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ēng wáng chēng bà
注音ㄔㄥ ㄨㄤˊ ㄔㄥ ㄅㄚˋ
解释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自称为君主、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
出处宋 汪元量《读史》诗:“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例子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正音“称”,不能读作“chèng”。
辨形“王”,不能写作“玉”。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比喻独断专行为所欲为的人。
谜语地头蛇;刘邦项羽过磅
感情称王称霸是贬义词。
繁体稱王稱霸
近义盛气凌人、飞扬跋扈、称孤道寡
反义谦谦君子
英语be cock of the walk(to be the champion or victor in one's own particular field,to dominate all one's rivals; domineer)
俄语безнакáзанно бесчинствовать
日语暴君(ぼうくん)ぶりを発揮(はっき)する,権力を握ってのさばる
德语die Hegemonie anstreben
动物生肖牛,虎,蛇
称(稱)的拼音:chēng(ㄔㄥ)
⒈ 量轻重:称量(liáng )。
⒉ 叫,叫做:自称。称呼。称帝。称臣。称兄道弟。
⒊ 名号:名称。简称。称号。称谓。职称。
⒋ 说:声称。称快。称病。称便。
⒌ 赞扬:称道。称许。称颂。称赞。
⒍ 举:称兵。称觞祝寿。
称(稱)的拼音:chèn(ㄔㄣˋ)
⒈ 适合:称心。称职。相称。匀称。对称。
称(稱)的拼音:chèng(ㄔㄥˋ)
⒈ 同“秤”。
称字UNICODE编码U+79F0,10进制: 31216,UTF-32: 000079F0,UTF-8: E7 A7 B0。
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称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稱爯偁穪
call、name、say、weigh up
原为形声
call; name, brand; address; say
详细解释◎ 称的拼音:
稱 chèn
〈词性:动〉
(1) 符合,相当 [fit;match;suit]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韩非子·王蠹》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对称;相称;称合(相当);称任(称职,犹胜任);称位(与职位相符)
(3) 另见 chēng;chèng
称身、称体裁衣、称心、称心如意、称愿、称职
◎ 称的拼音:
稱 ch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禾,爯( chēng )声。( chèng )本义: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秤”。又指称量)
(2) 测定重量[weigh]
苦称量之不审兮。——《楚辞·惜誓》。注:“称所以知轻重。”
(3) 又如:称物(衡量物之多少,轻重);称亭(称量平正);称验(过称检验)。泛指衡量、揣度。又如:称体裁衣(比喻按照实际来办理);称斤约两(比喻权衡得失);称功(衡量功劳,与功绩相比)
(4) 叫做;称呼;号称;把…说成 [call]
称帝而治。——《战国策·秦策》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清· 侯方域《马伶传》
(5) 又如:自称;通称;称名(称呼名字);称作(叫做);统称(总起来叫);称讳(称呼名字);称孤(称王,称帝)
(6) 述说;声称 [say]
旄期称道不乱者。——《礼记·射义》
知其不足称也。——《国语·晋语》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史记·陈涉世家》
(7) 又如:口称(口头上说);宣称(声称)
(8) 举起 [raise]
称彼兕觥。——《诗·豳风·七月》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书·收誓》
元祀惟称。——张衡《东京赋》。注:“皆训举也。”
(9) 又如:称觥(举杯祝酒);称觞(举杯敬酒)
(10) 称赞,赞扬 [praise]
禹称善人,不善人远。——《左传·宣公十六年》
使人高贤称誉己者,心之力也。——《淮南子·人间》
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汉书·刘向传》
将军向宠…晓畅军事,尝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出师表》
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1) 又如:称扬(称赞,赞许);称赏不已(连连称赞);称奖(称赞夸奖)
(12) 举事,领兵造反 [start an uprising]
敢行称乱。——《书·汤誓》
而称兵以害我。——《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不可以称兵。——《吕氏春秋·孟春》
(13) 又如:称乱(举兵作乱)
(14) 举荐[recommend]
繁称文辞,天下不治。——《战国策·秦策》
(15) 又如:称贤(举用贤能);称荐(举荐)
◎ 称的拼音:
稱 chēng
〈词性:名〉
(1) 称呼。称谓 [title]。如:尊称;敬称;谦称;卑称;爱称;美称;昵称
(2) 名称 [name]。如:俗称;别称;统称;简称;职称;美称
(3) 另见 chèn;chèng (秤)
称霸、称便、称兵、称病、称臣、称贷、称道、称帝、称孤道寡、称号、称呼、称快、称量、称赏、称述、称颂、称叹、称王称霸、称为、称谓、称贤荐能、称羡、称谢、称兄道弟、称雄、称许、称引、称誉、称赞
◎ 称的拼音:
稱 chèng
〈词性:名〉
(1) (称为“稱”的简化字) 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 [steelyard]
称,铨也。——《说文》
角斗称。——《淮南子·时则》。注;“量器也。”
(2) 又如:过称(用秤量)
(3) 另见 chèn,chēng
王的拼音:wáng(ㄨㄤˊ)
⒈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
⒉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⒊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⒋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⒌ 姓。
王的拼音:wàng(ㄨㄤˋ)
⒈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王字UNICODE编码U+738B,10进制: 29579,UTF-32: 0000738B,UTF-8: E7 8E 8B。
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玉
amir、great、king
会意:从一、从土
king, ruler; royal; surname
详细解释◎ 王的拼音: wáng
〈词性:名〉
(1) (象形字。王字的甲骨文为斧钺之形,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权威。本义:天子、君主)
(2) 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 [emperor;monarch]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
王,天子也。——《释名》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 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 汉有天下,因 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六书故》
故百王之法不同。——《荀子·王霸》
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柳宗元《封建论》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王公(天子与诸侯;泛指达官贵人);王土(天子的土地);王士(天子的士民);王宇(天子的宫殿);王志(天子的意向);王车(王之车乘)
(4) 春秋时,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 [king]
越王勾践栖于 会稽之上。——《国语·越语上》
请勾践女女于王。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王人(国君);王女(古时封王者之女);王吏(天子或国君的官吏);王使(天子或王侯的使者);王政(国君的政令);王妃(侯王、太子之配偶;帝王之妾,位次于皇后)
(6) 从秦代开始,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诸侯王 [prince]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侯以下。——《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西汉初,刘濞被封为吴王;韩信先被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
(8) 朝廷 [court]。如:王庭,王廷(朝廷);王役,王徭(朝廷的徭役);王务(朝廷的公事);王机(朝廷的政事);王体(朝廷的大政方针)
(9) 王朝 [dynasty]。如:王轨(王朝的秩序、制度);王制(王朝的制度);王灵(王朝的威德)
(10) 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 [chief]
王久不至。——唐· 李朝威《柳毅传》
(11) 又如:擒贼先擒王;乐器之王;拜他为王
(12) 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 [grandfather,grandmother]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尔雅》
(13) 统治者,主宰者 [ruler]。如:王化(以仁义治天下的教化);王官(宗藩王府的小职官)
(14) 冠军 [champion]。如:拳王
(15) 姓
(16) 另见 wàng
王八、王霸、王朝、王储、王道、王法、王府、王公、王宫、王冠、王国、王侯、王后、王浆、王老五、王母娘娘、王牌、王权、王实甫、王室、王孙、王太后、王维、王位、王子、王族
◎ 王的拼音: wàng
〈词性:动〉
(1)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rule]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诗·大雅》
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秦地可尽王。
沛公为 汉王,王 巴、 蜀。——《史记·留侯世家》
(2) 作皇帝,称王 [be emperor]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
周不法 商, 夏不法 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商君书》
(3) 胜过 [surpass]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庄子》
(4) 另见 wáng
称(稱)的拼音:chēng(ㄔㄥ)
⒈ 量轻重:称量(liáng )。
⒉ 叫,叫做:自称。称呼。称帝。称臣。称兄道弟。
⒊ 名号:名称。简称。称号。称谓。职称。
⒋ 说:声称。称快。称病。称便。
⒌ 赞扬:称道。称许。称颂。称赞。
⒍ 举:称兵。称觞祝寿。
称(稱)的拼音:chèn(ㄔㄣˋ)
⒈ 适合:称心。称职。相称。匀称。对称。
称(稱)的拼音:chèng(ㄔㄥˋ)
⒈ 同“秤”。
称字UNICODE编码U+79F0,10进制: 31216,UTF-32: 000079F0,UTF-8: E7 A7 B0。
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称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稱爯偁穪
call、name、say、weigh up
原为形声
call; name, brand; address; say
详细解释◎ 称的拼音:
稱 chèn
〈词性:动〉
(1) 符合,相当 [fit;match;suit]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韩非子·王蠹》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对称;相称;称合(相当);称任(称职,犹胜任);称位(与职位相符)
(3) 另见 chēng;chèng
称身、称体裁衣、称心、称心如意、称愿、称职
◎ 称的拼音:
稱 ch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禾,爯( chēng )声。( chèng )本义: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秤”。又指称量)
(2) 测定重量[weigh]
苦称量之不审兮。——《楚辞·惜誓》。注:“称所以知轻重。”
(3) 又如:称物(衡量物之多少,轻重);称亭(称量平正);称验(过称检验)。泛指衡量、揣度。又如:称体裁衣(比喻按照实际来办理);称斤约两(比喻权衡得失);称功(衡量功劳,与功绩相比)
(4) 叫做;称呼;号称;把…说成 [call]
称帝而治。——《战国策·秦策》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清· 侯方域《马伶传》
(5) 又如:自称;通称;称名(称呼名字);称作(叫做);统称(总起来叫);称讳(称呼名字);称孤(称王,称帝)
(6) 述说;声称 [say]
旄期称道不乱者。——《礼记·射义》
知其不足称也。——《国语·晋语》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史记·陈涉世家》
(7) 又如:口称(口头上说);宣称(声称)
(8) 举起 [raise]
称彼兕觥。——《诗·豳风·七月》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书·收誓》
元祀惟称。——张衡《东京赋》。注:“皆训举也。”
(9) 又如:称觥(举杯祝酒);称觞(举杯敬酒)
(10) 称赞,赞扬 [praise]
禹称善人,不善人远。——《左传·宣公十六年》
使人高贤称誉己者,心之力也。——《淮南子·人间》
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汉书·刘向传》
将军向宠…晓畅军事,尝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出师表》
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1) 又如:称扬(称赞,赞许);称赏不已(连连称赞);称奖(称赞夸奖)
(12) 举事,领兵造反 [start an uprising]
敢行称乱。——《书·汤誓》
而称兵以害我。——《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不可以称兵。——《吕氏春秋·孟春》
(13) 又如:称乱(举兵作乱)
(14) 举荐[recommend]
繁称文辞,天下不治。——《战国策·秦策》
(15) 又如:称贤(举用贤能);称荐(举荐)
◎ 称的拼音:
稱 chēng
〈词性:名〉
(1) 称呼。称谓 [title]。如:尊称;敬称;谦称;卑称;爱称;美称;昵称
(2) 名称 [name]。如:俗称;别称;统称;简称;职称;美称
(3) 另见 chèn;chèng (秤)
称霸、称便、称兵、称病、称臣、称贷、称道、称帝、称孤道寡、称号、称呼、称快、称量、称赏、称述、称颂、称叹、称王称霸、称为、称谓、称贤荐能、称羡、称谢、称兄道弟、称雄、称许、称引、称誉、称赞
◎ 称的拼音:
稱 chèng
〈词性:名〉
(1) (称为“稱”的简化字) 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 [steelyard]
称,铨也。——《说文》
角斗称。——《淮南子·时则》。注;“量器也。”
(2) 又如:过称(用秤量)
(3) 另见 chèn,chēng
霸的拼音:bà(ㄅㄚˋ)
⒈ 指依杖权势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或集团:霸王。称霸。恶霸。
⒉ 奉行强力政策,或实行强力占有:霸占。霸权。霸道。霸略。
⒊ 古代称诸侯的盟主:霸主(a.中国春秋时势力最大并取得首领地位的诸侯;b.在某一领域或地区称霸的人或集团)。霸业。春秋五霸。
霸字UNICODE编码U+9738,10进制: 38712,UTF-32: 00009738,UTF-8: E9 9C B8。
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灞䩗䩻伯屰覇魄
domination、tyrant
形声:从雨、声
rule by might rather than right
详细解释◎ 霸的拼音: bà
〈词性:名〉
(1) (形声。从月。①( pò )本义:阴历每月之初始见的月光。这个意义又写作“魄”。②古代诸侯之长)
(2) 假借为伯。指古代诸侯联盟的盟主 [chief of feudal princes]
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白虎通》
管仲以其君霸。——《孟子·公孙丑上》
霸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孟子·离娄·丁音》
五霸不同法而霸。——《商君书·更汉》
(3) 又如:春秋五霸;霸王请客;强留(歇后语)
(4) 依仗权势或实力横行一方的人 [overlord;tyrant;bully;despot]
薛家系 金陵一霸。—— 曹雪芹《红楼梦》
(5) 又如:渔霸;恶霸
◎ 霸的拼音: bà
〈词性:动〉
(1) 称霸 [dominate;tyrannize]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礼记·祭法》
遂霸有天下。——《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各霸一方;独霸天下;霸道(指行事蛮不讲理)
(3) 霸占 [seize by force]
硬把桦林山这座天生天化的东西霸成他自己的家产。——《吕梁英雄传》
(4) [文采、才能等] 过人 [surpass]
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文心雕龙》
霸道、霸道、霸权、霸上、霸市、霸头、霸王、霸王之资、霸业、霸占、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