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ě péng lā qiàn
注音ㄔㄜˇ ㄆㄥˊ ㄌㄚ ㄑ一ㄢˋ
解释指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5回:“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
例子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这三千两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们作盘缠。(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作中介绍牟利。
谜语中间商
感情扯篷拉纤是中性词。
繁体撦篷拉縴
英语hoist the sail and pull the towline--seek private intereats by pulling the string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扯的拼音:chě(ㄔㄜˇ)
⒈ 拉:扯住不放。牵扯别人。
⒉ 撕破:把信扯开。
⒊ 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谈:扯谎。扯闲篇。
⒋ 无原则地争论、纠缠、推诿:扯皮。
扯字UNICODE编码U+626F,10进制: 25199,UTF-32: 0000626F,UTF-8: E6 89 AF。
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撦
pull、tear、chat、gossip
形声:从扌、止声
rip up, tear down; raise; haul
详细解释◎ 扯的拼音:
撦 chě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
(2) 拉,牵引 [pull]。如:扯车(拉车);扯拉(牵扯;牵涉);扯曳(拽拉,揪扯);扯扯拽拽(拉拉扯扯。用手拉扯);扯蓬拉纤(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3) 撕 [tear]。如:扯裂(撕碎;拉断);把信扯得粉碎;扯下假面具;扯破(撕破)
(4) 零买 [buy]。如:扯二尺布
(5) 拔起 [pull up]。如:扯毛;扯秧
(6) 谈话,多指漫无边际的谈话 [chat;gossip]。如:闲扯;扯家常;东拉西扯;扯个没完;扯蛋(胡扯)
扯白、扯淡、扯后腿、扯谎、扯筋、扯乱弹、扯皮、扯臊、扯顺风旗、扯腿
篷的拼音:péng(ㄆㄥˊ)
⒈ 遮蔽风雨和阳光的东西,用竹篾、苇席、布等做成:篷子。篷布。车篷。帐篷。
⒉ 特指船帆:扯起篷来。
篷字UNICODE编码U+7BF7,10进制: 31735,UTF-32: 00007BF7,UTF-8: E7 AF B7。
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篷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竼
sail
形声:从竹、逢声
awning, covering; sail; boat
详细解释◎ 篷的拼音: pé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逢声。本义:车船等用以遮蔽风雨和阳光的设备。用篾席或布制成)
(2) 同本义 [covering]
篛篷覆之。——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篷舟(篷船);篷船(有篷盖的船);篷厂(棚子,棚盖);篷声(雨落船篷之声);篷庐(像篷盖似的屋子);篷底(船篷之下)
(4) 船帆 [sail]。又如:篷帆(船帆);篷索(系船帆的绳子);篷脚(指控制船帆的绳索);篷篙(船帆和篙子);篷樯(船帆和桅杆)
(5) 船 [boat;ship]。如:篷窗(船窗)
篷布、篷车、篷帐、篷子
拉的拼音:lā(ㄌㄚ)
⒈ 牵,扯,拽:拉车。拉网。拉下马(喻使某人下台)。
⒉ 用车载运:拉货。
⒊ 使延长:拉延。拉伸。
⒋ 排泄粪便:拉屎。
⒌ 联络:拉拢。拉帮结伙。
⒍ 摧折:摧枯拉朽。
⒎ 带领转移:把部队拉出去。
⒏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小提琴。
⒐ 抚养子女:拉扯。
⒑ 帮助:他有困难,拉他一把。
拉的拼音:lá(ㄌㄚˊ)
⒈ 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手上拉了一个口子。
⒉ 闲谈:拉话。拉家常。
拉字UNICODE编码U+62C9,10进制: 25289,UTF-32: 000062C9,UTF-8: E6 8B 89。
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㩉啦搚摺
draught、draw、haul、lug、pluck、pull
推
形声:从扌、立声
pull, drag; seize, hold; lengthen
详细解释◎ 拉的拼音: lā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立声。本义:摧折,折断)
(2) 同本义 [break]
拉,摧也。——《说文》
使力士彭生拉杀 鲁桓公。——《史记·齐世家》
拉捭摧藏。——《文选·左思·吴都赋》
拉干而杀之。——《公羊传·庄公元年》
范雎拉胁折齿于 魏。——《汉书·邹阳传》
(3) 又如:摧枯拉朽(摧折枯枝朽木。比喻极容易办到);拉杂(折断弄碎。后用以指杂乱而没有条理);拉齿(折齿);拉枯(摧毁枯朽之物。比喻轻而易举)
(4) 牵;引;扯;拽 [pull;drag;tug]
谁能拉花住,争换得春回。——刘禹锡《花下醉中联句》
(5) 又如:拉手(满人久别见面的一种礼节);拉拉(趿拉,即将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面);拉人(拉夫);拉火线(手榴弹等引爆的拉线)
(6) 击,打 [strike]。如:拉三拳(打三拳);拉杀(用杖击杀)
(7) 拉拢;联络 [draw in]。如:拉马(拉拢双方搞不正当的关系);打一派拉一派;拉山头(为私利而组织小集团)
(8) 辛勤抚养;帮助 [bring up;help]。如:拉巴(辛勤抚养);拉拨(辛勤扶养、照顾);拉持(拉扯。辛勤抚养)
(9) 闲谈 [chat]。如:拉呱(方言。闲谈);拉塔,拉搭(方言。交谈;闲谈);拉闲(闲谈);拉舌头(没根据地乱说)
(10) 延伸或延长 [stretch]。如:拉叉(肢体伸展开);拉开距离;拉在后面
(11)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以演奏 [play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如:拉胡琴;拉二胡;拉手风琴
(12) 大便或小便;排泄 [empty the bowels]。如:拉硬屎(强作好汉。也指自恃高人一等的意思);拉肚子
(13) 牵连 [implicate]
此后的小报,每当攻击胡风时,便往往不免拉上我。——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14) 拖欠 [owe]。如:拉债;拉账;拉饥荒
(15) 另见 lá;lǎ
拉帮、拉帮结伙、拉包月、拉比、拉不下脸、拉长、拉扯、拉大旗作虎皮、拉德、拉倒、拉丁、拉丁美洲、拉丁字母表、拉东补西、拉肚子、拉法格、拉夫、拉关系、拉家带口、拉架、拉交情、拉近乎、拉锯、拉锯、拉开、拉客、拉亏空、拉拉扯扯、拉拉队、拉拉杂杂、拉郎配、拉了饥荒、拉力、拉练、拉链、拉拢、拉马克、拉面、拉皮条、拉平、拉纤、拉人下水、拉萨、拉三扯四、拉伸、拉手、拉手、拉索、拉套、拉网、拉下脸、拉下水、拉线、拉线、拉硬弓、拉杂、拉仗、拉账
◎ 拉的拼音: lá
〈词性:动〉
(1) 割开 [slit slash]。如:把这块皮子拉开;拉口子要见血(干到底;不松手);拉脖子
(2) 划破 [cut]。如:手上被芭茅拉了一个口子
(3) 另见 lā;lǎ; “剌”
(4) 另见 là
◎ 拉的拼音: lǎ
〈词性:量〉
(1) 指物件、地域被分割开的或划分开的部分。常与“半”连用,相当于“块”、“边”。如:那一溜是炼钢厂,这半拉是炼铁厂
(2) 另见 lā;lá
拉忽
纤(纖)的拼音:xiān(ㄒ一ㄢ)
⒈ 细小:纤人(卑鄙的小人)。纤介(细微,细小。亦作“纤芥”)。纤手(指女子细而柔嫩的手)。纤尘。纤纤。纤秀。纤弱。纤毫。纤悉(细致而详尽)。纤度(天然丝或化纤粗细的程度)。
⒉ 吝啬:纤啬。
纤(韆)的拼音:qiàn(ㄑ一ㄢˋ)
⒈ 拉船前进的绳子:纤夫(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的人)。
纤字UNICODE编码U+7EA4,10进制: 32420,UTF-32: 00007EA4,UTF-8: E7 BA A4。
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縴纖䊹
fine、minute、towing tie
形声:左形右声
fine, delicate; minute; graceful
详细解释◎ 纤的拼音:
縴 qiàn
〈词性:名〉
(1) 用于拉船的绳索 [rope for towing a boat;towrope;towline]
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红楼梦》
(2) 又如:纤道(江河两岸纤夫挽船前进的小路);纤路(纤道)
(3) 牵牲口的绳索 [reins]
马牛有纤,私属有闲。——唐· 刘禹锡《观市》
(4) 另见 xiān
纤夫、纤绳、纤手
◎ 纤的拼音:
纖 xiān
〈词性:形〉
(1) (形声。从糸,千声从糸( mī ),细丝,表微小。本义:细小)
(2) 同本义 [fine;minute]
纤,细也。——《说文》
厥筐元纤缟。——《书·禹贡》。郑注:“细也。”
纤縠蛾飞。——傅毅《舞赋》。注:“细縠也。”
杂纤罗。——司马相如《子虚赋》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三国志·诸葛亮传》
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汉书·马皇后纪》。注:“纤介,犹微细也。”
纤谷蛾飞可爱,浮腾雀跃仙踪。——《隋唐演义》
(3) 又如:纤毫芥蒂(细小的隔阂或不快);纤忽(极细小);纤刀(细小的刀子);纤腰(细小的腰。形容美人的腰)
(4) 吝啬,花钱小气 [stingy]
周人既纤,而 师史尤甚。——《史记》
(5) 又如:纤啬(悭吝,琐屑,指斤斤计较)
(6) 脆弱,小巧 [delicate]
妩媚纤弱。——司马相如《上林赋》。注:“纤弱,谓容体细柔弱也。”
(7) 又如:纤人(体质孱弱的人;品格低下的人,指小人);纤指(女子柔细的手指。同纤手)
(8) 衣薄的样子 [thin]
(9) 祭服的颜色,黑经白纬曰纤 [a kind of color]
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史记》
◎ 纤的拼音:
纖 xiān
〈词性:名〉
(1) 细纹丝帛 [fine silk]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楚辞》
(2) 又如:纤华(指细巧精美的衣服或物品);纤罗(细薄透气的丝织品)
(3) 纤维 [staple]
缕积于纤,纶成若屈。——《蜘蛛赋》
(4) 又如:化纤(化学纤维的简称)
(5) 古代计量单位 [xian]
(6) 一寸或一两的千万分之一
(7) 记时单位
太阳一日平行五十九分八秒一十九微四十九纤三十六芒,最高一年行四十五秒。——《畴人传》
(8) 另见 qiàn
纤长、纤尘、纤度、纤介、纤美、纤密、纤巧、纤柔、纤弱、纤手、纤瘦、纤微、纤维、纤悉、纤悉无遗、纤细、纤纤、纤小、纤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