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乘机打劫的意思

chéngjié

乘机打劫



拼音chéng jī dǎ jié

注音ㄔㄥˊ ㄐ一 ㄉㄚˇ ㄐ一ㄝˊ

解释谓利用机会掠夺钱财。

出处清·张少南《临安旬制记》引明·王思任《诛马士英疏》:“以至文选职方,乘机打劫。”

例子你不能乘机打劫国有财产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乘机打劫是贬义词。

繁体乗機打刼

近义趁火打劫

英语fish in muddy water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éng shèng   注音  ㄔㄥˊ ㄕㄥˋ   
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TUXV  仓颉  HDLP  郑码  MFTR  四角  20901  结构  单一电码  0042  区位  1943  统一码  4E58  笔顺  ノ一丨丨一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乘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

⒉ 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xìng  )。因利乘便。

⒊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  )。乘数。

⒋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

⒌ 姓。

其他字义

乘的拼音:shèng(ㄕㄥˋ)  

⒈ 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

⒉ 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⒊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

统一码

乘字UNICODE编码U+4E58,10进制: 20056,UTF-32: 00004E58,UTF-8: E4 B9 98。

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乗椉

汉英互译

ride、multiply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ride, ascend; avail oneself of; numerary adjunct for vehicl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乘的拼音:

ché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

(2) 同本义 [ascend]

乘,升也。——《玉篇》

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

却叔虎将乘城。——《国语·晋语一》

淮阴侯复乘之。——《史记·高帝纪》

俱乘高台。——《列子·黄帝》

(3) 又如:乘槎(神话中指乘木排上天);乘城(登城;守城);乘屋(登上屋顶)

(4) 骑;坐 [ride]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 崔颢《黄鹤楼》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5) 又如:乘车;乘舟(乘船);乘奔(乘坐奔驰的快马);乘轩(乘坐大夫的车子);乘桴(乘坐竹木小筏以代舟船。后用以比喻避世)

(6) 驱马驾车;驾驭 [drive]

服牛乘马。——《易·系辞下》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7) 又如:乘驭(驱使车马行进;驱使;役使);乘云(驾云;驭云);乘马(驾马,用马驾车)

(8) 趁着;利用 [take advantage of]

乘今之时,因无之助。——汉· 贾谊《治安策》

其锋不可犯,而其未可乘。——宋· 苏轼《留侯论》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9) 又如:乘衅(乘机;趁空子);乘闲(趁着空闲);乘空(趁着空闲);乘胜(趁着胜利的形势)

(10) 凭持;依仗 [rely on]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乘利席胜(凭借着胜利的形势);乘正(依据正道);乘利(凭借有利的形势)

(12) 冒着 [brave]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长清…至于 泰安。—— 清· 姚鼐《登泰山记》

(13) 交错(出现) [alternate]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汉· 贾谊《论积贮疏》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4) 算术中用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 [multiply]。如:8乘以7得56

词性变化

乘的拼音: chéng  

〈词性:名〉

(1) 算术中的乘法运算,亦指乘法的运算方法 [multiplication]。如:加减乘除

(2) 佛教的教义 [yana]。如:大乘,小乘

(3) 另见 shèng  

常用词组

乘便、乘除、乘法、乘法表、乘方、乘风、乘风破浪、乘号、乘火打劫、乘机、乘积、乘坚策肥、乘警、乘客、乘凉、乘龙快婿、乘幂、乘人之危、乘胜、乘胜追击、乘势、乘数、乘务员、乘隙、乘兴、乘虚

基本词义

乘的拼音: shèng  

〈词性:名〉

(1) 用以指车兵 [chariot soldier]

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左传》

(2)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history]

晋之《乘》, 楚之《梼杌》, 鲁之《春秋》,一也。——《孟子》

(3) 又如:乘籍(史书)

词性变化

乘的拼音: shèng  

〈词性:量〉

(1) 古时计物以四为乘 [four]

郑商人 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乘处(四个同处);乘壶(四个壶);乘禽(成双而群居的鸟)

(3) [量]

(4) 用以计算车子

公车千乘。——《诗·鲁颂·閟宫》

驾我乘马。——《诗·陈风·株林》

晋师乘和。——《左传·成公十二年》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赵策》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 梁。——《战国策·齐策》

(5) 又如:乘丘(形同马车的土丘);乘白(古代指战车和军旗);乘车(安车;古代行丧葬礼所用的魂车);乘马(四匹马拉的车);乘传(古代驿站用的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乘广(春秋时楚王或主帅率领的兵车);乘路(即王路。周代天子所乘之车)

(6) 用以计算马。四匹

路车乘马。——《诗·小雅·采菽》

乘马在厩。——《诗·小雅·鸳鸯》

陈文子有马十乘。——《论语》。 刘宝楠正义:“一乘是四匹马。”

(7) 又如:乘黄(四匹黄色的马);乘黄朱(四匹黄毛朱鬃的马);乘鸨(四匹黑白杂毛的马)

(8) 用以计算船只

舫千余乘。——《宋书》

(9) 用以计算田地、区域的单位,犹丘

(10) 用以计算轿子、梯子等

一乘素轿,将二姐儿抬来。——《红楼梦》

(11) 军赋的计算单位。古井田制,九夫为井,十六井为丘,四丘为甸,一甸土地所出的军赋叫乘(包括战车、甲士和步卒) [Sheng]

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左传》

(12) 另见 chéng  

常用词组

乘舆

  拼音    注音  ㄐ一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SMN  五笔98  SWN  仓颉  DHN  郑码  FQD  四角  47910  结构  左右电码  8541  区位  2790  统一码  673A  笔顺  一丨ノ丶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机(機)的拼音:jī(ㄐ一)  

⒈ 事物发生的枢纽:生机。危机。转(zhuǎn   )机。契机。

⒉ 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关系的中心环节,有保密性质的事件:军机。机密。

⒊ 合宜的时候:机会。机遇。时机。

⒋ 由许多零作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机器。机动。机关。

⒌ 有生命的生物体器官的作用:机能。有机体。

⒍ 灵活,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机智。机敏。机巧。机变。

⒎ 指“飞机”:客机。机场。机组。

统一码

机字UNICODE编码U+673A,10进制: 26426,UTF-32: 0000673A,UTF-8: E6 9C BA。

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榿機

汉英互译

chance、crucial point、engine、machine、occasion、organic、pivot、plane、flexible

造字法

形声:从木、几声

English

desk; machine; mo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机的拼音:   

〈词性:名〉

(1) 木名。桤木树 [long penduncled alder]

机,机木。从木,几声。——《说文》

单狐之山多机木。——《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

春机杨柳。——左思《蜀都赋》

(2) 通“几”。几案,小桌子 [small table]

奔其机。——《易·涣》。注:“承物者也。”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庄子·秋水》

围巾几(机)筵。——《左传·昭公元年》

(3) 又如:机杖(几案与手杖);机案(泛指案桌);机筵(几案和坐席);机榻(几案与床榻)

词性变化

机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幾(   )声。本义:弓弩上的发射机关。按:“机”与“機”古代是两个字。“机”本木名,即桤(   )木树。现在“机”是“機”的简化字)

(2) 同本义 [engine]

主发谓之機。——《说文》

耳目,心之枢机也。——《国语·周语》。注:“枢机,发动也。”

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一龙发机。

一龙机发。

机发吐丸。(机关发动吐出铜丸。)——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机牙(机互。弩上发箭的含矢处和钩弦制动的机件);机括(机栝。弩上发矢的机件;可开关的机械装置;圈套,计谋;机密,关键);机郭(弩上机牙的外壳);机发(谓弩机发射)

(4) 指机械,器械 [machine]

在璇机玉衡。——《虞书》。马注:“机,浑天仪可旋转,故曰机。”

公输班为 楚设机。——《战国策·宋策》

(5) 又如:工作母机;电动机;起重机;柴油机;机石(古代用机械引发的石头)

(6) 捕鸟兽的机关 [trap]

机,捕兽机槛也。——《后汉书·赵壹传》注

(7) 又如:机弋(泛指猎取禽兽的器械);机阱(圈套;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机网;机槛(设机具捕鸟兽的陷阱)

(8) 指织机 [spinning machine]

验机杼始出握机矩法。——《易·通卦》

多于机上之工女。——唐· 杜牧《阿房宫赋》

(9) 又如:机绝(织锦的绝巧);机房仔(方言。清代纺织工人的俗称);机神(织机之神);机素(织机上的白绢);机梭(即机杼。指织机);机轴(织机上卷布帛的部件)

(10) 事物的关键;枢纽 [crucial point]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11) 又如:机门(关键,机密所在);枢机(事物的关键);机缄(原指造成事物变化的造化力量,后用以指运气);机密房(机要部门办事处所);机柄(权柄;掌握事物关键的重要手段)

(12) 事物变化之所由 [cause]

皆出于机。——《列子·天问》。注:“机者,群有之始。”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13) 又如:机由(契机,原由);机理(事物变化的道理)

(14) 先兆,征兆 [omenen]

知机其神乎。——《易·至乐》

睹其机兆。——《三国志·蜀书·吴主传》

(15) 又如:机兆(先兆);机道(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机微(事物变化的最初征兆);机先(事机萌动未发之时)

(16) 时机,机会 [opportunity]

因机变化。——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17) 又如:机不容发(比喻时机紧迫);机不旋踵(比喻时机短暂);机便(机会;机宜)

(18) 计策,计谋 [plan]。如:机见(计策,谋略,智谋);机勇(机谋与勇气);机略(谋略,韬略);机钤(犹机智机谋);机画(谋略)

(19) 心计;心意[idea]

吾机先被孔明识破。——《三国演义》

(20) 又如:机括(计谋,心思);机轴(比喻诗文的构思、词采、风格)

(21) 星名。北斗七星中的第三星,大熊座γ星,,又称玑或天玑 [Phachd]。如:机衡(北斗七星中第三星天玑(天机)与第五星玉衡的并称。也代指北斗)

(22) 指飞机 [plane]。如:机群;机声(飞机声)

(23) 机密,机要。多指军国大事 [secret]

助理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

(24) 又如:机臣(机要近臣);机廷(掌握军国机杼大事的官署);机任(机要重任);机近(机密近要的地位)

机的拼音:

  

〈词性:形〉

(1) 机巧;机灵灵巧 [swift]

大夫不闻齐、 鲁之多机乎?——《列子·仲尼》

(2) 又如:机急(机智敏捷);机悟(反应快理解力强);机捷(机警敏捷);机巧心术(机诈权变的心计);机带双敲(用心深沉或语言模棱两口。双敲:双关)

(3) 通“异”。殊异 [strange]。如:机服(异服。奇异的服装)

(4) 危险 [dangerous]

处高而不机。——《淮南子·原道》

常用词组

机变、机不可失、机舱、机场、机床、机动、机锋、机工、机构、机关、机关报、机关枪、机灌、机会、机会主义、机件、机降、机井、机警、机灵、机灵鬼,机灵鬼儿、机米、机密、机敏、机谋、机能、机弩、机器、机枪、机巧、机身、机事不密、机体、机务、机械、机心、机修、机样、机要、机要秘书、机宜、机翼、机油、机遇、机缘、机缘、机诈、机长、机制、机智、机杼、机组、机座

  拼音  dǎ dá   注音  ㄉㄚˇ ㄉㄚ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SH  仓颉  QMN  郑码  DAI  四角  51020  结构  左右电码  2092  区位  2082  统一码  6253  笔顺  一丨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打的拼音:dǎ(ㄉㄚˇ)  

⒈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⒉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⒊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⒋ 拨动:打算盘。

⒌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⒍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⒎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⒏ 写出,开出:打证明。

⒐ 捆,扎:打包裹。

⒑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⒒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⒓ 除去:打消。打杈。

⒔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⒕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⒖ 玩,玩耍:打球。

⒗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⒘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⒙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⒚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⒛ 自,从:打哪儿来?

其他字义

打的拼音:dá(ㄉㄚˊ)  

⒈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

统一码

打字UNICODE编码U+6253,10进制: 25171,UTF-32: 00006253,UTF-8: E6 89 93。

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打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eat、hit、strike、spank、thrash、wipe、doze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丁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打的拼音:   

〈词性:量〉

(1) 12个构成的一组 [dozen]。如:一打火柴;一打鸡蛋;一打铅笔

(2) 另见   

基本词义

打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 同本义 [strike;hit]

打,击也。——《说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击);打火刀(用来敲打火石的刀形铁片)

(4) 殴打;斗殴。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 [beat up;hit;exchange blows]。如:打捶(打架);打孽(报仇,械斗);打把子(练武功)

(5) 攻打;进攻 [attack;assault]。如:打援(攻打敌人的援军)

(6) 射击 [shoot at]。如:打冷枪;打炮

(7) 攻讦 [rake up sb.’s past and attack him]。如:打短(说别人短处)

(8) 发出 [fetch]。如:打哨(吹口哨);打唤(呼唤)

(9) 猜,猜谜 [guess]。如:打一字;打一物;打虎(猜谜);打灯虎(猜灯谜)

(10) 围棋术语。即叫吃 [play]。如:打劫(谓双方在一处可以交换吃一子的争夺战)

(11) 印上;拓印 [print;copy]。如:打本(即拓本);打郑方(盖公章);打印子(盖图章)

(12) 扎入;注入 [inject]。如:打针

(13) 往;去 [go]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走。——《水浒传》

(14) 制造;建造 [make;build;construct]

九子不葬父,一女找荆棺。——《荆棺峡谵》

(15) 又如:打船(造船)

(16) 砍;割 [cut;prune]

只在左近人家佣工,替人家挑土打柴。——《儒林外史》

(17) 汲取;盛取 [ladle]。如:打米(盛米,装米)

(18) 捕捉;猎取 [catch;hunt]。如:打捕(打猎捕鱼,渔猎)

(19) 买 [buy]。如:打酒;打票;打勾(购买)

(20) 振作 [raise]。如:打扳(振作);打迸(振作,焕发)

(21) 除去 [remove;thrash;thresh]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 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23) 摇荡 [rock;sway]

西江水阔 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王建《扬州寻张籍不见》

(24) 收获 [collect;reap]。如:打夹账(谓经手人从中索取好处费);打抹(谓没收额外所得酬金)

(25) 贬;退;减 [discount;reduce;play down]。如:打扣(降低商品的原定价格;减少或者降低事物的数量、质量);打短(克扣)

(26) 评定 [pass judgment on;evaluate]。如:打成分

(27) 相处;交结 [deal with;have contact with sb.]。如:打交待,打交道;打伙计(交朋友,恋爱);打影(结伴;合伙)

(28) 张、举、提。亦谓携带 [raise;lift;hoist]。如:打旗

(29) 编织 [knit;weave]。如:打草垫;打竹席;打领带;打个结;打发辫

(30) 转;绕 [turn;revolve;rotate]。如:打方旋(徘徊);打胡旋(兜圈子);打旋磨(盘旋;围绕着某物转);打转转(旋转,绕圈子);打独磨(盘旋;徘徊);打踅(打转。走江湖,跑码头)

(31) 把一物附着在他物上 [daub;draw;paint]。如:打胭脂,打粉;打背(裱糊布片)

(32) 谓用某种语言或腔调说话 [speak]。如:打牙配嘴(谓相互戏谑,闲扯说笑);打令(行酒令)

(33) 谓从事某种工作或做出某种行动 [do]。如:打饼(做面食);打印子(借印子钱);打行(保镖、打手的行帮)

(34) 表示通过一定手段完成某种任务 [finish;complete]。如:打铺;打介绍信;打轿;打花(采花;摘花)

(35) 与某些动词结合成复词,表示进行之意。如:打掠(用眼扫视);打勘(查问;拷问,审讯)

词性变化

打的拼音:   

〈词性:介〉

(1) [口]∶从 [from;since]——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普通话里一般用“从”,在单音方位词前只能用“从”。如:从南到北,从早到晚,从里到外

(2) 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的起点。如:打这儿往东去;打县里回来;打明儿开始

(3) 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如:打水路走,三天可以到

打的拼音:   

〈词性:名〉

(1) 武术 [fight]。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2) 另见   

常用词组

打熬、打把势、打靶、打靶场、打摆子、打败、打板子、打扮、打扮、打包、打保、打饱嗝儿、打抱不平、打蹦儿、打比、打边鼓、打辫子、打并伙、打补钉、打不倒、打不得、打不平、打不住、打草、打草惊蛇、打喳喳、打杈、打杈、打岔、打禅、打长工、打场、打成平手、打成一片、打赤膊、打赤脚、打冲锋、打虫、打春、打从、打当面鼓、打倒、打得好、打得好、打得火热、打灯笼、打灯谜、打底,打底儿、打底、打底稿、打底子、打地铺,打地铺儿、打点、打点、打电报、打电话、打掉、打定主意、打动、打抖、打斗、打逗、打赌、打短工、打短儿、打断、打对仗、打兑、打盹,打盹儿、打趸儿、打顿,打顿儿、打哆嗦、打耳光、打发、打法、打翻、打翻身仗、打分、打富济贫、打稿子、打格子、打嗝,打嗝儿、打跟头、打更、打工、打工妹、打工仔、打躬作揖、打拱、打钩、打狗、打狗欺主、打谷、打谷场、打鼓、打卦、打官腔,打官话、打官司、打光棍、打棍子、打拱作揖、打哈哈、打呵欠、打鼾、打夯、打号子、打黑枪、打哼哼、打呼噜、打话、打回票、打诨、打诨插科、打活、打火、打火机、打伙、打击、打击报复、打击乐器、打基础、打挤、打家劫舍、打家截道、打价,打价儿、打架、打尖、打江山、打交道、打搅、打醮、打街骂巷、打劫、打紧、打开、打瞌睡、打揢,打揢儿、打孔、打口哨、打垮、打来回、打赖、打雷、打擂台、打冷枪、打冷战、打离婚、打里打外、打脸,打脸儿、打粮、打谅、打量、打猎、打零杂,打零杂儿、打流、打乱、打落、打落水狗、打麻烦、打麻将、打马虎眼、打骂、打埋伏、打毛衣、打门、打闷棍、打闷雷、打鸣儿、打磨、打闹、打蔫儿、打耙、打拍子、打牌、打牌、打派仗、打拼、打平、打破、打破沙锅璺到底、打气、打千儿、打前站、打枪、打青、打情骂俏、打秋风、打秋千、打趣、打拳、打群架、打扰、打如意算盘、打入冷宫、打扫、打杀、打闪、打闪、打伤、打蛇打七寸、打射、打手、打手势、打水、打睡、打死老虎、打算、打算盘、打胎、打探、打天下、打铁、打听、打通、打通宵、打通,打通儿、打头炮、打头阵、打退、打退、打退堂鼓、打外、打网、打问号、打硪、打下马威、打下手、打先锋、打响、打消、打小报告、打小算盘、打旋磨儿、打鸭子上架、打牙祭、打哑谜、打烊、打腰、打野鸡、打野鸭子、打印、打油、打油诗、打游击、打鱼、打圆场、打砸抢、打早、打战、打仗、打招呼、打照面、打折扣、打褶、打针、打肿脸充胖子、打中、打主意、打住、打桩、打字、打字机、打嘴巴、打坐

  拼音  jié   注音  ㄐ一ㄝˊ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FCLN  五笔98  FCET  仓颉  GIKS  郑码  BZYM  四角  44727  结构  左右电码  0506  区位  2957  统一码  52AB  笔顺  一丨一フ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劫的拼音:jié(ㄐ一ㄝˊ)  

⒈ 强取,掠夺:劫掠。洗劫。劫道。劫富济贫。

⒉ 威逼,胁制:劫持(要挟,挟持)。劫制。

⒊ 灾难:劫数(shù  )(佛教指注定的灾难)。劫难(nàn  )。浩劫(大灾难)。遭劫。劫后余生。

统一码

劫字UNICODE编码U+52AB,10进制: 21163,UTF-32: 000052AB,UTF-8: E5 8A AB。

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刦刧刼

汉英互译

disaster、plunder、rob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take by force, coerce; disas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劫的拼音:

刼、劫 jié  

〈词性:动〉

(1)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2) 威胁;威逼 [threaten;coerce]

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说文》

劫之以众。——《礼记·儒行》

已珉欲以齐秦劫 魏。——《战国策·秦策》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荀子·解蔽》

不可劫以死生。——《淮南子·精神》

因以劫众。——《汉书·高帝纪》

积威所劫。——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劫杀(劫持并加以杀害);劫略(以威力胁迫于人);劫盟(以暴力逼人缔结盟约);劫质(挟持人质,借此勒索)

(4) 抢夺;强取 [plunder;raid;rob]

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战国策·燕策》

谋劫单于母。——《汉书·李广苏建传》

行劫缚者。——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劫掳(抢劫掳掠);劫鞘(抢劫鞘银);劫磷(劫难;灾难。磷:薄;损伤);劫剞(抢劫掠夺);打劫(抢劫);行劫(进行抢劫)

词性变化

劫的拼音: jié  

〈词性:名〉

(1) 盗贼,劫匪 [robber]。如:劫人(强盗);劫帅(盗贼的首领);劫盗(强盗;劫贼);劫贼(强盗;土匪)

(2) 佛教名词。“劫波”(或“劫簸”)的略称。意为极久远的时节。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后人借指天灾人祸 [calamity]。如:劫灰(本为佛教所谓“劫火”之余灰,后多指战乱后留下的残迹);劫内(在大难、厄运之中);劫磨(灾难;折磨);劫花(凋谢之花)

(3) 围棋术语,争夺某一从属未定的棋眼 [eye]

陈木南正在暗欢喜,又被他生出一个劫来,打个不清, 陈木南又要输了。——《儒林外史》

常用词组

劫持、劫道、劫夺、劫富济贫、劫后余生、劫机、劫掠、劫难、劫数、劫洗、劫营、劫余、劫狱、劫寨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