼音:
飯 f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食,反声。本义:吃饭)
(2) 同本义 [eat]
饭,食也。——《说文》
饭飱者三饭也。——《礼记·玉藻》
呼饭饮之。——《汉书·朱买臣传》
饭疏食,饮水。——《论语·述而》
饭糗(干粮)茹草。——《孟子·尽心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尚能饭否;饭粥(吃粥);饭蔬(吃蔬菜)
(4) 给人喂饭或喂牲口 [feed]
有一漂母见信饥,饭 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楚辞·九章·惜往日》
(5) 又如:饭牛(饲牛);饭僧(施舍饭食给僧人)
(6) 含。古代将米贝珠玉之类放入死者口中 [keep in the mouth]
共饭玉。——《周礼·典瑞》。注:“碎玉以杂米也。”
(7) 又如:饭玉(饭含。古时把碎玉杂米放入死者口中);饭腥(把生米填入死人口中);饭米(填入死者口中的米)
◎ 饭的拼音:
飯 fàn
〈词性:名〉
(1) 煮熟的谷类食物,多指米饭 [cooked cereals,especially rice]
毋抟饭。——《礼记·曲礼上》
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汉· 刘向《列女传》
(2) 又泛指为了满足饥饿或食欲,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吃进的一份食物。如:早饭;中饭;一天三顿饭;饭车(运饭的车);饭肴(丰盛的饭菜);饭头(寺院里的伙食管理人)
(3) 比喻无用之人 [person of good-for-nothing]。如:饭袋(讥讽只会吃饭而不学无术的人);饭袋酒囊(讥人只知吃喝,不学无术)
饭菜、饭店、饭馆、饭锅、饭坑酒囊、饭来开口、饭量、饭囊衣架、饭铺、饭蔬饮水、饭堂、饭厅、饭桶、饭碗、饭甑、饭庄、饭桌
饱(飽)的拼音:bǎo(ㄅㄠˇ)
⒈ 吃足了,与“饿”相对:饱餐。饱暖。
⒉ 足、充分:饱满。饱和。饱学(学识丰富)。饱含。饱览。饱受。一饱眼福。
饱字UNICODE编码U+9971,10进制: 39281,UTF-32: 00009971,UTF-8: E9 A5 B1。
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飽飹䭋
be fill、full、plump
鼓、饥、饿
形声:从饣、包声
eat heartily; eat one's fill
详细解释◎ 饱的拼音:
飽 bǎo
〈词性:形〉
(1) (形声。从食,包声。本义:吃足)
(2) 同本义。与“饥”相对 [have eaten one's fill]
饱,厌也。——《说文》
饱,满也。——《广雅》
既醉既饱。——《诗·小雅·执竞》
乐岁(丰年)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食不饱,力不足。——唐· 韩愈《杂说》
生为之饱。——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酒足饭饱;饱食暖衣(吃得饱,穿得暖。比喻生活富裕安乐)
(4) 充足,多 [full]
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文心雕龙·事类》
(5) 又如:饱参(参悟真理甚多)
◎ 饱的拼音:
飽 bǎo
〈词性:动〉
(1) 饱满 [plump;full]。如:谷粒很饱
(2) 满足 [satisfy]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诗·大雅·既醉》
(3) 又如:一饱眼福;饱德(饱足以德,备受德惠)
◎ 饱的拼音:
飽 bǎo
〈词性:副〉
足足地 [fully;to the full]。如:饱餐一顿
饱餐、饱尝、饱读、饱嗝儿、饱含、饱和、饱经沧桑、饱经风霜、饱经忧患、饱览、饱满、饱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受、饱学、饱眼福、饱以老拳、饱绽、饱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