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成规陋习的意思

chéngguīlòu

成规陋习



拼音chéng guī lòu xí

注音ㄔㄥˊ ㄍㄨㄟ ㄌㄡˋ ㄒ一ˊ

解释指由于普遍效法而成为社会准则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或做法。

出处

例子在商界谋生不得不屈从于它的成规陋习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不好的规矩。

感情成规陋习是贬义词。

繁体成規陋習

近义陈规陋习

英语usag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éng   注音  ㄔㄥˊ   
简体部首  戈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戈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DNNT  五笔98  DNV  仓颉  IHS  郑码  HMY  四角  53200  结构  单一电码  2052  区位  1941  统一码  6210  笔顺  一ノフ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成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⒉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⒊ 变为:长成。变成。

⒋ 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⒌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⒍ 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   )月。

⒎ 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⒏ 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⒐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⒑ 姓。

统一码

成字UNICODE编码U+6210,10进制: 25104,UTF-32: 00006210,UTF-8: E6 88 90。

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成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come、fully grown、succee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accomplish;succeed]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become;turn into]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help sb.to achieve his aim]。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form]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ripen]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set up]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conclude]。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pacification;suppression]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get married]。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词性变化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名〉

(1) 成功 [success]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result;achievement]。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one tenth]。如:增产三成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形〉

(1) 现成的 [standing]。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established;ready-made]。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entire]。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pure]。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able]。如:他可真成!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副〉

(1) 表示答应、许可 [all right;O.K.]。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in considerable numbers or amounts]。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常用词组

成败、成败得失、成败利钝、成败论人、成本、成材、成仇、成串、成丁、成都、成对、成法、成反比、成方,成方儿、成分、成风、成服、成服、成功、成功、成规、成规陋习、成果、成行、成婚、成活、成绩、成绩单、成家、成家立业、成见、成交、成就、成就、成矿、成立、成例、成粒、成林、成龙配套、成眠、成名、成命、成年、成年累月、成年人、成批、成品、成器、成气候、成千累万、成千上万、成亲、成全、成群、成人、成人教育、成人之美、成仁、成日、成色、成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成熟、成数、成双、成套、成天、成文、成问题、成效、成效卓著、成心、成行、成形、成型、成性、成药、成衣、成衣、成因、成语、成员、成灾、成章、成长、成竹在胸、成总

  拼音  guī   注音  ㄍㄨㄟ   繁体    
部首  见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FWMQ  五笔98  GMQN  仓颉  QOBHU  郑码  BDOL  四角  57812  结构  左右电码  6016  区位  2570  统一码  89C4  笔顺  一一ノ丶丨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规(規)的拼音:guī(ㄍㄨㄟ)  

⒈ 画圆等的仪器:圆规。两脚规。

⒉ 法则,章程,标准:规则。法规。常规。清规戒律。

⒊ 格局,范围:规模。

⒋ 相劝:规尽力。规谏。规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规勉。

⒌ 谋划:规划。规约。

统一码

规字UNICODE编码U+89C4,10进制: 35268,UTF-32: 000089C4,UTF-8: E8 A7 84。

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规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規椝槼䂓

汉英互译

advise、compasses、dividers、gauge、plan、rule

造字法

会意:从见、从夫

English

rules, regulations, customs, la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规的拼音:

規、槼 guī  

〈词性: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聿从周,当系以规画之意。本义:画圆的器具,今指圆规)

(2) 同本义 [compasses;divider]

规,有法度也。从矢,从见,会意。——《说文》

规矩方圆之至也。——《孟子》

规者,正圆之器也。——《诗·沔水》序·笺

圆曰规,方曰矩。——《楚辞·离骚》

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墨子·天志上》

圆者中规,方者中矩。——《荀子·赋》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3) 又如:规绳(规矩绳墨);规旋(如圆规般旋转);规轮(圆规和车轮);规轴(圆规之轴。比喻规度)

(4) 法度、准则 [law;rule]

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难蜀父老》

(5) 又如:规绳(规矩绳墨。比喻法度);规简(规矩法度);规检(规矩法度;循规矩,守法度);规度(规则法度)

(6) 模范;典范,风仪 [model]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三国魏· 王粲《咏史》

素德清规足传于汗简矣。——《晋传书王承传论》

(7) 又如:规仿(以为模范而加以仿效)

(8) 成例;标准;法则 [established practice; setrules]

夫萧规 曹随。—— 扬雄《解嘲》

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智,惑乱之道也。——《韩非子·饰邪》

(9) 又如:规节(规矩,节操);规礼(清代官吏向下属索取的现金和礼品);规银(当时上海通行的计算银两。每两块银约合银元一元四角左右);规容(规范);规表(规范表率)

(10) 文体名 [name of a style]。如:五规(唐代文体名。即《出规》、《处规》、《戏规》、《心规》和《时规》)

词性变化

规的拼音:

guī  

〈词性:动〉

(1) 画圆 [draw a circle]

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国语·周语下》

曲眉规只。——《楚辞·大招》

(2) 又如:规圆(用圆规校之使其圆)

(3) 划分土地而占有 [the land and occupy it]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国语·周语中》

规方千里:划定王都周围千里的地方。甸服:畿内之地,作为直接收取谷物的地方。

(4) 又如:规田(周时田地分等的名称。用以蓄水的土地,合九人所分到的称为一规。农耕的土地,合九人所 配得耕种的称为一井。四规相当一井);规表(划分明白)

(5) 劝告,建议,尤指温和地力劝 [admonish;advise]

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庄子·盗跖》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问说》

(6) 又如:规利(以利益来劝诱);规饬(劝诫);规过(规正过失);规谈(劝勉);规箴(规戒劝告);规镜(规鉴。规箴与鉴戒)

(7) 计划;打算 [plan]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8) 又如:规事(计划事情);规谋(规划计谋);规虑(规划;谋虑);规算(规划打算)

(9) 谋求;谋划 [try to gain;plan and contrive]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 操军必矣。——《资治通鉴》

(10) 又如:规求(谋求;贪求);规脱(设法逃脱);规图(谋求);规画(筹划;谋划)

(11) 效法,摹拟 [follow]。如:规抚(仿效;依循);规仿(摹拟仿效);规法(规摹效法)

(12) 揣摩 [conjecture]。如:规虑(揣摹测度);规磨(臆测,揣摩。引申有失误、差错的意思)

(13) 通“窥”。窥察 [peel at]

不能死之,千人环规。——《商君书·境内》

(14) 又如:规情(窥探军情或情报)

规的拼音:

guī  

〈词性:形〉

(1) 圆形 [circular;round]

冥冥皓容,规规皓质。——唐· 蒋防《姮娥奔月赋》

(2) 又如:规天(圆形的天空);规空(圆形的天空);规规(圆的样子。多形容日月);规车(指车轮);规天矩地(象征圆的天和方的地)

(3) 浅陋、拘泥的样子 [meagre;rigidly adhere to]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清· 黄宗羲《原君》

常用词组

规避、规程、规定、规定、规范、规范化、规复、规格、规划、规划、规诲、规谏、规诫、规矩、规矩、规律、规勉、规模、规劝、规行矩步、规则、规章、规整、规正

  拼音  lòu   注音  ㄌㄡˋ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BGMN  仓颉  NLMBV  郑码  YAOZ  四角  71212  结构  左右电码  7097  区位  3410  统一码  964B  笔顺  フ丨一丨フノ丶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陋的拼音:lòu(ㄌㄡˋ)  

⒈ 丑的,粗劣,不文明的:丑陋。粗陋。陋俗。

⒉ 狭小,简略:陋室。简陋。因陋就简。陋巷簟瓢(形容家境贫寒,生活清苦)。

⒊ 见识小:浅陋。孤陋寡闻。

⒋ 轻视:陋今而荣古。

统一码

陋字UNICODE编码U+964B,10进制: 38475,UTF-32: 0000964B,UTF-8: E9 99 8B。

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陋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umble、plain、shallow、ugly、vulgar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narrow; crude, coarse; ug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陋的拼音: lòu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狭窄,狭小)

(2) 同本义 [narrow]

陋,阨陕也。——《说文》

百盖无筑,千聚无社,谓之陋。——《管子·侈靡》

生于辟陋之国。——《淮南子·修务》

淩恒山其若陋兮。——《楚辞·自悲》

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左传》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3) 又如:陋巷蓬门(穷苦人的住处。狭巷草编门)

(4) 简陋 [simple and crude]

何陋之有。——唐· 刘禹锡《陋室铭》

(5) 又如:陋宇(简陋的房屋);陋室;朴陋(朴素简陋);粗陋(粗糙简陋);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6) 知识浅薄 [(of knowledge) limited;shallow]

少见曰陋。——《荀子·修身》

辞令就得谓之雅,反雅谓之陋。——《贾子道术》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又如:浅陋(见识贫乏);固陋(见闻不广);鄙陋(见识浅薄);陋儒(学识浅薄的读书人);陋质末才(学识浅薄);陋拙(浅陋拙笨,多用于自谦)

(8) 偏僻;边远 [desolate]

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国。——《淮南子·修务》

(9) 如:陋夷(古时对异族的蔑称);僻陋(地区偏僻荒凉)

(10) 粗劣 [shoddy; of poor quality]

衣裘器服,皆择其陋者。——《宋书·孔觊传》

(11) 粗俗,野鄙 [vulgar]

固陋之心终不能移。——徐光启《甘薯疏序》

(12) 又如:陋俗

(13) 不好看,丑 [ugly]

杞貌陋而色如蓝,人皆鬼视之。—— 张昭远《旧唐书》

(14) 又如:丑陋(相貌难看)

常用词组

陋规、陋识、陋室、陋俗、陋习、陋巷

  拼音    注音  ㄒ一ˊ   繁体    
部首  乙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NUD  仓颉  SIM  郑码  YT  四角  17120  结构  单一电码  5045  区位  4716  统一码  4E60  笔顺  フ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习(習)的拼音:xí(ㄒ一ˊ)  

⒈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习。学习。实习。

⒉ 学:习文。习武。

⒊ 对某事熟悉:习见。习闻。习以为常。

⒋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习惯。积习。陈规陋习。

⒌ 相因:世代相习。习习相因。

⒍ 姓。

统一码

习字UNICODE编码U+4E60,10进制: 20064,UTF-32: 00004E60,UTF-8: E4 B9 A0。

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used to、custom、habit、practise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羽、白声

English

practice; flapping wing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习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羽 。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

(2) 同本义 [fly frequently]

習,数飞也。——《说文》

鹰乃学习。——《礼记·月令》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晋· 左思《咏史》

(3) 反覆练习,钻研 [review;practise;exercise]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象下传》

是皆习民数者也。——《国 语·周语》。注;“习,简习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皇侃义疏:“习是修故之称也。言人不学则已,既学必因仍而修习,日夜无替也。”

(4) 又如:习容(练习举止,整饬仪表);习肄(犹练习);习战(练习作战);习非胜是(对错误的事物相习既久,无法矫正,反以为是)

(5) 通晓,熟悉 [become familiar with;be used to]

不习于诵。——《战国策·秦策》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

皆通习之。——唐· 韩愈《师说》

益习其声。——唐· 柳宗元《三戒》

不习水战。——《资治通鉴》

习见习闻。——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习方俗

(6) 又如:习流(熟悉水流。又指熟悉水战的兵士);习士(熟悉法制的人);习事(熟谙事理);习知(熟知);习水(熟习水性)

(7) 学习 [learn]

始习于大豆。——《吕氏春秋·造父》。注:“学也。”

习其句读。——唐· 韩愈《师说》

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8) 又如:习学(学习);习文练武;讲习(讲授与学习);习业(攻习学业,钻研学问)

(9) 习惯;习惯于,习以为常 [get accustomed to;be used to]

圣人者,明于治乱之道,习于人事之终始者也。——《管子》

民习以力攻难,故轻死。——《商君法·战法》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不习水土。——《资治通鉴》

家人习奢。

习于钟鼓。——宋· 苏轼《教战守》

(10) 又如:习熟(习惯熟悉);习闲(游手好闲者);习闻;习安(习惯于安定)

(11) 训练 [train]

不习,则民不可使也。——《大戴礼记》

(12) 又如:习教(犹训练);习勒(严格训练);习练(练习;训练);习用(演习);习兵(操演军事);习阵(演习战阵之事)

(13) 习染 [fall into a bad habit]

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论衡·本性》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词性变化

习的拼音:

  

〈词性:名〉

(1) 习性;习惯 [habit;custom;usual practice]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

(2) 又如:固习;陋习;恶习;习性;积习

(3) 亲信 [trusted follower]

凡当涂者之于人主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故。——《韩非子·孤愤》

(4) 又如:习故(亲近故旧。又指熟悉故旧的人)

习的拼音:

  

〈词性:副〉

(1) 经常,常常 [often]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柳宗元《三戒》

车户李旺行了多日,习见匣子沉重,晓得是银子在内。——《二刻拍案惊奇》

(2) 又如:习洽(经常交往,关系密切);习闻;习用

常用词组

习兵、习而不察、习非成是、习惯、习惯、习见、习气、习染、习尚、习俗、习题、习性、习以成俗,习以成风、习以成性、习以为常、习艺、习用、习字、习字帖,习字簿、习作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