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
注音ㄔ ㄇㄟˋ ㄨㄤˇ ㄌ一ㄤˇ
解释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例子如今把事实指出,愈使魑魅魍魉无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 进步文化的遭难》)
正音“魑”,不能读作“lí”。
辨形这四个字的左部都是“鬼”,不能写作“盪”。
辨析魑魅魍魉和“牛鬼蛇神”;都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但魑魅魍魉仅用于书面语;比喻的坏人很少有所指;“牛鬼蛇神”常用于口语;比喻的坏人是有所指的。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谜语鬼多;四鬼
感情魑魅魍魉是贬义词。
繁体魑鬽魍魎
近义牛鬼蛇神、为鬼为蜮
反义志士仁人
英语ghosts and monsters
动物生肖牛,虎,蛇
魑的拼音:chī(ㄔ)
⒈ 〔魑魅〕传说中指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如“魑魑魍魉”(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魑字UNICODE编码U+9B51,10进制: 39761,UTF-32: 00009B51,UTF-8: E9 AD 91。
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魑字收录于 现通表 。
䄜䬜离螭
形声:从鬼、离声
a mountain demon resembling a tiger
详细解释◎ 魑的拼音: chī
〈词性:名〉
(1) (形声。从鬼,离声。本义:精怪名)
(2) 传说中的山神 [mountain god]
始经魑魅之涂,卒践无人之境。——孙绰《游天台山赋》
(3) 又如:魑魅(古代传说中山神和精怪,能作祟祸人。泛指坏人);魑魅魍魉(本为山怪水神,引申为各式各样的坏人)
(4) 泛指鬼怪 [demon]。如:魑祟(鬼怪)
魅的拼音:mèi(ㄇㄟˋ)
⒈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⒉ 传说中的鬼怪:鬼魅。
魅字UNICODE编码U+9B45,10进制: 39749,UTF-32: 00009B45,UTF-8: E9 AD 85。
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魅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䰨䰪鬽祙
形声:从鬼、未声
kind of forest demon, elf
详细解释◎ 魅的拼音:
鬽 mèi
〈词性:名〉
(1) (形声。从鬼,未声。本义:迷信传说中的精怪) 同本义 [evil spirit;demon]
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鲍照《芜城赋》
(2) 又如:魑魅(传说中指山林里能害人的妖怪);鬼魅(鬼怪);魅虚(老怪鬼魅名)
魍的拼音:wǎng(ㄨㄤˇ)
⒈ 〔魍魉〕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如“魑魅魍魍”(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魍字UNICODE编码U+9B4D,10进制: 39757,UTF-32: 00009B4D,UTF-8: E9 AD 8D。
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魍字收录于 现通表 。
䰣蛧蝄
形声:从鬼、罔声
demons, mountain spirits
详细解释◎ 魍的拼音: wǎng
〈词性:名〉
(形声。从鬼,罔声。本义:魍魉) 同本义 [demond and monsters]。如:魍魉混沌(鬼迷心窍的糊涂虫);魍魅(山川木石的精怪)
魍魉
魉(魎)的拼音:liǎng(ㄌ一ㄤˇ)
⒈ 〔魍魉〕见“魍”。
魉字UNICODE编码U+9B49,10进制: 39753,UTF-32: 00009B49,UTF-8: E9 AD 89。
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魉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魎
形声:从鬼、两声
a kind of monster
详细解释◎ 魉的拼音:
(1) 魎 liǎng
(2) ——“魍魉”( wǎngliǎng ):传说中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