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冲州撞府的意思

chōngzhōuzhuàng

冲州撞府



拼音chōng zhōu zhuàng fǔ

注音ㄔㄨㄥ ㄓㄡ ㄓㄨㄤˋ ㄈㄨˇ

解释冲:向前直闯。州、府:旧时县以上行政区划名,泛指大城市、大地方。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二十七回:“他们是冲州撞府,逢场作戏,赔了多少小心得来的钱物。” 又四十回:“我们冲州撞府,那里不曾去!”

例子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0回:“你倒鸟村,我们冲州撞府,那里不曾去,到处看出人。”

用法作谓语;指漂泊。

感情冲州撞府是中性词。

繁体衝州撞府

近义冲州过府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ōng chòng   注音  ㄔㄨㄥ ㄔㄨㄥˋ   繁体  沖、衝  
部首  冫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UKHH  仓颉  IML  郑码  TDJI  四角  35106  结构  左右电码  0394  区位  1969  统一码  51B2  笔顺  丶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冲(衝)的拼音:chōng(ㄔㄨㄥ)  

⒈ 用水或酒浇注,水撞击:冲茶。冲剂。冲洗。冲荡。

⒉ 向上钻,直上:冲腾。冲入云霄。

⒊ 破解不祥:冲喜。

⒋ 空虚,谦虚:“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挹(  )。谦冲。

⒌ 幼小:冲昧。冲弱。冲龄。

⒍ 方言,山区的平地:韶山冲。

⒎ 通行的大路,重要的地方:要冲。首当其冲。

⒏ 不顾一切,一直向前:冲锋。横冲直撞。

⒐ 猛烈地撞击:冲力。冲突。

⒑ 收支账目互相抵销:冲账。

⒒ 情感强烈:冲动。兴(xìng  )冲冲。

⒓ 太阳系中,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余的某一个行星进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而地球正处在这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位置时称“冲”。

其他字义

冲(衝)的拼音:chòng(ㄔㄨㄥˋ)  

⒈ 对着,向着:冲着太阳。

⒉ 凭,根据:冲你这么好学,一定能有成就。

⒊ 猛烈;强烈:冲劲。这酒真冲。

⒋ 一种使金属板成形或在金属板上打孔的专用设备称“冲床”。

⒌ 在冲床上加工金属工件:冲压。

统一码

冲字UNICODE编码U+51B2,10进制: 20914,UTF-32: 000051B2,UTF-8: E5 86 B2。

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沖衝

汉英互译

charge、clash、rinse、rush

造字法

形声:从冫、中声

English

soar; pour boiling water ov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冲的拼音: chō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中声。本义:向上涌流)

(2) 同本义 [surge up]

冲溶沅瀁。——木华《海赋》

(3) 直上 [shoot up]

(4) 又如:冲天(直上天空);冲汉(直上霄汉)

(5) 以水、酒等浇注调制 [pour boiling water]。如:冲鸡蛋;用酒冲服;冲茶

(6) [会计]收支账目互相抵消,或两户应支付的款项互相抵消 [cancel out]

幸而后手里渐渐翻过来了,除了冲账的,反赢了好些——《红楼梦》

(7) 又如:红字冲销

(8) 使曝光过的照相材料显影 [develop]。如:冲胶卷

(9) 用水或其他液体冲洗 [rinse]。如:把盘子冲一冲;冲厕所;秧苗给大水冲了

词性变化

冲的拼音: chōng  

〈词性:形〉

(1) 深远 [deep]。如:冲迈(高远);冲音(精深玄妙之言)

(2) 通“盅”。空虚 [empty]

(3) 又如:冲室(虚室,空室);冲寞(虚寂恬静)

(4) 平和;谦虚 [humble]

(5) 又如:冲融(融和充实);冲和(性情谦虚和平)

(6) 淡泊 [without worldly desires]。如:冲虚(淡泊虚静);冲衿(谦和淡泊的胸襟);冲静(恬静淡泊)

(7) 通“僮(童)”。幼小 [inmature]

(8) 又如:冲弱(年幼,幼稚);冲年(幼年);冲幼(年幼);冲眇(幼小)

冲的拼音:

chō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行,重声。“行”,意思是路。本义:交通要道)

(2) 同本义 [thoroughfare]

及冲,以戈击之。——《左传·昭公元年》。注:“要道。”

冲风起兮水横波。——《楚辞·河伯》。注:“隧也。”

太冲绝。——《素问·至真要论》。注;“肝脉气也。”

(3) 又如:冲衢(交通要道);冲途(要道;大路);冲境(冲要之地;交通发达地区)

(4) 古战车名。用以攻城 [a kind of war carriage]

与尔临冲。——《诗·大雅·皇矣》

主人焚冲。——《左传·定公八年》

折冲万里。——《淮南子·说山》

隆冲以攻。——《淮南子·泛论》

(5) 又如:冲车(古兵车名。用以冲城攻坚);冲隆(古兵车)

(6) 山区的平地 [flatland]。如:翻过山有一个很大的冲

(7) [天文]∶一个天体与另一个天体在天空中的相反方向或距角等于180度的一种行星动态 [opposition]。如:大冲;冲日(外行星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且与太阳距角等于180°)

冲的拼音:

chōng  

〈词性:动〉

(1) 冲击;冲撞 [charge;assault]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柳宗元《黔之驴》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怒发上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冲激(冒犯);冲打(冲击攻打);冲阵(冲击敌方战阵)

(3) 直朝某一方向而去 [dash onward]。如:冲蒙(奔驰于草丛);冲斥(犹充斥)

(4) 破除;毁坏 [break]。如:冲波(冲破波浪);冲溢(溃决泛滥)

(5) 冒。多指不顾危险或恶劣环境而向前行进 [give offense]。如:冲雨(冒雨);冲炎(冒着炎热)

(6) 动 [touch]。如:冲心(触动心境;动心);冲心钱(数目足以引人动心的钱)

(7) 冲刷;灌注 [wash out]。如:冲注(水流冲击)

(8) 另见 chòng  

常用词组

冲冲、冲刺、冲打、冲淡、冲荡、冲动、冲犯、冲锋、冲锋陷阵、冲服、冲昏头脑、冲击、冲击波、冲积、冲剂、冲决、冲克、冲口、冲扩、冲浪板、冲力、冲凉、冲破、冲散、冲杀、冲刷、冲塌、冲腾、冲天、冲突、冲洗、冲喜、冲陷、冲销、冲霄、冲淹、冲要、冲账、冲撞

基本词义

冲的拼音:

chòng  

〈词性:形〉

(1) 猛劲大 [full of vigour and drive]。如:有股冲劲儿;水流得真冲

(2) 气味浓烈刺鼻 [(of smell) strong;irritating the nose]。如:酒味儿冲

词性变化

冲的拼音:

chòng  

〈词性:动〉

用冲床进行金属加工 [punch]。如:冲床;冲模

冲的拼音:

chòng  

〈词性:介〉

(1) 对着;向 [face to;towards]。如:冲着(对着,向着);大门冲北开

(2) 凭;根据 [according to]。如:就冲着他,我也不得不出面解围

(3) 另见 chōng  

常用词组

冲床、冲盹儿、冲劲儿、冲孔、冲压、冲子

  拼音  zhōu   注音  ㄓㄡ   
简体部首  川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巛部  
五笔  YTYH  仓颉  ILIL  郑码  VDND  四角  32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558  区位  5461  统一码  5DDE  笔顺  丶ノ丶丨丶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州的拼音:zhōu(ㄓㄡ)  

⒈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杭州。

⒉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统一码

州字UNICODE编码U+5DDE,10进制: 24030,UTF-32: 00005DDE,UTF-8: E5 B7 9E。

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nton、eparchy、stat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t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州的拼音: zhōu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2) 同本义。后作“洲” [islet]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3)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4)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prefecture]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 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禹平水土,还为九州。

跨州连郡。——《三国志·诸葛亮传》

南越中数州。——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虚吏白州。——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守州城者。——《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州同(知州的辅佐官);杭州;苏州;柳州;州序(州学,州校);州城(旧时州署所在城邑);州道(州涂。绕城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6) 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district]

州,国也。——《广雅》

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礼记·王制》

五党为州。——《周礼·大司徒》。注:“二千五百家。”

晋于是乎作州兵。——《左传·僖公十五年》

虽州里行乎哉。——《论语》。郑注:“万二千五百家为州。”

州十有二师焉。——《书大传》。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

里十为州。又,术十为州。——《管子·度地》

(7) 又如:州乡(泛指乡里);州壤(州里,乡里);州巷(乡里)

(8) 周代国名 [Zhou state]

(9) 姜姓。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

(10) 偃姓。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

(11) 姓

常用词组

州花、州郡、州长

  拼音  zhuàng   注音  ㄓㄨㄤ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UJF  仓颉  QYTG  郑码  DSKB  四角  50015  结构  左右电码  2326  区位  5518  统一码  649E  笔顺  一丨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撞的拼音:zhuàng(ㄓㄨㄤˋ)  

⒈ 冲打,碰击:撞钟。撞车。撞击。顶撞。冲撞。

⒉ 碰见,无意中遇到:撞见。

⒊ 试探:撞大运(碰运气)。

统一码

撞字UNICODE编码U+649E,10进制: 25758,UTF-32: 0000649E,UTF-8: E6 92 9E。

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ump、ram、shovi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童声

English

knock against, bump into, colli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撞的拼音: zhuà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童声。本义:撞击)

(2) 同本义 [bump against;run into;strike;collide]

撞,丮捣也。——《说文》。字亦作揰,作摐。

善待问者如撞钟。——《礼记·学记》。犹击也。

摐金鼓。——司马相如《子虚赋》

撞洪钟。——张衡《东京赋》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樊哙侧其盾以撞。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莛撞巨钟。—— 韩愈《醉留东野》

便将头往隔断板上乱撞,撞的披头散发。——《红楼梦》

(4) 又如:撞跌(撞头跺脚);撞木(敲击钟磬之木);撞舂(撞击;冲击);撞筵(撞钟的木枝)

(5) 遇上,碰到 [meet by chance;bump into]

我待要赶时,不想撞着哥哥贺知章。—— 乔吉《金钱记》

今日清明佳节,出门闪步一回,却好撞着风雨。——《长生殿》

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 赵云。——《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6) 又如:撞见;撞客;撞遇(碰见);撞破(撞见败露)

(7) 诈骗 [cheat]。如:撞钟太岁(招谣撞骗者);撞吓(诈骗);撞蠓子(撞骗)

(8) 栽,跌 [fall]

扑通的撞下马来。——《水浒全传》

(9) 闯,猛冲或突然直下 [rush;dash]

山背后撞出一彪人马。——《水浒全传》

(10) 又如:撞尸(骂人话。指东跑西荡);撞祸(闯祸;惹祸)

常用词组

撞车、撞沉、撞锤、撞冻、撞毁、撞击、撞见、撞客、撞门子、撞墙、撞锁、撞锁、撞针

  拼音    注音  ㄈㄨˇ   
部首  广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YWFI  五笔98  OWFI  仓颉  IODI  郑码  TGND  四角  00240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650  区位  2414  统一码  5E9C  笔顺  丶一ノノ丨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府的拼音:fǔ(ㄈㄨˇ)  

⒈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府库。天府。

⒉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⒊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⒋ 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官府。

⒌ 古同“腑”,脏腑。

统一码

府字UNICODE编码U+5E9C,10进制: 24220,UTF-32: 00005E9C,UTF-8: E5 BA 9C。

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vernment office、mansion、official residence

造字法

形声:从广、付声

English

prefecture; prefect; govern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府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广( yǎn  ),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2) 同本义 [repository]

府,文书藏也。——《说文》

开府库,出币帛。——《淮南子·时则》

在府言府。——《礼记·曲礼》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

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府室(国家书库);府库(官府储存财物、兵甲的仓库);府实(府库中的财物);府帑(国库;国库所藏的金帛);府钱(府库的钱财)

(4) 古代管理财货或文书的官吏 [financial or documental official]。如:府吏(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

(5) 官署。汉至南北朝多指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 [government agency;seat of government]

以八法治官府。——《周礼·太宰》。注:“百官所居曰府。”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6) 又如:府上(官府,衙门;今尊称对方家宅或家乡);府厅(官署的厅堂);府朝(官署;王府);府幕(府署的幕僚)

(7) 第宅。地方行政长官或达官贵人的官邸 [mansion;offlcial residence]。如:王府(有王爵封号的人的住宅);府寺(古代公卿的官舍);府舍(官舍,官邸)

(8) 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 [prefecture]。如:常德府,济南府;府元(府试头名);府庠(州府里的学校)

(9) 对别人住宅的敬称 [your home]。如:造府请教

(10) 通“腑”。脏腑 [internal organs of human body;viscera]

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故为水也。——《素问》

(11) 又

五藏已伤,六府不通。

(12) 又如:六府(中医指胃、小肠、大肠、膀胱、胆和三焦)

词性变化

府的拼音:   

〈词性:动〉

(1) 通“俯”。屈身,低头,与“仰”相对 [bow one's head]

王府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列子·周穆王》

(2) 又如:府然(屈身、低头的样子)

常用词组

府城、府绸、府邸,府第、府尹、府治

冲州撞府: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