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惩羹吹齑的意思

chénggēngchuī

惩羹吹齑



拼音chéng gēng chuī jī

注音ㄔㄥˊ ㄍㄥ ㄔㄨㄟ ㄐ一

解释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出处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例子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宋 陆游《秋兴》诗)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做事过分小心。

感情惩羹吹齑是中性词。

繁体懲羹吹韲

近义惩羹吹虀

英语A scalded cat dreads even cold water.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éng   注音  ㄔㄥˊ   繁体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TGHN  仓颉  HMP  郑码  OIIW  四角  21331  结构  上下电码  2033  区位  1945  统一码  60E9  笔顺  ノノ丨一丨一丨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惩(懲)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戒止:惩前毖后。

⒉ 处罚,警戒:严惩。惩罚。惩办。惩戒。惩治。惩一警百。

⒊ 苦于:“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统一码

惩字UNICODE编码U+60E9,10进制: 24809,UTF-32: 000060E9,UTF-8: E6 83 A9。

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unis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心、征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惩的拼音:

ché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征声。本义:警戒;鉴戒)

(2) 同本义 [be on the alert against;guard against;warn]

惩,戒也。——《玉篇》

惩,恐也。——《广雅》

则民有所惩。——《礼记·表记》

不惩其心。——《诗·小雅·节南山》

(3) 又如:惩毖(受创于前,当戒慎于后);惩纠(告戒督察);惩示(警告)

(4) 处罚 [penalize;punish]

惩恶而劝善。——《左传·成公十四年》

惩肆而去贪。——《左传·成公三十一年》

(5) 又如:惩劝(责罚与奖赏);惩恶劝善(贬斥坏人,奖励好人);惩创(惩戒;警惕)

(6) 改定 [change]

变律改经,一皆惩革。——陆倕《新刻漏铭》

(7) 克制;制止 [restrain;stop]。如:惩忿(克制忿怒)

常用词组

惩办、惩处、惩罚、惩戒、惩前毖后、惩一戒百、惩一警百

  拼音  gēng   注音  ㄍㄥ   
部首  羊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9画  
五笔  UGOD  仓颉  TGFTK  郑码  UCUG  四角  8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5036  区位  2494  统一码  7FB9  笔顺  丶ノ一一丨一丶丶丶丶丶ノ一一丨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羹的拼音:gēng(ㄍㄥ)  

⒈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羹汤。肉羹。鸡蛋羹。

统一码

羹字UNICODE编码U+7FB9,10进制: 32697,UTF-32: 00007FB9,UTF-8: E7 BE B9。

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羹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thick soup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oup, bro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羹的拼音: gēng  

〈词性:名〉

(1)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 调和五味的汤 [tick soup]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3)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vegetable soup]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羹食(羹汤和饭);羹粥(菜羹和稀饭);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5) 汤 [soup]

常用词组

羹匙

  拼音  chuī   注音  ㄔㄨㄟ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KQWY  仓颉  RNO  郑码  JRO  四角  67082  结构  左右电码  0706  区位  2021  统一码  5439  笔顺  丨フ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吹的拼音:chuī(ㄔㄨㄟ)  

⒈ 合拢嘴唇用力出气:吹打。吹灯(a.把灯火吹灭;b.喻人死亡;c.喻失败、垮台)。吹毛求疵。吹鼓手(a.办婚、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b.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吹灰之力。

⒉ 说大话:吹牛。吹嘘。

⒊ 类似吹的动作:吹拂。风吹草动。

⒋ (事情)失败:吹台。

⒌ 消息流传,鼓动宣传:鼓吹。

统一码

吹字UNICODE编码U+5439,10进制: 21561,UTF-32: 00005439,UTF-8: E5 90 B9。

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䶴龡

汉英互译

blow、boast、puff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blow; puff; brag, boa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吹的拼音: chuī  

〈词性:动〉

(1) (会意。从口,从欠。“欠”是出气的意思。本义:合拢嘴唇用力呼气)

(2) 同本义 [blow;puff]

吹,嘘也。——《说文》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3) 又如:吹火筒;吹火(吹气使火旺盛。古多用竹筒以口吹之);吹网(吹气于网中,欲使之鼓满);吹吁(吹气和哈气)

(4) 刮风 [blow]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又如:风一阵阵地吹;暴风吹得船搁浅了;吹云(吹起云气;鼓的别称)

(6) 引申为吹奏乐器 [toot]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说上》

(7) 又如:吹手(吹鼓手);吹打(吹打乐器。指演奏乐曲);吹唇(吹口哨)

(8) 关系破裂;失败 [break up]。如:他们俩吹了;原来的计划吹了

(9) 说大话,自夸 [boast]

夫言非吹也。——《庄子·齐物论》

(10) 又如:吹得天花乱坠;吹镑懵诈(说大话欺人)

常用词组

吹吹打打、吹打、吹打、吹大牛、吹荡、吹灯、吹灯拔蜡、吹动、吹法螺、吹风、吹拂、吹鼓手、吹呼、吹胡子瞪眼睛、吹灰之力、吹净、吹糠见米、吹喇叭、吹冷风、吹毛求疵、吹牛,吹牛皮、吹拍、吹捧、吹哨、吹送、吹台、吹嘘、吹奏

  拼音    注音  ㄐ一   繁体    
部首  齐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86  YDJJ  五笔98  YJHG  仓颉  YKLLL  郑码  SOKA  四角  00224  结构  上下电码  7874  区位  7620  统一码  9F51  笔顺  丶一ノ丶丨一一一丨一一一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齑(齏)的拼音:jī(ㄐ一)  

⒈ 捣碎的姜、蒜、韭菜等。

⒉ 细,碎:齑粉。齑音(细碎的声音)。

统一码

齑字UNICODE编码U+9F51,10进制: 40785,UTF-32: 00009F51,UTF-8: E9 BD 91。

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齑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齏韲虀䪠䪡䪢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break or smash into pieces, pulverize; has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齑的拼音:

  

〈词性:名〉

(1) 捣碎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儿 [finely chopped ginger,garlic,etc.;minced condiments]

太学四年,朝齑暮盐。——韩愈《送穷文》

(2) 又如:齑盐(酸菜和盐。借指贫穷);齑盐运(贫穷的命运,苦命);齑盐布帛(普通的吃穿。形容生活清苦);齑盐自守(齑盐苦守。比喻坚持过清贫淡泊的生活)

常用词组

齑粉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