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ōng róng dà yá
注音ㄔㄨㄥ ㄖㄨㄥˊ ㄉㄚˋ 一ㄚˊ
解释指文章气度雍容,用辞典雅。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宋末文格猥琐,元末文格纤秾,故宋景濂诸公,力追韩欧,救以舂容大雅。”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感情舂容大雅是褒义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舂的拼音:chōng(ㄔㄨㄥ)
⒈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舂米。舂药。
舂字UNICODE编码U+8202,10进制: 33282,UTF-32: 00008202,UTF-8: E8 88 82。
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舂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㫪
pestle、pound
形声
grind in mortar
详细解释◎ 舂的拼音: chōng
〈词性:动〉
(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pound]
舂,捣粟也。——《说文》
城曰舂。——《后汉书·明帝纪》
水舂河漕。——《后汉书·西羌传》。注:“即水碓也。”
(2) 又如:舂堂(又叫舂塘。舂谷的木槽);舂谷(舂捣谷物);舂揄(指舂米。捣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
(3) 通“冲”。冲击 [rush]
舂其喉以戈,杀之。——《史记·鲁周公世家》
舂,撞也。以舂筑地为节也。——《释名》
(4) 又如:舂击(冲击);舂撞(冲撞;冲击)
◎ 舂的拼音: chōng
〈词性:名〉
(1) 臼 [mortar]
刚勇有力,能举石舂。——《聊斋志异》
(2) 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成为舂膳的奴隶 [pounding slave]。如:舂市(古代舂人所役女犯劳作之处);舂槁(又叫舂槁。 周代舂人、槁人的合称。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
容的拼音:róng(ㄖㄨㄥˊ)
⒈ 包含,盛(chéng ):容器。容量(liàng )。容积。容纳。无地自容。
⒉ 对人度量大:容忍。宽容。
⒊ 让,允许:容让。不容人说话。
⒋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容止。容颜。容光。容貌。仪容。军容。市容。阵容。姿容。
⒌ 或许,也许:容或。
⒍ 姓。
容字UNICODE编码U+5BB9,10进制: 23481,UTF-32: 00005BB9,UTF-8: E5 AE B9。
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容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㝐㣑頌鎔
allow、appearance、contain、hold、looks、tolerate
会意兼形声
looks, appearance; figure, form
详细解释◎ 容的拼音: róng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小 徐本“从宀,谷( gǔ )。”大 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 同本义 [hold;contain]
容,盛也。——《说文》
君子以容民畜众。——《易·师》
言宽大包容。——《汉书·五行志》
故曰心容。——《荀子·解蔽》
广则容奸。——《史记·乐书》
可容一人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容隐(包庇,隐瞒);容足(仅容立足);容接(容纳接待);容盛(覆载,容纳);容民(容纳民众);容民畜众(容纳畜养民众);容畜(容纳养育);容受(容纳接受);容放(容纳置放)
(4) 宽容 [tolerate]
则今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容庶(宽容饶恕);容物(度量宽大,能够容人);容谅(宽容原谅);容借(宽容);容宽(宽容,宽恕);容覆(宽容涵纳);容纵(宽容放纵)
(6) 允许,许可 [permit;allow;admit;endure]
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水浒传》
(7) 又如:容耐(容忍);一首不容轻易解释的诗;容止(允许栖止);详情容后函告;此事不容耽搁
(8) 收留 [take sb.in]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
(9) 打扮;装饰 [decorate]。如:容饰(装饰,打扮)
(10) 悦,欢喜 [please]。如:容溺(溺爱)
(11) 应当 [ought]
然则建巳之月为纯阳,不容都无复阴也。——《词诠引》
(12) 等待,待 [wait]
容移时,有小黄头奴至。——《宣和遗事》
(13) 需要 [need]
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韩非子》
(14) 假借为“用”。使用[apply;employ]
兵无所容其刃。——《老子·五十章》
◎ 容的拼音: róng
〈词性:名〉
(1) 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appearance]
物有其容。——《左传·昭公九年》
孔德之容。——《老子》
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明史·海瑞传》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整容;遗容;音容;容颜(脸色);笑容可掬;愁容;怒容;病容;容冶(容貌美艳);容华(容貌,容颜);容辉(仪容风采);容质(容仪与资质);容表(仪表,风采);容妆(容貌妆饰)
(3) 可容纳的空间;容纳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度量;所容纳的量 [capacity]。如:库容;电容
(4) 模式,样式 [pattern]
凡为甲,必先为容。——《周礼·考工记·匠人》
(5) 法则,规律 [rule]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韩非子》
(6) 礼仪;礼法 [rite]
容台振而掩覆。——《淮南子·览冥》
(7) 又如:容典(礼容之法则);容则(容典);容台(行礼之台)
(8) 一种佩饰用的刀 [mate knife]
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释名》
(9) 古州名 [Rong prefecture]。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0) 通“榕”。常绿乔木[banyan]
种木胥容,榆桃柳楝。——《管子·地员》
(11) 姓
◎ 容的拼音: róng
〈词性:形〉
(1) 从容 [unhurried]。如:容裕(从容大度)
(2) 适宜,合宜 [suitable]
因势合变,遇时之容。——《文选 》
◎ 容的拼音: róng
〈词性:副〉
(1) 或许;大概;也许 [perhaps]。如:容或
(2) 表示反问。难道;岂 [make an emphatic rhetorical question]
苟时未可,容得已乎?——《三国志》
容光、容光焕发、容华、容或、容积、容量、容谅、容留、容貌、容纳、容器、容情、容让、容人、容忍、容身、容膝、容臭、容许、容颜、容仪、容易、容与、容止、容姿
大的拼音:dà(ㄉㄚˋ)
⒈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⒉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⒊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⒋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⒌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⒍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⒎ 时间更远:大前年。
⒏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⒐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大的拼音:dài(ㄉㄞˋ)
⒈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⒉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的拼音:tài(ㄊㄞˋ)
⒈ 古通“太”。
⒉ 古通“泰”。
大字UNICODE编码U+5927,10进制: 22823,UTF-32: 00005927,UTF-8: E5 A4 A7。
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大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亣太
big、great、bigness、greatness
小
象形
详细解释◎ 大的拼音: dài
〈词性: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generation]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dà
大城、大夫、大黄、大王
◎ 大的拼音: dà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big;large;great]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senior;eldest]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important;main]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with great virtue and high prestige]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heavy;strong;loud]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be learned;have great learning]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general;main;major]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serious]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your]。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 大的拼音: dà
〈词性:副〉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greatly;fully]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very]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often]——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not often]。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further ahead or behind]。如:大前天;大后天
◎ 大的拼音: dà
〈词性:名〉
(1) 大人 [adult;grown-up]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size]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词性:方〉∶父亲 [father]。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词性:方〉∶指伯父或叔父 [uncle]。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 大的拼音: dà
〈词性:动〉
(1) 长大 [be brought up]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surpass]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大阿哥、大安、大巴、大把、大坝、大白、大白菜、大白话、大白鼠、大伯、大伯子、大败、大班、大班、大半、大半、大半天、大包大揽、大包干、大宝、大杯、大本营、大笔、大笔、大便、大别山、大兵、大饼、大伯、大脖子病、大不过、大不敬、大部、大部分、大部头、大步流星、大材,大才、大材小用、大插屏、大吵大闹、大车、大澈大悟、大臣、大城市、大吃八喝、大吃大喝、大吃一惊、大处落墨、大处着眼、大吹大擂、大慈大悲、大错特错、大打出手、大大咧咧、大胆、大刀会、大刀阔斧、大盗、大道、大道理、大德、大纛、大敌、大敌当前、大抵、大地、大帝、大典、大殿、大调、大东亚共荣圈、大动干戈、大动肝火、大动脉、大豆、大都、大都、大肚子、大度、大端、大多、大多数、大恩大德、大儿、大而化之、大而无当、大发慈悲、大发雷霆、大发议论、大凡、大饭店、大方、大方、大方之家、大放悲声、大放厥辞、大粪、大风、大风、大风大浪、大佛阁、大夫、大府、大父、大副、大腹便便、大概、大哥、大哥大、大个子、大个子、大公无私、大功、大功告成、大恭、大姑子、大家、大鼓、大故、大褂、大观、大官、大管家、大闺女、大锅饭、大过、大过、大海、大海捞针、大寒、大河、大壑、大喊大叫、大好、大号、大亨、大哄大嗡、大红大绿、大红大紫、大吼、大后方、大后年、大后天、大户、大花脸、大哗、大话、大换班、大换血、大患、大荒、大会、大伙、大祸临头、大惑不解、大吉大利、大计、大家、大家、大家畜、大家风范、大家闺秀、大家庭、大家族、大驾、大江、大将军、大将、大匠、大脚、大叫、大较、大教堂、大街、大街小巷、大节、大劫、大捷、大姐、大解、大襟、大惊失色、大惊小怪、大酒大肉、大舅、大舅子、大局、大举、大举、大决、大军、大郡、大楷、大考、大客车、大口、大块头、大块文章、大快人心、大款、大魁、大括号、大浪、大捞一把、大牢、大老板、大老粗、大老婆、大老爷、大礼、大礼拜、大礼堂、大理石、大吏、大力、大力士、大连、大殓、大梁、大量、大林寺、大龄、大楼、大陆、大陆、大路、大卵石、大乱、大吕、大略、大略、大伦、大妈、大麻、大麦、大忙、大忙季节、大帽子、大媒、大门、大米、大面、大面儿上、大名、大名鼎鼎、大命、大谬不然、大模大样、大漠、大母、大男大女、大难不死、大难临头、大内、大逆不道,大逆无道、大年、大娘、大娘子、大炮、大批、大辟、大片、大破大立、大起大落、大企业、大气、大气层、大器、大器晚成、大千世界、大钱、大前儿、大前年、大墙、大巧若拙、大秦珠、大青年、大晴天、大庆、大庆、大秋、大曲、大去、大权、大权独揽、大权旁落、大权在握、大人、大人物、大仁、大肉、大儒、大扫除、大嫂、大杀风景、大厦、大少爷、大少爷作风、大赦、大婶儿、大声疾呼、大失所望、大师、大师傅、大使、大使馆、大事、大事记、大事夸张、大是大非、大势、大势所趋、大势已去、大手大脚、大手笔、大手术、大寿、大书、大书特书、大暑、大数、大帅、大率、大水、大肆、大肆攻击、大苏、大堂、大题小作、大体、大体、大田、大厅、大庭广众、大同、大同、大同小异、大统、大头,大头儿、大头针、大团结、大团圆、大碗茶、大腕、大王、大尉、大汶口文化、大无畏、大悟、大西洋、大媳妇、大喜、大喜、大喜过望、大戏、大仙、大弦、大贤、大显身手、大显神通、大宪、大限、大相径庭、大小、大小姐、大小子、大校、大笑、大笑、大写、大昕、大兴、大兴安岭、大兴土木、大猩猩、大刑、大型、大行、大行星、大行政区、大幸、大姓、大兄弟、大熊猫、大熊座、大修、大选、大学、大学生、大丫头、大雅之堂、大烟、大烟鬼、大言、大言、大言不惭、大雁、大洋、大洋洲、大样、大摇大摆、大爷、大业、大姨、大姨子、大义、大义凛然、大义灭亲、大意、大意、大印、大用、大有、大有可为、大有人在、大有文章、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大愚、大雨如注、大狱、大员、大院、大约、大月、大跃进、大运河、大杂烩、大杂院、大灶、大斋、大战、大张旗鼓、大张声势、大张挞伐、大丈夫、大杖则走、大旨、大志、大治、大致、大致、大智、大智若愚、大中丞、大众、大洲、大轴子、大主教、大专、大专院校、大篆、大字、大字报、大自然、大宗、大总统、大作
雅的拼音:yǎ(一ㄚˇ)
⒈ 正规的,标准的:雅言。雅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⒉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雅。高雅。典雅。雅观。雅教(jiào )。雅兴(xìng )。雅座。雅俗。
⒊ 平素,素来:雅爱。雅善鼓琴。
⒋ 极,甚:雅以为美。雅不欲为。
⒌ 交往:无一日之雅。
⒍ 酒器名:雅量(liàng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
⒎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雅颂。雅声(泛指诗歌)。
⒏ 古同“鸦”,乌鸦。
雅字UNICODE编码U+96C5,10进制: 38597,UTF-32: 000096C5,UTF-8: E9 9B 85。
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伢疋鴉
correct、elegant、refined、standard
俗
形声:从隹、牙声
elegant, graceful, refined
详细解释◎ 雅的拼音: yā
〈词性:名〉
(1) 同“鸦” [crow]
雅,楚乌也。一名鷽,一名卑居,秦谓之雅。——《说文》。按:“大而纯黑反哺者乌,小而不纯黑不反哺者雅。雅即乌之转声。字亦作鸦,作鵶。”
流之为鵰。——《书·古太誓》。郑注:“鸦乌也。”
鸱鸦耆鼠。——《庄子·齐物论》
(2) 另见 yǎ
雅片
◎ 雅的拼音: yǎ
〈词性:形〉
(1) (形声。从隹,牙声。从隹( zhuī ),与鸟有关。( yā )本义:鸟名,乌鸦的一种。《说文》:“楚乌也。”)
(2) 正确;合乎规范 [correct,right;standard]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毛诗序》
文章尔雅。——《史记·三王世家》。索隐:皆训正也。
雅之为言正也。——《风俗通·声音》
雅者,古正也。——《白虎通·礼乐》。按:说文疋下古文,以为诗大雅字。疋字隶体似正,故傅会训正,其实古文借疋为諝,后又借雅为諝也。风,讽也。雅,諝也,颂,诵也。此四始之本字。
辞令就得谓之雅。
君子安雅。——《荀子·荣辱》。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雅道(正道,大道);雅音(正音);雅算(正确的决策);雅学(正道之学。指儒家经典之学)
(4) 高尚;美好 [fine;refined;elegant]
张耳雅游。——《史记·张耳陈馀传》
忽忘雅素。——《汉书·张禹传》
雅步擢纤腰。——《陆云诗》。注:“闲雅谓妖丽也。”
都督阎公之雅望。—— 王勃《滕王阁序》
(5) 又如:雅操(称弹奏乐曲高雅精妙);雅望(美好的愿望);雅篇(优美的篇章);雅像(雅相);雅量高致(气度不凡,情趣高尚);雅驯(温文不俗);雅坐(文静地坐着);雅人深致(风雅的人有深远的意趣);雅俗(雅士与俗人);雅客(高雅的客人)
(6) 尊敬他人的敬辞 [your]。如:雅饬(对别人告诫的敬称);雅诲(尊称别人的教诲);雅命(尊称对方嘱咐或建议之事)
◎ 雅的拼音: yǎ
〈词性:副〉
(1) 素常;向来 [often]
予雅道冠,拄杖二癖,每自笑叹。——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雅好(平素所喜好);雅志(平素的志向);雅尚(平素的喜好);子所雅;善雅鼓琴
(3) 表示程度很甚,相当于“很”、“极” [very]
帝雅重瑞名。——《明史》
(4) 又如:雅重(甚为敬重)
◎ 雅的拼音: yǎ
〈词性:名〉
(1) 平素的交情 [friendship]
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
(2) 又如:同朝之雅;同寅之雅;雅素(故旧的情谊);雅故(故交,旧友)
(3) 《诗经》中六义之一 [a section in The Book of Songs consisting of dynastic hymns]
古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诗序》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宋· 郑樵《通志》总序
(4) 训诂中多有名雅的书 [standard book]
《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释名》
(5) 又如:《尔雅》;《广雅》;《通雅》
(6) 姓
(7) 另见 yā
雅爱、雅饬、雅淡、雅故、雅观、雅号、雅怀、雅集、雅教、雅洁、雅静、雅丽、雅量、雅气、雅趣、雅人、雅人深致、雅什、雅士、雅司、雅司病蝇、雅玩、雅相、雅兴、雅驯、雅言、雅意、雅乐、雅正、雅郑、雅致、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