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驰魂夺魄的意思

chíhúnduó

驰魂夺魄



拼音chí hún duó pò

注音ㄔˊ ㄏㄨㄣˊ ㄉㄨㄛˊ ㄆㄛˋ

解释形容震撼心灵。

出处徐迟《地质之光》:“各种印象,新鲜而又庄严,使他目不暇给,驰魂夺魄。”

例子望着驰魂夺魄的钻塔群,想起这一切,耳边卷来了无边的战鼓和汽笛。李瑛《钻塔礼赞》诗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震撼心灵的东西。

感情驰魂夺魄是中性词。

繁体馳魂奪魄

近义惊心动魄、驰魂宕魄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í   注音  ㄔˊ   繁体    
部首  马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CBN  五笔98  CGBN  仓颉  NMPD  郑码  XYI  四角  74112  结构  左右电码  7459  区位  1959  统一码  9A70  笔顺  フフ一フ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驰(馳)的拼音:chí(ㄔˊ)  

⒈ 车马等奔跑,快跑:驰驱。驰骋。风驰电掣。

⒉ 向往:神驰。心驰神往。驰念。驰思。

⒊ 传播,传扬:驰名。驰誉。

⒋ 驱车马追逐:“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统一码

驰字UNICODE编码U+9A70,10进制: 39536,UTF-32: 00009A70,UTF-8: E9 A9 B0。

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馳䮈

汉英互译

gallop、speed、spread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go quickly or swiftly; hur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驰的拼音:

chí  

<动

(1) (形声。从马,也声。本义:车马疾行)

(2) 同本义 [speed;gallop]

驰,大驱也。——《说文》

弗驰弗驱。——《诗·唐风·山有枢》

车驰卒奔。——《左传·宣公十二年》

好驰马试剑。——《孟子·滕文公上》

啬夫驰。——《左传·昭公十七年》

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3) 又驱使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

(4) 又如:驰车(古代战场上快速奔走的马车、轻车;驾车行走);驰马(骑马快跑);驰道(为帝王行驶马车所筑的马路);驰报(疾驰传报);驰夫(骑马送信的差役)

(5) 疾行 [run;rush to]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反。——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

(6) 又如:风驰电掣;驰说(往来劝说);驰求(奔走追求);驰兵(迅速进兵)

(7) 追逐 [pursue]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左传·庄公十年》

(8) 又如:驰竞(追逐,竞争)

(9) 向往 [look forward to]

抑志而弥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楚辞·离骚》

身在边隅,情驰魏阙。——《隋书·史祥传》

(10) 又如:驰结(挂念,想念);驰义(向往忠义而奔驰来归;归义,臣服)

(11) 消逝迅速 [pass]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诸葛亮《诫子书》

(12) 又如:驰年(快速流逝的岁月);驰晖(疾驰的日光)

(13) 传播 [spread]

名驰三江外,峻节贯云霄。——李白《赠从孙义与宰铭》

驰东皋之素谒。——《北山移文》。注:“犹宣布也。”

(14) 又如:驰芳(散播芳香);驰声(声誉远播)

常用词组

驰骋、驰名、驰驱、驰思、驰思遐想、驰骛、驰誉、驰逐

  拼音  hún   注音  ㄏㄨㄣˊ   
简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FCRC  仓颉  MIHUI  郑码  BDZN  四角  16713  结构  左右电码  7609  区位  2774  统一码  9B42  笔顺  一一フ丶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魂的拼音:hún(ㄏㄨㄣˊ)  

⒈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魂灵。鬼魂。魂不附体。

⒉ 指精神或情绪:魂飞魄散(形容极度惊恐)。魂不守舍。

统一码

魂字UNICODE编码U+9B42,10进制: 39746,UTF-32: 00009B42,UTF-8: E9 AD 82。

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etch

造字法

形声:从鬼、云声

English

soul, spir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魂的拼音: hún  

〈词性:名〉

(1) (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 [soul]

魂,阳气也。——《说文》

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左传·昭公七年》

聊乐我魂。——《韩诗·出其东门》

魂者,精气也。——《论衡·纪妖》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

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灵枢经》

魂去尸长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识(心灵;魂灵);魂气(灵魂);魂骸(死者的灵魂和躯体);魂质(灵魂和实体)

(4) 精神,神志 [spirit;mood]。如:断魂;梦魂萦绕;神魂颠倒;魂交(精神相感应,结合);魂鉴(精神理智)。泛指一切事物的精灵。如:花魂;诗魂;柳魂

(5) 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 [the lofty spirit of a nation]。如:民族魂;国魂

常用词组

魂不附体、魂不守舍、魂飞魄散、魂魄、魂牵梦萦

  拼音  duó   注音  ㄉㄨㄛˊ   繁体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FU  仓颉  KDI  郑码  GDDS  四角  40348  结构  上下电码  1161  区位  2265  统一码  593A  笔顺  一ノ丶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夺(奪)的拼音:duó(ㄉㄨㄛˊ)  

⒈ 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qiāng   )词夺理。

⒉ 争先取到: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guàn   )。

⒊ 冲开:夺门而出。

⒋ 丧失,削除: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

⒌ 晃动:光彩夺目。

⒍ 决定如何处理:请予裁夺。

⒎ 漏掉(文字):第八行夺一字。

统一码

夺字UNICODE编码U+593A,10进制: 22842,UTF-32: 0000593A,UTF-8: E5 A4 BA。

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夺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ntend for、deprive、seiz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大、从寸

English

take by force, rob, snat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夺的拼音:

duó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lose]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4) 强取 [seize;rob]

夺,取也。——《玉篇》

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

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

夺攘矫虔。——《书·吕刑》

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

(6) 用力冲开,冲出 [force one's way]。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

(7) 竞先取得 [win]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

(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

(9) 剥夺;削除 [deprive]

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常用词组

夺标、夺得、夺冠、夺魁、夺路、夺门而出、夺目、夺取、夺去、夺权、夺神、夺志、夺走

  拼音    注音  ㄆㄛˋ   
简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RRQC  仓颉  HAHUI  郑码  NKNJ  四角  26613  结构  左右电码  7611  区位  3839  统一码  9B44  笔顺  ノ丨フ一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魄的拼音:pò(ㄆㄛˋ)  

⒈ 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丢魂落魄。魂飞魄散。

⒉ 精神,精力:魄力。气魄。体魄。

⒊ 古同“霸”,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

⒋ 古同“粕”,糟粕。

⒌ 古同“珀”,琥珀。

统一码

魄字UNICODE编码U+9B44,10进制: 39748,UTF-32: 00009B44,UTF-8: E9 AD 84。

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粕霸

汉英互译

soul、spirit、vigor

造字法

形声:从鬼、白声

English

vigor; body; dark part of mo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魄的拼音:   

<象>

(1) 形容拍击声

竹外麦烟愁漠漠,短翅啼禽飞魄魄。——唐· 陆龟蒙《春思二首》

(2) 另见 pò;tuò  

基本词义

魄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有别于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魂 [soul]

魄,阴神也。——《说文》

人生始化曰魄。——《左传·昭公七年》。注:“形也,既生魄,阳曰魂。疏:附形之灵为魄。”

其魄兆于民矣。魄意之精也。——《国语·晋语》

魄也者,鬼之盛也。——《礼记·祭义》。注:“耳目之聪明为魄。”

忽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魄(迷信者指附在人体内可以游离出去的精神);心魄(心灵);丧魂落魄;魄荡魂飞(魄散魂消、魄散魂飞等都形容惊恐万状);魄心(灵魂)

(4) 引申为人的形体 [body]

人之精气曰魂,形体曰之魄。——《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

(5) 精神;气质;神气 [spirit]。如:魄虑(神思,意念);魄光(喻人的精神)

(6) 精力;胆识 [energy;vigour;courage]。如:气魄;体魄

(7) 通“霸”。月出月没的微光 [morning or evening moonlight]

惟三月哉生魄。——《书·康诰》

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法言·五百》

(8) 又如:魄蜍(传说月亮中的蟾蜍);魄宝(魄渊。月亮);魄兔(传说中指月中的兔)

(9) 通“粕”。糟粕,酒滓 [distiller's grains]

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

(10) 另见 bó;tuò  

常用词组

魄力、魄散魂飞

基本词义

魄的拼音: tuò  

(1) ——“落魄”的“魄”的又音

(2) 另见 bó;pò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