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ī hàn zhèn zǎo
注音ㄔ ㄏㄢˋ ㄓㄣˋ ㄗㄠˇ
解释摛:发抒;翰:毛笔;藻:文采。施展文才,铺陈辞藻。
出处《南齐书·丘巨源传》:“普唤文士,黄门中书,靡不毕集,摛翰振藻,非为乏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
感情摛翰振藻是中性词。
繁体攡翰振藻
近义摛文掞藻
动物生肖牛,虎,蛇
摛(攡)的拼音:chī(ㄔ)
⒈ 舒展;散布:摛锦布绣。英名远摛。
⒉ 铺陈:“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
摛字UNICODE编码U+645B,10进制: 25691,UTF-32: 0000645B,UTF-8: E6 91 9B。
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攡
to spread (name, news); to be known
详细解释◎ 摛的拼音:
攡 chī
〈词性:动〉
(1) 舒展 [unfold]
凤羽摛姿,龙媒聘逸。——唐· 许敬宗《尉迟恭碑》
(2) 铺陈,[文章]详细地叙述 [narrate in detail]。如:摛文(铺叙文采);摛笔(摛毫。执笔为文,铺陈翰藻)
翰的拼音:hàn(ㄏㄢˋ)
⒈ 长而坚硬的羽毛:理翩振翰。
⒉ 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翰苑。翰墨(笔墨,借指诗文书画)。翰藻。
翰字UNICODE编码U+7FF0,10进制: 32752,UTF-32: 00007FF0,UTF-8: E7 BF B0。
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翰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鶾
writing、writing brush
形声
feather, writing brush, pen, pencil
详细解释◎ 翰的拼音: h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羽,倝( gàn )声。本义:天鸡,也叫锦鸡或山鸡)
(2) 同本义 [golden pheasant]
翰,天鸡,赤羽也。——《说文》
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鸡。——《逸周书·王会》
(3) 又如:翰音(鸟的叫声上达于天,而鸟仍旧在地。比喻居非其位而声过其实)
(4) 长而硬的鸟羽 [long,hard feather]
鸡曰翰音。——《礼记·曲礼》。注:“犹长也。”按,鸟羽之长而劲者为翰,高飞持之,亦所以卫体。
(5) 又如:翰毛(羽毛);翰翮(犹羽翼)
(6) 长毛 [long hair]
犬色更赤,有长翰。——汉· 刘向《列仙传》
故藉翰林以为主人。——《文选·扬雄·长杨赋》。李善注引《说文》曰:“长老者曰翰。”
(7) 笔毫,毛笔 [writing brush]。如:挥翰;翰池(墨池,砚)
(8) 文章;信札 [writing;letter]。又如:翰札(书信);翰苑(翰林院的别称;亦指翰林);翰林修撰(文学侍从官);翰藻(文彩藻绘。指文章)
(9) 文词 [word]。如:文翰;辞翰;翰迹(指文辞、书牍);翰藻(文采,辞藻)
(10) 文史方面的才能 [ability]。如:诗翰
(11) 棺之旁饰 [side ornaments of the coffin]白马 [white horse]。如:乘翰(乘白马)
(12) 通“幹”( gàn )。草木的茎干,引申为骨干,维护者,支持者 [backbone;core]
之屏之翰,百辟为害。——《诗·小雅·桑扈》
四方攸同,王后维翰。——《诗·大雅·文王有声》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诗·大雅·板》
◎ 翰的拼音: hàn
〈词性:形〉
(1) 高飞 [high-flying]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诗·大雅·常武》
(2) 又如:翰飞(高飞);翰登(以虚声而登高位)
翰飞戾天、翰海、翰林、翰林院、翰墨
振的拼音:zhèn(ㄓㄣˋ)
⒈ 搬动,挥动:振动。振荡。振幅。振臂。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⒉ 奋起,兴起:振奋。振作。振兴(xīng )。振振有辞。
⒊ 古同“赈”,救济。
⒋ 古同“震”,威震。
振字UNICODE编码U+632F,10进制: 25391,UTF-32: 0000632F,UTF-8: E6 8C AF。
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race up、flap、shake
形声:从扌、辰声
raise, excite, arouse action
详细解释◎ 振的拼音: zhèn
动
(1)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 同本义 [relieve]
振,举救也。——《说文》
振,救也。——《小尔雅·广言》
三曰振穷。——《周礼·大司徒》
踣弊不振。——《国语·周语》
君子以振民育德。——《易·蛊》。
(3) 又如:振恤(赈济);振贷(赈济);振业(救济之使有产业);振穷(救助困穷的人)
(4) 挽救;救治 [remedy; save; rescue]
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忘不可振也。——《韩非子·五蠹》。
(5) 又如:振理(救治);振除(救治)
(6) 抖动;摇动 [vibrate;shake]
振,动也。——《广雅·释诂一》
举若振槁。——《史记·礼书》
蛰虫始振。——《礼记·月令》
六月莎鸡振羽。——《诗·豳风·七月》
果敢而振。——《荀子·荣辱》
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迁我如振落叶。——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振衣裳。——清· 方苞《左宗毅公逸事》
(7) 。又如:振玉(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振讯(抖动);振掉(动摇;震动);振董(振动);振落(谓叶将枯而震之使落);振摆(抖动)
(8) 举起;挥动 [hold up; brandish]
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李陵《答苏武书》。
(9) 又如:振羽(鼓翅);振豪(竖起的细毛)
(10) 通“震”。震憾;震惊 [astound]
被抑枉而自诬,事无苦而振慑者,怯人也。——《抱朴子·行品》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后汉书·张衡传》
(11) 又
振声激扬。
振之以威怒。——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 又如:振主(臣下震动君主);振色(震怒变色);振怒(震怒);振恐(震惊;恐惧);振悚(震惊)
(13) 整治,整顿 [reorganize]
班师振旅。——《书·大禹谟》。
(14) 又如:振兵(整顿部队);振旅(整顿部队);振饬(整顿);振举(整顿恢复);振核(整顿考核);振容(整容);振饰(整理修饰)
(15) 振作;奋起 [stir oneself to action]
蹶而不复振。——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振顿(振作);振举(振作;整顿);振矜(振作;自尊);振起(兴起;奋起)
(17) 消除 [abandon]
贤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管子》。
(18) 又如:振耻(除去耻辱);振蛊(清除积弊)
(19) 发出;生长 [sprout; grow]
木体实而花萼振。——刘勰《文心雕龙》
◎ 振的拼音: zhèn
名
姓
振臂、振臂一呼、振怖、振颤、振荡、振动、振奋、振幅、振救、振恐、振聋发聩、振慑、振刷、振兴、振翼、振振有辞、振子、振作
藻的拼音:zǎo(ㄗㄠˇ)
⒈ 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极少数可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水藻。海藻。小球藻。藻类植物。
⒉ 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狸藻。金鱼藻。
⒊ 指华丽的文彩、文辞:藻思(多采的文思)。藻丽。藻绘(文采)。藻井(中国传统建筑物天花板上一方一方的彩画)。藻镜(指品评鉴别。亦称“藻鉴”)。辞藻。藻饰。
⒋ 古代帝王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玉藻。
藻字UNICODE编码U+85FB,10进制: 34299,UTF-32: 000085FB,UTF-8: E8 97 BB。
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藻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薻
alga、algae、literary embellishment
形声:从艹、澡声
splendid, magnificent; algae
详细解释◎ 藻的拼音: zǎo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澡声。本义:藻类植物,古专指水藻)
(2) 同本义 [algae]。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没有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
薄采其藻。——《诗·鲁颂·泮水》
蘋蘩蕰藻之菜。——《左传·隐公三年》。注:“聚藻也。”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召南·采蘋》
(3) 又如:藻火(水藻和火焰。古时官吏绣在官服上的图案)
(4) 泛指水草 [aquatic plants]
水中藻行交横。——苏轼《志林》
(5) 又如:藻川(长有绿色水藻的河川);藻花(水边泽草所开的花);金鱼藻;狸藻等
(6) 词藻,华丽的文辞 [literary embellishment]
攦藻如春华。——班固《答宾戏》
(7) 又如:藻拔(文采出众);藻朗(文辞清明);藻咏(以华美文辞咏诵。指诗文而言);藻雅(文辞典雅)
(8) 文采 [rich and bright colours]
华藻繁缛。——曹植《七启》
(9) 又如:藻采(文采,辞采);藻思(做文章的才思)
(10) 通“璪”[pieces of jade stringed with silk thread hanging from a coronet]
天子玉藻。——《礼记·玉藻》
婴用一藻玉瘗。——《山海经·中山经》
◎ 藻的拼音: zǎo
〈词性:形〉
(1) 华美 [magnificent]
敷藻翰之陪鳃。——潘岳《射雉赋》
(2) 又如:藻仗(文彩华美的仪仗);藻幄(美丽的篷帐);藻翰(美丽的羽毛。比喻华丽的文辞);藻盖(华美的篷盖);藻翘(色彩华丽的羽毛)
◎ 藻的拼音: zǎo
〈词性:动〉
(1) 修饰文章 [polish]
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房玄龄《晋书》
(2) 又如:藻饰(把文章加以修改润色)
(3) 整理;装饰 [embellish]。如:藻野(藻饰原野。多以形容仕女所穿的艳服);藻井(旧时天花板上的一种雕花装饰处理)
藻饼、藻类、藻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