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摛藻绘句的意思

chīzǎohuì

摛藻绘句



拼音chī zǎo huì jù

注音ㄔ ㄗㄠˇ ㄏㄨㄟˋ ㄐㄨˋ

解释摛:铺陈;藻:文采。铺陈辞藻,描绘句子。形容以华丽的辞藻写作。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当时轻薄之徒,摛藻绘句,聱牙崛奇,讥讽时事。”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写作。

感情摛藻绘句是中性词。

繁体攡藻繪句

近义摛藻雕章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ī   注音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86  RYBC  五笔98  RYRC  仓颉  QYUB  郑码  DSLZ  四角  50027  结构  左右电码  2312  统一码  645B  笔顺  一丨一丶一ノ丶フ丨丨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摛(攡)的拼音:chī(ㄔ)  

⒈ 舒展;散布:摛锦布绣。英名远摛。

⒉ 铺陈:“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

统一码

摛字UNICODE编码U+645B,10进制: 25691,UTF-32: 0000645B,UTF-8: E6 91 9B。

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English

to spread (name, news); to be know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摛的拼音:

chī  

〈词性:动〉

(1) 舒展 [unfold]

凤羽摛姿,龙媒聘逸。——唐· 许敬宗《尉迟恭碑》

(2) 铺陈,[文章]详细地叙述 [narrate in detail]。如:摛文(铺叙文采);摛笔(摛毫。执笔为文,铺陈翰藻)

  拼音  zǎo   注音  ㄗㄠˇ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16画  总笔画  19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16画  总笔画  22画  
五笔  AIKS  仓颉  TERD  郑码  EVJF  四角  44194  结构  上下电码  5679  区位  5269  统一码  85FB  笔顺  一丨丨丶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藻的拼音:zǎo(ㄗㄠˇ)  

⒈ 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极少数可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水藻。海藻。小球藻。藻类植物。

⒉ 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狸藻。金鱼藻。

⒊ 指华丽的文彩、文辞:藻思(多采的文思)。藻丽。藻绘(文采)。藻井(中国传统建筑物天花板上一方一方的彩画)。藻镜(指品评鉴别。亦称“藻鉴”)。辞藻。藻饰。

⒋ 古代帝王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玉藻。

统一码

藻字UNICODE编码U+85FB,10进制: 34299,UTF-32: 000085FB,UTF-8: E8 97 BB。

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藻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ga、algae、literary embellishment

造字法

形声:从艹、澡声

English

splendid, magnificent; alga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藻的拼音: zǎo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澡声。本义:藻类植物,古专指水藻)

(2) 同本义 [algae]。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没有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

薄采其藻。——《诗·鲁颂·泮水》

蘋蘩蕰藻之菜。——《左传·隐公三年》。注:“聚藻也。”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召南·采蘋》

(3) 又如:藻火(水藻和火焰。古时官吏绣在官服上的图案)

(4) 泛指水草 [aquatic plants]

水中藻行交横。——苏轼《志林》

(5) 又如:藻川(长有绿色水藻的河川);藻花(水边泽草所开的花);金鱼藻;狸藻等

(6) 词藻,华丽的文辞 [literary embellishment]

攦藻如春华。——班固《答宾戏》

(7) 又如:藻拔(文采出众);藻朗(文辞清明);藻咏(以华美文辞咏诵。指诗文而言);藻雅(文辞典雅)

(8) 文采 [rich and bright colours]

华藻繁缛。——曹植《七启》

(9) 又如:藻采(文采,辞采);藻思(做文章的才思)

(10) 通“璪”[pieces of jade stringed with silk thread hanging from a coronet]

天子玉藻。——《礼记·玉藻》

婴用一藻玉瘗。——《山海经·中山经》

词性变化

藻的拼音: zǎo  

〈词性:形〉

(1) 华美 [magnificent]

敷藻翰之陪鳃。——潘岳《射雉赋》

(2) 又如:藻仗(文彩华美的仪仗);藻幄(美丽的篷帐);藻翰(美丽的羽毛。比喻华丽的文辞);藻盖(华美的篷盖);藻翘(色彩华丽的羽毛)

藻的拼音: zǎo  

〈词性:动〉

(1) 修饰文章 [polish]

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房玄龄《晋书》

(2) 又如:藻饰(把文章加以修改润色)

(3) 整理;装饰 [embellish]。如:藻野(藻饰原野。多以形容仕女所穿的艳服);藻井(旧时天花板上的一种雕花装饰处理)

常用词组

藻饼、藻类、藻棁

  拼音  huì   注音  ㄏㄨㄟˋ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XWFC  仓颉  VMOMI  郑码  ZOBZ  四角  28132  结构  左右电码  4940  区位  2770  统一码  7ED8  笔顺  フフ一ノ丶一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绘(繪)的拼音:huì(ㄏㄨㄟˋ)  

⒈ 画、描画:绘画。绘图。描绘。绘声绘色。

⒉ 古代指彩绣,现指某些图画:彩绘。

统一码

绘字UNICODE编码U+7ED8,10进制: 32472,UTF-32: 00007ED8,UTF-8: E7 BB 98。

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繪絵

汉英互译

draw、pain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纟、会声

English

draw, sketch, pai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绘的拼音:

huì  

〈词性:名〉

(1) (从糸(   ,与线丝有关),会声。本义:五彩绣品) 同本义。也作“会” [multicoloured embroider]

绘,会五采绣也。——《说文》

杂彩曰绘。——《小尔雅·广训》

山龙华虫作绘。——《虞书》

(2) 又如:绘绚(彩绘绚丽)

词性变化

绘的拼音:

huì  

〈词性:动〉

(1) 绘画 [draw;paint]

自绘败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绘影写光。——蔡元培《图画》

绘像祀之。——《明史》

中绘殿阁。——《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绘像(画像);绘画(作画);绘本(画册);绘卷(画卷);绘事后素(指绘画先以粉地为质然后施加五彩。比喻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

(3) 用言辞形容 [portray]。如:绘饰(描绘修饰)

常用词组

绘画、绘声绘色、绘声绘影、绘事、绘图、绘影绘声、绘制

  拼音  jù gōu   注音  ㄐㄨˋ ㄍㄡ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QKD  仓颉  PR  郑码  RYJ  四角  27620  结构  右上包围电码  0658  区位  3068  统一码  53E5  笔顺  ノフ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句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句子。句法。

⒉ 〔句读(dòu  )〕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⒊ 量词,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

其他字义

句的拼音:gōu(ㄍㄡ)  

⒈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统一码

句字UNICODE编码U+53E5,10进制: 21477,UTF-32: 000053E5,UTF-8: E5 8F A5。

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勾鉤絇鈎

汉英互译

sentenc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enten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句的拼音: gōu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正当读今言钩,俗作勾。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bend]

句,曲也。——《说文》。段注:“凡曲折之物,侈为倨,敛为句。考工记多言倨句。”

越子为左右句卒。——《左传·哀公十七年》

句兵欲无弹。——《考工记·庐人》

覆之而角至谓之句弓。——《考工记·弓人》

履句履者知地。——《庄子·田子方》。李注:“方也。”

句者毕出。——《礼记·月令》

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句领者。——《尚书大传》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

(3) (草木出土时,弯的叫句,直的叫萌。)。又如:句爪(钩形的尖爪);句枉(曲枝);句曲(弯曲);句倨(弯曲);句圜(屈曲连环)

(4) 勾销 [strike]。如:句抹(去掉文辞中的某些字句);句除(删除;删改)

(5) 查考 [examine]。如:句校(查考校核);句考(查考);句稽(查考;核算)

(6) 搜取;捕捉 [catch]。如:句押(拘捕扣押);句追(拘捕查究);句剥(搜刮)

(7) 逗引;纠结 [seduce]。如:句引(引诱);句结(暗中串通结合)

(8) 勾画 [delineate]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词性变化

句的拼音: gōu  

<连>

如果——表示假设 [if]

吾句能亲亲而兴贤,吾不遗亦至矣。——《马王堆汉墓帛书》

句的拼音: gōu  

〈词性:名〉

(1) 指草木初生拳状的幼芽 [tender bud]。如:句萌(草木初生的嫩芽、幼苗)

(2) 钩子。后作“钩” [hook]。如:句绳(钩绳)

(3) 古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旁的短边 [the shorter leg of a right triangle]

(4) ——人名用字

(5) 另见   

基本词义

句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 jiū  ),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 gōu  )本义:弯曲。②句子

(2) 语句;诗句 [sentence]

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 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

驴上得句。——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所得诗句。

书诗四句。——宋· 王安石《伤仲永》

蒙蒙之句。——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句式(句子的结构形式);句语(语句,言辞);句投(句逗。即句读);句度(同句读)

(4) 中国汉代行大礼时,由九宾中地位最低的士依次向上传话,与“胪”相反 [message sent from bottom to top in a ceremony]

大行设九宾,胪、句传。——《汉书》

词性变化

句的拼音:   

〈词性:量〉

(1) 用于言语的计量。如:句把(一两句,指很少的话);两句诗

(2) 用于时间的计量。表示点时,相当于“点”;表示时段时,相当于“个”(钟头) [o'clock]

这时已经有六句钟了。——蒋光慈《弟兄夜话》

(3) 另见 gōu  

常用词组

句读,句逗、句法、句号、句子、句子成分

摛藻绘句: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